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2024-01-05 15:29:34李賀
廣西社會主義學院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創新

李賀

摘 要:我國古代“先賢傳”中蘊含豐富的政德思想,如清廉節儉、奉職循理、勤政愛民、剛正直諫、舉賢薦能等。“先賢傳”的政德典范不僅能引領教育領導干部,而且在以民為本、地方治理等方面也提供有益借鑒,對新時代政德建設具有借鑒意義。

關鍵詞:“先賢傳”;政德思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創新

doi:10.3969/j.issn.1009-0339.2023.04.013

[中圖分類號]G122?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339(2023)04-0080-07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我們要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全面推進黨的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使我們黨堅守初心使命,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1]48中國共產黨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必須全面且持續加強思想建設和理想信念教育,其中重要途徑之一就是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提供了豐厚滋養。”[2]古代“先賢傳”是傳承優秀文化的重要載體,是涵養干部政德的重要源泉。“先賢傳”是古代人物傳記之一,是以“先賢”命名、獨立成書的類傳,如《海內先賢傳》《魯國先賢傳》《汝南先賢傳》《會稽先賢傳》等。

從傳統文化中挖掘闡釋政德思想,以此來涵養領導干部的為政之德,目前學界已有諸多成果,如對《尚書》《禮記》《論語》《孟子》《荀子》等儒家典籍中的政德理論、教化思想進行論述,對傳統家訓以及正史“良吏傳”中的政德思想和實踐進行闡釋等。相對而言,古代“先賢傳”并未受到廣泛關注。但是,總體上作為類傳之一種,其蘊含的政德思想十分豐富。正確把握古代政德思想的內在機理,對其進行批判性繼承、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對新時代政德建設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一、古代“先賢傳”中的政德思想

古代“先賢傳”對人物的選錄并沒有一個明晰且統一的標準,基本都是作者主觀意愿的選擇,選錄人物的范圍和層次不盡相同。即便如此,諸“先賢傳”都有一類共同的人物——良吏。良吏是對有一定德行、政績官員的統稱,又稱循吏,他們或忠誠,或廉潔,或仁政愛民,或造福一方,或多種品質兼具。“先賢傳”中有關良吏的記載蘊含了豐富的政德思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清廉節儉

在良吏的諸多品行當中,清廉節儉是古往今來最被看重的一種,“廉”也是古代士大夫立身處世的根本。“先賢傳”中對清廉節儉型官吏的選錄不在少數,如《海內先賢傳》中的南郡太守程堅,“體履仁孝,秉志清潔。少讓財兄子,仕郡縣,居貧無資,摩鏡自給”[3]2334。《先賢行狀》又云其:“為北陽尉,貧無車馬,每出追游,常步行,郡間給事焉。”[3]1260程堅作為有操守之人,在郡縣做官竟“貧無車馬”,或步行或摩鏡自給,可見其平日清廉至甚。《海內先賢行狀》中的毛玠與程堅一樣,其曾主持天下選舉,又做到了尚書仆射,然常“垢面羸衣,常乘柴車,軍吏入府,朝服徒行”[4]375-376。

