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鄉村振興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發展、相互協調的振興,培育文明鄉風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鄉風文明建設是鄉村振興的塑魂工程,同時也是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必然要求。該文通過探析岫云村鄉風文明建設的實踐提出新農村鄉風文明建設需要以黨建引領,增強鄉風文明建設多元主體合力,持續強化村民主人翁意識,實現鄉風文明建設目標。
關鍵詞:鄉村振興;鄉風文明;岫云村;黨建;多元主體
中圖分類號:D422"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9902(2023)21-0176-04
Abstract: The report of the 20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pointed out that the most arduous and arduous task of building a modern socialist power in an all-round way is still in the rural areas. Rural revitalization is the mutual development of material civilization and spiritual civilization, the mutual coordinated revitalization, the cultivation of civilized rural style, is the important content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style civilization is the soul-shaping project of rural rejuvenation. at the same time, it is also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 for the realization of agricultural and rural modernizatio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practic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style civilization in Xiuyun Villag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style civilization in new rural villages should be led by Party construction, strengthen the joint force of multiple subject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style civilization, and continuously strengthen the villagers' sense of ownership to realize the goal of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style civilization.
Key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rural style civilization; Xiuyun village; Party building; multiple subjects
“云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岫云村的名字就來源于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岫云村坐落于四川省廣元市蒼溪縣白驛鎮,地處秦巴山區深處,昔日貧困的小山村,如今已是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的幸福村莊。2020年,岫云村被評為2019年度四川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示范村,2021年,岫云村被評為四川省首批鄉村治理示范村鎮,2022年,岫云村人均年收入達到3萬元以上。岫云村的發展不僅僅是偏向于物質文明發展,而是實現了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同發展,始終把鄉風文明建設納入岫云村鄉村振興的工作部署中,通過采用“遠山結親,以購代捐”模式,打造“岫云生態”品牌,使村民自立自強,營造了感恩自立風;通過建立誠信監督體系,制定成體系的鄉約村規,營造了誠實守信風;在鄉村振興中,通過開展“青春志愿,靚在鄉村”等活動使生態環保清潔深入村民心中,營造了生態清潔風。
1" 岫云村鄉風文明建設的內核
1.1" 感恩自立風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扶貧先扶志。扶志就是要扶思想,扶信心,幫助貧困群眾樹立其擺脫貧困的斗志和勇氣。在脫貧攻堅中,村支部書記李君深知單純依靠幫扶是難以實現脫貧致富的,關鍵還是要以產業帶動脫貧,要扶起老百姓的志氣。
在扶貧工作中,岫云村黨支部書記李君帶領村干部通過創新幫扶方式,在幫助村民脫貧致富的同時,也保護了貧困群眾尊嚴。岫云村作為“以購代捐”扶貧模式的發源地,正是李君書記抱著實現村民脫貧致富,維護村民尊嚴的初衷,帶領村干部一起創新出來的。“讓捐助者有回報,讓受捐者有尊嚴”正是“遠山結親,以購代捐”扶貧模式的價值理念[1]。“以購代捐”模式通過為村民搭建農副產品的供應體系,使村民依靠自己的產品、勞動實現脫貧致富。這種“造血式”的扶貧模式,不僅解決了農副產品的銷售問題,提高村民的收入,更讓村民改變以往“等靠要”的思想,增加了致富的底氣和志氣。
