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雙減”政策, 即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減少課外培訓,的提出和實施,以促進教育公平,引發了對高中英語教學策略的深入思考。教育是為了發展學生的潛能,而不應是負擔,故對于傳統的應試教育模式和學生的過重課業負擔,我們需要進行深入反思和改革。對于英語教學而言,閱讀能力是最基礎且最關鍵的一環,因此,探索“雙減”背景下高中英語減負提質的閱讀教學策略就顯得尤為重要。本文旨在探討“雙減”背景下,既能有效降低學生課業壓力,又能有效提升學生英語閱讀理解能力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雙減”政策;高中英語;體質減負;閱讀教學;策略探析
作者簡介:董飛飛,南京市臨江高級中學。
在“雙減”背景下,推動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提質減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首先,高質量的閱讀教學能夠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提升他們的語言運用能力,培養他們的批判性思考技巧,從而對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和未來發展具有重大影響。其次,減負不僅可以減輕學生的課業壓力,還可以激發他們對英語學習的熱情,讓他們能夠在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中自主探索和實踐,真正體驗到學習的樂趣,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還可以實現教學的公平性和有效性。因此,高中英語教師有責任并需要立足于“雙減”政策,推動閱讀教學提質減負,真正實現教學目的。
一、“雙減”政策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提出的新要求
“雙減”政策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提出了新的挑戰和要求。首先,教學需要做到深入而富有創新性,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考技巧,而不僅僅是重復背誦和應試。其次,教師需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制定和實施針對性的教學策略,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興趣。最后,教師需要為學生營造積極的學習氛圍,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和探索,以激發他們對英語閱讀的學習熱情和興趣。這些新的要求,不僅有助于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也有助于提高他們的英語閱讀能力,真正實現教育公平,提高教學質量。
二、“雙減”背景下高中英語提質減負閱讀教學的重要意義
“雙減”背景下,高中英語提質減負閱讀教學具有重要的意義。首先,有助于實現教育公平;通過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每個學生都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探索自己感興趣的學科,開拓思維,充分發展個人潛能。其次,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主動學習,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加強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增強英語應用和思考能力。最后,這也符合現代教育理念,將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個性化發展放在首位,通過提高教學質量,學生能夠在愉快的學習環境中享受到學習的樂趣,從而實現教育的終極目標,即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
三、“雙減”背景下高中英語提質減負閱讀教學的主要原則
“雙減”背景下,高中英語提質減負閱讀教學的主要原則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一是以生為本,充分尊重和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發掘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潛力;二是深化教學改革,從傳統的教師主導的教學模式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的自主學習模式;三是增強教學實效性,注重提升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批判性思考能力,而非僅僅追求考試分數;四是創新教學手段,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和資源,使閱讀教學活動更為豐富和生動;五是形成良好的學習環境,營造開放、和諧、積極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能夠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進行英語閱讀。這些原則有助于實現提質減負的教學目標,讓學生在享受學習樂趣的同時,提升英語閱讀能力。
四、當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提質減負理念的融入問題
