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梅
文章以高校輔導員工作為研究對象,站在三全育人的角度,對提升高校輔導員工作獲得感進行了研究。首先,從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三個不同的角度,解析了三全育人視角下高校輔導員工作的價值體現。其次,在上述研究的基礎上,結合輔導員工作特點,從創設工作環境、優化工作內容、健全評價制度、完善成就體系、構建發展平臺五個不同的方面,詳細介紹了三全育人視角下提高輔導員工作獲得感的現實路徑。希望通過如下研究,從理論研究層面為進一步促進高校輔導員工作體驗感的優化、獲得感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借鑒意義,以此促進高校高質量輔導員隊伍的有效建設。
1 三全育人視域下高校輔導員工作價值體現
1.1 全員育人中高校輔導員的工作價值體現
第一,高校輔導員是全方位了解學生需求的育人主體。高校教育中,全員育人指的是高校全體教育工作者,共同形成一個完整的育人體系,通過動態調整育人策略,圍繞學生這一教育核心,開展各項教育工作。隨著時代的變化,學生需求呈現出不同的形態,教育工作者所面臨的挑戰也越來越復雜,必須依靠完整的高校育人體系共同協作。高校輔導員負責學生日常學習和生活方面的輔導工作,是接觸學生最多的教育主體。從思想層面上了解學生的成長需求,實施更為有效的教育策略,從而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幫助學生和教育工作者共同進步。
第二,高校輔導員是制訂教育目標的重要育人主體。高校教育工作不僅僅是要傳授給學生文化知識,更重要的是加強學生的思政教育工作,將學生培養成為思想品德高尚、政治覺悟高遠的人才。因此,確立以立德樹人為基本目標的教育方針,是高校開展教育工作的重要指導方向。高校輔導員能夠通過與大學生的接觸和交流,充分了解其在知識學習、思想成長、心理健康及行為準則等多個方面的真實情況,并且以高校教育總目標為最終目的,根據教育工作具體開展情況調整階段性目標,讓教育工作開展能夠沿著既定的目標實施。以教育目標為育人導向,完成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并且讓學生能夠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及時反饋其真實情況,為完善高校教育工作,提供更為明確的思路。
第三,高校輔導員的工作能夠幫助高校教育厘清教育要素的有效性。為了實現教育要素的有效供給,就必須精準定位學生的教育成長需求,才能制訂科學合理的教育目標,從而整合高校教育資源,制訂更為有效的教育策略,讓學生更容易接受。其中,教育要素由誰來供給,以及如何完成教育要素的供給,是讓教育要素充分發揮作用的兩個必要條件。要解決誰來供給教育要素這一問題,就必須要由高校輔導員來認真分析學生的訴求,通過高校全體教育工作者的努力,設定切實可行的教育方案,從而在高校各個部門的配合下,優化教育硬件資源,改善高校教育環境,完善高校教學設計,創新高校教育方法。只有在明確高校學生需求的前提下,以對應的教育主體落實自己的工作,回應學生的內心需求,才能讓學生獲得更好的教育體驗。而要解決如何供給教育要素的問題,就要以辯證的眼光來分析教育主體和學生雙方因素。雖然教育工作者在高校教育中發揮主導作用,但思政教育工作則是要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通過教育內容設計,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才能引起學生的共鳴。由于每個學生自身的差異性,其需求也會有所不同,要想保證教育要素供給有效,高校輔導員就必須要尊重學生的差異,向其他教育主體反饋學生的真實情況,才能讓教育工作者切實做到因材施教,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1.2 全程育人中高校輔導員工作價值體現
第一,高校教育者和學生之間的相互信任是實現全程育人的首要前提。高校輔導員是高校教育過程中,與學生接觸時間最久,互動機會最多,也是最為了解學生思想動態的教育主體。充分了解學生的需求,才能更好地開展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高校輔導員在準確了解學生的多樣化需求之后,能夠更好地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從而與學生建立良好的信任關系,并且通過合理地運用高校教育資源和各種渠道來開展學生思政教育工作。信任關系的建立是雙向的,高校輔導員充分了解并信任學生,能夠以自己在教育工作中的努力來滿足學生的需求,而學生信任高校輔導員,則能夠得到良好的教育,為提升自身思想道德素養奠定良好的基礎。
