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闡述了高職體育教學信息化提升的必要性,并對目前我國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信息化提升的制約因素進行梳理總結,主要有教師教學信息化理念滯后和資源協同不足,信息化力度不夠,學生體育評價信息化系統不完善等原因。基于此,研究認為有效應用信息化手段構建體育高效課堂,更好地滿足各專業學生的學習需求,要從提升高職體育教師信息化素養、創建信息化教育平臺、擴充教學資源庫、結合移動智能設備等方面,不斷推進我國高校體育教學的發展和改革,最終達到素質體育教育的目標。
關鍵詞:數字時代;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信息化提升
在當今經濟全球化發展的國際環境中,大國戰略博弈加劇了社會轉型和教育體系的深刻變革,數字驅動變革與發展已經成為國際性主題[1]。面對數字時代的機遇與挑戰,我國在“十四五”規劃中提到,要加快數字化發展,建設數字中國,迎接數字時代,激活數據要素潛能,推進網絡強國建設,以數字化轉型整體驅動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變革[2]。可見,數字化是我國當前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核心議題。2022年上半年,我國教育部提出實施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要全面提升師生信息素養,推動從技術應用向能力素質拓展,實現信息化應用水平和師生信息素養普遍提高,從提升師生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向全面提升其信息素養轉變[3]。教育數字化已發展成為適應經濟與社會發展、解決社會發展與人才供需矛盾、提高社會生產力的新要求[4]。
隨著國家對職業教育的支持和重視程度的提升,職業教育信息化也正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和重視[5]。高職體育是職業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積極響應政策導向,創新體育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質量。文章從高職體育教學信息化的現狀進行系統梳理,針對問題與不足提出相關對策,提升高職體育教師的數字化素養和能力,以對加快實現學校體育“四位一體”目標進行積極探索,為高職院校進一步貫徹落實《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提供理論和實踐參考。
1 "高職體育教學信息化提升的必要性
如今大學生的主體已發生變化,新一代的大學生從小就生活在數字化社會,家庭生活以及社會生活都離不開信息化、智能化的參與。所以作為學習的主體,新一代高職學生對于數字化和信息智能化的教育方式更樂于接受。掌握信息化技術并不是對某一學科的特殊要求,而是實現教育現代化的國家戰略舉措,體育學科具有實現全面育人的特點,理應在教育信息化改革中起到引領示范的作用[6]。而傳統的高職體育教學存在教學方法傳統、教學內容單一、學生運動參與興趣不高等問題,難以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和職業教育發展的要求。
在傳統體育教學中引入數字化元素,是對傳統教育一種新的變革,有助于推動教育的創新發展,為高職體育教育帶來新的活力和可能性。同時也有助于增強學生的信息意識和計算思維等核心素養,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習慣,充分激發學生的內在創造意識,為未來體育教育的變革做好準備,幫助教師打造個性化課堂,有效提升教學效率和質量,更好地應對未來的挑戰。足以可見,高職體育教學信息化提升是時代的要求。
2 "高職體育教學信息化提升的制約因素分析
2.1 "教師教學信息化理念滯后和資源協同不足
高職體育教師是高職院校體育工作的中心任務,在推進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信息化建設中起著關鍵性作用。在現今數字時代的背景下,高職體育在政策推動和實施過程中,主要面臨著體育教師教學信息化理念不強和教學信息化資源的共享不協同等問題。目前,由于我國教育數字化應用處于發展期,還未形成完善的信息資源體系和數字教學生態系統[4]。在以“線上精品課程”“職教云平臺”“大學生MOOC平臺”“學習通”等為代表的多平臺系統中產生的數字技術供需兩端不平衡不深入等問題,缺乏體育教師的橋接作用,忽視高校體育多平臺系統兼容和統一規劃,出現信息孤島困境。
