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 倩
(中共山西省委黨校,太原 030006)
紅色資源既是社會主義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資源,又是開發紅色文化產業的重要基礎。山西紅色文化一直激勵著三晉兒女艱苦奮斗、拼搏向上。對山西紅色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是保持和弘揚光榮革命傳統、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要條件。山西紅色資源豐富,但要讓紅色資源“活”起來、“火”起來、“紅”起來、“潮”起來,任重道遠,但行則將至。推動山西紅色資源的開發與利用,要加強開發、塑造品牌、注重傳承、講好故事。
習近平總書記對傳承紅色文化高度重視,強調要用心用情用力保護好、管理好、利用好紅色資源,增強表現力、傳播力、影響力,生動傳播紅色文化。紅色資源的開發是以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前提,結合市場需求,運用一定的經濟手段,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有組織、有步驟地開發紅色資源,使其產生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系統工程。
第一,突出紅色文化主題,樹立“紅+N”的融合發展理念。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紅色資源開發與利用要兼顧公益性和市場發展。這就要求紅色資源區從可持續發展角度做好加法,把握“紅色”主題,以“紅+N”的開發模式,有效融合當地的地理環境、生態、歷史、民風民俗、鄉村文化等特色資源,并運用數字技術、全息技術等創新手段,積極開發各類紅色文化旅游的綜合業態。一方面,在紅色資源區探索“紅、綠、古、俗”融合發展模式,通過“紅+綠”(紅色資源+自然生態)、“紅+古”(紅色資源+歷史文化)、“紅+俗”(紅色資源+民俗風情)等產業模式,形成優勢互補的綜合型復合型產業,并通過資源整合,形成疊加效應。另一方面,要堅持統籌協作的原則,實現“點+線+面”有機融合,形成綜合資源優勢,進而進一步增強紅色資源的綜合吸引力和競爭力。也可走“紅色+”融合發展路徑,實施紅色融入景區、城鎮、鄉村、業態、產業五大融合發展戰略,拓寬紅色資源的發展空間,豐富紅色資源產品類型,打造復合型紅色資源區,最終實現全域紅色融合開發。此外,要特別注意協調好對紅色資源和相關區域的城鄉建設、國土資源開發利用,做好總體規劃,搞好與城鄉建設、風景名勝、文物保護等之間的銜接工作,使紅色資源的發展真正滲透到當地經濟社會的整體發展過程中,在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方面取得更大實效。
第二,創新表達形式,提高市場占有率。一方面,創新景觀的表達形式。紅色歷史是存在于人們記憶中的靜態方式,通過微小品、微景觀、微環境、微電影、手機應用等可以讓靜態的歷史動起來,給參觀者帶來一種全新的體驗,讓參觀者變為參與者。還可以將紅色報刊按照當下老百姓的閱讀習慣重新整理出版,兼具權威性與可讀性,讓讀者從一份份記錄歷史的紅色報刊中,感受到紅色的氣息。另一方面,創新展陳的藝術表達。針對紅色博物館、紀念館的靜態展陳,要通過網絡大數據、動漫文化、元宇宙、AI、VR 等新技術全景數字化呈現,增強展覽的互動性。同時,建立數字展館,線上發力“圈粉”,并復原真實的歷史畫面,進一步提升紅色故事的趣味性,讓紅色歷史真正“活”起來、“火”起來、“潮”起來,讓群眾可觸摸、可感知、可互動,從而獲得內心的共情。
第三,加強對紅色資源的保護與開發,實現可持續發展。紅色資源蘊含著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密碼,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保護傳承開發紅色資源,就是要搭建過去與今天的紐帶,要將保護放在首位,實現山西紅色資源的可持續發展。要摸清紅色資源的家底,分級分層備案,利用區塊鏈技術建立山西省紅色資源大數據庫平臺,將山西省所有紅色資源的現狀、專業信息、保護開發情況等都錄入系統,為進一步研究山西紅色資源提供可參考性數據。
隨著現代科技迅猛發展,可利用互聯網平臺,“數字+智能”技術,深挖紅色資源,注重品牌塑造,為人民群眾帶來參與式體驗,讓紅色資源真正走近人心。
