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曉峰



摘 要:21世紀以來,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企業競爭的加劇,財務風險管理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成為財務管理活動的核心環節。人們逐步意識到防范和控制財務風險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如果不重視財務風險管理,將會引發財務危機,給企業帶來損失。本文以A公司為例,分析食品加工連鎖中小企業財務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財務風險;風險管理;內部審計;預警機制
引言
食品工業是人類的生命工業,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發揮著重要作用。1978年國家開始實行改革開放,食品工業進入發展的黃金期并迅猛發展,但食品工業面臨的經濟形勢也瞬息萬變。財務風險作為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必然產物,如果不能有效管理,將會導致企業經濟損失甚至破產。2008年發生的金融危機導致多家大型金融機構破產,直至今天世界經濟危機也遠未過去。許多國內外大型食品公司接連倒閉,包括國際上的美國迪恩食品、太平洋恩利集團,國內的深圳安琪集團、河南九頭崖集團等許多知名企業。表面上看,這些企業破產是受經濟危機的沖擊,究其根由,是這些企業在自身的財務風險管理方面存在嚴重問題。財務風險不僅威脅著大型企業,同時也給中小企業帶來更大的風險。中小型企業要想在盤根錯節的經濟環境中長足發展,就要以正確的財務風險管理理論為指導,建立科學合理的財務風險管理體系,有效識別財務風險,最大程度地規避財務風險,實現財務風險最小化。
一、A公司概況及財務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公司概況
A公司始建于1992年,注冊資本200萬,是一家專門生產和銷售月餅、粽子、湯圓、蛋糕、面包的大型食品加工連鎖企業。目前公司已有自營專賣店26家,代銷店77家,合作商超200余家。公司擁有一支與銷售規模相適應的管理團隊,并根據職能需要設立審計中心、銷售部、財務部、供應部、生產技術部、儲運部、行政人事部7個部門。其中大專以上學歷20多人,國家一級技師3名,國家二級技師8名,并長期聘用來自臺灣、香港等地的餅業大師為企業技術顧問。A公司自成立以來,隨著公司規模的逐漸擴大,管理者開始重視財務風險管理,公司現已設立了職責分離和授權審批制度,建立了較完善的信息化財務風險管理機制,風險管理已成為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公司財務風險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1.存貨管理能力有待加強
持續經營是企業存在的基本前提,企業的核心活動就是經營活動,因此有效的預防經營風險是企業財務風險管理的關鍵,而存貨風險又是經營風險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從A公司近兩年的財務報表來看,公司在存貨管理方面仍存在不足,A公司的存貨數據存在偏差。如表1所示,2020年年末A公司存貨的賬面金額為3691161.13元,但年初盤查后發現實際存貨金額僅有3385487.40元,這樣的情況每年都會發生。經過調查研究發現,出現此類問題的原因是:大量過期未售產品被處理,且損耗產品未及時上報。
表1? A公司2020-2021年存貨項目? ? ? (單位:元)
首先,該公司對產品保質期短的問題不夠關注。A公司的經營產品多樣,其中85%的產品都為蛋糕和面包,而蛋糕和面包都是由雞蛋、鮮奶、淡奶油等保質期短、更容易變質的原材料制作而成。因此蛋糕和面包的保質期都是極短的。公司主要銷售產品具體保質期如表2所示。同時,A公司缺乏一個完善的存貨管理系統。公司總店與各分店實行周期報表結算,這種結算方式使總店的信息獲取存在滯后性。而公司仍按照計劃向各個分店配送產品,但各個分店銷售情況不同,例如大學區的分店生日蛋糕類產品銷售較快,然而僻靜的養老區就會出現生日蛋糕滯銷的情況。如果全部采取同樣的配送產品和數量,可能會導致同樣的產品有些分店供不應求,有些分店卻滯銷堆積。而公司的主要銷售產品保質期短,一天的滯銷可能就會造成大量的經濟損失,長久以往將會給公司帶來經營風險。