2.2 "高職體育教學信息化力度不夠
目前,從我國各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整個過程來看,體育教學階段缺少智能化、個性化、集成化的信息以及應用服務待遇。在數字技術的整合、網絡資源的應用、以及智能設備的配備等方面仍停留在數字化改造的發展階段[7]。
戶外性較強是高職體育課程的主要特點,主要是以教師進行動作示范的形式組織教學,學生通過傳統的練習形式學習相關知識,與室內教學相比,體育教學所使用的信息化教學方式相對落后,很多硬件軟件設施也未能及時更新。在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因室外教學場地條件差,多數情況下只能通過對學生言傳身教,進行動作示范以及指導練習等形式組織教學[8]。即使有教師使用信息化技術,也只是停留在理論講解部分,課程教學的信息力度不夠,從而影響到體育教學信息化的開展。在理論講解中,有的教師只是簡單地運用PPT進行教學,未能營造信息技術教學環境,或者通過視頻播放等形式,讓學生學習相關理論內容,但尚未增加網絡資源的使用效果,導致理論講解部分的知識以教材為主,忽略對多方面資源的搜索和利用,教學信息化手段僅僅流于表面,在信息資源使用方面的力度還有待提升[9]。
2.3 "學生體育評價信息化系統不完善
目前,高職院校的學生可通過全國體質健康測評來了解自身的體質情況,該測驗的重點包括耐力、肌肉、步態、平衡、彈跳及其他重要的身體素質等,但是目前有部分高職院校還缺乏相關測試的儀器設備,無法統一呈現體育測試的相關數據,這可能會影響到考試結果的準確度[10]。特別是,現在多媒體技術越來越多地應用于記錄和可視化體能測試相關的成績數據。另外,因為高職體育課程是高職院校服務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部分高職院校根據學生的職業需求,針對不同專業學生制定了相關的職業體能計劃,但由于缺乏相關信息化裝備,無法對學生進行客觀、準確、具體的職業體能評估,職業體能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阻礙。
3 "高職體育教學信息化提升的價值和影響
3.1 "提升信息化教學手段對高職體育教學的影響
信息化教學手段在高職體育教學中能夠起到積極的作用。首先,信息化手段可以提供更豐富多樣的教學資源,如教學視頻、互動課件、網絡學習平臺等,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材料。其次,信息化教學手段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通過多媒體展示和互動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此外,信息化教學手段還可以提供精確的數據記錄和分析,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展和難點,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和輔導。另外,信息化教學手段可以幫助教師對教學模式進行不斷地創新,為教師課堂教學實施提供了數字化資源,提升其教育教學水平,助力課堂教學活動的深度開展。
3.2 "信息化手段在高職體育教學中的優勢
信息化手段在高職體育教學中具有以下優勢。首先,信息化手段可以突破時空限制,學生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進行自主學習和復習,提高學習的效率和靈活性。其次,信息化手段可以提供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和內容,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和興趣,進一步促進個性化教育。此外,信息化手段不僅能提供及時反饋和在線評估,還能有效幫助學生檢驗學習效果,調整學習策略,提高學習效率[11]。
3.3 "信息化手段對高職學生學習體驗的提升
體育學科作為職業院校的基礎學科,在完成體育自身教學目標要求的同時,更要緊貼職業教育的特點基于學生專業未來崗位的發展和需求,積極幫助學生儲備職業體能學會處置預防常見職業傷病,服務于專業人才培養的高質量發展。信息化手段可以大大提升高職學生的學習體驗。如通過虛擬現實技術,學生可以身臨其境地參與體育運動,增強學習的實踐性和趣味性。同時,通過交互式學習工具和平臺,學生能夠更好地與教師和同學進行互動和合作,培養團隊合作和社交技能。此外,信息化手段還可以提供個性化的學習反饋和輔導,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學習進展和需要改進的地方,并增強他們學習的動力和信心。
