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隨著數字化時代的進一步發展,數字化賦能為鄉村旅游發展提供了更多的機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加快推進數字鄉村建設”,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強調“大力推進數字鄉村建設”。數字化賦能對鄉村旅游的發展,主要體現在它不僅能夠大力推進數字鄉村建設,而且可以提高行業門檻、改善出行體驗,增強旅游便利性和完善從業者服務水平等。同時,數字化賦能在鄉村旅游發展中也存在的一些挑戰,例如人才匱乏、數據信息不對稱等問題。該研究指出想要更好地實現數字化賦能帶來的發展機遇,對口企業需要積極擁抱數字化賦能,提高人才培養和技術創新水平,加強與相關領域的合作與交流,共同推動鄉村旅游健康、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旅游;數字化賦能;鄉村旅游;旅游產業;旅游研究
中圖分類號:F592.7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9902(2023)21-0080-04
Abstract: With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digital age, digital empowerment provides more opportuniti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The outline of the 14th Five-year Plan and the long-term goal of 2035 put forward \"speeding up the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countryside\", and the No. 1 document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in 2022 emphasized \"vigorously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countryside\".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ly-empowered rural tourism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at it can not only vigorously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countryside, but also raise the industry threshold, improve travel experience, enhance tourism convenience and improve the service level of practitioners.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also some challeng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such as lack of talents, asymmetry of data and information and so on. This study points out that in order to better realize the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brought by digital empowerment, counterpart enterprises need to actively embrace digital empowerment, improve the level of personnel training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trengthen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s with related fields, and jointly promote the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Keywords: tourism; digital empowerment; rural tourism; tourism industry; tourism research
伴隨著“互聯網+”、5G推動人類社會邁入數字時代,數字經濟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主力之一。2020年我國發布《數字農業農村發展規劃(2019—2025年)》,明確指出要嚴格按照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要求部署,促進數字經濟與農業農村經濟深度融合發展。當前,數字化技術的快速發展正在深刻影響著各行各業,鄉村旅游產業也不例外。數字化賦能鄉村旅游發展已成為當前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趨勢。