眾所周知,古代官吏的俸祿并不是很高,生活富足優渥的官吏多有其他產業或收入,然清廉的良吏基本都是家無余財。如《常熟先賢事略》中的南京光祿寺卿章格和翰林院編修瞿景淳,在懸車之日或去世之時,皆家無余財①。又如《越州先賢傳》中的呂獻,“歷官三十年,無贏財,止構一室,榜之曰清白”[5]。《錢塘先賢傳贊》中的謝絳,進士甲科出身,授太常寺奉禮郎,又相繼擔任三司度支判官、知制誥等職,“卒之日,家無余資”[6]23。清正廉潔的章格、瞿景淳、呂獻等人克己奉公不受私財,或又接濟他人,以致生活清貧、家無余財。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先賢傳”中諸多節儉型官吏給其他官吏和廣大民眾作了很好的表率。如《廣州先賢傳》和《百越先賢志》都選錄的外黃令黃豪,“約己節儉,粗衣蔬食,所得俸祿,悉賜貧民”[7]89。黃豪不僅以身作則勤儉節約,更是將所省俸祿用來接濟貧民。又如《荊州先賢傳》中的尚書令呂乂,“躬親萬機,清白廉素,不蓄婦妾車馬之好,以節儉自守”[8]。又如《常熟先賢事略》中的徐恪,“居官食不兼味,筆札薪炭裁令取給”[9]56。還有曾擔任南京御史、左僉都御史、山西左布政使、光祿卿的陳察,其“平生食粗衣惡,多人所不堪,饋遺于人不過算器食。其按滇蜀也,一罷青驪布袍。……父子其歸也,巡按御史行部造公,公時出麥飯,強飯之”[9]65。徐恪、陳察等人節儉至此,可見其為官并不是為了榮華富貴,無論是私德還是官德,他們都保持著極高的操守,可謂“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凈凈做事,坦坦蕩蕩為官”[10]326。

(二)奉職循理

奉職循理的官員也是古代“先賢傳”中良吏的一大群體,他們盡職盡責、不徇私情、依法辦事。如《錢塘先賢傳贊》中的錢藻,“歷同知起居注、知制誥、樞密直學士,知開封府。平居樂易無崖岸,而居官獨守繩墨,為政簡靜有條理,不肯徇世取顯”[6]25。又如《汝南先賢傳》中的黃浮,“同歲子為都市掾,犯罪當死,一郡盡為之請。浮曰:‘周工誅二弟,石碏討其子。今雖同歲子,浮所不能赦也。政治清明,號為‘神君”[11]84。“同歲”指同一年被征辟為官,后來也指同一年科舉者。都市掾的父親與黃浮為同歲,且郡中多人又為之求情,黃浮卻不為所動,依律判罪。在執法過程中,很多官員都會遭遇人情的羈絆,秉公執法就需有不徇私情的精神。除黃浮外,“先賢傳”中還多有此類典范,如《魯國先賢傳》中的孔翊,“為洛陽令,置器水于前庭,得私書,皆投其中,一無所發。彈治貴戚,無所回避”[12]。《汝南先賢傳》中的應華仲 ,“為吏清公,不發私書”[13]1607。孔翊和應華仲收到私人信件全不拆封,可謂不徇私情的典范。在古代封建社會,強權經常會凌駕法律之上,官員執法審案常受到掣肘和干預。奉職循理官員的一大品行就是不畏強權,哪怕可能會被牽連去官下獄,卻依舊不改其志。如《廣州先賢傳》和《百越先賢志》都推崇的徐征,“為郡督郵。時常侍唐衡,豪橫京師,無所與較,遣賓客至蒼梧,不循法度。征便收客,郡市髡笞已,乃白太守。太守大怒,收征附獄”[7]64-65。徐征依法懲治不循法度的唐衡,太守卻將其下獄,正突出了徐征不畏權貴、公正執法的精神。“先賢傳”中類似官員還有蔣欽、王宗錫、瞿俊等,茲不一一舉例。

