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理論研究為基礎,在查閱和研讀大量鄉村振興、農村電商和新型職業農民技能培訓等相關文獻的基礎上,結合作者多年農村電商技能培訓工作的經驗及在遼寧等地區的實地調研,分析得出目前我國新型職業農民農村電商技能培訓工作初見成效,有效促進農村電商的發展,但農村電商技能培訓工作也暴露不少問題。整體的新型職業農民的電商素養亟需加強,農村電商技能人才仍然缺口較大,制約農村電商的快速發展。所以急需各級政府加快推進新型職業農民的農村電商技能培訓頂層設計,制定培訓工作的長效機制,解決培訓中農民積極性不高,不夠系統、不能持續進行等問題,使培訓工作取得更多實效,為鄉村振興戰略保駕護航。
關鍵詞:職業農民:鄉村振興;農村電商;技能培訓;策略與路徑
中圖分類號:F323"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9902(2023)07-0086-04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theoretical research, as well as consulting and studying a large number of relevant documents such as rural revitalization, rural e-commerce, skills training for new vocational farmers, and combining with the author's years of experience in rural e-commerce skills training and field research in Liaoning and other regions,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concludes that the current rural e-commerce skills training for new vocational farmers in China has achieved initial results, thus effectively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mmerce, however, rural e-commerce skills training has also exposed many problems. The overall e-commerce literacy of new professional farmers needs to be strengthened. The gap of rural e-commerce skilled talents is still large, which restrict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mmerce. Therefore, it is urgent for governments at all levels to accelerate the top-level design of rural e-commerce skills training for new vocational farmers, develop a long-term mechanism for developing the skills, solve the problems of farmers' low enthusiasm, lack of system, and lack of sustainability, so as to make the training more effective and escort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Keywords: professional farmers; rural revitalization; rural e-commerce; skill training; strategy and path
2020年4月20日,習總書記在陜西省柞水縣小嶺鎮金米村考察調研時強調,電商作為新興業態,既可以推銷農副產品、幫助群眾脫貧致富,又可以推動鄉村振興,是大有可為的。未來立足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應進一步優化城鄉雙向流通的電商供應鏈,強化以人才培育為引領的電商創新鏈,推動農村電商邁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可見農村電商在精準扶貧中成效顯著,農村電商的發展對于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意義重大。但是在很多地方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仍然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約,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農村電商人才的缺乏,由此如何進行農村電子商務人才的培養就成了解決農村電商發展的關鍵性問題[1]。當前我國正在全面推進農業現代化,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已成為促進農業現代化、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關鍵途徑。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及農業農村部《“十四五”農業農村人才隊伍建設發展規劃》[2]中明確提出,要加強農民數字素養與技能培訓,組織社會力量大力開展農村電商技術培訓。由此作為農村電商事業主力軍的新型職業農民的電商培訓,也于近些年提上了日程,各級政府相繼出臺了相關政策文件,并積極組織各級高等院校及社會培訓機構,開展大量的電商技能培訓工作,并取得一定的成效,同時也暴露不少的問題,嚴重影響了人才培養工作的質量與效果。而新型職業農民是否能很好地掌握農村電商技術,又將直接影響我國農村產業升級與鄉村振興的發展進程,所以如何更好地解決新型職業農民電商技能培訓中出現的問題,正是本文要討論的主要問題。
