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楊 鮑琳輝
兒科醫生是公立醫院人力資源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現階段,部分公立醫院兒科科室存在等候時間長、醫療服務能力不足等問題,分析其原因,主要在于人才隊伍建設尚存短板,兒科醫生長期流失和缺乏,致使醫院在兒科診療水平上無法得到有效提升。為避免此類現象長期存在,需不斷加強兒科人才隊伍建設。
人才補充不足。公立醫院兒科醫生人才培養需要經費的支持,目前,部分醫院兒科醫生短缺的最大問題在于經費投入不足,人才隊伍建設必然受到較大的影響,人才培養也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多數高校在兒科專業設置方面缺乏完備的課程設置以及專業教師,使得學生報考該專業的人數越來越少,人才后備力量不足。人才補充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的情況下,無法改變公立醫院兒科醫生短缺的問題。所以,衛生行政管理部門、公立醫院在日常的經營中應提高對兒科人才培養的重視程度,通過制定合理的人才培養制度,留住人才,保障人才質量,為人才補充奠定良好的基礎。
崗位缺乏吸引力。接診時,部分兒童無法準確表達自己的病癥,基本病癥都需要家長進行轉述,這對醫生的要求較高。兒科醫生只能通過以往的病例以及臨床經驗判斷兒童的病情情況,但在此過程中,極易出現兒童病情發展速度快的問題,導致兒科醫生在診斷時的風險也隨之提升。與此同時,兒科醫生存在工作壓力大、負荷重等問題,甚至日常的休假都無法得到保障,壓力不僅體現在面對的兒童數量多,還要解答陪護家屬各種問題。往往家屬對兒科醫生的期望過重,對其醫療要求較高,醫生在診療過程中的心理壓力隨之增大。
人才流失嚴重。人才大量流失也是公立醫院兒科醫生短缺的最主要原因之一。由于兒科醫生薪酬待遇和職業特點不相匹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員流失。現階段,由于多數的公立醫院以財政撥款方式為主,一旦財政投入不到位,醫療機構往往需要自行承擔相關費用。近些年,醫生總量大幅度提升,但兒科醫生的數量有逐漸下降的趨勢,人才流失較嚴重。
引進專業人才,完善激勵制度。一方面,需要落實和加強兒科人才的培養。高校需要加強兒科專業的設置,擴大招生比例和招收培養規模。另一方面,高校在做好日常的教學工作后,還需要定期開展醫生培訓,盡量向兒科傾斜,并為其提供資金與政策的支持。開展定向招生教育,為基層醫療機構輸送全科醫生。兒科醫生的培養周期較長,為了在短期內保障人才隊伍建設,需要注重兒科醫生的轉崗培訓以及專業人才的引進。公立醫院通過引導和鼓勵的方式,可以提升兒科醫生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使其能夠在日常工作中樹立良好的醫德助力醫院的發展。人才引進工作包括直接引進、間接引進兩種。直接引進主要是指引入人才關系。而間接引進則是指柔性引進等。除此之外,專項人才引進、組織推薦以及組織活動引進等都是人才引進基本方法。上述方式有助于提升公立醫院兒科人數,為后續的人才組建奠定良好的基礎,滿足公立醫院對兒科人才的需求。對于公立醫院來說,激發兒科醫生的工作積極性以及文化認同感有助于人才建設和團隊建設的穩定性。公立醫院需要提高對該問題的重視程度,在傳統醫療業績考核的基礎上,通過合理的方式積極擴寬兒科醫生的收入來源,在體現兒科醫生勞動價值的基礎上,保障團隊建設的科學性。在基礎工資的基礎上,根據兒科醫生的實際需求,構建多元化的薪資體系,充分發揮兒科醫生的工作積極性。對于物質福利來說,在設置年度績效考核激勵、榮譽配套獎勵機制的基礎上,為其提供日常的福利待遇,促使兒科醫生不斷提高對醫院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注重物質獎勵的同時,還應做好榮譽以及職業發展方面的非物質獎勵工作,為員工的晉升以及享受更多的福利兜底。
增強崗位吸引力,優化晉升機制。建立健全內部分配機制,在績效分配過程中,結合兒科醫生業務特點,為其適當增加收入,確保兒科醫生能夠得到應有的尊重,并注重為兒科醫生建立良好的職業環境。在此過程中,要充分展現兒科醫生的勞動價值,一方面,需要為年輕的兒科醫生提供多元化展示個人專業能力的平臺,不斷提升個人能力和水平。在崗位調整、崗位設置上融入科學化的考核標準,增強崗位的吸引力,為醫生提供多樣化的晉升渠道。另一方面,采用輪崗、掛職等方式安排兒科醫生進行崗位的輪換,避免產生崗位倦怠心理,同時充實個人技能水平,實現人才的綜合培養目標,為公立醫院組建高質量、復合型的兒科醫生人才隊伍奠定良好的基礎,進一步激發兒科醫生的活力和熱情。晉升機制的優化與完善能夠確保兒科醫生的工作質量得到有效的提升,為醫院以及兒科醫生的自身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所以,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公立醫院需要重視兒科醫生晉升機制的優化,在晉升政策上給予傾斜,提升兒科醫生的工作動力,延伸工作范圍,為人才組建、醫院發展提供支持和幫助。現階段,在醫改背景下,晉升職稱的過程亦是提升兒科醫生專業技術水平和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除了個人努力外,公立醫院還應注重培訓在人才構建方面的積極作用,需要不斷加大對醫生各項能力的培養力度。同時,要保證培訓工作的質量和針對性。在開展相關培訓與學習過程中,一方面可以鼓勵業內專家、專業人才舉辦講座授課,另一方面也可以組織醫院專業技術人才到高水平醫院進修學習,為兒科醫生提供多樣化的交流機會,從根本上激發兒科醫生的工作熱情。與此同時,公立醫院還應重視人才管理中所需要承擔的風險問題,通過組建類似風險部門的方式,合理監測在人才管理方面存在的風險,通過監測情況及時調整醫院相關政策。

圖據網絡。
落實分級診療,提高工作效率。為進一步落實兒科醫生人才隊伍建設,公立醫院可以通過建立兒科醫聯體的方式,達到區域醫療資源共享、互聯互通的效果,對患者進行分流,有效提升兒科醫療資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區域內部兒科資源的供給和需求之間的矛盾問題。采用該種方式能夠使各級醫療機構分工協作,發揮基層醫療機構疾病預防和保健功能,開展常見病和多發病的診療。
公立醫院的健康、可持續發展離不開人才的支持。近些年,兒科醫生人才流失問題仍然存在,需要公立醫院提高重視程度。在醫改背景下,需要通過不斷強化醫院兒科人才管理和人才隊伍建設的方式,逐步提高醫院兒科醫生人才隊伍的質量,為公立醫院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在此過程中,作為公立醫院的管理者不僅需要注重兒科醫生人才培訓體系的優化和完善,還需要建立完備的后備人才庫,為醫院的高質量發展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