表2? A公司主要銷售產品夏季和冬季保質期表
其次,部分分店負責人經常將新配送的產品與之前的產品放在一起銷售,產品擺放混亂,經常導致昨天未賣出的今天繼續賣不出去,這樣的銷售方式也增加了經營風險。
2.投資風險管理不完善
投資風險是指企業在進行投資活動時,受到各種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可能會導致實際收益達不到預期收益,甚至投入的資金也無法按時足額收回,給公司帶來巨大的財務風險[1]。在當今這個微利的時代,企業如果想要獲利,就要持續地擴大經營規模,這樣才能帶來經濟效益的提高,即規模效應。因此A公司主要的投資方式是擴大連鎖門店數量,公司自2019年開始支出大量資金擴大經營規模,且現金凈流出使公司不堪重負,頻頻向銀行貸款。但是就目前新店經營的情況來看,實際收益不僅沒有達到預期收益,甚至出現了負數,已經存在投資風險。如表3所示:
表3? A公司近年主要投資收益情況
A公司投資風險的主要成因是投資過程缺乏戰略計劃性。擴大連鎖門店數量是A公司自2016年起主要的投資活動,它對公司長期的發展和整體的財務狀況起到重要影響,所以投資擴張不能缺乏戰略性的考量。戰略性的考量是指通過對公司內部和外部的環境進行分析,最終制定合理的戰略投資計劃。其中內部環境分析的目的是找到公司自身的優勢與劣勢,然后與外部環境相適應,減少投資風險,使公司利益最大化。外部環境包括宏觀環境、中觀環境、微觀環境。
此外,投資項目缺乏可行性分析。公司對投資項目的考察缺乏相應的前期調研和嚴密的可行性分析,對公司的市場拓展能力、運營管理能力、資金實力等缺陷置之不理,僅靠管理者的預期目標和理想回報就盲目投資。導致投資效率不高,收益沒有像預期一樣增加,甚至無法收回投資成本。
3.內部審計水平有待提升
第一,A公司的審計中心獨立性差。A公司為符合國家規定,根據《審計署關于內部審計工作的規定》,于2018年設立審計中心。A公司由李洪亮、李洪輝兄弟二人控股,持股比例分別為51%、49%,屬于家族企業,公司所有權和經營權完全掌握在董事長和副董事長手中,進行集權化管理。而管理者對內部審計并不重視,仍保持傳統守舊的錯誤觀點,認為內部審計可能會給公司帶來麻煩,管理者無法認識到內部審計對公司健康發展的積極作用。因此審計中心在開展監管活動時,受管理層制約,無法公正、獨立地開展工作,只根據管理層的需要提供其所需的、不真實的審計報告,內部審計形同虛設[2]。
第二,A公司審計人員的專業水平不夠出色。審計中心僅有三名員工,包括一名審計主管,兩名審計助理。其中,審計主管由財務部會計王某兼任,王某與李洪亮為親戚關系,存在任人唯親的現象。其余兩名審計助理的學歷僅為專科,專業能力不夠出色,無法做好內部審計的工作。
4.財務風險預警機制未健全
一方面,公司沒有建立全面、有效的財務預警系統。公司目前只針對已發生的財務風險進行評估和監控,并未做到全面內部監控。并且財務風險評估的主要途徑就是各部門的負責人和管理者定期開會進行內部討論,最終由并不熟悉財務風險管理的管理者進行風險評級并采取風險控制措施。評估過程主觀性強,缺乏科學性。
另一方面,財務預警指標單一化、片面化嚴重。一般其數據信息來源于公司的資產負債表和損益情況,片面選擇盈利能力、償債能力等個別指標對財務風險進行預測,指標選擇相對單一,無法全面地評估公司的財務風險[3]。
二、解決A公司財務風險管理問題的對策
(一)提高存貨管理能力
從管理者的角度來說,公司要重視產品保質期短的問題。首先要加大人、財、物的投入,通過提高冷藏技術、真空包裝技術,聘請食品加工專家等方式延長產品保質期,達到減少存貨風險的目的。其次,公司應聘請專業計算機技術人才,建立整體的庫存管理系統。各分店的財務人員每天通過庫存管理系統上傳當天分店的存貨情況,具體包括:存貨品種、數量等,這樣總店就能實現對各分店存貨情況的實時管理。及時掌握市場需求,調整配送產品類目及數量,減少存貨管理風險,達到加強經營風險識別的目的。