4 "高職體育教學信息化提升策略
通過對高職體育教學信息化提升的制約因素進行分析,本研究建議首先高職院校要重視對教師的信息化培訓,提升高職體育教師信息化素養,同時創建信息化教育平臺,改進傳統的教學模式,以更好地滿足各專業學生的職業需求,擴充教學資源庫,推進體育信息化教學資源的建設以及結合移動智能設備,從打造學生評價方式體系多元化等四個方面提出有效策略,響應國家教育信息化的時代要求,以期更好地推動高職院校體育建設的發展。
4.1 "重視信息化教師培訓,提升高職體育教師信息化素養
未來數字化的教學模式將逐步成為學校體育教學的趨勢。體育教師是教學過程的主體,所以對于高職院校體育教師數字化素養能力的提升顯得尤為重要,如何通過體育課堂提高學生運動興趣,提升學生的數字化能力有很多待解決的問題,而提升體育教師數字化素養的能力也是迫在眉睫。
高職院校可面向體育教師做好教育信息化相關培訓,比如從社會方面邀請專家對本校教師進行專項指導,讓教師更好地認識到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需要由教師承擔,通過教育教學實踐、教學交流與反思等活動,教師可體會到自身的數字素養是培養學生數字化思維和能力的前提基礎,從而真正領悟到數字技術融入教育教學不只是教學手段的改變,而是教學模式的創新[12]。與此同時,還可以依據體育教師的信息化水平和年齡層次高低實施分批次培訓,使用學校特有的教學評估方式來進一步檢驗培訓效果[13]。在培訓過程中,有效幫助體育教師開拓數字化視野,充分學習信息化教學的內涵及優勢,提高信息化教學應用技能,使其能夠在體育教師的教學思想中形成一種固定認知。促進現代信息技術和體育學科教學工作的全面融合,助力于高職院校體育信息化教學工作的進一步發展。
4.2 "創建信息化教育平臺,促進體育教學信息化資源建設
智慧教育平臺能夠為教師課堂教學提供精品化、專業化、體系化的教學資源,并為教師課程教學提供活動實施參照。在教學體育學科的過程中,為體育教學配備先進的信息化教學平臺和教學設備,能夠有助于提高體育學科的教學質量和效率。例如,在高校內部構建體育信息化平臺,可以使體育教學資源實現共享,無論以教師身份還是學生身份都可以通過平臺授權,任意瀏覽或下載與體育相關的學習資料。教師通過平臺借鑒名師教學經驗,自覺更新知識,更新教學方法,學習課件制作,豐富教學手段,優化教學設計,提升教師整合信息資料的能力,從而進一步提高教學效率。其次,有助于學生在交流平臺上進行互動交流,及時解決學生的學習困惑及問題。如通過在線平臺,體育教師可以上傳課件、發布作業和學習資源,學生可以在線查閱和完成作業。同時,教師還可以發起在線討論和互動,提供實時答疑和解惑。這種互動教學可以激發學生的思維和創造力,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和效果。
4.3 "創新傳統教學模式,擴充教學資源庫
不斷優化高職院校體育信息化教學資源數據庫,借助多種方式豐富數據庫的內容,是高職院校具備體育教學信息化的基礎。如在高職院校組建專門服務于體育課程的資源庫。體育教師在教學前可自行搜集網絡相關資料,并將所設計的課件全部放入到資料庫當中。其中,資料庫中還可以存放優秀教師上傳的講課視頻,以供其他教師教學參考。不僅如此,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實施中,可根據課堂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教學資料,滿足教學多元化的需求。這樣有助于體育教學資源很好地實現共享,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可以任意從平臺當中下載與體育相關的學習資料。另外,體育教師還能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完成課程預約和自主選課等部分,如通過學習通、微信、喜鵲等社交學習平臺,引導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體驗和心得展開討論與交流,從而更好地提高學生對體育教學信息化的自主和熱情。最后,高校要加強對教學軟件的投入和開發力度,借助教學資源庫的有效應用,來提高體育信息化的教學效果。
4.4 "結合移動智能設備,打造學生評價方式體系多元化
