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文明,王亦然
(洛寧縣故縣水庫,河南 洛陽 471715)
2022 年7 月中旬,洛陽市洛寧縣一家養殖場養殖的虹鱒暴發了魚病。經過7 d 綜合治療,病情得以控制。現就該病發病過程及診療方法介紹如下。
該場以水庫自流水作養殖水源,水流量0.4 m3/s,pH 值為 8.0~8.5,水溫 14 ℃,溶解氧質量濃度為6.5~7.5 mg/L。漁場有水泥魚池25 口,每口規格120 m2,共 3 000 m2,水深0.8 m。各池有獨立的進排水、排污和增氧設施。
魚苗是由2022 年2 月18 日進口的丹麥三倍體虹鱒發眼卵所孵化。發病時平均規格15 g,放養密度 150 尾/m2,共 3 萬多尾。于 7 月 16 日起陸續發病,魚苗出現不愛集群、松散浮于水面、反應遲鈍、食欲很差、不時有狂游和蹭池底的現象;檢查患病魚體,部分腮絲腫脹充血,個別有輕微腸炎癥狀及爛鰓現象,其體表黏液增多,有很多小白點,鏡檢發現大量小瓜蟲。開始發病時1 d 內死亡30 尾左右,高峰時日死亡量達到600 尾。
先做藥敏試驗,水溫14 ℃,準備2 個魚盆(A和B),甲醛質量分數分別設置為0.03%和0.05%,各投入100 條魚苗,浸泡3 h(開啟增氧泵),發現2 盆魚均未出現死亡現象。沖水 4~5 h 后鏡檢,A 盆10 個視野中發現4 只蟲,B 盆10 個視野中發現1只蟲,而未浸泡甲醛溶液的病魚,1 個視野中約有10 只蟲子,表明消殺效果良好。
7 月19—21 日,魚苗停食。先將發病魚池清理干凈,避免影響藥效。放掉大部分池水,只留25~30 cm 深水,第一天用0.03%甲醛浸泡3 h,快速注水到50 cm 時大換水,將脫落的蟲體沖出去;第二天用0.03%甲醛浸泡3.5 h,換水方法同上;第三天用0.04%甲醛浸泡3.5 h,換水方法同上。考慮到魚苗未進食,體質弱,22 日魚苗正常投喂,攝食狀態明顯好轉,但鏡檢發現還有少許活躍蟲子。23 和24 日繼續停食,均用0.04%甲醛浸泡3 h。25 日開始正常投喂,于 07:00、11:00、15:00、19:00 分別投喂 1 次,早晚加喂大蒜(飼料∶大蒜=10∶1),連續喂7 d。
整個治療過程需要7 d。第一天消毒之后,魚苗狀態明顯好轉,死亡量逐漸減少,正常喂食3 d之后,基本沒有發現死魚。
(1)小瓜蟲難以根治,消殺時要有耐心,及時鏡檢,直至將蟲完全消滅掉,否則一旦復發有了抗藥性,更加難治。
(2)小瓜蟲對魚苗的影響較大,若育苗條件較好,可在育苗池(盆)里多養些時日,方便清污,不易生病。定期用食鹽水(2.5%~3.0%)浸泡5 min,可以預防生蟲和細菌感染,還能增強魚的體質。
(3)魚苗車間實行封閉管理,對工具和設施消毒,嚴格控制外人進入,避免帶入病原體。
(4)苗種培育期間,以預防為主,盡量不使用抗生素。育苗期間,每個月用食鹽水浸泡消毒1次;每季度投喂大蒜素 1 次(飼料∶大蒜:10∶1)有效增強魚的體質,提高免疫力,為成魚養殖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