1" 新型職業農民農村電商技能培訓存在的主要問題
在新型職業農民技能培訓工作中培訓了大量的電商人才,但培訓工作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嚴重影響技能培訓的效果,尤其是在農村電商的培訓中,具體主要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1.1" 農民對于發展農村電商的認知度不夠,參與培訓的積極性不高
由于廣大農民朋友普遍文化水平不高,受傳統觀念影響思想比較保守,對新鮮事務的認識與接受過程較慢,所以農戶對各級政府部門大力宣傳并組織實施的新型職業農民農村電商技能培訓表現并不是很熱情,尤其是對于農村電商等新興事物,往往表現出較冷漠的態度,大部分人是迫于行政壓力或礙于面子參加了培訓,出工不出力應付了事,很難有效進行農村電商的創業實踐并從中真正受益。究其原因,主要還是農戶朋友對發展農村電商的認識不足,還沒有從心底接受農村電商的發展理念,大家雖然對電子商務的發展有些初步的了解,也看到了近些年來我國電子商務普及發展欣欣向榮的景象,但一旦讓其自己去學習掌握農村電商的技術并取付諸實踐,大部分人還是半信半疑,以至于在行動上表現出來對培訓的不熱情、沒信心、行動遲疑等,而這嚴重影響農村電商技能培訓的質量與效果。有這樣一句話,“要改變命運,先要改變信念”,所以要徹底解決農村電商技能培訓的問題,首先要樹立農戶朋友對農村電商的信念,提升農村電商的認知度,要讓其相信農村電商可以實現發家致富的夢想。
1.2" 農村電商人才培訓的內容與形式過于單一,實踐師資不足
目前我國各級政府針對新型職業農民農村電商技能培訓的主要形式以培訓班課堂講授的形式為主,培訓的內容以理論知識為主,較少涉及農村電商運營的技術技巧等實踐內容,筆者曾在2018—2021年直接參與某電子商務進農村示范縣工程項目的農村電商技能培訓工作,主持或參加培訓授課50余次,這些培訓都是由政府部門組織的公益性農村電商技能培訓,可以說90%的培訓都是以課堂講授的理論知識為主,而且據筆者了解其他地區的農村電商培訓基本上也是該形式和內容。對于農戶朋友要想做好農村電商,更需要實際的農村電商運營的技術技巧及實踐經驗方面的內容,目前的培訓明顯非常欠缺。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國各地農村電商培訓師資多以聘請當地普通高校、職業技術院校或相關部門的技術專家為主,這些師資力量更善于農村電商的基礎理論知識、政策法規與發展趨勢的研究與培訓,其中很少有人真正參與過實際農村電商項目的運營實踐。所以對于農村電商運營的技術技巧與實踐經驗的掌握不足,在農村電商技能培訓中很難做到理論聯系實踐,結合電商運營具體案例進行技術技巧傳授與實踐指導,而農戶朋友恰恰需要的就是這些,對于基本理論知識夠用即可,由此可見實踐教學師資嚴重不足,有待堅強。
1.3" 大部分地區農村電商技能培訓不夠系統、不能持續進行
目前我國的農村電商技能培訓工作,多半是在國家及各級政府的電子商務相關的幫扶項目推動下進行,如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項目、區縣政府的新型職業農民綜合能力提升培訓專項和新型職業農民電子商務技能培訓項目等。這些項目基本都有培訓補助資金支持,而且都會有農村電子商務技能培訓的專項。尤其是近幾年,經常是國家的項目獲批后,各級政府就開始快速地組織培訓,待到項目考核驗收結束后,培訓也就結束了,基本不會考慮培訓對象是否有需要繼續培訓。沒有后續的培訓與服務跟蹤,即使是有些政府部門可能每年都要進行農村電商技能培訓,但大部分的培訓也都是應激性的,缺少對培訓工作的整體設計規劃,包括對農村電商技能培訓工作長時間的計劃、對培訓的內容的系統設計、對某一地區或對象的培訓持續跟進服務計劃等,也沒能建立起農村電商技能培訓的長效機制。所以,目前我國農村電商技能培訓整體來看缺乏系統設計、持續性規劃與長效機制的保障。
2" 新型職業農民農村電商技能培訓問題的應對策略
2.1" 做好普通民眾對發展農村電商的意識提升工作
作為廣大農村地區普通民眾,大部分人文化水平較低,而且目前留守農村的人口老齡化特別嚴重(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發布的“中國鄉村振興綜合調查研究報告2021”顯示,中國農村人口老齡化形勢嚴峻,60歲及以上人口占比超20%,常住人口中60歲及以上的比重達到了23.99%,6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達到了16.57%)。其中大部分人的思想意識還比較保守,接受新鮮事物的速度較慢,對于農村電商的認識匱乏,依然固守著原有種地賣糧的傳統農業經濟模式。所以如果在新型職業農民培訓中,直接就去給農戶朋友進行農村電商技能的專業培訓是不現實的。因為這時農戶還沒有做好心理準備。而要發展農村電商并取得成效,就必須有作為主力軍的新型職業農民的“真心”參與和大力支持,所以一定要先改變其思想意識,讓其知道目前已經進入互聯網數字經濟時代,意識到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的重要性,發展農村電子商務可以給自身帶來諸多好處,不但可以發家致富,更可以造福后代,改變農村地區的產業結構,實現縣域經濟的崛起。這樣才能使農戶能夠積極地配合甚至是全情投入地進行農村電商的技能培訓,提高農村電商運營的技術技巧,進而可以獨立進行農產品的網絡銷售。通過電商化提升產品與服務的質量,進行農產品電商的品牌化運營等,幫助農戶以更快的速度實現發家致富,進而實現鄉村振興的國家戰略[3]。
2.2" 豐富農村電商技能培訓的形式與內容,加大運營實踐的指導培訓力度