1" 數字化賦能鄉村旅游的現狀研究
1.1" 鄉村旅游的概念
隨著城市化的發展,人們的生活壓力越來越大,對于自然環境和農村鄉土文化的向往也越來越強烈,鄉村旅游應運而生。鄉村旅游是指以農村自然、人文景觀和鄉土文化為主要資源,以休閑、度假、觀光和體驗為主的旅游方式。鄉村旅游的概念并不局限于農村,其涵蓋了城鄉接合部的鄉村風貌區、新農村建設區、古村落等。我國鄉村旅游發展歷程包括發軔階段、萌芽階段、發展階段、熱潮階段、迅猛發展和升級發展(表1)。
1.2" 鄉村旅游的發展現狀
據統計,截至2021年,全國鄉村旅游市場規模已達4 000億元,年均增長率高達20%。鄉村旅游,作為一個全新的旅游業態,其需求和市場潛力巨大。目前,關于鄉村旅游產業相關政策越來越多(表2),各地方政府也越來越重視鄉村旅游的開發和建設,以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帶動基層就業,農民也通過鄉村旅游增加自身收入。但同時,鄉村旅游也面臨一些問題和困難。例如:發展基礎薄弱、服務配套不足、衛生臟亂、難以適應旅游行業的管理規則和市場競爭等問題。此外,鄉村旅游的引進也需要面臨資金、技術、管理等方面的挑戰。未來,鄉村旅游還需持續優化產品體系、深化三產融合,更多地依靠特色資源吸引游客,發揮并利用旅游業的服務功能,創造更多附加價值,帶動產業逐步邁入提質增量階段。
2" 數字化賦能鄉村旅游的意義和作用
數字化賦能是指利用數字技術來提高生產管理的效率和質量。它是當今信息技術深度應用的一種形態,能夠為旅游業提供諸多優勢和支撐。數字化賦能的落地實現,能夠在農村旅游業的發展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數字化賦能不僅能夠加快鄉村旅游業的創新升級,在農村旅游業中也發揮更大的引領和推動作用。而且可以為農村旅游業提供更加高效的前端口碑管理、后端產業支持和更好的行業運營,使農村旅游業的發展水平朝著現代、智慧的模式方向更加積極地轉化。通過數字化賦能的落地實現,旅游目的地的競爭力和吸引力不斷提升,農民收入水平也得到有效提高。對于數字化賦能的落地實現,農村旅游產業可以采用更加直接、精準的營銷模式,將線上與線下相結合,既能夠加強營銷又能夠提高產品的滿意度,滿足了消費升級的需求,創造出更加多元化的營銷方式,從而推動鄉村旅游業深入和廣博的發展。
在數字化時代,數字化賦能已經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新火車頭,也是推動農村旅游業向更高層次、更高水平發展的創新引擎。當前,數字化賦能下的農村旅游已經逐漸發生著從傳統方式向數字化的轉型、從一體經營向多種分布營銷的發展變革,這必將為鄉村旅游帶來新的優勢和更為持久的發展動力。
3" 數字化賦能鄉村旅游發展路徑
3.1" 數字化賦能鄉村旅游的發展方向
數字化賦能是目前鄉村旅游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首先,數字化技術的應用可以提升鄉村旅游在景區、交通、住宿和餐飲等各方面的服務質量,更好地為游客提供個性化、全方位的旅游體驗。其次,數字化賦能可以促進鄉村旅游業向信息化、智能化轉型,優化人力資源、物資資源的配置,提高經營效率,實現可持續發展。未來,數字化賦能還將推動鄉村旅游業的創新發展,探索新型營銷模式,實現產業鏈價值共享,打造更加全面、優質、安全、便捷的鄉村旅游體系。
3.2" 數字化賦能鄉村旅游的實現路徑
1)數字化賦能鄉村旅游在其實現途徑中,首先應該在數字化賦能鄉村旅游應用的角度進行普及和推廣。數字技術可以將鄉村旅游資源進行升級和轉化,達到提高游客體驗和滿意度的目的。在實踐中,可以采用開展數字化推廣活動、建立數字化展示平臺等方式,在提高鄉村旅游知名度的基礎上,拓寬其發展的道路。
2)數字化賦能鄉村旅游在深入挖掘其內在價值和文化內涵方面也尤為重要,據此來推進旅游產品的數字化升級。在數字化賦能的過程中,數字技術可以通過數據分析等手段,深入挖掘鄉村旅游的文化和歷史內涵,將這些內在價值與數字技術相結合,打造更為豐富、多樣的旅游產品,提高游客的滿意度。
3)在數字化賦能鄉村旅游的實現路徑中,還需要積極發展智慧鄉村建設,建立可持續發展的數字化生態系統。這包括推動農村地區的智能化和信息化建設,建立數字支撐平臺,實現對鄉村旅游資源的全面覆蓋與管理。通過數字技術的應用,可以實現鄉村旅游的虛擬化和體驗感,提高旅游服務的質量和效率。比如,通過智能化設備,游客可以輕松預定景區門票、旅游服務、民宿房間等,同時也可以了解景區的歷史、文化、景點等信息,增加旅游的密度和深度。
數字化賦能鄉村旅游的實現路徑不僅是一種技術手段,更是一種思想和理念的轉變。鄉村旅游主導產業可以在多方面開展,例如:文化教育、餐飲住宿、會展活動承辦、度假休閑、便民服務產業、兒童游樂體驗館、“微度假”購物、文化活動承辦、文創商店、醫療養生、健康養老、加油充電站及娛樂聚會場地出租等(表3)。在推進智慧鄉村建設的過程中,只有深入挖掘鄉村旅游的文化內涵、加強數字技術的應用,才能實現鄉村旅游產業的數字化賦能,推動其可持續發展。
4" 數字經濟賦能鄉村旅游新發展
4.1" 加強數字化平臺開發力度,拓寬鄉村旅游新空間
資源聚集、數據共享。要充分利用好政府網站,整合分散的鄉旅資源,數字化轉型也可以將鄉旅產業更好地與其他旅游業態結合起來,實現協同發展。當前,隨著數字經濟的發展,鄉村旅游項目與其他旅游業態相結合的情景也比較普遍,形成集景區訂購、交通、餐飲體驗為一體的全新業態,具有強烈的差異化優勢。數字化轉型使得旅游業與其他業態之間的信息相互傳遞,數據共享越來越便捷,實現數字資源的統一共享,讓鄉村旅游體驗跨越時空障礙真正“觸手可及”。
