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發性膽汁性膽管炎(PBC),以前稱為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是一種慢性進展性自身免疫性膽汁淤積性疾病,這個病既往一直被認為是一種罕見的肝臟疾病,最終可導致肝纖維化及肝硬化。
PBC目前尚難以治愈,當前治療的核心目標是有效減緩疾病的進展,最大程度地緩解諸如瘙癢、乏力和骨質疏松癥等各類癥狀及并發癥。因此在治療過程中,患者的自我管理、臨床用藥安全及療效評估是三個相輔相成的重要方面,這對于有效控制病情進展、提高生活質量以及確保用藥安全至關重要。以下將分別就這三個方面進行詳細闡述。
PBC患者的自我管理至關重要。自我管理主要涵蓋生活方式的優化調整、飲食方面的合理控制、有效的心理調適以及定期隨訪等方面。 在生活方式的優化調整上,PBC患者應保持規律的作息,避免過度勞累,保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適當的運動也很重要,但需注意運動強度和方式,避免劇烈運動對肝臟造成負擔。 在飲食控制方面,患者應盡量避免高脂、高膽固醇的食物,多攝入富含纖維素的蔬果和粗糧,以減輕肝臟負擔。同時,要保持營養均衡,攝入足夠的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以維持身體的正常功能。有效的心理調適同樣重要。PBC患者可能面臨疾病帶來的心理壓力和焦慮,因此應積極尋求心理支持,與家人、朋友或專業心理咨詢師交流,緩解負面情緒,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 定期隨訪也是自我管理的重要一環。患者應遵醫囑定期到醫院進行肝功能檢查、超聲檢查等,以監測病情變化,及時掌握疾病進展并調整治療方案。
臨床用藥安全不容忽視。PBC患者通常需要長期服藥,因此確保用藥安全至關重要。 首先,患者應嚴格遵醫囑用藥,不得隨意更改藥物劑量或停藥。同時,要了解藥物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項,如有任何不適或疑慮,應及時向醫生咨詢。其次,患者在使用新藥或調整治療方案前,應充分了解藥物的成分、作用機制以及可能的風險,避免因藥物相互作用或不良反應而加重病情。 此外,患者還應注意藥物的保存和使用方法。一些藥物需要特定的儲存條件,如避光、防潮等,患者應按照說明書或醫生的建議妥善保存藥物。同時,在使用藥物時,應注意藥物的劑量、用藥時間和用藥方式,確保藥物能夠發揮最大的療效。
PBC患者還應關注藥物的療效評估。針對PBC的臨床用藥,主要包括以下兩種:
熊去氧膽酸(UDCA),是目前推薦用于PBC的藥物。它能減少內源性膽汁酸的肝毒性,保護肝細胞膜,增加內源性膽汁酸的分泌,并減少HLAⅠ類和Ⅱ類抗原分子在肝細胞膜上的異常表達,具有免疫調節作用。UDCA的療效已獲肯定,能緩解臨床癥狀,改善生化功能,延遲組織學和疾病進展,提高生存率,減少肝移植需求。
奧貝膽酸(Obeticholic Acid):這是一種法尼酯X受體(FXR)激動劑,是人初級膽汁酸中鵝脫氧膽酸(CDCA)的一種新型衍生物。對于UDCA生化應答欠佳的PBC患者,奧貝膽酸有明確的療效和臨床獲益。它是目前被歐美國家批準用于二線治療PBC的藥物。
在某些情況下,PBC患者可能需要聯合使用UDCA和其他藥物。例如,奧貝膽酸可以與UDCA聯合使用,用于對UDCA反應不足或UDCA單藥治療不能耐受的患者。 對于UDCA無效的患者,可視病情試用布地奈德、硫唑嘌呤、環孢素、秋水仙堿等藥物。此外,針對PBC患者的其他癥狀,如脂肪瀉、脂溶性維生素缺乏、瘙癢等,也有相應的治療藥物,如補充中鏈甘油三酯、脂溶性維生素、離子交換樹脂考來烯胺等。 請注意,具體的用藥方案需要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身體狀況以及醫生的建議來確定。此外,隨著對PBC認識的加深和藥物研發的進展,未來可能會有更多新的治療藥物和方案出現。因此,建議PBC患者定期到醫院進行肝功能檢查、生化指標檢測等,以評估藥物的治療效果,并根據檢查結果調整用藥方案,以期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PBC患者的自我管理、臨床用藥安全以及療效評估是控制病情進展、提高生活質量的重要保障。患者應積極調整生活方式、控制飲食、保持心理健康,并遵醫囑用藥,確保用藥安全有效。同時,醫生也應加強對患者的科普和指導,幫助患者更好地管理疾病和用藥。
(本文編輯 桂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