為了實現整村脫貧致富,使村民自立自強,李君又帶領干部、村民建成了百畝魚塘、千畝脆桃園,建立了岫云村萬畝現代農業園、岫云村建材加工廠,形成了“蒼溪鱉”“歲月鴨”“時光雞”“年華豬”“成都岫云村湯館”等一系列岫云村生態品牌,實現了“岫云村”的品牌化。村民有了自己的產業,個個干勁十足,正是在這種扶貧模式下,岫云村村民人人自立,百姓依靠自己的勞動實現脫貧致富。村民群眾與干部之間的關系也變得極其和諧,百姓信得過干部,村民也自愿加入到岫云村的治理中,積極為岫云村的發展出謀劃策。岫云村的發展模式讓村民對幫助他們的人、村干部也充滿了感激,其不斷自覺通過勞動去實現脫貧致富。如今的岫云村,不僅百姓生活富足,感恩自立的良好風尚也逐漸形成,感恩自立、互助友善已經成為岫云村村民的一種自覺。
1.2" 誠實守信風
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弘揚誠信文化,健全誠信建設長效機制”[2],誠信建設關乎到農村產業發展和品牌建設,打造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誠信建設也至關重要。弘揚誠實守信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使村民牢固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鄉風文明建設的重要環節。李君書記深知誠信建設對于岫云村未來的發展至關重要,在推動岫云村產業發展和品牌建設的同時,他帶領村干部建立起了以鄉約村規為核心,黨員干部為主導,自媒體平臺為支撐的誠信監督體系。
為扎實推進誠信建設,岫云村出臺了鄉約村規,其中很大部分篇幅涉及到誠信建設,鄉約村規中明確規定了守信人員及失信人員的獎懲辦法,制定了一系列執行標準。其中,岫云村將誠信與農產品的收購價格直接掛鉤,進行年終評分定級,村民的誠信等級會直接影響其自家農產品收購價,同時對評級高、誠信度好的村民在年終村民大會上進行表彰,頒發榮譽證書。岫云村通過樹典型的方式推進誠信建設,對誠信村民、誠信家庭進行張榜公布,讓誠信人員受到大家的夸贊。讓村民在鄉約村規的制約下,自覺做到誠實守信。
岫云村的誠信建設始終以黨員干部牽頭,由黨員干部推動落實,同時也以嚴格的標準要求黨員干部。岫云村鄉約民規是由李君書記帶領支部其他黨員及村民代表共同商定,并通過選舉成立村規執委會。在宣傳過程中,由執委會組織黨員到村民家中宣傳,在對失信黨員干部的懲罰力度上也嚴于普通村民。黨員干部在岫云村的誠信建設中起到了良好的帶頭作用,使村民能夠真正向黨員干部看齊,自覺參與到誠信建設中來。
岫云村除了組織黨員進行入戶宣傳,還積極運用自媒體平臺進行誠信建設宣傳。建立了岫云村微信公眾號,岫云村微信群,李君書記也注冊了用于推廣和宣傳岫云村建設的抖音號。利用這些新媒體技術,不僅向村民宣傳了岫云村的鄉風文明建設,也向全國各地推廣了岫云村的發展模式,助推了岫云村的品牌建設。岫云村的誠信建設為其營造了良好的社會風氣,使干群之間、村民之間相互信任,同時為其“歲月鴨”“時光雞”“年華豬”[3]的生態農產品提供了質量保障,也為“岫云村”品牌建設提供了信任基礎。
1.3" 生態清潔風
生態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岫云村在推進鄉村振興過程中,始終把綠色生態理念融入到鄉風文明建設中,始終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營造出生態美、鄉村美的生態清潔風。
岫云村著力打造生態宜居村,通村、通戶道路全部實現硬化綠化,村容村貌也實現了亮化、凈化、美化。李君書記說:“現在的農村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垃圾也越來越多,但是處理能力還跟不上,需要加大農村垃圾治理的投入。”他帶領村干部及村里的年輕人發動“青春志愿,靚在鄉村”活動,以年輕人的衛生環保習慣影響帶動村民。岫云村每個月開展一次公益活動,對村中道路進行清潔,全員參與到岫云村村容村貌美化中去。李君書記帶領村干部積極響應中央推進的“廁所革命”,推動岫云村“廁改”,將露天糞池改建為沼氣池。岫云村在發展鄉村產業過程中,始終不忘生態保護,始終堅持綠色生態發展,在創辦岫云村建材加工廠時,充分考慮到環境污染的問題,提前通過收集民意、整合多方建議、聽取專家意見,最大限度保護了岫云村的生態環境。如今的岫云村,真正實現了衛生整潔、綠色生態、環境優美的美麗鄉村建設,為村民提供了健康美麗的人居環境。
2" 岫云村鄉風文明建設經驗尋繹
通過干部和群眾的共同努力,岫云村從貧困小山村變成了百姓生活富裕、干群關系和諧、精神文明同步發展的新時代新農村,成為了當地鄉村振興的領頭羊,真正達到了黨的十九大明確的“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總要求[4]。岫云村的發展印證了鄉風文明建設對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性,為其他農村地區的鄉風文明建設提供了經驗借鑒。總的來說,新時代新農村的鄉風文明建設首先要加強黨的領導,以黨風建設引領新時代新農村鄉村文明建設;其次是鄉鎮政府各部門積極支持鄉村鄉風文明建設,通過積極吸納人才,讓有志青年、鄉賢名士返鄉參與家鄉鄉風文明建設,讓當地企業積極參與到鄉風文明建設之中,持續增強鄉風文明建設的多元主體合力;最后積極調動群眾、發動群眾,讓群眾積極參與到鄉村文明建設中,持續強化村民主人翁意識。
2.1" 以黨建引領新農村鄉風文明建設
