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化教育背景下,教師與學生要適應新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方式,發揮信息化教育的優勢,促進教育跨越式的發展。本文將從中學歷史教師學生角色及教學方式的轉變入手,探討信息化下中學歷史教與學的轉變。
一、信息化背景下歷史教與學主要因素的轉變
(一)教師角色及教學方式的轉變
1. 中學歷史教師的角色逐漸向引導者、協助者和參與者轉變
教師不再是單純的知識傳授者,而是成為學生學習歷史的引導者。幫助學生培養自主探究歷史的能力,引導學生通過信息技術獲取和篩選歷史資料,并從中提煉出歷史的觀點和經驗。同時,信息化下的歷史教學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需要扮演協助者的角色,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此外,在信息化教學中,教師還需要成為參與者。他們與學生共同參與到歷史學習活動中,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教師可以分享自己的歷史知識和經驗,引導學生對歷史事件進行深入思考和探討。
2. 歷史教學方式更加多樣化和個性化
信息化技術還可以用于跟蹤和評估學生的學習進度。通過智慧學堂網站等教育平臺,教師可以及時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并為他們提供個性化的學習指導和支持。在中學歷史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整合豐富的歷史資源,如圖片、視頻和音頻,也為學生呈現生動形象的歷史內容,如互動游戲和虛擬實境,用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他們的參與度和專注度。信息化教學還強調對學生的個性化教學。通過分析學生的學習數據和需求,教師可以為每個學生定制化學習方案和資源。這種個性化教學可以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個體差異和發展需求,提高他們的學習成果和發展潛力。
(二)信息化背景下歷史學習方式的轉變
1. 歷史學習的主動探究者
學生通過多媒體技術和互動游戲等工具參與到歷史教學中,并通過觀看歷史影片、參觀虛擬博物館等方式親身感受歷史的氛圍和場景,加深對歷史事件的理解和記憶。通過與同學的互動討論和合作,學生可以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拓寬視野,加深對歷史問題的理解和思考能力。學生還可以通過在線作業和測驗等方式檢驗自己的學習成果,并根據教師的反饋及時調整學習策略,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
2. 學習方式的轉變:以合作學習等方式為主
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通過網絡平臺與其他同學進行在線交流、協作學習和資源共享等活動,互相分享觀點和見解,并進行深入的研究和討論。通過這種合作學習方式,學生不僅可以加深對歷史事件和問題的理解,還可以培養他們的團隊合作能力和社會交往能力。此外,學生還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參與到虛擬實驗和模擬活動中。這種實踐性的學習方式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歷史的復雜性和多面性,培養他們的批判思維和分析能力。
二、信息化背景下教與學轉變的實踐探索
(一)提高歷史教師的信息化素養
首先,歷史教師應該具備基本的信息技術能力。他們應該熟練掌握使用電腦、網絡和多媒體設備等基本工具,了解常用的辦公軟件和教學平臺。這樣他們才能更好地整合和應用信息技術來支持自己的歷史教學活動。
其次,歷史教師應該具備數字化教學設計和實施的能力。他們需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和課程目標,設計合適的數字化教學內容和活動,如制作多媒體課件、設計虛擬實驗和模擬活動等。同時,他們還應該能夠利用信息技術來進行遠程教學和在線互動,通過各種在線交流工具與學生進行討論和反饋。
此外,歷史教師還應能夠將信息技術融入歷史教學中,利用數字資源和互聯網信息來豐富歷史教學內容。同時,他們還可以鼓勵學生運用信息技術進行研究和展示,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二)優化歷史數字化教學資源
首先,建設數字化教材。傳統的紙質教材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獲取豐富歷史知識和進行深入學習的需求。學校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將歷史教材轉化為數字化版本,并增加多媒體元素和互動功能。這樣學生可以通過電腦、平板或手機等設備隨時訪問教材內容,并通過在線討論、測驗等功能與教師和同學進行交流和合作。同時,數字化教材也方便教師進行個性化教學,根據學生的不同水平和需求,提供定制化的學習材料和指導。
其次,建設數字化教學平臺。數字化教學平臺是支持信息化教學的重要工具,它為教師提供了在線課程設計、作業布置和評價等功能,也給學生提供了在線學習和交流的平臺。學??梢赃x擇或開發適合中學歷史的數字化教學平臺,確保其功能完善、易于使用和管理。通過數字化教學平臺,學生可以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參與在線討論和協作學習,而教師則可以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進展,并進行個性化指導和反饋。
再次,學校還可以建設虛擬實驗室和模擬活動設施來豐富歷史學習體驗。通過利用虛擬現實技術,學生可以進行沉浸式的歷史場景再現和角色演繹,更好地理解歷史事件和人物的背景和發展。同時,學校也可以開展線上虛擬實驗和模擬活動,讓學生在模擬的環境中進行歷史研究和實踐操作。這些虛擬設施不僅能夠提供更豐富的學習資源和體驗,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
(三)培養學生的歷史信息化素養
首先,開展數字化學習課程。學校可以設置專門的數字化學習課程,可以幫助學生了解數字化學習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讓學生學習如何有效地利用數字化學習資源進行自主學習和協作學習。例如,可以學習如何使用學習管理系統、在線討論平臺和協作工具等,與同學共同制定學習計劃、分享資料和交流觀點。
其次,學校還可以鼓勵學生參與歷史學科相關的數字化項目和競賽。通過參與這些活動,學生可以運用信息技術解決歷史問題、展示研究成果或創作歷史作品。這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還可以增強學生對歷史學科的興趣和熱情。
再次,學??梢越M織信息技術與歷史的融合教學活動。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設計虛擬實驗室、模擬活動和互動游戲等,讓學生通過實踐和體驗來加深對歷史知識和概念的理解。例如,學生可以通過虛擬現實技術參觀歷史博物館、重現歷史事件或扮演歷史人物,以更生動的方式感受歷史的魅力和復雜性。
(四)加強歷史信息化教育管理和評估
要實現信息化下教與學的轉變,需要加強信息化教育管理和評估。學校應該建立完善的數字化教育管理體系和評估機制,對教師的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評估和管理。例如,可以建立數字化教學評價系統,對教師的教學質量、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評價;可以建立數字化學習管理系統,對學生的學業進度、學習效果、綜合素質等方面進行評價。
通過管理和評估,可以及時發現和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同時,還可以為教師和學生提供反饋和建議,幫助他們不斷完善和提高信息化下教與學的水平和質量。
(作者單位:揚州大學附屬中學東部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