第二,深化學生對教育工作的認同感,是實現全程育人的必要條件。高校輔導員對學生的人文關懷,能夠讓學生的需求得以滿足,從而使學生產生認同感,將高校思政教育深入學生的內心。因此,高校輔導員工作的開展應當從學生的利益訴求角度出發,滿足學生在現實生活、學習中的需求和心理成長的需求,走近學生的內心,回應學生的期許,從而引發學生對教育工作的共鳴。針對大學生群體開展教育工作,高校輔導員通過創設情境場域,能夠帶領學生把自身主觀的情感體驗轉變為客觀的理性思考,引導學生將學習到的理論落實到實際行動中,實現知行合一。
第三,建立持續反饋機制,是實現全程育人的重要保障。高校開展學生思政教育是一個長期過程,必須依靠有效的持續反饋機制,來對學生進行長久的觀察與評價。學生的反饋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學生的實時反饋,另一種則是學生的長期反饋。實時反饋主要是關注學生在接受教育之后短期之內的反饋,一般可以采取問卷調查、學生訪談等方式,以此來讓高校輔導員了解學生接受教育的積極性,及時地反饋教育工作的效率和成果,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難題并給予有效的解決建議。長期反饋則是貫穿整個教育過程,通過高校輔導員對學生的跟蹤反饋,對學生接受思政教育的成果進行長期的觀察和了解,從而引導學生提升道德品質,幫助大學生塑造良好的人格。長期反饋一般是通過高校輔導員幫助學生規劃未來職業生涯,分析學生的在知識能力和思想品德方面的成長情況等方式,以有效的反饋機制,促進高校教育對學生成長持續性生效。
第四,共建篤行教育方針,是實現全程育人的現實要求。立德樹人是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務,也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和學生成長的最終目標。通過對高校大學生進行思政教育,幫助其總結經驗,將學習到的知識轉化為行動,實現理論到實踐的遞進。高校輔導員作為學生的榜樣,其言行舉止會在無形中對學生造成潛移默化的影響,嚴格遵守教育工作者職業道德標準,是開展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向學生傳遞思想觀念最為有效的方式。因此,高校輔導員對學生開展教育工作,同時也是提升自身修養、提高自我職業能力的過程,在教育工作中,與學生共同進步,實現協同發展的目標。
1.3 全方位育人中高校輔導員工作價值體現
第一,高校輔導員是凝聚群體共識的重要力量。思政教育的主要工作是把具有積極育人意義的教育內容傳遞給學生,在信息技術如此發達的今天,對于學生的積極引導不再局限于傳統的課堂教學,要想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到高校育人中,就要不斷創新教育模式。高校輔導員作為凝聚學生群體共識的重要教育主體,積極探尋提高學生積極性的育人方法,對于提升育人效果有著重要的意義。運用創新型育人模式,把傳統的思政教育內容融入現代化教學手段中,幫助學生拓展思路,讓學生從被動接受教育變為主動探索知識。
第二,高校輔導員是關注學生個性需求的陪伴者。高校輔導員是學生日常生活中的知心人,是育人工作中的引路人。在高校教育工作中,需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個性需求,并針對學生的成長需要實施具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了解學生在接受教育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并運用思政教育中具有指導意義的內容幫助學生解決現實問題。從而以更為有效的教育方式,幫助學生樹立信心,找到未來發展的目標,為學生的成長保駕護航。
第三,高校輔導員是深耕專業發展的骨干力量。高校輔導員對學生進行思政教育的過程也是深耕自身專業發展的過程。當前,高校對學生的教育依舊存在不足的地方。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之下,高校開展思政教育是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必然要求,也對高校輔導員工作提出了更為嚴苛的要求。因此,在大學生教育中,融入現實中發生的案例,將抽象的育人工作轉化為具象的形式,讓學生從現實的角度加深對思政教育的理解,幫助學生鑄就堅實的思想根基。