在當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提質減負理念的融入主要涉及幾個問題。第一,教學目標與要求需要平衡,既要考慮高考要求,又要關注學生全面發展。第二,教材內容的選擇是關鍵,需要在削減教材內容的同時確保覆蓋廣泛的話題和文本類型。第三,優化教學方法和手段至關重要,探索多樣化的教學策略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興趣。第四,評價方式需要調整,采用科學全面的評價方式更能有效反映學生的語言能力和閱讀水平。此外,師資隊伍的培養和家校合作的加強同樣不可忽視,前者能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后者能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綜上所述,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融合提質減負理念需要綜合考慮以上問題,以推動學生全面發展和英語閱讀能力的提升。
五、“雙減”背景下高中英語提質減負閱讀教學的主要策略
(一)立足學生生活,開展閱讀教學
在“雙減”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應當緊緊圍繞學生的生活實際,注重學生的興趣和需求,開展生動有趣的閱讀教學。首先,教師可以引入與學生日常生活相關的話題和文本,如社交媒體、旅游、音樂等,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教師應該運用多媒體手段,如圖片、音頻和視頻等,讓學生更直觀地理解和感受所閱讀的內容,從而提高學習的參與度。此外,教師還可以結合學生的個性化需求,提供個別化輔導和閱讀指導,以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通過立足學生生活,教師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提高閱讀教學的效果和質量。
比如,教師在組織學生開展“Be sporty, be healthy”閱讀學習的過程中,可以選取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文本,如“Running for a healthy life”,該文本講述了一位高中生通過晨跑保持健康的故事;“The benefits of team sports”,該文本介紹了團隊體育運動的益處;“Balancing screen time and outdoor activities”,該文本探討了平衡屏幕時間與戶外活動的重要性;“Healthy eating for student athletes”,該文本強調運動員的健康飲食;以及“Inspirational sports stories”,該文本講述了激勵人心的體育故事。教學活動包括小組討論、閱讀理解練習、寫作練習、角色扮演和主題展示,以激發學生對體育和健康話題的探究興趣,同時落實提質減負的教育理念,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不斷成長。
(二)立足文化主題,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
在“雙減”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應著重立足于文化主題,積極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教師可以選擇涵蓋多樣文化背景的文本,如不同國家、地區的歷史、習俗、傳統藝術等,從而拓寬學生的視野,讓他們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多樣性。在講解閱讀材料時,教師應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文本中的文化內涵,從語言、價值觀、社會習慣等方面,幫助學生體會文化對于語言的影響,促進跨文化交流與理解。
比如,教師在組織學生閱讀“Festivals and customs”的過程中,可以為學生設計相應的閱讀內容:“Chinese New Year: The Spring Festival”這篇文章介紹了中國春節,即中國農歷新年,講述了春節的起源、傳統慶祝方式和習俗,如舞龍舞獅、貼春聯、吃年夜飯等。學生將了解春節在中國人心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其象征著團圓和祈福的文化內涵。“Diwali: The Festival of Lights”這篇文章介紹印度排燈節(Diwali),講述這個重要的印度教和錫克教節日的來歷和慶祝方式。學生將了解排燈節在印度文化中的重要性,了解它象征著勝利、光明和團聚的意義。“Thanksgiving: A Time for Gratitude”這篇文章介紹了美國感恩節,介紹了這個節日的由來和慶祝方式。學生將了解感恩節的歷史背景,明白這是一個表達感激之情、團聚家人、分享食物的節日。“Hanami: Cherry Blossom Viewing in Japan”這篇文章介紹日本的花見(Hanami),講述了賞櫻花的傳統習俗。學生將了解日本人對櫻花的熱愛,以及花見所代表的季節變遷和生命的意義。學生可以比較不同節日和習俗之間的異同,探討不同文化之間的共通點和獨特之處。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小組形式展開文化交流,分享自己熟悉的本國或地區的節日和習俗。
(三)組織小組合作,提升閱讀成效
在“雙減”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師可以巧妙地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以提升閱讀教學的成效。首先,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水平和興趣,靈活地組建小組,確保每個小組成員能夠相互激發和補充,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其次,教師可以選擇適合小組合作的閱讀材料,如有趣的故事、實用的文章或有爭議的議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在小組合作中,教師應鼓勵學生相互討論、交流思想,共同解決閱讀中遇到的難題,從而促進彼此之間的學習互動。
