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平
摘 要:幼兒教育在我國教育體系中的地位不斷提升,需要充分發揮其育人作用,促進幼兒全面健康、快速的成長。在教育教學中,教師應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融入。我國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化體系,將其融入幼兒教育中,除了可以有效弘揚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外,還可以充分利用傳統文化中蘊含的豐富思想幫助幼兒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進而促進幼兒全面健康的成長。因此,教師在幼兒園教學中應積極思考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策略,并充分發揮出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作用,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關鍵詞:幼兒教育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滲透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3.10.051
幼兒園的教育內容與方法同小學教學存在較大的差異,其教育目標是促進幼兒全面成長,在幫助幼兒認知更多事物的同時,向幼兒傳授正確的思想觀念,在豐富幼兒各方面知識的同時,促進幼兒健康成長。德育是幼兒園教育的主體。幼兒教育作為我國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自然要根據我國的教育目標開展教育教學,讓德育貫穿于幼兒園教育的始終,并充分發揮作用。幼兒園在開展德育時應注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運用,從中挖掘豐富、正確的思想觀念,并根據幼兒的特點設計出有效的教育方案,促進幼兒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在有效開展幼兒教學的同時,實現德育目標。
一、關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1.內涵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指中華民族在特定的環境、經濟形式、政治結構、意識形態下形成的文化體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當下社會仍然存在一定的影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只包括的經典文獻與文化物品等,還包括各民族的價值觀、道德觀、思維方式、性格特征、知識結構、審美趣味、行為規范、風尚習俗等,可以說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內涵豐富且形式多樣的特點。
2.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幼兒教育的意義
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幼兒教育中具有的意義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一是促進幼兒形成愛國意識。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國家且應擁有愛國情懷,幼兒因自身缺乏對事物的認知,在思想中并未存在愛國意識。幼兒園在開展教育教學時要幫助幼兒形成愛國情懷,教師除了幫助幼兒正確認知自己的國家外,還可以幫助幼兒了解我國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精神與思想,了解我國文化的發展,進而促進幼兒形成愛國意識。
二是促進幼兒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一個人的行為是由思想決定的,如果一個人的思想是正確的,其采取的行為也是正確的。因此,在我國教育領域中需要充分發揮出德育、思政教育的作用,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進而在行為中能夠運用正確的思想,采取正確的行為。教師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幼兒教育中,可以利用傳統文化中蘊含的豐富且正確的思想觀念提高幼兒的思想意識,幫助幼兒準確地理解教育方式,進而達到促進幼兒形成正確思想觀念的目的。
三是豐富教育內容,提升教育質量。幼兒園要實現自身教育教學質量的快速提升,需要豐富教學內容,并利用豐富的教學內容保持幼兒的學習興趣,幫助幼兒學習更多的知識并健康成長。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幼兒教育后,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引入傳統文化內容,在豐富課堂教學內容的同時,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進一步促進幼兒園教育教學質量的快速提升。
二、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幼兒教育的原則
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幼兒園教育教學中,需要遵循如下原則:
第一,將文化內容故事化、直觀化。不同年齡的幼兒在學習中能夠表現出不同的學習需求,如果幼兒教師在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時采取的是小學的教育教學模式,幼兒會因為自身各項能力較弱而無法有效理解教學內容,這樣的教學無法發揮出傳統文化的作用,同時也未實現融入目標。因此,幼兒教師應在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時,實現文化內容的故事化、直觀化,讓教育的過程滿足幼兒實際學習需求。幼兒喜愛故事且邏輯思維能力薄弱,利用故事能夠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促進幼兒對教學內容產生有效理解,進而實現融入目標。
第二,教師要突出幼兒主體地位。幼兒教師應明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者是幼兒,只有幼兒能夠積極運用自身的思維、理解能力去解讀傳統文化,才能在幼兒教師的講解下快速理解并掌握相關知識。因此,幼兒教師在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時要突出幼兒的主體地位,設計出能夠讓幼兒積極參與課堂、積極與幼兒教師互動、積極與其他幼兒互動的教育策略,讓幼兒在探究的過程中快速理解傳統文化。
第三,注重實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幼兒園教育教學中的目的是幫助幼兒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而要了解幼兒學習效果,幼兒教師應重視傳統文化的實踐,讓幼兒將傳統文化思想觀念落實于實際行動中,進而實現傳統文化融入幼兒教育的目標。
三、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幼兒教育的策略
1.合理選擇內容,適合幼兒的認知
幼兒教師在教育教學中引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時,應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實際能力選擇適合幼兒學習的傳統文化內容。幼兒各項能力薄弱,對過于復雜的思想、情境難以理解,進而影響傳統文化教育作用的發揮。因此,幼兒教師需要在引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前,先站在幼兒的角度將幼兒能夠理解的內容選擇出來,再運用有效的策略實現傳統文化教育目標。
例如,幼兒在認知各項事物時采取的是觸摸、品嘗、模仿等方式,幼兒教師在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時,可以圍繞幼兒的這些特點進行選擇,讓幼兒在自主實踐的過程產生自己對傳統文化的理解。
比如,幼兒教師可以引入彩塑文化。彩塑屬于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幼兒在接觸彩塑后,可以通過自主實踐對傳統文化藝術產生自己的認知,教師在有效開展藝術教育的同時,提高了幼兒積極探索傳統藝術的意識和審美能力。教師可以開展繪制京劇臉譜活動,京劇臉譜是我國的民族藝術瑰寶,實施這一策略可以讓幼兒了解我國特有的戲曲形式,并且讓幼兒感受到國粹與我國傳統戲曲文化所具有的無窮魅力,幼兒可在活動中健康成長。
2.融入課程,持續教育
幼兒園教育教學是圍繞五大領域開展的,進而促進幼兒健康成長。幼兒教師在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時可以與五大領域相結合,從五大領域中挖掘出可以融入的傳統文化知識,并在教學中充分發揮出傳統文化具有的教育作用,在實現融入目標的同時,達到持續教育的目的。
例如,幼兒教師在引領幼兒學習健康領域的知識時,可以引入中醫學,中醫學是我國醫學領域中的瑰寶。幼兒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將中醫介紹給幼兒,并且要應用幼兒可以理解的視頻內容。在語言領域中,幼兒教師可以引領幼兒學習我國擁有的不同語言形式,包括文言文、古詩詞等,并告知幼兒“只有中國擁有多種語言形式”,在增強幼兒民族自豪感的同時,激發幼兒的語言學習興趣。在藝術領域中,幼兒教師可以引領幼兒學習各民族傳統舞蹈,幫助幼兒了解各民族的同時,受到傳統舞蹈藝術的熏陶,促使幼兒喜愛舞蹈。在科學領域中,幼兒教師可以引領幼兒了解造紙術,告知幼兒“我國是發明造紙術的國家”,讓幼兒感受到科學在我國的發展過程,認識到只有科學可以發明出以往不存在的事物,并促進人類社會的發展。在社會領域中,幼兒教師可將歷史知識中的“民族大融合”引入課堂,讓幼兒了解到我國很早就實現了民族融合、國家統一,只有各民族互相幫助、共同發展才能促進國家快速發展。通過上述方式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各領域有效融合在一起,可以進一步促進幼兒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并健康成長。
3.故事教學,激發興趣
幼兒教師在引領幼兒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時,應了解只有幼兒產生了學習興趣才能實現教學目標。因此,幼兒教師需要設計出可以激發出幼兒學習興趣的策略,促進幼兒積極學習并快速理解傳統文化。由于幼兒從出生之日起就與故事產生了密切接觸,幼兒教師可以采取故事教學法,將故事形式的傳統文化內容展示給幼兒,在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后,使幼兒能夠快速理解傳統文化。
例如,幼兒教師可以將《金斧頭銀斧頭》《南郭先生與狼》《守株待兔》《臥冰求鯉》等故事講述給幼兒。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采取直觀講述的方式,在幼兒了解每個故事內容后,將其中蘊含的正確思想觀念傳輸給幼兒,幫助幼兒形成正確的思想,并指導自己的行為。同時,為了促進幼兒各項能力快速提高,在幼兒了解每個故事后,幼兒教師可以讓幼兒根據自己對故事的理解“講故事”,促進幼兒語言組織能力與應用能力的快速成長。幼兒教師還可以開展表演活動,讓幼兒根據故事內容模仿主人公,進而加深對故事的理解,并提升自己的表演能力,促進幼兒個性化發展。
4.圍繞節日,開展活動