2 提升高校輔導員工作獲得感的路徑
高校輔導員工作獲得感一方面來自完成國家和社會賦予的使命任務后的成就感,另一方面來自學校和學生對于自身的認可帶來的滿足感。影響高校輔導員工作獲得感的因素主要有兩點:一是從保障性角度滿足輔導員對于工作條件、薪資待遇以及發展空間等幾個方面的需求。二是從成長性角度滿足輔導員對于獲得他人認可、職業認同以及工作過程中獲得的成果等。具體來說,三全育人視域下,提升高校輔導員工作獲得感的路徑包括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優化工作內容、健全工作評價、完善榮譽和成就體系、構建發展平臺等幾個方面。
2.1 營造良好工作環境
一方面,創設良好的硬性工作環境。為高校輔導員提供合理的薪資待遇,滿足其合理的物質需求,使其獲得的回報能夠與工作中的付出成正比。如今,高校輔導員的薪資待遇已經有所提升,但相比于高校其他教育主體,如專業課教師、行政人員等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高校輔導員沖鋒在三全育人工作的第一線,是負責學生日常生活和學習指導的重要教育者,所面臨的工作壓力比較大,工作內容比較煩瑣。因此,必須通過提升高校輔導員的薪資報酬,來保證其較強的獲得感。另外,高校要積極建設并完善高校輔導員教育工作相關體系和制度,為其提供更多的培訓和晉升機會,從制度方面切實保障高校輔導員的應得權利,使其能夠在備受重視的過程中擁有獲得感。
另一方面,創設良好的軟性工作環境。首先,要充分尊重高校輔導員在開展思政教育工作過程中的主動權和話語權。只有給予其充分的信任和尊重,才能依靠高校輔導員的力量,發揮更好的教育作用,提高對學生的教育成效。其次,要明確高校輔導員的職責界線,落實減壓策略。在承擔三全育人工作的情況下,高校輔導員不僅是要負責學生的思政教育,并且還要負責黨團建設以及各類行政工作,所面臨的工作壓力比其他教育主體明顯更高。因此,高校必須明確輔導員的職責界限,與其無關的煩瑣工作不應該落在輔導員的肩上,讓高校輔導員能夠專心致力于學生的思政教育。最后,要營造關系融洽、協同發展的良好氛圍。通過良好的人際關系,讓高校輔導員與學生之間能夠進行有效的溝通,與同事之間能夠彼此合作,從而保證在工作中有更好的獲得感。
2.2 不斷優化工作內容
一是要提升對學生思政教育工作內容的質量。高校輔導員的思政教育供給內容必須保證其正確性,符合馬列主義的基本立場和思想觀念,讓思政教育內核始終貼合國家發展方向,還需符合三全育人教育理念的要求。教育內容要根據不同時期的社會發展形態與時俱進,讓思政教育對學生的成長始終具備引導作用。另外,思政教育必須符合學生的真實需求,能夠為其解決實際問題,從而體現思政教育的重要價值,提升高校輔導員的工作獲得感。
二是要優化思政教育工作方法,創新工作載體。每名學生由于自身的成長環境不同,思維方式不同,導致了其思想觀念存在差異。高校輔導員開展思政教育工作過程中,應當正視學生的個性,根據不同學生的教育需求,制訂符合學生思想成長的教育工作方法,提升思政教育工作的效率。同時,隨著信息技術的進步,人們的交流方式和思想觀念也在隨之變化,不同時期的學生思想都會有所區別,高校輔導員必須要根據時代的發展,進行思政教育工作的創新,借助現代化教育載體,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態,幫助學生解決生活學習中的困難,體現高校輔導員的親和力,讓學生更愿意親近輔導員、信任輔導員,以此來直觀地提升獲得感。
三是要加強高校輔導員和學生之間的互動。高校輔導員通過深入學生宿舍了解學生平時生活情況,深入教師了解學生學習情況,與學生之間進行更為頻繁的互動,充分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解決學生思想方面深層次的問題,拉進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體會到高校輔導員的真誠和關懷,使學生愿意主動與輔導員進行交流,形成學生和輔導員之間良好的互動關系,提升輔導員在學生心中的權威性,加強輔導員言行對學生的影響力,以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性,提升高校輔導員的獲得感。
2.3 健全工作評價制度