農村工作是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鄉村振興,鄉風文明是保障[5]。深入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培育新時代新農村鄉風文明,必須堅定不移地堅持和加強黨對農村工作的全面領導,積極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新農村鄉風文明建設,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在鄉風文明建設中的領導作用,積極發揮基層黨員在鄉風文明建設中的先鋒模范作用。
2.1.1"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鄉風文明建設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是中國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理論是實踐的先導,新時代的共產黨人,新時代的基層黨務工作者,要不斷總結農村鄉風文明建設過程中的經驗和教訓,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蘊含的領導方法、思想方法、工作方法指導鄉風文明建設工作。堅持人民至上,在鄉風文明建設過程中,將村民的訴求作為自己工作目標,把村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站在村民的立場上思考問題;堅持自信自立,村干部帶領村民依靠自己的勞動實現脫貧,讓村民自覺參與到鄉風文明建設中;堅持守正創新,岫云村的發展是在堅持大方針大原則不變的條件下,積極創新培育鄉風建設模式,與時俱進利用新媒體技術。
2.1.2" 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領導作用
黨的十八大以來,堅持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持續增強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組織力。在脫貧攻堅、疫情防控、鄉村振興中,基層黨組織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實踐證明,基層黨組織始終是最廣大群眾最可靠的主心骨。鄉風文明建設要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領導作用,要加強班子建設,選好帶頭人,李君書記本科畢業于電子科技大學,5·12汶川地震后放棄高薪工作毅然而然返鄉建設家鄉,正是因為其開闊眼界和奉獻精神,才能不斷發現問題、不斷創新帶領村民走上脫貧致富之路。“風成于上,俗化于下”,要發揮黨員干部在鄉風文明建設中的作用,黨員干部既是鄉風文明建設的領導者,也是鄉風文明建設參與者,黨員干部要起好帶頭作用,積極落實鄉風文明建設的具體要求,嚴格要求自己,自覺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蝕,弘揚時代新風。
2.1.3" 充分發揮基層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岫云村通過對黨員劃定高于普通群眾的標準,進一步嚴格要求黨員,在鄉風文明建設過程中,岫云村黨員積極響應村委會號召,積極參與鄉風文明創建活動,當好志愿者配合黨支部的各項工作。培育鄉風文明,扎實推進鄉村振興,需要全體黨員齊心協力,在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新時代新風尚中踐行自身責任與擔當,在移風易俗中率先垂范,以身作則。
2.2" 增強鄉風文明建設多元主體合力
鄉風文明建設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項長期且艱巨的任務,不僅需要直面農村鄉風文明建設的現實問題,正確處理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關系問題,還要貼近百姓生活,滿足其現實文化需要,這就需要在鄉風文明建設實踐中充分調動政府、個人、企業的力量,使鄉風文明建設中的多元主體協同發力,形成合力。
2.2.1" 鄉鎮政府部門積極支持新農村鄉風文明建設
鄉鎮是我國最基層的行政機構,是黨和政府聯系人民群眾的紐帶,基層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基石,統籌推進鄉鎮(街道)和城鄉社區治理,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基礎工程[6]。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基層強則國家強,基層安則天下安,必須抓好基層治理現代化這項基礎性工作。鄉鎮政府要壓實黨委和各部門責任,支持各村村委會開展鄉風文明建設活動,給予其資金和政策支持,幫助基層解決實際困難。岫云村的鄉風文明建設也得益于白驛鎮鎮政府的大力支持,派駐專人到岫云村進行指導,為其提供理論宣講人才。
2.2.2" 吸納人才,讓有志青年、鄉賢名士返鄉參與到鄉村文明建設中
人才是第一資源,人才可以為地區經濟發展和精神文明建設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培育鄉風文明,推進鄉村振興,需要有人才支撐。岫云村的發展離不開返鄉青年、鄉賢名士的支持,通過“鄉村伙伴計劃”,吸納了大批青年返鄉,為岫云村的發展帶來了外面世界的視角和方案。吸引人才回流,首先要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通過資金、政策支持,為其在農村創業發展提供保障,提高村干部的基礎工資,讓有知識、有能力、有志向的青年參與到鄉村治理中;通過美麗鄉村建設,為返鄉青年、鄉賢名士提供良好的人居環境;完善制度保障,優先解決返鄉青年、鄉賢名士子女教育、老人贍養問題,讓人才留得住。
2.2.3" 讓村鎮企業參與到鄉村文明建設中
