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維維


“雙新”背景下,選考命題思路發生了較大轉變,實現了從傳統的“知識立意”“能力立意”向“價值引領、素養導向、能力為重、知識為基”轉變,所以高三思想政治的選考復習應順應此種變化,同時結合學情,以深度學習理念為指引,真實情境為依托,為學生選考思想政治復習賦能增效,從而真正發揮夯實學科知識、提升學科素養、厚植學科育人的價值。
一、“圖譜式”建構知識體系,奏響選考復習的“前奏曲”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明確指出思想政治學科要考查學科內容及其結構,但是學科內容的考查并不是孤立的、碎片化的知識和技能的獲得,而是考查學生綜合地、系統地運用學科知識和技能回應真實情境、解答情境問題的能力。這種考查方式不僅僅在主觀題中有生動的體現,而且在選擇題中也體現得淋漓盡致,如:
2022年1月浙江政治選考卷的第13題:某國2021年受新冠疫情影響,經濟萎縮,物價上漲。要使2022年的GDP恢復至疫情前水平、物價下降,該國可以采取的兼具恢復經濟和降低物價作用的措施是( ?)
A.大幅減稅降費 B.縮小收入差距
C.增加經濟建設支出 D.擴大貨幣供應量
此題就是用真實情境為背景創設材料,設置任務,深入考查學生對市場經濟的綜合性認識。基于此,學生必備知識的獲得必須通過對學科知識,尤其對核心考點進行系統化、綜合性建構,這也是深度學習的一個重要標志。
知識的建構、整合,即依據新課標、新教材對知識從宏觀到中觀再到微觀加以把握,從“整本書—單元—課—框—目”逐步繪制知識圖譜。可以通過概念輻射式,即圍繞學科大概念對相關知識進行全面輻射和深入挖掘,從而形成知識網絡圖譜,這也符合大單元教學理念。例如下圖。
同時,知識整合要適時結合時政熱點。浙江選考思想政治試題并不單純考查學科知識,而是通過具體情境的設置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情境或聯系重大時政熱點,或關注社會生活,但材料往往不僅體現時代氣息,更實顯時代正能量。此外,設問導向更是積極、正面,旨在增強政治認同。從選考的命題立意看,近年來命題將會特別關注重大主題,如黨的二十大、堅持中國共產黨的全面領導、鄉村振興、科技前沿成果、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國際形勢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等。所以在復習時要適時結合時政熱點建構知識圖譜。
“圖譜式”知識建構將零星的知識點和社會熱點一起串聯成富有邏輯脈絡的網絡體系,有助于學生加強對知識的識記、理解和運用,提升復習的效率和效度,奏響選考思想政治復習的“前奏曲”。
二、“沉浸式”翻轉復習課堂,彰顯選考復習的“最高音”
“沉浸式課堂”是“雙新”背景下的教學熱詞,教師將實際生活場景應用于課程之中,根據課程開展需要和學生已有生活經驗,在生成性的情境設置中,不斷深化學生認知,提升學生高階思維,使學生樹立核心價值觀念,更好地回歸服務生活的本質。但當下,沉浸式教學更多應用于新授課,鮮少見之于復習課堂,復習課更多停留于“知識—習題”兩點一線的單調重復模式中,雖能從知識識記與應試技能方面幫助學生取得一定收獲,但在繁重的復習備考中學生會覺得枯燥乏味、思維懈怠,難以激起火花。而選考試題注重考查學生的高階思維,所以在復習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高階思維顯得迫切而必要。
教育心理學家、認知心理學家布魯納建議:“欲使教材內容被學生順利掌握,教師應把包含在教材中的知識轉變成適合學生心理結構或認知順序的知識形式。”因此,高三復習課堂中,教師可創建“情境—問題鏈—體驗”的教學模式,該模式注重學生個體沉浸式的感受,以時事熱點和學生實際生活場景為原型,使學生置身可知可感的環境中,依托學科內容,精準設計教學問題鏈條,使學生在問題解決的環節中不斷參與學習、體驗交流,從而幫助學生在復習備考中收獲積極的體驗,提升高階思維,達到深度學習的目標。
運用舉例:《堅持“兩個毫不動搖”》這一框內容理論性很強,知識點非常抽象,好像高懸的“空中樓閣”,學生難以理解和掌握,而此框又是選考熱門考點,在學科中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筆者曾觀摩過一節復習課,教師通過熱點創設情境“國企改革不斷深化”,引入總議題“聯通混改對國企改革的啟示”,然后圍繞總議題,分三個環節讓學生參與討論,分別是“聯通之困”“聯通之改”“聯通之勝”。因為聯通公司是學生熟悉的國有企業,僅課題就吸引了學生的眼球,這樣就能讓抽象的理論與學生生活實踐相結合,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問題鏈的設置亦是本節復習課的一大亮點,教師把課本中純理論性的文字結合相關素材設置成問題,促使學生主動思考。第一個環節“聯通之困”闡述聯通混改的背景,以“分析說明中國聯通陷入困境的原因”為設問,引導學生自主復習“企業成功經營的要素”,并進一步理解傳統國企的弊病及國企改革的必要性。第二環節“聯通之改”,創設“聯通混改的措施”情境,提出三個遞進式問題,分別是“為了走出困境,聯通改革勢在必行。那么,為何聯通實行的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為了走出困境,聯通實行混合所有制改革,這對國有經濟的發展壯大有何啟示?”和“聯通混改煥發出新的活力,分析說明聯通混改取得成功的原因”。這三個問題環環相扣、層層遞進、引人入勝,學生在深度思考、充分討論的過程中加深了對學科知識的理解,高懸的理論也就悄然入腦、入心了。第三環節“聯通之勝”,教師創設體驗式情境:“如果你是國有企業的高層管理者,根據‘聯通之勝的經驗,請你談談如何推動本企業的改革,請各小組準備,派代表分享。”此體驗式環節設置,旨在讓學生沉浸其中,領悟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堅持“兩個一以貫之”的必要性,升華政治認同。
