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艷芳 湛宣
第二批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啟動以來,廣東省湛江市緊緊抓住流動黨員、農村社區黨員、老黨員和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新就業群體黨員“學思想”不放松,通過“一線課堂”“流動課堂”“聯學課堂”這“三個課堂”,讓黨課“活”起來,推動理論學習更加深入。
家門口的“一線課堂”多元深化基層黨員教育“走心”
近年來,湛江市著力構建服務全民終身學習教育體系,依托湛江開放大學服務全民終身學習,面向基層、面向行業、面向社區、面向農村,廣泛開展職工教育、社區教育、老年教育、新型農民教育和各類培訓。“我們把大學辦到鎮,將課堂搬到村,讓大家在家門口也可以讀大學。”湛江開放大學相關負責人說。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湛江市已完善市、縣、鎮三級共132個黨校及黨群服務中心設施,為基層黨組織發放學習材料30多萬冊。
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湛江市挖掘運用本土紅色資源,注重發揮黃學增烈士故居、鶴地水庫紅色教育基地等本土紅色資源以及“湛江大講堂”“方言講堂”“百姓話亭”“咱村鋪仔”等特色載體作用,加強基層黨員線下學習。
坡頭區圍繞理論學習全覆蓋目標,搭建“家庭課堂”“陣地課堂”“流動課堂”“網絡課堂”,實行流動黨員動態促學、老黨員上門送學、新就業群體黨員移動講學等理論學習方式,以“1+4+4”模式推動理論學習既“有形覆蓋”又“有效覆蓋”。麻章區在3個鎮打造“紅樹林大講堂”,將紅樹林海岸沿線的33個村黨群服務中心打造成紅樹林宣教點,以開展“三會一課”、主題黨日活動、黨群聯席會議等為主要方式,向基層黨員群眾廣泛宣講紅樹林保護知識;在該區文化活動中心開設紅樹林科普展覽館,打造紅樹林“十里畫廊”VR沉浸式體驗場景。廉江市則采取“線上充電+線下研學”的形式,豐富理論學習教育載體,確保理論學習教育有特色、見成效。
送教上門的“流動課堂”讓黨員教育“最后一公里”“走深”
針對流動黨員分布范圍廣、去向不定、集中學習難等問題,湛江市打造多元“流動課堂”,把學習教育送到流動黨員身邊。
湛江市注重用好黨建指導員、村(社區)黨組織黨員、宣講團三支隊伍,深入企業、農村、街道社區、社會組織等基層一線,向流動黨員和群眾宣傳黨的創新理論、解讀政策制度。目前,湛江市選優配強257名專職黨建指導員,全覆蓋指導鎮街等基層黨組織和流動黨員開展學習,推動村(社區)黨組織黨員與轄區內流動黨員結對共學,適時到流動黨員家上課、送讀本;發動理論工作者宣講團、百姓宣講團等開展宣講,切實打通理論學習“最后一公里”。
與此同時,湛江市努力在實效上下功夫,用好、用活黨員遠程教育平臺、湛江市干部在線學習中心、“黨課開講啦”等線上平臺,創新學習方式,注重典型案例,引導廣大黨員學在時常、學在日常、學在經常。
針對流動黨員學習教育難的問題,吳川市采取線上線下“雙軌并進法”推動教育質量持續提升:在線上,打造以“吳川先鋒智慧黨建”小程序為主體,學習強國APP、VR“云展館”、黨支部微信群等為支撐的網絡學習體系,推動黨員自主學習、交流互動;在線下,以17個駐外商會為載體,全覆蓋建設“吳川市外出黨員之家”,通過書記帶學、老師講學等方式開展集中學習,持續在內容供給、方法創新、學用結合等方面發力,實現對商會報到流動黨員教育全覆蓋。坡頭區南三鎮田頭村充分利用網絡平臺,召集流動黨員開展“云黨課”“云會議”。坡頭區麻斜街道則利用黨校開展“黨課開講啦”系列活動,并將學習書籍送到轄區離退休老黨員手中。
一主多輔的“聯學課堂”推動新就業群體黨員教育“走實”
針對新就業群體分布散、經常“在路上”“在網上”的特性,湛江市將主題教育的場所搬至黨員“生活端”和“工作端”,打造一主多輔的“聯學課堂”,即以現有鎮街黨校為主,以社區、園區商圈等黨群服務中心和暖“新”服務驛站為輔,深入開展結對幫學、集中聯學。
赤坎區通過湛江市滴滴快車司機第一流動黨支部,發動納入管理的27名黨員司機開展學習。麻章區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黨群服務中心通過構建“1+6+N”服務體系,為新就業群體開展理論學習提供服務保障。廉江市依托商圈樓宇“兩新”黨組織、橙蜂驛站等開展就近宣講送學,開展黨務技能實操課、革命基地現場課、結對共建課、志愿服務課、競賽活動課等“七課”教育系列活動,切實提高黨員教育培訓工作質量。
(摘編自《湛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