一方面,對高校輔導員工作進行完整的定量評價。針對高校輔導員在三全育人工作方面的態度、能力、強度及結果等各方面的綜合表現,進行完整性的考核。工作態度方面,主要考核高校輔導員深入學生宿舍、教室次數,和學生談話交流頻率等。工作能力方面,主要考核高校輔導員在學術研究方面的能力以及獲得各類獎項等。工作強度方面,主要考核高校輔導員工作同時兼職的情況、所帶學生的數量等。工作結果方面,主要考核高校輔導員所教授的學生能力成長以及學生獲獎等。將所有涉及高校輔導員工作的各個方面都融入定量考核中,保證評價的完整性,能夠更為有效地提升高校輔導員思政教育的效用。
另一方面,對高校輔導員工作進行科學的定性評價。輔導員的工作比較繁雜,很難用定量的方式對其所有工作進行評價,而采取定性的評價方式,能夠從整體上體現輔導員的工作質量。定性評價內容主要包括高校輔導員自身的政治素養、職業道德素養以及應對問題的能力和對學生負責的態度等幾個方面。通過定量評價和定性評價考核相結合的方式,更為全面、客觀地反映高校輔導員的綜合能力水平,保證評價更為合理公正,以評價結果正向反饋,來提升高校輔導員在三全育人工作中的獲得感。
2.4 完善工作成就體系
首先,必須完善高校輔導員職業榮譽體系。根據高校輔導員在學生思政教育工作中的表現和成效,給予其相應的榮譽表彰。不僅能夠充分發揮優秀輔導員代表的示范帶頭作用,激勵更多高校輔導員學習,還能夠讓輔導員對自身的職業產生更為強烈的自豪感。通過榮譽體系的建立,為高校輔導員開展三全育人工作提供更大的動力,使其在具有更強的獲得感的前提之下,以自己的職業為榮,更為積極地投身于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
其次,必須完善高校輔導員工作成就體系。一方面,要對高校輔導員中獲得良好工作成就的典型進行大力宣傳,充分發揮輔導員模范帶頭作用,為其他輔導員的工作樹立良好的榜樣,給輔導員的思政教育工作帶來更為強大的內在動力。使廣大輔導員能夠自主向模范典型輔導員學習,從而形成良好的育人風氣,推動教育工作不斷前進。另一方面,要深入挖掘高校輔導員中的優秀代表事跡,并通過先進的載體進行宣傳,進一步擴大輔導員工作的影響力,讓更多人了解輔導員并支持其工作。通過對高校輔導員工作成就的彰顯,提升其工作獲得感。
2.5 構建個人發展平臺
一是要構建并優化高校輔導員晉升體系。職務職稱晉升是滿足高校輔導員獲得感最為有效的方式,高校應當根據實際教育情況,結合三全育人工作需求,構建并完善晉升體系,祛除過于嚴苛的晉升條件,縮短晉升考核周期,為輔導員提供更為寬廣的晉升空間,讓優秀的輔導員能夠憑借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取得的成果獲得更高的職位和職稱。
二是要構建高校輔導員能力提升平臺。當前高校輔導員擁有良好的職業素養,在思政教育工作方面表現良好,但普遍缺乏科研能力。高校應當建設輔導員科研水平提升機制,鼓勵高校輔導員積極進行三全育人科研工作,從而提升輔導員的科研能力,為輔導員的綜合素質提升做好鋪墊,讓高校輔導員有更強的獲得感。
三是要構建高校輔導員自我成長平臺。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思政教育工作的內容和教學方法都在不斷地創新進步,三全育人教育工作也對輔導員的專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讓高校輔導員工作能夠始終跟上教育發展的腳步,就必須提升輔導員的工作能力。高校通過構建輔導員自我成長平臺,鼓勵輔導員不斷進行深造,加強自我鍛煉,從而提升其專業能力。并且要為高校輔導員制訂長期培養計劃,實現輔導員能力成長常態化,加強輔導員的培養力度,提升其綜合能力。
3 結語
綜上所述,輔導員作為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參與者、實施者,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充當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新時期背景下面對三全育人工作的新要求、新任務,高校方面要將輔導員視作三全育人工作的掌舵者,在關注大學生教育工作的同時,對思政教育的主要負責人即輔導員的工作給予高度的關注。全方位關心、關注輔導員的成長與發展,努力推進輔導員隊伍的建設工作,通過對輔導員的工作給予各方面的支持與幫扶,以此來提高輔導員工作獲得感。從而在一群有理想、有能力、有朝氣的輔導員隊伍的作用下,逐步推進三全育人工作目標的實現。
(作者單位:山西鐵道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