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雙減”背景下,小學英語課堂教學面臨新的挑戰和機遇。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入,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重要性逐漸凸顯。然而,當前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仍存在一些問題,制約了小學英語教學質量和效果的提升。因此,本文主要從實施“教—學—評”一體化、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原則,設計分層作業三個方面探究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改革策略,旨在提高小學英語教學的質量和效果,培養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思維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
關鍵詞:“雙減”背景;小學英語;課堂教學
作者簡介:馬芳,山東省東營市廣饒縣丁莊街道中心小學。
“雙減”政策對教師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需要聚焦課堂,不斷鉆研琢磨,在“雙減”政策引領下推陳出新,革新育人手段和育人理念,成為減輕學生課堂學習與作業負擔的執行者和監督者,有效實施教學改革。
一、構建“教—學—評”一體化課堂
(一)立足學情,精準設定教學目標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想要構建“教—學—評”一體化課堂,教師需要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需求,立足于客觀學情,設定精準的教學目標。為了實現這一點,教師可以通過開展調查、聽課、觀察等方式來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難點和需求。在此基礎上,教師制定更具個性化的教學計劃和教學方法,能夠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提升教學效果。例如,在譯林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上冊Unit6“Colours”的教學中,由于三年級的學生剛開始學習英語,對英語知識比較陌生,所以教師要設定較為簡單的教學目標,引導學生學習基礎問答句,如“What is your name/My name is...”和“What colour is...?/It is...”。在教學中,教師要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首要教學目標,不斷豐富教學內容,將一些趣味性的內容融入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根據學生學情,精準設立教學目標,引導學生對重點內容進行學習,能夠更好地提升教學效率。明確教學目標后開展教學,不僅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學科特點,還能夠引導學生通過探究和實踐等方式深入學習。
(二)把握主題,挖掘教材有效內容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想要更好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教師應該注重引導學生深入挖掘語篇主題,發現和感知主題意義。對語篇閱讀主題的挖掘,有助于提升整體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在“Colours”這個單元的教學中,教師要挖掘重點詞語以及簡單的祈使句和詢問顏色的特殊疑問句和相關答語等內容,引導學生從聽、說、讀不同方面掌握句型。這一單元中的問答句型較多,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分辨不同情境下不同問句的正確用法,不斷豐富教學內容,使學生能夠結合生活實際和對話場景有效應用英語句型。
(三)資源拓展,引入課外內容
引入課外內容是一種有效的資源拓展方式,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學習天地和更多的學習資源。教師可以通過引入圖片、視頻、音頻等多種資源,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在“Colours”的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教授教材中的內容,還要讓學生學習介紹自己。這一單元的內容綜合性較強,涵蓋了顏色、文具、自我介紹、家庭介紹等多方面的內容,這些內容與實際生活有很大關聯,教師在教學中為更好地促進學生進行口語對話,提升單詞和句型運用能力,可以將教學資源擴展到實際生活中,以生活中常見的相關元素進行舉例教學。同時,教師還可以利用網絡資源,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資料和學習方式,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英語知識和技能。比如,利用多媒體展示一些精美的圖片和視頻,讓學生學會運用英語介紹自己或者詢問他人信息,并可以用英語提問或回答喜愛的顏色等。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多樣化的英語學習資源,能夠更好地提升其英語學習效果和興趣。
(四)探究學習,細化學習任務設計
探究學習的任務設計應該充分考慮到小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興趣愛好,避免出現過于抽象或繁瑣的任務。具體來說,任務設計應該具有趣味性和挑戰性,能夠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同時,任務設計還應該考慮到任務的難易程度和覆蓋面,確保小學生能夠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獲得知識和技能的提升。為了更好地設計小學英語探究學習任務,教師可以按照以下步驟進行:分析小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興趣愛好,確定學習任務的類型和難度; 選擇與小學生所學知識相關的主題和素材,確保學習任務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挑戰性。比如,在“Colours”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設置提問繪畫的學習任務,教師口述人物的穿著和衣服顏色,讓學生根據教師的描述畫出對應的畫面。比如,“This is my sister.she wear a red coat and green dress.she looks very happy.”。在此過程中,學生會認真聆聽教師所說的單詞和詞句,畫出一個穿著綠裙子和紅外套的女孩,還會為其畫上一個笑臉。在教學任務的引導下,學生能夠快速理解并應用所學知識。教師在設計學習任務時,要考慮到任務的難易程度和覆蓋面,確保小學生能夠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獲得知識和技能的提升。 為了確保學習任務的有效性,教師要給予學生充分的指導和監督,幫助小學生順利完成任務。
(五)多元互動,鍛煉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
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與學生建立良好的關系,推動學生更好地學習和發展。開展多元活動,不僅可以很大程度增進師生之間的情感,還可以更好地鍛煉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在“Colours”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開展游戲互動,通過游戲的方式讓學生更加輕松地掌握知識。例如,在教授顏色類單詞時,教師可以設計一個顏色拼圖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顏色類單詞。游戲可以設置不同的難度等級,學生可以在玩游戲的過程中逐漸提高拼圖能力。還可以設置不同的顏色選項,讓學生通過拼圖來記憶顏色類單詞。這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還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顏色類單詞。此外,教師還可以設計一些互動游戲,如猜單詞游戲、聽力游戲等,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知識。例如,在猜單詞游戲中,教師可以準備一些帶有動物詞匯的卡片,讓學生輪流抽取一張卡片,然后根據卡片上的單詞描述卡片上的動物,其他學生進行猜測。這樣不僅可以增加學生的詞匯量,還可以提高他們的想象力和反應速度。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年齡特點來設計不同類型的互動游戲,讓學生在玩的過程中學習知識,更好地提高其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六)實施課堂評價,促使學生健康發展
