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前,隨著國內第三方中介機構行業競爭激烈程度日益提升,導致審計風險隨之加大,對審計工作質量產生了負面影響。許多上市企業財務舞弊問題的出現,與會計師事務所有著直接關系。本文將從審計風險概述入手,進而揭示會計師事務所審計風險表現,最終有針對性提出會計師事務所審計風險防范策略。在新時期下,為會計師事務師加強審計風險管理,為社會公眾提供高質量的審計報告提供相應理論借鑒。
【關鍵詞】會計師事務所;審計風險;防范策略
一、前言
目前,隨著國內證券、資本市場的不斷發展與完善,會計師事務所作為重要的第三方簽證機構受到了來自于資本市場、證券監管部門、社會公眾,被審計單位的高度重視。因而,我國的會計師事務所規模得以迅猛增長。根據《立鼎產業研究網》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全國共有正常執業事務所總所9082家,同比上年增加171所;擁有分所數量1298家,同比上年增加36所。會計師事務所受到社會各界關注的同時,需要其進一步的做大做強自身的業務,以回報社會及廣大投資人。然而,部分會計師事務所受主、客觀因素影響,對于審計風險把控存在一定問題,使其對外出具的審計報告客觀性、公允性受到一定程度影響,不僅會為投資人、債權人帶來一定的損失,嚴重的將影響社會及政府公信力,不利于我國經濟的健康發展、社會的穩定。因而,會計鑒證行業在未來的發展道路上面臨著信息化、大數據、云計算等方面的挑戰,會計師事務所若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贏得社會公眾的廣泛認可,需要有效控制其審計風險、提升審計工作質量,通過增強審計風險的防范工作的開展發揮其應有作用。
二、會計師事務所審計風險表現
風險是人們生產目的與結果間存在的不確定性,表現在獲得經營成果的不確定性及風險、損失的不確定性。審計風險一般會伴隨注冊會計師執業全過程,具有客觀性、普遍性特征。注冊會計師從業審計執業過程中,由于計劃工作不徹底或是審計執業人員缺乏相應工作經驗將導致審計風險出現。審計風險一般包括重大錯報風險、審計檢查風險兩個方面。
1.重大錯報風險
重大錯報風險的出現一般與會計師事務所自身的業務能力有著直接關系,主要是其對于被審計單位的整體情況不了解,導致其出現重大錯報風險。首先,會計師事務所對于被審計單位的選擇缺乏謹慎性。目前,國內會計師事務所行業競爭較為激烈,會計師事務所為了生存與發展,在承接業務過程中略顯盲目,缺乏對被審計單位的風險進行評價與分析。尤其是面對一些經常合作的老客戶過程中,自認為對于老客戶較為了解,導致審計風險警惕性下降,最終有可能就是所謂的“老客戶”為其設下陷阱。其次,缺乏對于被審計單位會計環境進行研究。被審計單位會計環境的優質與否,決定該企業能夠存在財務舞弊或是財務造假行為。部分會計師事務所對于被審計單位的會計環境評價缺乏足夠重視,導致其錯報風險出現。另外,會計師事務所缺乏對于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管理的評價、缺乏對相關風險進行全面、細致分析,許多賬目看似沒有問題,其實際上卻是危機四伏。當審計風險來臨之時,將為會計師事務所、注冊會計師帶來極大的損失。
2.審計檢查風險
審計檢查風險的出現與行業競爭激烈、審計人員綜合業務素質有著直接關系。首先,行業競爭激烈方面。會計師事務所市場化,使得行業競爭變得異常激烈。行業內部引進競爭機制的本意是使得會計師事務所更好地提升其服務質量,提升企業會計信息質量。但是,從目前來看,行業內部的競爭往往帶來了一定負面影響。具體表現在,許多會計師事務所為了能夠承接審計項目,不惜違背審計準則與企業聯手造假,導致審計風險出現。如,國內立信會計師事務所“ST中天”審計失敗案例。其次,審計人員綜合業務素質亟待提升。行業競爭激烈、行業內整體經濟效益下滑,導致會計師事務所在招聘注冊會計師過程中,不得不過多考慮人力成本問題。行業內部分注冊會計師因其專業素養相對不高,在項目承攬、項目執行過程中缺乏足夠的責任心,事務所自身的三級審核未有完成到位的前提下,導致審計風險頻現。另外,由于部分會計師事務所的經濟效益不高,使得許多會計師事務所人員流動較為頻繁,給審計工作帶來較大風險。
三、會計師事務所審計風險防范策略
1.重大錯報風險防范策略