公正執法和嚴刑峻法是不同的,嚴刑峻法并不能使人真心改過,就如孔子在《論語·為政》中所言:“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尤其是遇到一些疑難案件,僅僅依靠法令,難以服民心、稱民意,而法令本身也失去了實際的意義。故真正的良吏在奉公盡職的同時,還會融情入理。當然此情理不是私情邪理,而是大德至情。如《汝南先賢傳》中的袁安審理牽連數千人的楚王劉英謀反案時,“決獄事,人人具錄其辭狀,本非首謀,為王所引,應時理遣。一旬之中,延千人之命。其時,甘雨滂霈,歲大豐稔”[11]51。還有《百越先賢志》中的零陵太守沈豐,“為政慎刑重法,罪人詞訟,初不歷獄,嫌疑不決,一斷于口;鞭撲不舉,市無刑戮”[7]38。袁安和沈豐審理案件皆秉持仁恕之道,不僅能有效理冤清積,且治下多出祥瑞,歲豐民安。“先賢傳”中的官吏很多都常懷仁恕之道,他們在公正執法的基礎上,敬畏生命、體察民情。就如《寧都先賢傳》中的孫立節和《常熟先賢史略》中的章珪,為救罪不至死或有冤屈者,或忤逆上司或上章請命。他們救人性命并不觸犯法律、違背原則和道義,其仁恕之道是建立在敬畏生命、敬畏法律基礎之上的。法律本身和執法者是都是法治的重要組成部分,黃浮、徐征、袁安、沈豐、孫立節、章珪等奉職循理給后人樹立了很好的典范。

(三)勤政愛民

勤政愛民可分為勤理政務和愛護人民兩部分,實際上二者是有機結合的,因為只有視民如子、愛民如子的官員才會積極地為人民辦實事、謀福祉。我國古代勤政愛民的官員眾多,既有位高權重的宰相、尚書,也有為政一方的郡守、縣令。古時經常被稱作父母官的卻常常是一些地方官員或者說基層官員,因為他們能直接接觸地方百姓,切實解民之憂、興民之利。比如《汝南先賢傳》選錄的巫縣縣令陳曄,為官有惠政,組織人民種植桑樹兩萬余株,當地百姓得以自給。又如《海內先賢行狀》中的陳登,“養耆育孤,視民如傷。是時,世荒民饑,州牧陶謙表登為典農校尉,乃巡土田之宜,盡鑿溉之利,秔稻豐積”[4]230。還有《百越先賢志》中的孟嘗,“革易前敝,求民病利,不愈歲,去珠復還,商貿流通,百姓賴焉”[7]59。陳登和孟嘗扶世濟民、求民病利,都是深得百姓信賴的官吏。

“先賢傳”中積極有為的官吏還有很多,如《晉陵先賢傳》中為民廣筑石塘、防治水患的湖州知州胡宿,《百越先賢志》中不事威詟、挫強拊柔的布山令唐頌,《錢塘先賢傳》中賑濟百姓、事至立斷的杭州知州沈遘,《汝南先賢傳》中發擿奸伏、除藻割浮的將作大匠應順,《楚國先賢傳》中盡職盡責的黃尚和左雄;等等。這些官吏積極有為的背后,是他們視民如子、大公無私的情懷和抱負,為了百姓他們可以舍棄小家、不顧私情。如《廣州先賢傳》中的外黃令黃豪所得奉秩皆賜貧民,《零領先賢傳》中的白土嗇夫鄭產代民交稅、為民進言。更有甚者,為了百姓可以置自己的生命于不顧,如《桂陽先賢畫贊》中的平輿令張熹,《濟北先賢傳》中的西華令戴封竟然自焚求雨、驅蝗。當然,這種極端、迷信的行為并不值得提倡,但他們舍己為公、視民如子的精神還是值得為官者學習。