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可以在國內的抖音、快手、微信及微博客戶端等APP平臺設立鄉村旅游專題頻道,借助線上網絡流量的優勢,開發信息咨詢、實景VR展示等線上功能,實現平臺服務的數字化、可視化、透明化。同時,運營好鄉村旅游O2O模式,將線上高效服務與線下優質體驗高度融合,滿足游客便捷與舒適的旅游需求。
4.2" 加快數字化設施建設步伐,培育鄉村旅游新業態
完善基建,美化環境。利用好5G時代的新契機,開展獨樹一幟的鄉村特色“互聯網+”建設,加快建設景區道路實況、規劃最優出行路線,實現景區交通數字化管理。穩步推進智慧停車場、智慧應急通道等公共服務設施、智慧垃圾處理、智慧污水排放等廢棄物處理設施等。打造“數字+美麗鄉村”的共建模式,滿足生態感官愉悅的同時增強游客的智慧旅游體驗。
多產聯動,擴大就業。借助數字技術的動態推力,來匹配鄉旅產業的要素配置,建立農業與旅游、工業與旅游、金融與旅游的融合式新業態,建立相互聯系、協同發展的產業耦合體,在此基礎上,統籌處理好發展與規范的關系,這樣才能長期促進鄉村旅游就業規模持續擴大、就業結構不斷優化,從而推動鄉村旅游平臺經濟健康持續發展。
4.3" 加強數字化技術應用程度,帶動鄉村旅游新需求
數字運用,品牌塑造。在深入挖掘本土資源和文化內涵的基礎上,切實利用好數字技術的優勢,開發“數字+民宿”“數字+農場”“數字+會展”的鄉村旅游新模式,塑造主題鮮明的鄉旅品牌,打造亮點創新的精品工程,發揮鄉旅重點村、特色鎮的帶動輻射作用,帶動鄉村旅游產業發展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需求導向,精準營銷。引導鄉村旅游順應當下大眾的鄉旅需求,提高鄉村旅游資源利用率,開發休閑觀光、親子教育、主題婚慶等專題旅游項目。同時,研發獨具特色且富有鄉村韻味的農副產品和文創精品,將資源標識、文化內涵在鄉旅產品中充分展示出來。借助短視頻等社交軟件進行精準帶貨營銷,加大與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的合作,擴大產品營銷覆蓋面,延展銷售物流網點,切實提高鄉村旅游的經濟效益。
4.4" 加大數字化人才培育力度,助力鄉村旅游新提升
社會集資,人才引進。在營商環境方面,可以推出一系列針對鄉旅重點項目的政府幫扶政策,另一方面將金融資本、社會資本和鄉村旅游數字化建設有機結合起來。通過校企聯合培養的方式,進行生產學習研究一站式合作,以此來吸引畢業生、青年創業團隊等優秀人群到鄉村就業創業。同時,以精準服務對接人才實際需求,解決其發展的后顧之憂,推動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向提升。
數字化賦能對于鄉村振興和產業升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數字化力量可以將各類資源進行整合,打造全新的旅游模式、旅游產品,提升旅游業的品牌價值。同時,數字化賦能產業升級和創新帶來的技術提高,也可以幫助企業更加高效、精細地完成產業鏈的各類任務,滿足多元化開發需求,實現產業的快速轉型和升級。因此,可以說數字化賦能是大力推動鄉村旅游發展的重要手段,對于增強農村綜合競爭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5" 結束語
本土培育,專業支撐。“歸本固元”,建立本土人才培育示范基地,充分利用好當地群眾懂鄉村、知鄉語、明鄉情的獨特優勢,加大鄉旅知識的普及程度,增強鄉村旅游從業者的專業素養,提升鄉村旅游整體品質與效率。同時,開展“云教育”“云授課”的線上指導,著力加大電子商務類知識培訓,栽培更多的線上營銷人才和數字人才。此外,鄉村旅游要素也逐漸從以參觀、休閑度假為主,向文化、科教、商貿等多元化形式轉變,實現跨行業整合,拓寬產業鏈布局。
參考文獻:
[1] 劉楠.以數字技術賦能鄉村振興[N].理論導報,2022.
[2] 張玉蓉,王曉曉,馮晶磊,等.珠海傳統村落文旅產業的創新與發展研究[J].大眾標準化,2022(12):137-142,145.
[3] 蔡巧燕.以村落景區運營助推共同富裕的探索與實踐[J].廣東蠶業,2022(9):133-135.
[4] 孫江雷.齊齊哈爾市昂昂溪區鄉村旅游發展戰略研究[D].大慶: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2020.
[5] 王安逸,潘江鵬,向永勝.數字經濟背景下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思考[J].時代經貿,2022,19(5):158-160.
[6] 楊洪.鄉村振興背景下鄉村旅游數字化發展路徑的優化——以貴州鄉村旅游甲級村寨為例[J].當代農村財經,2023(6):47-49.
[7] 張琰飛,朱海英.數字經濟賦能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的機制與路徑研究[J].河北旅游職業學院學報,2023,28(2):6-12.
[8] 李劍鋒,黃泰圭,屈學書.近30年來我國鄉村旅游政策演進與前瞻[J].資源開發與市場,2019,35(7):968-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