首先,謹慎選擇被審計對象。市場經濟前提下,國內大多數行業都面臨著競爭壓力,是第三方中介機構所處行業內部狀況常態化表現,會計師事務所不能只顧及生存而放棄發展。為此,會計師事務所在承攬審計項目過程中,要持有謹慎態度,無論是新客戶還是老客戶都應該抱著為客戶負責、為自己負責、為社會公眾負責的態度,對其進行甄別與選擇。一方面,要對于被審計單位的審計述求進行研究,另一方面,要對其所處的行業進行研究,在確定審計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方可承攬該項目。一旦發現存在不可把控風險,當立即止損出局,不要貪圖蠅頭小利而影響企業整體發展。其次,注重被審計單位會計環境評價。一方面,要對于企業的內部控制管理進行評價。許多企業就是由于內部控制管理不佳,造成財務造假問題出現。評價其內部控制管理主要從企業內部治理結構、內控手段、風險識別、內部監督幾個方面入手進行評價。另一方面,對于企業的會計人員綜合業務能力進行評價。可以通過票據的審核、會計科目的應用、往來賬目的記載、存貨的管理、固定資產管理、成本費用歸類等方面對于會計人員的業務素質進行評價。也可從被審計單位會計人員的穩定性、對于會計工作的態度、對違反財務制度的表現來評價會計人員的職業操守。可以說,通過對于被審計單位會計環境進行客觀評價,才能為下一步審計工作開展、審計風險規避奠定堅實基礎。
2.審計檢查風險防范策略
首先,正視行業內不正當競爭關系,并采取相關措施予以抵制。目前,審計服務市場確實存在供大于求的現狀,其導致行業內部整體收費水平偏低、事務所為迎合被審計單位的要求不惜參與財務造假。一方面,財政主管部門須聯合市場監督主管部門采取措施遏制該現象的出現。目前,由于國內會計師事務所眾多,出現了魚龍混雜的局面。為此,相關主管部門須對于現有會計師事務所進行整頓,對于業務量偏少、出現過違規行為的事務所給予堅決取締,以凈化會計師事務所的市場氛圍,還社會公眾于公正、公平。另一方面,建議財政部門對于會計師事務所采取評分方式進行考核。對于評分高的企業給予較高的執業資格,允許其執業上市公司審計等大項審計項目。建議財政部門設立專項資金按評分排名高低給予相應的財政補貼,從而為會計師事務所解決生存問題,避免出現“為五斗米折腰”的問題出現。最后,主管部門應加大違法處罰力度。對于出現的執業違法行為給予重罰,如,取消相關事務所負責人及從業人員的準入資格,甚至終身不得從事該行業,并對其按獲得非法所得的幾倍處以行政罰款。以提升犯錯成本的方式,對于不重視審計風險、參與財務舞弊的行為給予震懾。其次,提高審計人員綜合業務素質。建議行業內部對于注冊會計師實施積分、評價制度,對于積分較低存在違法記錄的人員在項目參與方面給予相應限制。同時,會計師事務所要注重注冊會計師的引進工作,通過提升入門門檻的方式將一些職業操守差、業務水平低的注冊會計師排除在外。另外,要對于現有注冊會計師實施信息化業務培訓,要求其利用信息化技術,如,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對于被審計單位的重大錯報風險給予防范,以最大限度降低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風險。
四、結論
經濟活動的出現必定伴隨相關風險,審計風險亦是如此。會計師事務所在參與行業競爭、實施審計執業過程中,遭遇各類審計風險是無法避免的。為此,會計師事務所為了自身的生存與發展,結合自身的發展戰略需要、經營特點、項目要求,從謹慎選擇被審計對象、對被審計對象會計環境進行審核、正視行業競爭、提升審計人員綜合業務能力等方面入手開展工作,為提升國內第三方鑒證機構整體實力、為國內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發揮其應有作用。
········參考文獻·····················
[1]張穎慧,李紫艷.證券交易所問詢函、環境不確定性與審計收費[J].西安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3,32(6):64-71+112.
[2]唐偲偲.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工作對企業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體系建設的作用[J].財經界,2023(31):135-137.
[3]侯婕妤.A股上市公司商譽審計風險及防范研究[J].全國流通經濟,2023(19):177-180.
(作者單位:北京興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