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大單元教學作為新時期創(chuàng)新性教學模式,旨在整合語文教材的單元內容,使學生能夠站在更高的維度審視所學內容,將之串聯(lián)起來形成整體認知,從而優(yōu)化學習效果。教師在其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需要保持自身教學思維的先進性、教學途徑的多元性,依托大單元教學,為學生語文學習水平的提升安裝“新引擎”。
一、明確大單元教學目標,統(tǒng)攝階段教學內容
大單元教學與小學語文學科的有效融合,有賴于大單元教學目標的明確。在此基礎上有利于統(tǒng)攝階段教學內容,以單元主題為線索,協(xié)調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內容、教學進度、教學方法。基于此,教師應當對教材內容進行多角度、深層次、寬領域、全方位的研究,明確大單元教學的情感目標、知識目標、技能目標等,使學生在大單元教學環(huán)境中逐步完成學習目標,產生更強的知識獲得感。
例如,在學習《王戎不取道旁李》時,我首先向學生闡述了本單元的教學主線,即“‘時光如川浪淘沙,青史留名多俊杰。’本單元以講述歷史故事的方式來揭示人生哲理,具有很強的教育意義。”并為學生明確了情感目標:感悟王戎的思想智慧;知識目標:記憶生字詞,鍛煉古文閱讀能力;技能目標:學會用人物加事件的方法給習作命題。此后導入新課內容,即“王戎不摘道路旁的李子,這是為何呢?讓我們從導文中一探究竟。”之后學生按照“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范讀課文,把握語速”“品讀課文,感受形象”的步驟進行了課文研讀,對王戎的聰慧、機智、擅長動腦筋、會觀察的品質有了新的認識,產生了不錯的學習效果。
二、創(chuàng)新大單元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相對較小,天生活潑好動,對于趣味化的課堂氛圍與游戲化的學習方法有著天然的向往,這是現(xiàn)階段學生最為明顯的心理特點,也是教師利用趣味教學游戲開展大單元教學的現(xiàn)實依托。在此過程中,學生可以邊游戲邊學習,邊學習邊思考,實現(xiàn)學習興趣的顯著激發(fā)。基于此,教師應當立足于具體的教學內容,兼顧學生的心理特點、興趣愛好等要素,選擇合適的趣味游戲代入到大單元教學當中,如需要學生親身參與并對話交流的角色扮演、調動學生閱讀積極性的閱讀接龍、充滿懸念與概念性的轉盤問答等,讓每個學生都能夠精神飽滿、饒有興趣地參與到學習中來,為學生打造趣味橫生、寓教于樂的小學語文大單元課堂。
例如,在學習《西門豹治鄴》時,我首先為學生簡單講解了這個小故事,即“兩千多年前,西門豹管理鄴縣,通過調查,了解到那里的豪紳和巫婆勾結在一起危害百姓,便設計破除迷信,并興修水利使鄴縣又繁榮路起來。”此后學生默讀課文填寫了本文的發(fā)展脈絡,即“摸清底細—懲治巫婆和豪紳—興修水利”,并用自己的話復述了課文內容。為了使學生具有身臨其境的感受,我融入了角色扮演游戲,學生扮演了其中的主要人物,并參考對話內容、情節(jié)發(fā)展、情緒變化等要素,依托故事新編創(chuàng)作的劇本參與了角色扮演,不僅深化了對故事的理解程度,還進一步感受到了學習語文課文的快樂和收獲。
三、搭建大單元評價體系,回顧反思提升認知
大單元評價體系的搭建是小學語文大單元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核心要義在于為學生提供回顧反思、總結提升、互學互鑒的平臺,讓學生能夠對學習過程、學習成果有一個綜合性的評價。基于此,教師應當從三個方面入手搭建大單元評價體系。其一,明確評價主體。傳統(tǒng)意義上的教學評價是教師為主導、主體、主評,忽視了學生在評價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大單元評價體系需要給予學生自評、互評以足夠的權重,讓學生能夠對自己的學習狀態(tài)進行評價,教師在其中起到輔助作用,并根據(jù)學生反饋進行總評,進而搭建以學生自評為主體、學生互評為支撐、教師總評為兜底的三位一體的大單元評價體系。其二,豐富評價內容。克服傳統(tǒng)評價體系中對單一知識掌握情況評價的弊端,融入態(tài)度評價、表現(xiàn)評價、管理評價等內容,保障教學評價的全面性。其三,統(tǒng)籌過程性評價與結果性評價,堅持“點”“線”“面”相結合,依托評價為學生答疑解惑,提供科學的方法論指導,確保大單元教學的有序推進。
例如,在學習《扁鵲治病》時,我首先將學生劃分為若干個學習小組,在小組內部形成了“同組異質,異組同質”的基本態(tài)勢,為大單元評價體系的搭建奠定了組織架構基礎。此后為學生布置了三個層次的探究任務,分別為“基礎閱讀型”“口語復述型”“拓展創(chuàng)新型”任務,學生結合實際情況選擇了任務,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與協(xié)作探究能力,投入到了課文研讀當中,在完成“口語復述型”任務過程中,學生用自己的話簡單講述了這一故事。我對學生的回答予以了充分肯定與由衷贊賞。此后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小組內部以交流討論與互學互鑒的方式進行交流討論與互學互鑒,最后選出代表進行反饋,我則根據(jù)學生的反饋為學生強調了故事所揭示的道理。由此,在自評、互評、總評以及過程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的共同作用下,深化了學生對“扁鵲治病”故事的理解程度。
四、創(chuàng)設大單元教學情境,增強學生學習體驗
小學語文大單元教學的高效開展,同樣離不開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在此基礎上有利于充分發(fā)揮情境普適性、靈活性的特點,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切實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fā)展與網絡視聽資源的廣泛應用,以信息技術為支撐的多媒體教學模式,在創(chuàng)設小學語文大單元教學情境中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教師應當把握好信息技術迅猛發(fā)展的時代紅利,善于利用其諸多優(yōu)勢,打造多元動態(tài)、內容豐富的小學語文高效課堂,將大單元教學要求落到實處,并使之產生實效。
例如,在學習《紀昌學射》時,我首先利用信息技術多媒體設備視聽結合的優(yōu)勢,為學生播放了一段關于“紀昌學射”的動畫視頻,創(chuàng)設了可視化、動態(tài)化的情境,此后則采用圖片展示與文字闡述相結合的方式,引導學生對故事中的“紀昌學射”的過程進行分析,從中學生了解到紀昌經過了“練習不眨眼睛”“練習看小物體像看大物體一樣清晰,看細微的東西像顯著的物體一樣容易”,最后在飛衛(wèi)的指導下成了百發(fā)百中的射箭能手。由此學生結合視頻內容、圖文內容以及文字闡述,更為全面地了解到了“紀昌學射”的故事,產生了較強的體驗感。最后為了培養(yǎng)學生整體化學習思維,并檢驗學生學習成果,利用多媒體幻燈片將本單元的《王戎不取道旁李》《西門豹治鄴》《扁鵲治病》《紀昌學射》納入到單元思維導圖當中,一方面使學生進行回顧反思,另一方面也進一步加深學生對趣味故事中所含哲理的印象。
(作者單位:江蘇省蘇州市工業(yè)園區(qū)跨塘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