村鎮企業是依托于農村資源、人力發展起來的,有義務有責任回饋鄉村,村鎮企業要積極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主動參與到農村地區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創建過程中。村鎮企業在弘揚鄉風文明中有其天然優勢,鄉鎮企業的員工大多數來自附近鄉村,而且這些員工大多是家庭骨干、話事人。村鎮企業發展產業的同時要積極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企業文化中,加強對員工的精神提升,通過員工對家庭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而達到整體素質提高的目的。村鎮企業也要對鄉村經濟發展和鄉風文明建設提供資金支持,通過鄉風文明建設弘揚社會主義新風尚可以為村鎮企業提供更有素質的員工,村鎮企業要大力支持鄉村振興,支持鄉風文明建設。
2.3" 持續強化村民主人翁意識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民是我們黨執政的最大底氣,是我們共和國的堅實根基,是我們強黨興國的根本所在”[7]。只有堅持人民當家作主,才能激發人民群眾中蘊含著的無限創造力。村民是鄉村振興,鄉風文明建設的主體力量,培育好鄉風文明就必須持續強化村民主人翁意識,使其自覺參與到鄉風文明建設中。
2.3.1" 增強村民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
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高度信息化打破了原本封閉穩定的鄉村邊界,海量復雜的信息沖擊著村民原有的價值觀,加之農村地區的文化建設滯后于鄉村發展速度,一些地區鄉村文化被冠以落后的標簽,村民被動接受著外來信息,逐漸否定了本地區傳統文化。要在鄉風文明建設中增強村民主人翁意識,就必須使其認同本地區優秀傳統文化,推動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將文化傳承與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合起來,讓村民看到本地區優秀文化的獨特價值,增強其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使其參與到鄉村文化建設中,自覺參與到新時代新農村鄉風文明建設中。
2.3.2" 構建以基層黨組織為主導,村民自覺參與的鄉風文明建設體系
目前,農村地區鄉風文明建設主要依靠村委會制定目標,干部去落實,基層黨組織在鄉風文明建設中唱起了“獨角戲”。要改變現狀,就要建立起以基層黨組織為主導,村民自覺參與的鄉風文明建設體系,通過強化基層黨組織的領導責任意識,改變以往“一把抓”的工作機制,把工作劃分到個人,同時基層黨組織要建立獎勵機制,通過表彰先進,樹立榜樣激發村民的積極性,主動性;通過廣泛宣傳,使村民增強對自身主體身份的認同,增強對基層黨組織工作方式、方法的認同,強化村民主體意識,使其把村中事當成家中事,自覺參與到鄉風文明建設過程中。
2.3.3" 培育新時代新村民
鄉村振興,關鍵靠人,培育鄉風文明,核心主體在村民。新時代新村民應該是有志氣、有能力、講法治的鄉村振興主體。培育新時代新村民,首先,要大力發展農村經濟,改善村民物質生活條件,要幫助村民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強化其社會責任和集體意識,讓村民有志向、有志愿參與到鄉村振興中,參與到鄉風文明建設中;其次,要大力發展好農村地區的教育事業,吸納更多的優秀青年志愿者參與到農村地區的教育中,重視村民的職業技能教育,充分利用好網絡平臺,發展線上職業授課,采取多種方法提升村民的技能和文化知識,增強自我發展能力,使其有能力參與到鄉村振興中,更好發揮在鄉風文明建設中的主體作用,進一步強化主人翁意識;最后,要在農村地區進行法治建設,提升村民的法治素養,讓村民能學法用法,能夠用法律的武器保護自身合法權益,使村民的行為受到法律的約束,在參與鄉村振興,培育鄉風文明過程中不損害他人利益,不損害集體利益。有志氣、有能力、講法治的新時代新村民也必將為鄉村振興、為鄉風文明建設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3" 結束語
培育鄉風文明,繁榮鄉村文化,對于推動鄉村振興的意義重大。岫云村的鄉風文明建設的成功案例為廣大農村地區提供了范例,也反映了農村地區推動鄉風文明建設過程中的問題,鄉風文明建設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培育新時代社會主義新農村新風尚需要上下同心,久久為功,需要不斷鞏固和擴大鄉風文明建設成果,未來的新農村必將有廣闊的天地,未來的新農村也必將更加文明,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也必將隨著鄉村振興的穩步推進變得更加強烈。
參考文獻:
[1] 李航.十年攻堅顯身手——記蒼溪縣白驛鎮岫云村黨支部書記李君[J].四川黨的建設,2017(23):66-67.
[2] 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N].人民日報,2022-10-26.
[3] 李君.牢記總書記教誨 積極投身鄉村振興“好好干”[J].中國共青團,2020(10):9-10.
[4] 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N].人民日報,2017-10-28.
[5]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6]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強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意見[N].人民日報,2021-07-12.
[7] 習近平.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J].求知,2019(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