(四)剛正直諫

在古代封建社會,敢于直諫者不僅需要一定的膽識,更要有剛正不阿的品格和大公無私、心憂天下的精神。剛正直諫本是為官的基本準則之一,但在古代封建社會,剛正直諫的后果常常是輕則丟官,重則累及身家性命,故很多人噤若寒蟬。正因如此,剛正直諫也成了官員政德的重要表現之一。古代“先賢傳”中剛正直諫的官吏有許多,如《海內先賢傳》中的陳蕃“以忠正忤貴戚,不得在臺,遷豫章太守”[14]。蔡邕評價“陳仲舉強于犯上,李元禮嚴于攝下。犯上難,攝下易”[15]。犯上比之于攝下來說當然更難,知難而上的還有《汝南先賢傳》中的周燕,其為決曹掾,即專門負責審理案件的地方司法官員,但決曹掾審理的案件最終還要由郡守裁決。故太守劉虔不僅在行政級別上高于決曹掾周燕,而且在審理案件上也有最終的決定權。即便如此,周燕還是不顧太守的憤怒直言,最后出了問題又敢于承擔,慷慨絕命,這是公正無私、為民請命的表現。不懼生死、直言進諫的良吏還有《會稽先賢祠傳贊》中的梅福,“時成帝委任王鳳,專勢擅朝,京兆尹王章素忠直,譏刺鳳,為鳳所誅。王氏寖盛,災異數見,臣下莫敢正言,公復上書力言誅章之過,以譏切王氏,然不見納”[16]。京兆尹王章因忠直被殺后,群臣皆噤若寒蟬,只有梅福敢正言,反復上書言明殺害王章的過錯,雖不見納,但堅持進諫。

除上述幾人外,“先賢傳”中還有刺劾不避權要的瞿俊,敢于抑忤劉瑾的陳察,累疏觸實事的徐恪,耿介多諫爭的范述曾等。一個國家的強盛發展需要有人剛正直諫、針砭時弊,故古代的選官制度中就專門有對這類人才的選拔,比如從漢代設立的“賢良方正”,到后來的“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科”。敢于直諫的都是有膽有識、剛正不阿的官員,而在這背后是他們大公無私、心憂天下的情懷。

(五)舉賢薦能

舉賢薦能即舉薦賢才、任用能人,讓真正有能力和才干的人在合適的位置上。在國家行政機構中,有才德者居其職,社會才能有效治理,國家才能發展興盛。這一點前人早有相關論述,如孔子弟子冉雍做了季氏總管,向孔子請教如何管理政事,子曰“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17]。在中國古代,執政者任用賢才,往往需要官員們的舉薦。在“先賢傳”中,能夠大公無私舉賢薦能者也成了編撰者青睞的對象。如《海內先賢傳》中的鍾皓,“字季明,為郡功曹。時陳寔為西門亭長,皓深獨敬異,歲常禮待,與同分義。會辟公府,臨辭,太守問誰可代。皓曰:‘明府欲必得其人,西門亭長陳寔可。寔卒為海內高名之臣,歸以公相之位”[3]2833。陳寔出身寒微,最初只在縣里做亭佐、亭長等小吏,而最終成為“海內高名之臣,歸以公相之位”,和鍾皓的舉薦不無關系。

鍾皓是在被辟公府臨辭之際,太守問誰可代的時候舉薦的陳寔,而另一位舉賢薦能者陳蕃則在自己拜太尉時辭讓他人:“不愆不忘,率由舊章,臣不如太常胡廣;齊七政,訓五典,臣不如議郎王暢;聰明亮達,文武兼姿,臣不如弛刑徒李膺。”[13]2163作為有澄清天下之志的名臣良吏,陳蕃不僅大公無私讓賢代己,自己做官期間更是禮賢下士。比如其一到豫章太守任上,不先去官府視事,而是先去當地名士徐穉的住處拜訪,禮請徐穉擔任郡功曹。關于陳蕃對徐穉的禮遇,后世還留下了“徐孺下陳蕃之榻”的美談。無獨有偶,經常禮遇舉薦他人的陳蕃也被別人舉薦過。《汝南先賢傳》載:“袁閬,字奉高,為功曹,辟太尉掾。太守唐珍曰:‘今君當應宰府,宜選功曹以自代。因薦陳仲舉,珍即請蕃為功曹。”[11]67由此可見,正因袁閬的舉薦,陳蕃才出仕作了郡功曹。