移動智能設備和學習工具在高職體育課堂中的使用可以提供更加便捷和個性化的學習體驗。教師和學生可以利用智能設備如平板電腦、智能手表等進行教學和學習,通過各種應用APP和學習工具進行互動和實踐。如學生可通過運動追蹤器、心率監測器、動作捕捉設備等傳感智能設備,實時獲取數據,并進行分析評估,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具體數據信息,結合學生未來的職業需求制定相應的職業體能計劃,更好地助力于高職學生的職業發展之路。另外,學生還能利用APP記錄自己的運動軌跡、訓練次數和成績等,教師利用計時器和記分板應用可以方便地進行比賽和訓練計時,有效地實現個性化教學。
在體育學科的教學中應用信息化手段對以往的傳統體能測試形式進行創新,利用信息技術監測學生的身體素質。如測試學生的彈跳力、肺活量、耐力等相關數值,經過相關儀器檢測出的數據與學生的實際年齡、身高、體重等指標進行對比分析,并制作成最終的體能檢測報告。通過大數據進行分析,科學評測出學生的身體素質及體育學習成效。采用這種方式可增強體育評價方式的科學性和準確性,不僅有利于構建科學完善的信息化評價系統和指標,還能將學生的課堂表現、隨堂考核成績以及身體相關素質等指標同步納入到數據庫,對學生的身體素質狀況以及教學質量進行綜合分析[14]。
5 "結語
在數字化時代背景下,信息化教學在教育領域的應用越發普及,高職體育教學信息化的提升能夠有效助推高校體育高質量教育體系的構建。依托數字化平臺,以體育課堂數字化教學為基礎載體,合理利用多媒體設備和信息化平臺,有效發揮可穿戴設備在體育課堂中的數據價值,充分激活高職體育課堂數據潛能,提升學生對體育學習的愛好和興趣,提高職業體能素質,并且能夠滿足學生對體育學習的多元化需求,同時可以促進體育教學課程、教學評價體系、教學資源等各方面的優化,從而吸引更多大學生能夠參與到體育運動之中,全面實現體育教育資源共享的同時,更好地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為國家培養更多高素質、全面型人才。
參考文獻
[1]祝智庭,胡姣.教育數字化轉型的實踐邏輯與發展機遇[J].電化教育研究,2022,43(1):5-15.
[2]王清露.數字化視域下城市商業銀行競爭優勢分析[J].商業文化,2021(32):106-107.
[3]邵爽,王朋.基于創新創業背景的醫學生信息素養教育調查與對策分析[J].醫學教育研究與實踐,2021,29(6):836-840.
[4]胡姣,彭紅超,祝智庭.教育數字化轉型的現實困境與突破路徑[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22,34(5):72-81.
[5]郭日發,周潛.我國職業教育信息化回顧與展望:階段、特征和路徑[J].電化教育研究,2024,45(3):46-53.
[6]呂梅軍,田野,張欽德.高職體育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現狀及提升策略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23,13(4):53-56+63.
[7]張彩.現代教育技術促進體育教學質量提升的策略[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1,34(5):146-147.
[8]王戩勛,于方方.數字時代背景下高校體育教育數字化的新場景、新空間與新動能[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24,42(1):57-64.
[9]何慧玲.信息化技術與高職體育課程教學整合研究[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3,36(10):169-171.
[10]李自營.淺談信息化教學手段在高職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新通信,2023,25(20):242-244.
[11]覃丹.高職財稅大數據應用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析[J].財會學習,2024(7):149-151.
[12]劉文開.教師數字素養的現實價值與提升路徑[J].教育評論,2023(3):115-118.
[13]周偉峰.“互聯網+”背景下高校公共體育課程信息化教學應用研究[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3,36(10):153-155.
[14]王佳茵.高校體育教學信息化建設與管理的實施策略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20,40(6):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