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還要引領幼兒了解我國的節日,我國的大部分節日是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幼兒教師在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學時,可以圍繞節日開展,幫助幼兒了解每一個節日所具有的含義,進而幫助幼兒形成正確的思想。
例如,春節是我國最重要的節日,幼兒教師在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時,可以利用這一節日設計出有效的教育策略。比如,幼兒教師可在教學中先詢問幼兒:“放鞭炮的節日是什么節日?”“你喜歡這個節日嗎?為什么?”“為什么會有這個節日呢?”幼兒會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回答,幼兒教師要耐心傾聽并分析出幼兒想要表達的含義,進而從中了解幼兒是否對這一節日具有正確的理解。通過分析可知,幼兒都很喜愛這一節日,原因是在這一節日中有美食,可以得到壓歲錢,但是難以回答出自己對春節的理解。因此,幼兒教師可以利用視頻講解的方式,將春節的含義、習俗、放鞭炮的由來等講解給幼兒。然后,幼兒教師針對春節習俗的寓意進行再次講解,讓幼兒深度理解春節并形成正確的思想認識。
5.融入生活,有效實踐
幼兒教師在引領幼兒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時,要避免只采取講解的教育策略。教師要讓幼兒將正確的思想應用于行為中、實踐中,并且要采取長期實施的策略,讓幼兒能夠實現健康成長與發展。因此,幼兒教師應采取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幼兒生活的策略,促進幼兒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養成正確且良好的行為習慣。
例如,幼兒教師在引領幼兒學習“禮讓他人”這一理念后,可以引導幼兒在班級學習與生活中、在日常生活中踐行這一思想。幼兒教師可以根據班級內的學習生活創造出相應的情境,比如:“只有一個衛生間,你和另一個小朋友都想上廁所,此時要怎么辦呢?如果按照‘禮讓他人這一思想,應該采取怎樣的行為呢?”然后,讓幼兒根據自己對“禮讓他人”的理解闡述應該采取的行為。幼兒教師可以創建多個相關的情境,進而達到幫助幼兒深度理解并記憶的目的。同時,幼兒教師可以告知幼兒:“在日后的班級生活中,我們就要采取這樣的行為,采取這樣行為的小朋友可以獲得獎勵哦!”通過創建獎勵措施的方式,達到激發幼兒積極采取正確行為的目的,并在日后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這對幼兒健康成長與發展具有較好的促進作用。
另外,幼兒教師還應在教育教學中靈活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與實踐措施,原因是幼兒在班級內的學習與成長處于動態狀態,幼兒教師可通過觀察幼兒的行為挖掘出可以融入傳統文化的環節并及時展開教育,在應用傳統文化教育幼兒后,幼兒教師可對幼兒的實踐過程進行觀察,當幼兒能夠采取正確的行為時則表揚、鼓勵幼兒,進而增強幼兒的自信心,并幫助幼兒改正以往的錯誤行為,實現實施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的目標。
6.家園合作,提升效果
幼兒教師在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時應重視家園合作策略的實施,在家庭教育中開展傳統文化教育可以顯著增強傳統文化教育效果,讓幼兒受到傳統文化思想的感染并健康成長。
例如,幼兒教師可以利用班級群,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幼兒教育中,并將傳統文化知識對幼兒成長具有的促進作用向家長闡釋,每日分享班級開展的傳統文化教育內容與目標。教師可讓家長在生活中跟隨班級的教育內容同時開展教育,也就是在生活中面對相應的情境時,要根據傳統文化內容規范幼兒的行為。同時,幼兒教師可以創建活動,讓家長將幼兒采取正確行為的照片發送到班級群內,幼兒教師可了解幼兒在家庭生活中的情況,也可以督促幼兒養成正確的行為。幼兒教師還可以與家長交流,了解家長實施的教育情況,并傳授家長有效的教育方法。
總之,教師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應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融入,要站在幼兒的角度設計融入策略并充分發揮其作用,讓傳統文化蘊含的豐富、正確的思想觀念感染幼兒的思想,并設計實踐性措施讓幼兒將正確的思想應用于行動中,長此以往,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促進幼兒更好地成長與發展。同時,幼兒教師還應積極創新融入傳統文化的策略,并反思教育過程,挖掘教育中存在的不足,積極改善并應用創新模式,達到不斷提升教育效果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于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幼兒園教育的融合路徑探究》,《新課程研究》2022年第36期。
[2] 何叢叢、苗小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幼兒園課程的有效路徑》,《家長》2022年第17期。
[3] 黃曉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幼兒園區域活動中的應用》,《天津教育》2022年第14期。
[4] 周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幼兒園教育活動的對策》,《讀寫算》2022年第15期。
[5] 謝曉玢《基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幼兒園課程建構》,《亞太教育》2022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