舉賢任能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更是治國安邦的重要經驗。歷朝歷代都有舉賢薦能的美談,薦舉更是選拔官吏的重要途徑。舉薦任用他人為官,需要有識人的智慧、容人的胸襟,這背后蘊藏的更是公正無私、利國利民的情懷,故“先賢傳”的編撰者們對能夠積極舉賢薦能者亦多有矜揚。總之,一個國家的興旺發達,不僅需要賢才,更需要能慧眼識才、無私舉才者。

二、“先賢傳”中政德思想的時代價值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推動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提高人民道德水準和文明素養,在全社會弘揚勞動精神、奮斗精神、奉獻精神、創造精神、勤儉節約精神。”[1]34新時代加強黨員干部政德建設不僅意義重大且十分必要,而古代“先賢傳”政德思想則可以為黨員干部政德建設提供有益的養分。

(一)政德典范的引領教育

習近平關于政德的一系列重要論述,闡明了新時代政德建設的內涵和要求。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過程中,各級領導干部是“關鍵少數”,是“頭雁”,只有頭雁身體力行、以身作則,發揮好示范帶頭作用,群雁才能形成合力、展翅高飛。要形成“頭雁效應”,對“頭雁”有很高的要求,所以加強領導干部的政德建設至關重要。加強領導干部的政德建設需要樹立政德典范,古代“先賢傳”中的良吏在一定程度上亦可視為廣大領導干部的“頭雁”,他們或奉公嚴私,或仁政愛民,或忠孝節義,或廉潔勤政,或尚賢任能,或多種德行兼具,對當今領導干部政德建設具有重要的典型示范和引領教育的意義。

我國古代“先賢傳”中的官吏,有的官員有至行大德,有的在某方面有突出才能和貢獻。比如《海內先賢傳》中不畏強御、忠正直諫的陳蕃,體履仁孝、秉志清潔的程堅;《會稽先賢傳》中清廉節儉、坐無完席的董昆,盡職盡責、大公無私的茅開;《桂陽先賢畫贊》中視民如傷、積薪自焚的張熹,仗義執言、拔刀截舌的程桓;《廣州先賢傳》中不畏權貴、秉公執法的徐征,清廉節儉、接濟貧民的黃豪;《汝南先賢傳》中奉法循理、犯顏直諫的周燕,搏豪懲惡、與民共苦的袁安;《海內先賢行狀》中忠烈慷慨、不屈不撓的審配,積極有為、養耆育孤的陳登;《錢塘先賢傳贊》中為民謀利、興學養士的郎簡,獨守繩墨、為政簡靜的錢藻;《百越先賢志》中慈祥愷悌、愛民如子的何丹,消息繇賦、政不苛煩的鄭宏;等等。他們的官職有大小,但德行無高低,是當代領導干部學習的典范。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增強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堅持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有效實現黨的領導的堅強戰斗堡壘”,“激勵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保持黨員隊伍先進性和純潔性”[1]51。要保持黨員隊伍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需要發揮先進典型的教育引領作用。典型形象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古往今來都很注重對正面典型的揄揚。如古代眾多“先賢傳”的編撰,在矜鄉賢、顯郡望的目的之外,還有激勵世人的初衷。《海內先賢傳》中的陳紀與其父陳寔、其弟陳諶俱有德行,號稱“三君”,豫州刺史為了厲風化俗,不僅嘉其至行、表上尚書,還“畫像百城”。又如《廣州先賢傳》中的董正,以一人之“清白”改變了番禺之地的“偷俗”。榜樣的力量是巨大的,“先賢傳”中眾多良吏的典型事跡可以為當今領導干部作引領示范和教育感化。

(二)地方治理的有益借鑒

我國古代“先賢傳”呈現地域性特征,如《濟北先賢傳》《會稽先賢傳》《零陵先賢傳》《荊州先賢傳》《毗陵先賢傳》《陳留先賢像贊》等,選錄的“先賢”以一郡為地域范圍。觀諸“先賢傳”的選錄人物,在“良吏”這類群體中,官吏的官職、德行不盡相同,總體上以郡守及以下的地方官居多。地方官吏雖沒有中央朝廷的官員職位高、權力大,但在國家治理中卻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先賢傳”中官員的地方治理方式,尤其是清正廉潔、積極有為、心系民眾的情懷和擔當,值得當今領導干部學習借鑒。

