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物理學作為一門自然學科,要求學生具備扎實的概念理解和邏輯思維能力.然而,在高中階段,許多學生在物理學科學習過程中面臨理解上的困難,這些困難可能表現為對概念的混淆、理解不透徹、無法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問題,在分析問題時難以抓住關鍵點,不僅影響學生的學業成績,更可能削弱他們對物理的興趣和信心.因此,深入探究高中生在物理解題過程中的思維障礙及其學習策略至關重要.文章先分析解題思維障礙的具體表現,然后分析導致解題思維障礙的原因,最后以高中生物理學科為基礎,提出解題思維培養教學策略,以期提升物理教學效果.
關鍵詞:高中;物理;解題思維;障礙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333(2024)18-0089-03
收稿日期:2024-03-25
作者簡介:李亮,從事高中物理教學研究.
高中生的思維方式和知識水平正處于發展階段,在物理學習過程中,學生常常面臨理解題目的挑戰.深入探究這些困難及其成因,對于教師而言,有助于針對性地解決教學中的問題,進而幫助學生更有效地學習物理學.通過克服物理學科學習中的問題和挑戰,學生能夠更加深刻地認識到知識的重要性.此外,解決問題和舉例說明的過程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自學能力,提升學生對科學方法學的理解.
1" 高中物理解題思維障礙的表現
1.1" 學生缺乏必要的感性知識
高中物理解題思維障礙的表現中,學生缺乏必要的感性知識是其中一種表現.這種情況下,學生可能無法將抽象的物理概念與具體的實際情況聯系起來,也難以正確理解和應用物理公式和原理.學生缺乏實際的物理實踐經驗,這使得學生對基礎物理概念缺少直觀感受,無法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情境聯系起來.學生可能忽略物理規律中隱含的感性內容,如物體的運動狀態和形態、力的大小和方向等,而只關注抽象的物理符號和公式[1].由于文化背景差異等原因,學生可能難以理解某些物理知識和公式不同情境下的應用,例如音速、壓力、電路等概念.學生數學知識水平不強,會對未來物理學的學習、理解產生困難,乏對抽象物理符號的運算能力和理解能力.
1.2" 學生缺乏良好物理思維能力
高中生物理解題思維障礙的表現之一是學生缺乏良好的物理思維能力.這種情況下,學生可能無法將物理公式和知識應用于實際中,在解題過程中容易出錯,并且難以得出正確的結果.學生在解決復雜問題時,因缺少分析和研究問題的能力,導致無法看到解決問題的關鍵和核心[2].學生缺乏推理和推斷能力,無法將抽象物理理論與實際問題相結合,從而導致解決問題失誤.學生缺乏系統思維能力,無法將物理知識整理成系統化的結構,導致無法正確地理解物理規律和公式.學生基礎知識的缺失導致無法理解實際問題的解決步驟或公式的推導過程.因此,對于缺乏良好的物理思維能力的學生,需要引導他們通過不同渠道獲取更多的物理知識和實踐經驗,通過對獨立問題解決思維的訓練幫助他們從根源上提高物理解題思維能力,逐步培養和加強物理啟示的思維方法.
1.3" 學生形成思維定式明顯
學生可能對問題有一定的思維方式和解題路徑,難以靈活地應對各種不同類型的問題;傾向于使用固定的解題方法,不愿嘗試其他可能的解決途徑,導致在遇到復雜的問題時陷入僵化不變的思維模式;過于依賴記憶中的解決模式,而缺乏靈活的思維和創新性的解題方法;在問題求解過程中固守已有的答案和結論不愿意重新思考和重新評估問題,而忽略了可能存在的新解決思路;只從一種角度思考問題,無法跳出自己的思維框架,從多角度思考問題,忽略了其他潛在的解題路徑和可能性[3].通過向學生呈現多樣的問題和解決路徑,培養他們思維的靈活性和多樣性,以及合作學習和批判性思維的能力,可以幫助學生克服形成思維定式的問題,提高物理解題的思維能力.
2" 高中物理解題思維障礙形成的原因分析
高中生物理解題思維障礙的形成原因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深入分析.
首先,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可能僅停留在表面,未能深入探究物理概念的本質和原理.這種淺嘗輒止的學習方式導致學生在解題時難以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常常機械地套用公式和方法,缺乏真正的理解和創新.
其次,物理學科建立在一系列基本概念和規律之上,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未能充分掌握這些基本概念,其解題能力將受到嚴重限制.例如,對力、加速度、動量等核心概念的理解不足,學生在解題時便難以正確運用相關知識,從而影響解題效果.
同時,物理問題通常與實際情境密切相關,學生若缺乏實踐應用經驗,將難以將物理理論轉化為實際問題的解決方案.實踐經驗的不足可能導致學生在理解問題時遇到困難,從而影響其解題能力的提升.
最后,學生對物理問題的興趣和動機也是影響解題思維的重要因素.若學生對物理問題缺乏興趣和動力,將難以主動探索和思考,從而影響其深入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識.因此,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對于提升解題思維至關重要.