課堂實踐證明,沉浸式的復習模式比滔滔不絕的講授模式更能扎實落實學科知識、提升學生高階思維,因為關鍵性問題或者說適切性問題能引起“互證”的效應,即引發認知沖突,引起學生思考,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加深了對知識本質的理解,激發了沉浸式思維,提升了自身的創造能力、歸納總結能力、比較能力、提出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奏響選考復習的“最高音”。
三、“技巧營”助力深度練習,彈好選考復習的“協奏曲”
知識建構和思維培養的短期目標都要落實到選考試題的解答上,所以掌握答題技巧進而深度練習是復習深度化的有效武器。浙江思想政治選考試題題型多樣、素材豐富、設問綜合,作為高三思想政治教師,除了落實相應考點的鞏固、主干知識的整理、關鍵能力的培養與提高之外,還應重視學生平時的解題方法的把握。“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給學生必要的答題技巧與規范對提高選考成績十分有效。
相對主觀題而言,選擇題是一種簡明直接的題型,一般可采用排謬法和直接法相結合的方法,即遵循“先判定對錯、再結合題意”的基本思路。以2022年1月部分選擇題試題為例:
第23題:近些年,不少畫家把目光聚焦于各行各業涌現出來的道德模范、最美人物,創作了《守島老兵》《最美女教師》等一批佳作,獲得廣泛好評。在這里,畫家們( ?)
①不忘本來,吸收外來 ②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 ③面向世界,面向未來 ④樹榜樣力量,倡時代新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 ? ? D.③④
這道題可使用直選法:根據題意“不少畫家把目光聚焦于各行各業涌現出來的道德模范、最美人物”,可直接對應選項②④。
第30題:20世紀90年代,某縣遭到百年不遇的臺風侵襲,海水倒灌,導致土地鹽堿化,許多傳統作物無法繼續種植。在充分調研后,該縣把海水養殖作為當地農業發展的新方向。經過多年努力,海水養殖業占據了該縣農業經濟的半壁江山,成為當地經濟增長的亮點。這表明( ?)
①新事物必然戰勝舊事物 ②主觀與客觀的統一是具體的歷史的 ③否定是外力作用的結果 ④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
A.①② ? ? ? ? B.①③
C.②④ ? ? ? ? D.③④
用直選法和排謬法相結合:選項③表達錯誤,即可排除B和D,根據題意,無關新事物和舊事物,加上材料信息有明顯的“轉化”之意,就直接鎖定正確答案是C。
主觀題則靈活多樣,注重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考查,包括閱讀能力、信息提取能力、邏輯推理能力、方案設計能力、學科語言能力等,需要學生在考場上對相關情境問題作出即興應答。所以,高三思想政治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平時訓練有素、有的放矢。綜合分析近幾年的選考試題,主觀題從設問的方式來看有描述與分類型(是什么)、解釋與論證型(為什么)、預測與選擇型(怎么辦)、辨析與評價型(評析類)等。此外,“雙新”背景下,思想政治小論文的題目成了試題中的“新秀”,也是考生最拿捏不準的題型,其設問有發言稿、短評稿、調查報告、模擬提案等多種花式,但不難發現這類設問從本質上都可以還原成“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型,解題思路亦可遵循“審讀試題—調用知識—組織答案”三步式,答案組成可遵循“三點+三化”,即教材點、材料點、時政點以及答案要點化、結構層次化、書寫規范化。我們在主觀題普遍性的解題思路指導下再具體結合小論文的特殊題型,可得出以下答題圖示(如下圖2),其中論點中就凝聚教材點、材料點、時政點。
運用舉例:
◆走近世界舞臺中央:某同學應邀參加一場國際青少年交流活動,擬以“新時代全球治理的中國貢獻”為題,撰寫一份發言稿提綱。
從答案組成看,本題既要調用核心知識——新時代中國外交(教材點),又要結合時政術語,如中國參與全球治理體系建設、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推動國際關系民主化、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等(時政點),書寫格式遵循“總論點+分論點1+分論點2+……”模式。
萬變不離其宗,高三思想政治教師在深入研究選考試題的基礎上,歸納、總結一套行之有效的解題方法,引導學生掌握并運用,即可促進學生的深度練習,提升學生直面問題、解決問題的素養和能力,彈好選考復習的“協奏曲”。
四、結束語
“圖譜式”建構知識體系、“沉浸式”翻轉復習課堂、“技巧營”助力深度練習,“三部曲”不是相互獨立、相互排斥的,而是相互融合、相互滲透的。其中知識建構是深度復習的基礎和前提,沉浸式教學是促進深度復習的有效途徑,技能訓練是達成深度復習的有效手段,三者相互聯結并貫穿于復習的全程,一起彈奏出思想政治選考之美妙樂章。
(作者單位:杭州市西湖高級中學)
編輯: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