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云 梁錦麗 饒楊
摘要:為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學習壓力,實現德、智、體、美、勞、心理健康等全面發展,國家出臺了“雙減”政策,即:減少學生的課外作業和課外培訓,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加強對語文閱讀的研究,提高語文教學的效果,有更多的時間進行課外閱讀等活動。
關鍵詞:“雙減”政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一、健全學校閱讀方法
“雙減”形勢下,為了加強對學校閱讀課的引導,需要教師重視對其進行管理,但現實中, 整本書閱讀課只停留在表面上,所以怎樣探索閱讀過程的融合與發展,是目前整本書閱讀的一個重要課題。以“興趣閱讀”為例,教師提出了“趣味閱讀”的教學方法,,根據學生的興趣建構出一套與之相適應的課程系統。我一般采用問卷調查、 班級或小組討論會以等方式,制定以下問題:你是否喜歡閱讀?你最愛看的是什么書(哪一方面、哪個作家、哪個方向、哪種類型等)?你為什么喜歡這些書籍。假如你不喜歡閱讀,說說你為什么不喜歡閱讀。教師采用問卷法,準確地把握學生的閱讀興趣,結合學生的喜好,將課內外相結合,從而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
二、立足教材,使學生產生閱讀興趣
我們國家歷史悠久,留下了無數優秀作品,而這些都是我們所要學習的。單憑課本上的內容不足以完成課程的教學, 而課外閱讀在填補教材的不足的同時,可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在實際操作中,教師可以根據課本的要求,用學生熟知的知識來學習新的知識,并通過 學生的自主學習,逐步形成自己的閱讀能力。比如,部編版五年級課文《景陽岡》,它的內容是關于武松打虎的,教師可以通過這一段文字調動 學生對整本書閱讀的興趣。此外,也可以讓學生踴躍地說出自己熟悉的故事,通過故事來拉近和學生的關系。如《林教頭風雪山神廟》《魯智深倒拔垂楊柳》等等,都是通過故事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因為小學生的理解力有限,所以有些看不懂的劇情,可以通過視頻加深學生的閱讀理解。
三、構造輕松和諧的校園閱讀氛圍
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能夠營造出和諧的閱讀氛圍。 整本書閱讀作為語文閱讀的重要內容,在培養學生的審美觀方面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師生共同努力,構建和諧的校園文化,是每一個校園人的責任與義務。我們可以利用學校的廣播宣傳文學,也可以把閱讀表現優秀的學生名字寫在學校的宣傳欄上, 鼓勵學生進行自主閱讀。同時,教師也可以組織主題班會,在課堂上和學生進行交流,掌握學生閱讀狀況。也可以提倡學生進行小組活動,共同學習,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把閱讀作為提高自身素質和文化素養的重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