3" 高中物理解題思維培養教學策略
3.1" 歸納總結物理認知結構
通過系統的整理和歸納物理知識結構,學生能夠更加深入地理解相關物理概念,鞏固記憶,并提升實際應用能力,從而為解決物理問題奠定堅實基礎.教師可以運用思維導圖等教學方法,協助學生全面梳理物理知識體系的整體框架,明確各知識點間的聯系及其重要性.通過詳細解析典型例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逐步領會物理概念的內涵,使學生在實際操作中能夠更準確地掌握知識,并加深記憶.另外,實驗環節中的觀察與思考,對于深化學生對物理概念的理解至關重要.通過實驗,學生不僅能夠掌握科學思維方法,還能提升實驗技能.此外,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可以促進他們分享對物理知識的見解和思考,進而促進彼此的學習和理解.教師應該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和總結,以增強他們對物理概念的理解和記憶.綜上所述,幫助學生系統歸納和整理物理知識結構,是培養其物理解題思維的關鍵教學任務.通過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學生將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應用物理概念,形成條理清晰的知識體系,進而更高效地解決物理問題.
3.2" 實驗教學培養抽象思維
實驗教學在物理學科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通過實驗,學生能夠直觀地感知物理概念,從而加深對物理知識的理解與記憶.這一過程不僅促進了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的發展,而且為他們后續的學術研究和實際問題解決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實驗教學中,教師應精心設計具體而開放性的問題,鼓勵學生自主提出解決方案,以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當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出現不合理的想法時,教師應充分利用實驗現場的情況和現象,向他們展示正確的認識,從而促進他們抽象思維的發展.小組設計實驗不僅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他們的實踐操作技能,還有助于培養他們的團隊合作精神.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著重教授學生相關的操作技巧,這是培養他們實踐運用抽象知識的關鍵所在.總的來說,實驗教學在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方面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實驗教學,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識,提高解題能力.
3.3" 引導改變學習方式
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難以培養學生的深層次理解和應用能力.因此,要激勵學生積極參與學習過程、主動探索并發現物理規律.教師可以設計啟發式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和發現解題思路,從而培養他們的獨立思考能力.教學重點應放在對物理概念的理解和應用物理原理的能力上,而不僅僅是記憶公式和定義.為了激發學生對物理問題的深入思考,教師需要培養他們理解和運用物理知識的能力.此外,還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實驗、觀察和模擬活動,通過實際操作來加深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實踐是培養學生抽象思維的重要途徑,能夠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感受到物理現象和規律.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一些開放性問題,
促使他們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通過解決問題,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運用物理知識.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如案例分析、討論、實驗、模擬等,從多個角度和層面引導學生轉變學習方式、培養抽象思維.總之,引導學生改變學習方式是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解題思維的重要環節.通過鼓勵學生主動學習、強調理解和應用、提供實踐機會、培養問題解決能力以及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可以幫助學生轉變學習方式,提升他們的物理解題思維能力和綜合應用能力.
3.4" 強化情感價值教育
學生的學習效果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其中,情感態度是尤為關鍵的一環.這涉及學習動機、學習興趣以及學習目標等多個維度.為了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采用生動有趣的教學方法,結合生動具體的實驗來引導他們深入探索物理學的奧秘.同時,借助學習案例等方式,還能夠幫助學生增強對物理學的認同感,提升他們的信心,從而培養出積極進取的學習精神和自主學習能力.此外,讓學生了解物理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并強調其對社會和個人的價值,也是至關重要的.通過實踐,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理論知識與實踐之間的聯系,從而增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動力.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該注意對學生的努力和進步給予肯定和鼓勵,引導他們不斷探索和創新,發現自身的價值.這種教學策略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自信心和幸福感,提高他們的情感投入和學習熱情,而且對于高中物理解題思維的培養至關重要.通過強化學生的情感態度和情感價值教育,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興趣和學習目標,從而提升他們的學習效果和學習體驗.
4" 結束語
在物理學習中,解題訓練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然而,“恰當練習”與“題海戰術”二者間的界定猶如“海域”與“沙灘”,其邊界并不明確.若對學生的實際狀況考慮不足,解題訓練將趨于“題海戰術”.雖然“題海戰術”在一定程度上能提升學生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但它是以消耗學生與教師大量精力為代價的,長此以往,可能會磨滅學生的求知欲與創造力.相反,若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解題訓練將更趨近于“恰當練習”,這種方式能有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促進學生主動構建認知結構,并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參考文獻:[1] 尹蘇武.高中學生物理解題思維障礙與教學策略研究[J].數理化解題研究, 2022(12):3.
[2] 馬春華.結合大單元教學設計建構高中生物理思維[J].科學大眾,2022(009):1-2.
[3] 王鑫淼,黃玉新.基于思維型課堂教學的高中生物理科學思維培養策略[J].寧夏師范學院學報, 2023(11):56-59.
[責任編輯:李" 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