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寧







在球類等項目的訓練中,多強調投的動作,訓練內容多以“投”為主,很少注重“接”這個動作技能的學習,筆者認為,“接”與“投”同等重要,并且“接”的技能學習對手眼協調的要求更高。
筆者根據自己在訓練中總結的經驗,分享幾個趣味訓練方法,目的是發展小學生運動眼手眼協調能力。對乒乓球、羽毛球、網球、棒壘球等有關手眼協調的運動技能學習有益。
一、上下方向手眼協調訓練
1.單手拋球拍膝
訓練目的:通過拋出球后做提膝拍腿動作,提高眼隨球動時的專注力。
訓練方法:準備一個彈力球(網球或者和網球大小彈力相近的球)。練習開始,學生右手持網球自然站立,右手將球向上拋出,高度高于頭部,將球拋出后左腿做提膝動作,同時右手拍打左膝,拍打后右手接住落下的球,左腿還原(圖1),練習10次后換左手以同樣的方法重復練習。
訓練建議:練習過程中眼睛隨球移動,身體保持直立,手、腳、眼協調配合,建議左右腿各10~12次/組,練習3~4組。
2.雙手自投自接
訓練目的:通過雙手持球同時參與投接練習,提升注意力平均分配在2個球的情況下的手眼協調能力。
訓練方法:準備2個網球,學生左右手各持1個球,雙腳左右開立略寬于肩,膝蓋微屈,身體稍微前傾(圖2-1)。練習開始,學生雙手將球同時豎直投向地面,球反彈后雙手接球(圖2-2)。也可以把網球交叉投出,讓球彈到相反的一側,即左手投出右手接,右手投出左手接,以增加難度。
訓練建議:練習過程中后背挺直,重心稍微降低,眼睛隨著球移動。建議13~15次/組,練習3~4組。
3.大球彈小球
訓練目的:提升學生眼視快速追蹤能力。
訓練方法:準備1個網球和1個籃球,學生雙腳開立比肩略寬,膝蓋微屈身體前傾。練習開始,學生一只手托著籃球底部置于胸前,另一只手將網球放在籃球正上方(圖3-1),雙手同時松開(圖3-2),籃球會先落地,落地后的反作用力會將網球快速高高彈起,學生用手接住網球(圖3-3)。可以通過練習開始前籃球與地面的距離調節練習難度,手持球距離地面越遠,籃球落地后給網球的反作用力越大,網球反彈得就越高且反彈初速度越快,難度也就越大。
訓練建議:準備時網球一定要放在籃球的正上方,否則網球會向兩邊反彈。建議4~5次/組,練習2~3組。
4.桶接反彈球
訓練目的:提升學生手眼協調能力的同時,也提升了學生視覺搜索能力。
訓練方法:準備1個網球和1個小標志桶,學生右手持網球,雙腳開立比肩略寬,膝蓋微屈身體前傾,將小標志桶放在雙腿之間略靠前的位置。練習開始,將球用力豎直向下投出砸向地面,網球反彈超過頭部,學生右手迅速觸碰標志桶(圖4-1),并快速抬頭用手接住網球。學生熟練后,可以待網球砸地反彈后右手拿起標志桶,并將標志桶翻過來接住網球(圖4-2)。
訓練建議:動作要快,觸摸或拿起標志桶后迅速抬頭尋找網球位置并接住。建議4~5次/組,練習2~3組。
二、前后方向手眼協調訓練
1.“大球碰小球”
訓練目的:進一步提升手眼協調能力。
訓練方法:準備1個網球和1個大瑜伽球,學生站在距離大瑜伽球1~1.5m的位置,雙腳開立比肩略寬,膝蓋微屈身體前傾面對瑜伽球,右手持網球。練習開始,將網球向大瑜伽球投出,砸到大瑜伽球上反彈后右手接住(圖5),左右手交替練習。也可以一只手投另一只手接。在學生熟練掌握后,可以加大身體與大瑜伽球的距離,從而增加練習難度。
訓練建議:提醒學生根據距離控制好投擲力度,整個練習中球盡量不要落地,練習時將網球投向大瑜伽球中部以上部分,以保證球按原路線彈回。練習時可以2~4人分別站在瑜伽球的各個方向,節省空間和器材。建議8~10次/組,練習3~4組。
2.自投自接網球
訓練目的:控制投球時的力度和角度,讓球按規定路線反彈后接住,提升手眼視動協調能力。
訓練方法:準備1個網球,學生距離墻2~3m站立,墻和練習者的中間位置放1個直徑約為0.5m的呼啦圈,或者畫1個相同大小的圓。練習開始,學生將網球投向墻面,讓球從墻反彈到地上的呼啦圈內,待網球從地面反彈后用手接住(圖6)。可以通過增大學生與墻面的距離提升練習難度。
訓練建議:提醒學生根據身體與墻的實際距離調控投擲力度,手、眼、腳協調配合進行移動接球。建議8~10次/組,練習2~3組。
三、左右方向手眼協調訓練
以左右接/擊準球為例
訓練目的:貼近真實運動項目,促進手眼協調能力全面發展。
訓練方法:2名學生1組相距3~4m面對面站立,1人投球另1人手接球。持球人隨機向接球人左右兩側投球,接球人時刻做好接球準備,用對應一側的單手接住球(圖7-1)。也可以將手接球改為單手持泡沫棒擊打球(圖7-2),或雙手持泡沫棒側身擊打球。
訓練建議:剛開始練習時,投球人可以先將球輕拋投給接球人,球速不宜過快,熟練后加快球速。盡量將球投到距離接球人身體兩側約1m的位置,接球人注意力要集中。建議8~10次/組,練習3~4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