習近平在中央黨校第一期縣委書記研修班學員座談時強調:“廉潔自律是共產黨人為官從政的底線。我經常講,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當官發財兩條道,當官就不要發財,發財就不要當官。要始終嚴格要求自己,把好權力觀、金錢觀、美色觀,做到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凈凈做事,坦坦蕩蕩為官。”[10]326地方官員只有廉潔自律,才能真正做到公正無私、與民同甘共苦,地方也才能被治理得安定富足和諧。比如《廣州先賢傳》和《百越先賢志》皆選錄的外黃縣令黃豪,可謂是廉潔自律的典范,他做官絕不是為了發財,不僅不以權謀私,而且還勤儉節約,將自己節省下的俸祿全部用來接濟貧民。又如《汝南先賢傳》中的袁安,“除平陰長,時年饑荒,民皆菜食,租如不畢,安聽使輸芋,曰:‘百姓饑困,長何德食谷?先自引芋,吏皆從之”[11]49。袁安為一縣之長,治下有饑荒,他不搞特殊,而是帶頭食芋與民同甘苦。黃豪和袁安雖為封建社會的官吏,卻一心為民,深受百姓愛戴,治下“一縣稱平”。

“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新時代也是干出來的。”[18]作為黨員領導干部,不僅要廉潔自律,還要積極有為,解民之憂、為民謀利。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宗旨,為民造福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廣大黨員干部要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做到廉潔自律、克己奉公、與民同苦、實干有為,不斷增進人民福祉,促進社會安定和諧。

(三)以民為本的古鏡今鑒

黨的在二十大報告中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治國有常,利民為本。”[1]35我國自古就有以民為本的思想和舉措,如《尚書》載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寧”[19],孟子提出“民貴君輕”的主張,唐太宗關于“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論述,等等。諸多愛民、便民、利民的思想和舉措,都表明了人民的重要性。人民是國家的根本,根本穩固了國家才能安寧。古代“先賢傳”選錄的諸多良吏,他們的言行和舉措中也蘊含了豐富的民本思想。對于我國傳統的民本思想我們要批判地繼承、合理地吸收。

余英時先生在《士與中國文化》中講到循吏具有政治和文化兩重功能,扮演著“吏”和“師”的雙重角色①,較有道理。官員僅僅做好“吏”的角色,即按部就班做好上級交代的事,是不能成為循吏的。要成為循吏、良吏,在“師”的角色上更要有所作為。良吏為民之表率,他們作為“師”的身份要做的事情要超越“吏”的職責范圍。尤其是地方官員,不僅對上要負責,對下還要用心,心懷天下、大公無私。比如在發生天災人禍的時候,地方官絕不能欺上瞞下,要真正地視民如子、解民之憂。如《海內先賢傳》中的弘農令公沙穆,其治下發生蝗災,百姓十分惶懼,公沙穆就設壇禱告:“百姓有過,咎在典掌,罪穆之由,請以身禱。”[3]1255在治下發生旱災的時候,《桂陽先賢畫贊》中的平輿令張熹積薪自焚求雨。公沙穆和張熹為了驅蝗治旱,不惜以身祈禱,甚至獻出自己的生命。因為古人對自然災害缺乏科學的認知,所以為了祈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往往會采取一些愚昧、極端的方式,今天的領導干部不必如此,也不能如此,但是公沙穆、張熹等官員為了防治災害所做出的努力,以及努力背后視民如子、愛民如子的責任與擔當精神,卻是值得學習借鑒的。