從分店的角度來說,各分店應實行先進先出原則,先售賣即將過期的產品,后售賣新配送的產品。同時注重產品的陳列,店內銷售產品眾多,隨意擺放不利于銷售,增加存貨管理風險。店鋪可以根據不同口味或種類分類陳列,例如:上層擺放甜味面包,下層擺放咸味面包。同時要保證貨架產品充足,如果貨架產品賣完,要及時補滿。存貨管理人員每天要及時上傳當天存貨情況,以便公司及時調整后續配送產品的類目和數量。
(二)加大對投資風險的管理
隨著A公司不斷發展壯大,投資的金額也在逐漸增加,投資作為一項盈利活動,對公司影響深遠,因此對于投資風險的管理變得至關重要。要加強投資過程中的戰略計劃性,戰略性的計劃要充分考慮公司的內外部環境。影響A公司投資活動的內部環境因素包括:總店及各家分店的財務狀況、公司對各項成本的控制、公司文化等。公司要通過信息系統對這些因素實時監控,把握好公司整體的發展趨勢,這可以為投資決策提供更好的數據支持。同時也要把握外部環境,其中宏觀環境涉及法律、經濟、政治等,這些問題錯綜復雜,公司可以聘請專業人才把握宏觀環境。中觀環境主要是整個行業的發展狀況,公司要增強對中觀環境的評估調查,尤其要把握好同行競爭者的決策動向,在制定投資戰略計劃時,小到新品的研發上市,大到新店選址經營,都要考慮競爭者所處位置和經營范圍。公司要加大對微觀環境的重視,微觀環境主要涉及供應商和消費者,供應商和消費者的變動會給公司帶來直觀的變動,是必須考慮的因素。公司要增強與供應商的交流,加大雙方的互相理解,實現共贏發展,同時要注重客戶體驗,及時了解消費者的需求,以便為其提供更好的產品。管理者要不斷關注公司內部環境和外部環境的變化,及時修改公司戰略投資計劃,保障公司的投資活動順利進行。
(三)強化內部審計
首先,管理者要正確認識內部審計在財務風險管理中的作用,重視內部審計,保證審計部門獨立性。為保證其獨立性,審計中心不能平行于其它業務部門,應直接隸屬于董事長,這樣董事長才能直接及時地獲得內部審計部門的信息。審計中心必須有專職的審計人員,不能由其他業務部門兼任,要保障內部審計人員獨立性,只有這樣,才能在規定權限里獨立行使職權[4]。審計中心領導地位越高,才能越不受其他部門的制約,更好地展現自身的作用。
其次,如果要想使審計中心真正地發揮作用,不光要提高內部審計獨立性,還要加強內部審計隊伍建設,提倡“以人為本”的工作理念,重視和引進人才。公司可以增加針對在校大學生的實習崗位,實習期間表現出色的學生可以在畢業時直接聘用;公司還應通過58同城、智聯招聘等招聘軟件以及現場招聘等途徑招募審計人員,應聘的人員不僅要擁有過硬的專業素質、較高的職業道德以及豐富的工作經驗,同時,還要掌握法律、稅務、企業管理的相關知識。定期對審計人員進行培訓和考核,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為公司服務。
(四)建立全面的財務預警機制
財務風險預警機制是指在收集企業生產經營狀況、各類財務報表以及相關經營資料的前提下,分析企業發生經營波動和危機的原因,發現潛在的財務風險,及時向管理者發出財務風險預警信號,管理者依據預警,制定科學有效的防范措施,最大程度地減少企業的財務風險[5]。A公司可以要求各部門定期提交《X部門風險分析報告》,各部門結合自身業務的性質和特點,提出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和發現的風險點并進行分析且附上解決措施。公司根據各部門提交的報告,給風險設定綜合評估值。將綜合評估值劃分為四個范圍,具體對應四種預警級別:無警、輕警、中警和重警,公司根據具體級別采取相應對策。無警時生產活動照常進行并實時監測數據;輕警時加強對數據的監測,留意風險變化情況,加強防范;中警則要向管理者及時匯報,并采取一定的控制手段;重警時則需要采取嚴格的風險控制措施,防治風險進一步擴大,惡化為財務危機。
參考文獻:
[1]劉凱霞.強化投資項目風險管理的策略思考[J].財會學習,2019(03):177-178.
[2]池文淵.新時代房地產財務管理風險防范與控制[J].財會學習,2019(01):50-51.
[3]張偉.基于大數據視角下的企業財務管理的風險控制與預警機制[J].商場現代化,2018(19):154-155.
[4]金榮.中小企業財務風險控制[J].金融時代,2016(21):15-18.
[5]段世芳.中小企業財務風險評價研究——基于層次分析法的視角[J].財會通訊,2015(17):9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