比如,高中英語教師在組織學生閱讀“Exploring literature”文本的過程中,可以設計下小組合作學習活動:探究詞匯含義(Exploring Vocabulary Meanings)——學生將被分成小組,每個小組負責探究一個詞匯或短語的含義。學生可以查閱詞典、閱讀文學作品或討論經驗,然后在小組內共享自己的發現。最后,每個小組向全班展示他們對詞匯含義的理解,以及該詞在文學中的實際應用。聯想與故事創作(Association and Storytelling)——學生將分成伙伴組合,互相協助在實際場景中應用目標詞匯。他們可以聯想和討論與“devote”“come out of your shell”“shell out (for sth)”和“be doing... when ...”相關的故事情節或生活經歷。通過故事創作,學生能夠更深刻地理解詞匯的意義和用法。閱讀文學作品(Reading Literary Works)——學生一起閱讀一篇文學作品,例如一篇短篇小說或詩歌,其中包含了目標詞匯和短語。在閱讀過程中,學生互相討論和解釋詞匯的含義,并試圖找出文學作品中使用這些詞匯的上下文,這有助于學生將所學詞匯融入真實語境中。通過這些合作學習內容,學生將在積極互動的環境中學習“devote”“come out of your shell”“shell out (for sth)”和“be doing ...when ...”等詞匯和短語的用法,加強對這些詞匯和短語的理解和應用。同時,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提高其對文學作品的理解和欣賞水平,這將為他們的英語學習和文學閱讀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關注讀寫結合,推動語言應用
在“雙減”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應注重讀寫結合,積極推動語言應用。首先,教師可以通過精心挑選適合學生水平和興趣的閱讀材料,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和熱情。在學生進行閱讀理解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他們將所讀內容進行概括、歸納和總結,培養學生對閱讀材料的深入理解和分析能力。其次,教師應鼓勵學生進行寫作練習,將閱讀中獲得的信息理解轉化為文字表達,可以采取寫讀后感、摘要、文章分析、書評等形式,讓學生在實踐中鞏固所學知識,提高語言運用能力。
(五)重構課程評價,關注閱讀過程
在“雙減”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師在閱讀教學中需要重構課程評價,更加關注學生的閱讀過程。傳統的評價方式只注重結果,如閱讀成績和考試得分,而在新的教學理念下,應更加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和閱讀能力的發展。教師可以采用多樣化的評價方式,如學習日志、閱讀筆記、討論記錄、口頭表達和小組演示等,來了解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學習動態和思維變化。通過學習日志,教師可以了解學生對于閱讀材料的理解和感受;通過小組演示,教師可以觀察學生在合作中的表現和交流情況。這些評價方式能夠更全面地反映學生在閱讀教學中的積極參與程度和學習效果。此外,教師應關注學生的自主學習和閱讀能力的培養。例如,鼓勵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閱讀材料,或設計個性化的學習項目,從而激發學生主動閱讀的熱情。在評價過程中,教師應關注學生在自主學習中的成長和進步,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閱讀習慣。通過重構課程評價,關注學生的閱讀過程,高中英語教師能夠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提供有針對性的指導和支持,推動學生在閱讀教學中全面發展。同時,這種評價方式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增強學生積極性和主動性。
六、結語
在“雙減”背景下,高中英語減負提質閱讀教學策略旨在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培養其跨文化交流能力為目標。通過立足學生生活和關注文化主題,教師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文化意識。同時,通過組織小組合作、推動語言應用,學生能夠在合作中互相學習,提升語言運用能力。在評價方面,教師應重構課程評價,注重學生的閱讀過程,以更全面的方式反映學生的學習和成長情況。
參考文獻:
[1]徐淑貞.“雙減”政策下如何培養高中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J].當代家庭教育,2023(12):225-227.
[2]李文偉.“雙減”背景下高中英語高效課堂構建[J].寧夏師范學院學報,2023(5):104-107.
[3]李月華.“雙減”助力高中英語教學“減負提質”的策略探究[J].英語教師,2023(8):93-95.
[4]徐靜.“雙減”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學如何減負增效[J].試題與研究,2023(10):33-35.
[5]袁苗.“雙減”背景下高中英語減負提質教學方法探討[J].校園英語,2023(3):175-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