當前,領導干部在堅持以德治國和依法治國相結合的同時,要合理吸收借鑒古代官員的德政思想。古代良吏,都將教化百姓當作自己的使命職責。比如東漢和帝時的桂陽太守許荊曾感嘆:“吾荷國重任,而教化不行,咎在太守。”[7]53又如東漢順帝時的蒼梧太守陳臨,“推誠而理,導民孝悌。民有遺腹子,為父報仇殺人,吏所捕獲。臨知其無嗣,命其妻侍獄中,后產一子。郡人歌曰:‘蒼梧府君恩廣大,能令死囚有后代,德參古賢天報施”[7]55。其他還有如鋪以太和、不事威詟的布山令唐頌,視民如子、先教后罰的蕭令費汛等。他們實施德政、教化百姓的結果要么是“民感其仁,無梗化者”,要么是“百姓移風,惡慝不作”,總之都是一郡(縣)稱平、惠風和暢。當然,以民為本、視民如子要在法律和道義的范圍內進行。例如,《常熟先賢事略》中的江西永豐縣令陳瓚,其治下有“富民劉某孅甚,鄉人怨之,誣其殺人,羅織周內無平反理。公訊得其冤,破械遣去”[9]99。陳瓚并沒有因為劉某的巧佞就“順應民情”殺了他,而是據實斷案。郡守身為父母官,對民眾有教導和懲戒的責任,但一定要奉法循理,否則其治下不可能安定有序。相對于陳瓚而言,《汝南先賢傳》中巫令陳曄的做法則引以為戒。陳曄治下有一遺腹子,為父報仇殺人被捕后,按律當斬,陳曄感慨:“嗟乎,今殺遺腹之孤,絕人嗣祀,是不仁也;去報仇之子,是不義也。不仁不義,焉可為人君長哉?”[11]62之后陳曄解印綬逃亡了。陳曄的做法看似有情有義,實則是不負責任,自己落下美名,卻沒有解決實際問題。此種“仁義”之舉,當今領導干部不能學習效仿,要古鏡今鑒,辯證看待。總之,我國古代“先賢傳”中蘊含了豐富的民本思想,但也有其時代局限性,因而在當前的領導干部政德建設中要注意批判繼承、合理吸收。

三、結語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幾千年積淀的精神財富,為中華民族的前進發展提供了豐厚滋養。習近平指出:“如果我們的人民不能堅持在我國大地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道德價值,而不加區分、盲目地成為西方道德價值的應聲蟲,那就真正要提出我們的國家和民族會不會失去自己精神獨立性的問題了。如果沒有自己的精神獨立性,那政治、思想、文化、制度等方面的獨立性就會被釜底抽薪。”[20]確實,要保持我們國家和民族精神的獨立性,就要堅持在本土形成和發展的道德價值,堅守、繼承和發展流傳幾千年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新時代政德建設更是離不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滋養,包括與傳統文化一脈相承的古代政德思想。

中國古代“先賢傳”雖有一定的時代印記,但也蘊含了許多優秀傳統文化,如講仁愛、守誠信、崇正義的思想觀念,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擔當意識,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社會風尚,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榮辱觀念等。“先賢傳”選錄的“孝子”“處士”“列女”等人物的品德言行中,很多至今仍可當作典范。對“先賢傳”政德思想的學習借鑒,主要來自“先賢傳”選錄的“良吏”傳記,他們或忠正,或清廉,或節儉,或仁愛,或奉法循理,或大公無私,抑或多種品質兼具。總之,對這些良吏的揄揚,以及政德思想的挖掘和闡釋,對當前提升完善干部政德建設和教育體系,涵養干部為政之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黨建讀物出版社.黨的二十大文件匯編[M].北京:黨建讀物出版社,2022.

[2]習近平.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N].人民日報,2014-02-26(1).

[3][宋]李昉,等.太平御覽[M].北京:中華書局,1960.

[4][西晉]陳壽.三國志[M].北京:中華書局,2013.

[5][清]毛奇齡.西河集[M]//[清]紀昀,永瑢.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676.

