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鳳梅 肇 楠
(1 河北政法職業學院 河北 石家莊 050061; 2 河北省林業和草原工程項目中心 河北 石家莊 050081)
《園林工程招投標與合同管理》是高校園林技術、風景園林設計等專業的一門專業核心課程。要培育出德才兼備的園林專業人才,必須大力推動思政元素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努力做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讓學生在掌握專業知識的同時吸收思想教育精髓,以切實達到思政鑄魂育人的目標。
《園林工程招投標與合同管理》課程思政的重要性主要體現為三個“需要”:一是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重要決策部署的需要。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高校思政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新舉措。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2017 年2 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2020 年6 月,教育部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提出課程思政建設要在所有高校、所有學科專業全面推進。二是進一步提高教師隊伍思政能力的需要。課程思政對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強化了教師的政治理論學習。促進教師積極探索課程思政的有效路徑,努力使課程與思政“1 +1”結對子,讓專業知識和思政元素相互映射、融合。三是培養高素質大學畢業生的需要。《園林工程招投標與合同管理》課程具有極強的實踐性,與一線生產緊密相連。通過教學內容與思政元素的有機結合,可以培養學生“德才兼修”,使大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為國家和社會輸送高素質的優秀人才。
2.1 第一教學單元:工程招投標概述
2.1.1 主要教學目標。讓學生了解、掌握工程招投標的概況、監督管理等內容。
2.1.2 融入思政元素。愛國主義教育。以視頻教學為主要方式,介紹我國建國以來完成的青藏鐵路、三峽大壩、西氣東輸、南水北調、珠港澳大橋等偉大工程。結合工程建設,重點講解基本建設程序、建設歷程、科技創新等方面內容。通過視頻內容和課堂講解,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厚植愛國情懷。
2.2 第二和第三教學單元:園林工程招標和投標。園林工程招標單元和投標單元是本門課程的核心內容,相互間聯系非常緊密,因此合并進行探討。
2.2.1 主要教學目標。招標單元讓學生了解、掌握園林工程招標的條件、程序、招標文件編制等相關內容;投標單元讓學生了解、掌握園林工程投標的程序、投標文件編制、開標、評標、中標、簽約、法律責任等相關內容。
2.2.2 融入思政元素。第一,法治教育和公開、公平、公正理念教育。對《招標投標法》和《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中關于招標、投標的有關條款逐條進行講解,強調《招標投標法》和《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是開展招投標工作最根本的法律依據。同時,以工程建設招投標違法違紀案例作為素材,講解招標中出現的規避招標、權力標、關系標、泄露標底、化整為零等違法違規現象,投標中出現的串標、陪標、圍標、惡意低價競標等違法違規現象。讓學生清醒認識到招標與投標都是非常嚴肅的法律行為,各個環節都要遵守法律法規。告誡學生面對利益誘惑,決不能心存僥幸,任何違法行為都會受到相應的懲處,會付出慘痛的代價,努力引導學生在學習、生活和今后的工作中做到遵紀守法。第二,團隊協作精神教育。強調在編制招投標文件中,需要管理、技術、法律等多部門配合才能完成。在教學中,一是以河北省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林業建設項目、石家莊市長安公園等工程建設為例,講解招投標文件的主要組成內容。二是模擬招投標。讓學生分組,分別扮演招標人和投標人角色,編寫招標文件和投標文件,并模擬招投標的全過程。通過密切合作、互相促進,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團隊協作的重要性,努力培養學生通力合作的團隊精神。