首先,豐富農村電子商務技能培訓的形式。除了傳統課堂授課形式的培訓,還要積極拓展新的培訓形式,如農村電商運營實踐經驗交流會、針對農戶一對一的電商運營實踐幫扶指導、針對農戶一對一的農村電商創業咨詢服務、組建同類型農產品電商運營學習小組和創建線上農村電商技術自主學習平臺等。再者可以進行線上的直播培訓,由于時間場地或其他特殊情況,在線下培訓無法進行時也可以正常開展培訓,這樣可以有效滿足不同條件、不同層次、不同需求人群的技能提升需求,讓培訓工作落地生根,取得實效。
其次,在豐富培訓形式的基礎上,同時拓展農村電商技術培訓的師資來源。要拓寬實踐師資的選聘渠道,創新工作方式方法,引入企業有豐富實踐經驗的電商運營一線專業人員,同時嚴格選聘普通高校與各級職業院校的培訓師資,要保證真正有農村電商實踐運營經驗的教師進入培訓的師資團隊,有效解決培訓實踐師資不足的問題。
最后,要有針對性地增加農村電商技能培訓的實踐內容。在解決好農村電商實踐師資問題后,要組織新的培訓師資團隊,做好整體的農村電商技能培訓內容規劃,尤其是要遵循理論聯系實踐的理念,延長農村電商運營實踐技能的培訓學時,保證整個培訓課程以技術、技能、技巧與經驗傳授為主,以專業基礎知識理論為輔。
2.3" 建立農村電商技能培訓的長效機制,保證培訓的系統化與持續性
國家或省市農業農村主管部門應負責建立起新型職業農民技能培訓的長效機制,做好農村電商技能培訓的三年或五年發展規劃。規劃應至少包括農村電商的培訓時間、主要區域、核心內容、師資來源、培訓對象和培訓形式等,同時還要建立起農村電商技術培訓效果與質量監測及保障機制、農村電商技術培訓持續進行的推進機制等。這樣負責農村電商技術培訓實施的各級政府部門就可以有的放矢、有“法”可依地系統開展工作,也可保證全國的農村電商技術培訓成為一盤棋,保證農村電商技術培訓的整體性與有序性。最后保證培訓工作取得最理想的效果,即只要培訓的對象肯學習、肯努力實踐、肯堅持不懈,就能得到政府主導的培訓項目的大力支持,而且這樣的支持或幫扶是可持續的,培訓對象從一個新型職業農民的電商小白,逐步成長為一個可以獨立進行農村電商運營實踐的“新農人”,最后實現自己的電商夢想。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農村電商技術培訓工作真正取得實效,促進農村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
3" 新型職業農民農村電商技術培訓的實施路徑
根據筆者多年農村電商技能培訓的實踐與研究,尤其是在新型職業農民的農村電商技術培訓方面有著較深刻的心得和體會,同時也積累了較豐富的實踐經驗。對如何系統、有效、可持續地進行農村電商技術培訓進行了初步的歸納總結,具體內容如下。
首先,由國家、省市級政府牽頭對培訓進行深入、系統、完善的頂層設計。有一句話說的好“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萬事開頭難,而且萬事一定要先確定一個目標,事先有個計劃,之后才能有的放矢地去做。所以,新型職業農民的農村電商技能培訓也應該先要設定具體的培訓目標,如要培訓哪些地區、要培訓多少人和要達到的具體培訓效果等,再如培訓的主要內容、培訓的具體時間和培訓的具體形式等,所以這些都需要很好的頂層設計才行,頂層設計涉及的具體內容如圖1所示。
其次,各級地方政府的農業農村職能部門要本著務實的工作態度,有效推進農村電商技術培訓落地實施。具體工作中一定要把握好新型職業農民農村電商技能培訓的初心和使命,本著全心全意為農戶朋友服務的工作態度,讓農民朋友切實享受到國家的利好政策,有效提升個人的技術技能,為農村電商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農村電商技能培訓務實有效地實施工作,其他需要注意的具體事項如圖1所示。
最后,培訓需要由第三方組織機構進行嚴格的監督管理與培訓效果或成果的評估。有這樣一句話“失去監督的權力,就像無舵的航船”,這說的就是監督的作用,這里雖然不涉及到什么大權力,但農村電商技術培訓工作的管理實施卻關系著最基本的民生發展,關系到民心相悖,所以同樣需要監督好這個權利的行使,只有監督好培訓工作的具體實施落地,才能保證最終目標的實現。具體的監督管理與實效評估工作需要注意的事項如圖1所示。
4" 結束語
中央一號文件連續7年對農村電商作出部署,特別是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發生以來,農村電商憑借線上化、非接觸、供需快速匹配和產銷高效銜接等優勢,在縣域穩產保供、復工復產和民生保障等方面凸顯作用。農村電商已成為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新的重大舉措,成為農業農村數字經濟發展的領頭羊與助力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超常規武器[4]。可見農村電商已成為我國各級政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所以解決好農村電子商務人才缺乏問題關系到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國家發展戰略。相信通過各級政府與社會的共同努力,農村電商技術培訓工作一定會在未來幾年取得令人滿意的成果,有效促進農村電商的快速發展,最終實現農村的產業升級與鄉村振興。
參考文獻:
[1] 李贊,彭永剛,石星明,等.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探究[J].黑龍江科學,2017,8(15):20-21.
[2] 農業農村部關于印發《“十四五”農業農村人才隊伍建設發展規劃》的通知[EB/OL].http://www.moa.gov.cn/govpublic/RSLDS/202201/t20220125_6387600.htm.
[3] 郭瑜,劉利.攀西地區電商職業教育精準扶貧路徑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20,41(35):71-72.
[4] 黃天柱,張恒瑞.農業農村部《關于拓展農業多種功能 促進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解讀[J].農村實用技術,2022(1):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