[6][宋]袁韶.錢塘先賢傳贊[M].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14.

[7][明]歐大任.《百越先賢志》校注[M].劉漢東,校注.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92.

[8][南北朝]虞世南.北堂書鈔[M].孔廣陶,校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231.

[9][明]馮復京.明常熟先賢事略[M].臺北:明文書局,1991.

[10]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

[11]呂友仁.《汝南先賢傳》輯本注譯[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5.

[12][唐]歐陽詢.藝文類聚[M].汪紹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1040.

[13][南朝·宋]范曄:后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1965.

[14][清]王仁俊.玉函山房輯佚書續編三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311.

[15][明]余嘉錫.世說新語箋疏[M].北京:中華書局,2015:551.

[16][南宋]史浩.會稽先賢祠傳贊[M]//曾棗莊,劉琳.全宋文.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6:67.

[17]李學勤.論語注疏[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170.

[18]習近平回信勉勵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勞模本科班學員[N].人民日報,2018-05-01(1).

[19][清]閻若璩.尚書古文疏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39.

[20]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習近平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88.

責任編輯:劉菊香

猜你喜歡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創新
初中語文教學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滲透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政教育機制研究
文教資料(2016年22期)2016-11-28 13:48:12
關于大學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思考
基于Web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土族盤繡電子商務平臺的設計與實現
軟件工程(2016年8期)2016-10-25 15:58:54
“互聯網+”時代出版人才培養的傳承與突破
出版廣角(2016年15期)2016-10-18 00:07:49
新媒體時代下的蒙古族文化傳播研究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6:28:51
青年怎樣傳承長征紅色基因
人民論壇(2016年27期)2016-10-14 13:32:5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精品欧美国产在线| 亚洲永久色|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7超人| 亚洲 欧美 偷自乱 图片| AV在线天堂进入| 中文字幕在线看|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人电影软件| 色综合手机在线| 91精品国产一区自在线拍| 精品国产网| 欧美视频在线第一页| 日韩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天堂精品视频| 色悠久久久| 四虎AV麻豆| 国产真实乱人视频| 久久中文电影|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激情无码字幕综合| 毛片网站在线看| 国产第一色| 日本五区在线不卡精品| JIZZ亚洲国产| 不卡午夜视频| 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一区| 极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一本综合久久| 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色蜜蜜| 人妻丰满熟妇αv无码| 婷婷亚洲视频| 久久情精品国产品免费|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APP| 国产欧美日韩91| 99久视频| 欧美区一区|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无码首页| 亚洲免费福利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网站| 国产麻豆另类AV| 国产精品专区第1页| 最新亚洲av女人的天堂| 日韩中文精品亚洲第三区| 丁香婷婷久久| 日本不卡免费高清视频| 夜夜高潮夜夜爽国产伦精品| 一本视频精品中文字幕| 欧美一区国产| 久久婷婷色综合老司机| 伊人狠狠丁香婷婷综合色| 日韩小视频在线播放| 欧美丝袜高跟鞋一区二区| 欧美日韩午夜| 国产精品网曝门免费视频| 99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二区| 无码'专区第一页| 久久夜色撩人精品国产| 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在线播放 | 午夜成人在线视频| 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一区女同| A级毛片无码久久精品免费|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桃花视频| 怡红院美国分院一区二区| 26uuu国产精品视频| 欧美特黄一级大黄录像| 国内熟女少妇一线天| 婷婷综合亚洲| 黄色福利在线| 凹凸精品免费精品视频| 性欧美精品xxxx| 91国内在线观看| 久99久热只有精品国产15| 久久永久精品免费视频| 亚洲爱婷婷色69堂| 人妻21p大胆| 日韩在线播放欧美字幕|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98| 婷婷色狠狠干| 色爽网免费视频| 高清国产在线| 亚洲欧洲日韩综合| 99久久国产精品无码| 亚洲第一精品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