在教學中,教師需要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學習感受,并根據評價結果來調整教學策略和方法。教師可以采用多種評價方式,如測試、作業、課堂互動等,以全面評估學生的學習成果。同時,教師還可以利用評價結果來診斷學生學習中的問題,并針對性地進行輔導和指導。
二、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原則
(一)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保證學生的主體地位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小學英語教學中加強學生主體意識的關鍵。教師可以通過情境教學和案例教學的方式,將學生帶入生動、有趣的語言環境中,讓學生親身體驗英語的實際應用,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熱情。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英語教學中創造積極的語言環境,讓學生充分接觸英語,感受英語文化和語言魅力。小學階段的學生具備一定的生活經驗,但不具備成熟思維能力,對于英語中的抽象知識的理解能力較差,因此對形式較為多樣化的英語語言難以理解。針對此情況,教師可結合學生為學生創設生活情境的課堂教學模式。教師可結合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將生活常識融入小學英語教學中,從而在提高學生英語知識理解能力的同時,使其獲得必要的生活經驗。
增強學生的跨文化意識是小學英語教學中加強學生主體意識的重要內容之一。教師可以通過引入外教、開展國際交流活動、閱讀英文原著等方式,讓學生接觸到更豐富的語言材料和文化背景,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英語。同時,教師還可以利用互聯網和多媒體資源,向學生展示不同國家的文化風情和風俗習慣,拓寬學生的文化視野。
最后,推薦給學生一些與教學主題相關的拓展閱讀材料,讓他們更深入地了解相關話題。這些材料包括有關學校生活的文章、故事等,不僅可以擴展學生的知識面,還可以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和文化素養。
(二)注重教師的主導性,突出教師的引導地位
教師需要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并圍繞這個目標來設計教學環節和教學活動。教學目標應該包括語言知識、技能、文化意識等多個方面,并能夠幫助學生提升英語核心素養。依據明確的教學目標,教師可以更好地把握教學進度和方向,實現有效引導。為了更好地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需要不斷創新教學方法,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教師可以運用活動教學、任務型教學、跨學科學習等多種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培養他們的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例如情境教學法,情境教學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對于教師的發展而言也是十分有利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想發揮情境教學的作用,需要在課前、課上以及課后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以及特殊情況應對措施,從而在掌握英語教材知識內容的同時,把握好時機,有效將情境教學融合其中,使學生產生情感共鳴,促進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有效吸收。
三、注重分層作業的多元化設計
“雙減”背景下,小學英語分層作業的多元化設計是十分必要的。這種設計可以更好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提高他們的學習效果和興趣。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興趣和背景都不同,傳統的“一刀切”作業設計方式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而分層作業的多元化設計可以更好地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分層作業的設計可以針對學生的不同學習水平,設計不同難度和內容的作業,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提高學習效果。通過分層作業的多元化設計,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和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的作業,增強他們的學習動力和自信心?;诖?,教師需要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包括他們的學習水平、興趣和特點,為分層作業設計提供依據。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師需要制定分層作業計劃,包括不同層次、不同難度和不同內容的作業,以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教師可以設計多種形式的作業,如閱讀、寫作、口語表達、聽力練習等,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作業。這樣可增強他們的學習動力。根據學生的學習表現和進步情況,教師可以及時調整學生的層次,以保持他們的學習動力,提升其學習效果。
例如,在譯林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5“Sports”的教學中,作業設計分成三個層次,分別針對班級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基礎類作業:掌握運動相關詞匯,如足球、籃球、跑步等。通過制作詞匯卡片或編寫詞匯小故事來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學會用英語描述簡單的運動方式,如跑步、打籃球等。通過完成句型練習題或編寫對話小故事來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能用英語表達自己的運動喜好和習慣。通過完成問卷調查或記錄自己的運動日志來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應用實踐類作業:閱讀英語運動類文章或新聞,了解更多與運動相關的知識和術語。通過完成閱讀理解題目或編寫摘要來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與同學進行運動相關的對話練習,提高口語表達能力。模擬真實場景進行對話,例如運動場或健身中心等;寫一篇關于自己最喜歡的運動項目的作文,包括運動名稱、原因和自己的感受等。通過朗讀自己的作文并與同學分享交流來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拓展提升類作業:通過互聯網或圖書館等途徑,了解更多國際運動項目及其文化背景。制作一個關于國際運動項目的海報或PPT來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為自己喜歡的運動項目制作一個宣傳海報,并用英語介紹該運動的特點、好處等信息。通過在班級中展示自己的海報來展現自己的學習成果。
綜上所述,在“雙減”背景下構建小學英語高效課堂,是目前小學英語教師教學的重要內容,教師理應積極圍繞學情做好減負規劃,從“教—學—評”一體化、以學生為主體和以教師為主導、分層作業三個方面著手,促使小學生在良好的課堂教學環境下獲得顯著的學習成效,繼而有效培育小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提高小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使其深切感受到英語學習的樂趣。
參考文獻:
[1]潘英.“雙減”背景下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改革探究[J].考試周刊,2023(22):94-98.
[2]潘佳佳.減負提質,重在課堂:“雙減”背景下小學英語教學優化策略研究[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3(3):37-39.
[3]曹夏雪.“雙減”背景下小學英語高效課堂教學策略探究[J].英語教師,2023(2):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