第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教育。在學生模擬進行招投標過程中,特別增加投標失敗環節,主要包括:一是因企業資質問題導致廢標的情況。如證書過期、法定代表人沒有及時變更等現象。二是沒有認真核對日期的錯誤,如出現2022 年2 月30 日、2022 年13 月8 日等現象。三是投標保證金數額不符合招標文件規定。如招標文件規定為50 萬元,結果匯款15 萬元的錯誤。四是因報價計算中出現漏項、錯項等情況,導致投標總價出現偏差從而投標失敗的現象。以及其他多種原因導致投標失敗的情況。在教學中,學生各組可以根據本組編制的標書自行設計錯誤內容。教師組織學生各組之間互評,努力發現其他組招投標文件中的錯誤之處。通過以上過程,讓學生深切感受細節決定成敗的道理,培養學生追求卓越的大國工匠精神。
2.3 第四教學單元:《合同法》基礎
2.3.1 主要教學目標。讓學生了解、掌握合同的訂立、履行、變更與終止、違約責任等內容。
2.3.2 融入思政元素。誠實守信教育。誠實信用是《合同法》的“帝王條款”,在多項條款中多次體現。教學中,以弄虛作假典型案例為素材,教育學生在合同訂立中,應在不損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在市場經濟迅速發展的今天,誠信和契約精神才是市場的不變法則,是市場經濟的生命。告誡學生在校學習期間,考試作弊、抄襲作業、欺騙同學等現象均是沒有誠信的表現,努力使誠信成為學生的一種良好品德。
2.4 第五教學單元:園林工程施工合同
2.4.1 主要教學目標。讓學生了解、掌握園林工程施工合同的基本內容、談判、簽訂、履行和爭議處理等內容。
2.4.2 融入思政元素。職業道德教育。職業道德是園林工程建設中所必須遵守的道德底線,是最基本的職業操守。職業道德的缺失,會直接影響工程建設質量,使個人和企業的誠信度大大下降,甚至會出現違法犯罪的情況。例如有的園林綠化公司中標并簽訂施工合同后,為了減少投入、增加收益,在施工中采用了整地密度和規格低于合同標準、栽植苗木等級低于合同標準、撫育管護偷工減料等方法,導致綠化質量不達標,成了問題工程。有的企業為了使問題工程驗收合格,不惜采用請旅游、送貴重禮物、給回扣等非法手段,最終都會受到法律的嚴懲。通過違法案例講解,教育學生今后工作中要勇于負責、盡職盡責,樹立“質量第一、信譽第一”的理念。
2.5 第六教學單元:園林工程施工索賠
2.5.1 主要教學目標。讓學生了解、掌握園林工程索賠處理、策略等內容。
2.5.2 融入思政元素。第一,權利意識教育。工程項目在實施過程中隱含著各種各樣的風險,索賠的出現在所難免。以園林工程索賠案例為素材,讓學生充分認識到,索賠是施工方維護自身合同權益、減少風險損失的重要手段。讓學生懂得索賠是在正確履行合同基礎上爭取合理地償付,而不是無理的爭利,懂得權利的正當性、可行性、界限性,應該在法定范圍內勇敢捍衛自己的權利。第二,友善教育。在教學中,通過對案例的分析、討論,引導學生在處理糾紛時,應根據法律法規和合同約定,平等、友善地協商解決問題。協商不成的可以選擇調解、仲裁、訴訟等方式依法解決。教育學生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同學之間要處處相互幫助,與人為善,努力建設和諧校園。
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綜合采用多種教學方法,科學安排和融入思政元素。主要包括:一是通過案例教學、模擬教學、項目教學、互動研討、以賽促學等多種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二是借助智慧教學工具和微信群、QQ 群等,加強師生間、生生間相互交流,線上線下隨時嵌入思政內容。三是充分利用校企合作資源,既可以邀請企業專家開展講座,也可以鼓勵學生到企業學習,讓學生充分了解當前園林工程的招投標與合同管理現狀和專業人才的社會需求情況。多年教學經驗表明,案例教學是這門課程的重要教學手段,每個章節的專業知識和思政內容都可以從典型案例引入。通過教學內容的精選、案例視頻的甄選、教師深入講解、課堂互動等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可以活躍教學氛圍,擴寬學生思維,讓學生積極思考、主動探索相關知識。
《園林工程招投標與合同管理》課程的思政元素不會止于文中所提到的內容,需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豐富和挖掘。本文雖然按照各個教學單元梳理了主要思政元素,但實際上每個教學單元都涉及多個思政內容,教學中可以根據需要把各章節的思政元素交叉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