第一,構建完整的紅色資源產業鏈,打造紅色資源品牌。首先,利用區塊鏈的去中心化特點,形成一個連接山西各類紅色資源信息與業務的聯盟鏈,建立一個在線商業服務平臺,并通過平臺與國家重點旅游線路形成聯動效應,打造山西紅色資源的知名品牌。其次,刷新觀者體驗,提升紅色資源的吸引力。可以借助區塊鏈中身份驗證的方式,有針對性地對目標客源的需求作出分析,比如對大學生、中老年、黨員等消費人群的旅游目的進行分類,實現對紅色資源客源市場的精準定位。再次,在出行上,利用區塊鏈的共識機制,對紅色旅游區客源情況和周邊交通情況進行分析,并進行實時共享和管理,以提升紅色資源區的接待效率,刷新觀者的體驗。最后,規范市場秩序。利用區塊鏈技術建立商業數據庫,提高紅色資源市場透明度,進一步規范市場秩序,從而調動企業參與紅色資源開發積極性。
第二,多層次開發紅色資源,打造體驗型產品。運用沉浸雙向互動體驗方式,使紅色資源景區由靜態、單一向動態、沉浸式轉變。一是打造線上精品宣傳內容。要編輯好優質的紅色資源圖文信息,并上傳至網絡,讓紅色資源更容易進入用戶的視野;通過微博、微信等自媒體讓這些圖文信息轉載起來,使其在用戶群中得以廣泛傳播;借助各種媒體資源對紅色資源進行專題報道,不斷擴大影響范圍,提升市場影響力。二是增強紅色資源體驗感。在紅色景區中將VR、AR等科技元素與紅色主題、歷史人文、自然資源全面融合,通過線下空間打造和線上平臺運營,讓體驗者在身臨其境欣賞秀麗景致的同時,走進紅色文化。
第三,提升紅色資源品牌魅力,激活山西旅游市場。紅色資源品牌是增強山西文旅吸引力、知名度和美譽度的排頭兵,是推動山西紅色文旅發展最為關鍵的力量。一要打造紅色足跡文化品牌,如紅軍東征活動足跡、晉西北革命根據地創建足跡、太行山革命根據地創建足跡、太原革命活動足跡、新中國艱苦創業足跡。二要進一步深入挖掘紅色資源,打造紅色基地。建設一批廉政教育文化基地,如于成龍、陳廷敬、栗毓美等廉吏能臣教育基地;深挖“紅色+生態+鄉村”,打造紅色名村,如西溝村、賈家莊;依托太行精神、呂梁精神等紅色精神,打造太行山紅色文化旅游帶、呂梁山紅色文化旅游帶。
李大釗說過:“青年者,國家之魂。”紅色文化對青年思想鍛造至關重要。青年積極、活躍、創造力強、可塑造性高,但青年的思想也易波動,要在青少年中播撒“紅色種子”,引導他們形成健康的意識形態,將個人奮斗目標融入黨和人民事業中,努力成長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建設者。
第一,抓好青少年群體的紅色文化宣傳學習教育,創新紅色教育方式。一是結合青少年階段特點,積極組織山西各級各類學校梳理整合紅色教學資源,引導青少年了解山西省的歷史文化、自然環境,將紅色資源點滴滲透,培養青少年對山西的熱愛。二是組織開展紅色宣傳教育活動。巧用紅色元素,積極構建紅色校園文化,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黨的歷史以青少年可理解的形式加以呈現,讓校園走廊墻壁、一草一木、一磚一石都浸潤著紅色,處處營造紅色文化育人氛圍。學校要在節假日、休息日,組織紅色研學實踐活動,帶領青少年走進紅色教育基地參觀學習。還要邀請老黨員、勞模等先進人物走進校園給青少年講述紅色革命故事、英雄事跡,引導青少年不斷了解黨史,厚植他們的家國情懷。三是通過“專家人人講紅色”“三晉紅色大講堂”等立體式教育活動,營造沉浸式體驗、學習、教育氛圍,教育引導廣大青少年在深學細悟中賡續紅色血脈,從紅色基因中汲取奮進的力量,讓廣大青少年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
第二,探索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的互動聯系,傳承三晉紅色基因。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統一,用科學理論培養人,重視思政課的實踐性,把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教育引導學生立鴻鵠志,做奮斗者。”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的深度融合,有助于幫助青少年解決成長中的困惑和迷茫,樹立起遠大的理想和崇高信念。要將山西發展的光輝歷程,特別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三晉大地上的生動實踐匯編成冊,引導教育青少年在思政小課堂中感悟黨的創新理論的思想魅力。同時,貫徹“大思政課”理念,挖掘利用好山西紅色文化的寶貴精神財富,在社會大課堂中傳承三晉紅色基因。
第三,用好紅色資源,打造三晉精品課程。一方面,創新遠程教學方式。通過創建“山西教育紅色基因”研修班、匯編三晉紅色文化發展的史料、拍攝反映山西歷史發展中紅色育人元素的微視頻、錄制紅色歌曲的形式深度挖掘山西紅色資源,并通過微信公眾號、抖音公眾號等相關平臺加以傳播,把教學延伸到“小銀幕”和“大屏幕”,進一步提升遠程教育輻射的范圍,突破紅色教育的時空限制,讓“微視頻”“微動漫”“微電影”實現“零距離”互動,推動紅色資源扎根群眾、走進人心。另一方面,用好山西紅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鼓勵青少年在紅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參觀、學習、實踐,并參與傳播、志愿服務等工作,將山西紅色場館作為特色實踐課堂,促使他們在服務中受教育、長才干,在潤物細無聲中自覺堅定理想信念,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自覺成為三晉紅色文化的傳播者。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山西紅色資源豐富,有著深厚的革命文化傳統,是我們建功立業的力量源泉和寶貴精神財富。用好紅色資源就要大力弘揚紅色文化傳統,推動山西故事“轉化”“融化”“活化”,為紅色育人提供鮮活教材。要依據山西人民群眾的特點和時代發展元素,堅持繼承和創新相結合,將山西地方黨史故事融入老百姓的生活,開展“人人講黨史”“紅色經典大家誦”等形式多樣的活動,讓黨史故事從百姓身邊來,走進百姓心里去。
第一,講好紅色故事,要堅持唯物史觀。要運用聯系的、運動的、全面的思維方式來看待和傳承紅色故事,透過故事探究其背后的歷史背景、客觀規律。要堅持辯證思維與歷史思維相統一的方法,窺斑知豹、點面結合,通過鮮活的故事反映歷史面貌、透過故事現象展現歷史發展規律、把握歷史大勢。通過生動、鮮活具體的紅色故事,講清楚中國共產黨的初心使命,講清楚新中國的歷史進程,講清楚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講清楚社會主義的發展大勢,從而引導廣大黨員干部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
第二,講好紅色故事,要堅持內容為王。講清事實、講透事實。要以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態度,注重故事的真實性,注重紅色故事中蘊含的真善美。一是注重講出紅色故事的精神高度、理論深度。要注重組織專家學者和熟悉三晉紅色資源的學者共同編寫權威的紅色故事教材,通過打造歷史“教科書”提升群眾對故事的學習和認同。同時,運用影視作品、專題短片、新聞通訊等形式展現紅色故事、歷史事件,讓觀眾跨越時空回到崢嶸歲月,從而獲得對歷史的沉思和現實的啟示。二要提煉和深挖三晉紅色故事的思想內涵,升華故事精神品質。要將紅色故事與先進典型一起講,既學習歷史故事,又學習時代楷模,從榜樣的身上汲取奮進的力量;挖掘三晉紅色故事的時代價值,讓發生在歷史中的故事綻放時代光芒。
第三,講好紅色故事,要堅持講解的通俗性和感染力原則。講故事需要講事實、講形象、講情感和講道理。講解員講述紅色故事是紅色旅游景區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的主要方式。通過講解員講述紅色歷史、闡發紅色精神是紅色景區講好中國故事、山西故事的主要渠道和重要方式。這就要求紅色景區重視講解人員的素質提升,講解員不僅要講好“導游詞”,更要成為紅色歷史研究人員甚至專家。同時,講解要通俗易懂、具有感染力,要在親和力、藝術性等方面多下功夫,并能根據不同群體作出適當調整,使人人都能聽得進去,都樂意聽,都能有所收獲。
第四,講好紅色故事,要發揮紅色故事的育人功能。一是發揮紅色故事堅定信念的優勢。通過挖掘紅色故事中蘊含的精神境界,讓廣大干部群眾堅定信仰,培養廣大干部群眾尤其是青少年思想品格、奉獻精神,樹立遠大理想,爭做時代新人。二是開展富有特色的教育實踐活動。要讓有“聲”有“色”的紅色教育課堂走深走實,開展“紅色經典永流傳”“童年中的紅色記憶”觀影活動,讓青少年被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和鮮明的人物形象所吸引,為英雄們愛憎分明、機智無畏的言行所感染,在潛移默化中提高思想品德、堅定理想信念。三是提升實踐教學體驗,注重育人效果。可以借助山西紅色景區,著力提升實踐教學體驗,充分調動青少年積極性和參與性,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實踐活動,讓青少年在活動中受教育,在體驗中獲啟迪。還可以運用現代科技手段,打造視、聽、觸一體化的VR 主題觀影活動,讓青少年有身臨其境的感受,在時空跨越中受到精神洗禮,在接受紅色教育中感悟思想偉力。
紅色文化承載了中國共產黨百年浩瀚的奮斗史,孕育了華夏兒女奮發圖強、百折不撓的革命斗志,是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山西紅色資源豐富,紅色資源的開發、利用是山西經濟轉型發展的“新引擎”,是建設“美麗山西”的新助力,要做到開發與保護相結合、開發與育人相結合,保證紅色資源的全面、健康、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