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震
摘要: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他們不僅需要具備扎實的文化基礎,還需要具有強健的體魄才能保證他們能夠獲得良好的發展。目前,小學生的學習任務正在日益增多,哪怕是節假日也會上各種興趣班,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沒有強健的體魄,將會很難完成繁重的學習任務。因此,小學生體育鍛煉的問題開始引起學校和家長的重視,體育鍛煉不僅可以增加學生的體育素養,還可以在鍛煉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由此可見小學體育課程在小學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學體育教育重視程度的逐漸提升,也讓學生使用體育器材的機會增多,合理利用體育器材可以提高學生的體育興趣,保障課堂效果的有效性,是讓學生保持鍛煉激情的重要教學工具。本文將會針對小學體育強調體育器材使用訓練的方法進行探討,希望可以增加體育器材的利用率,促進小學體育教學效果的提升。
關鍵詞:小學體育? 體育器材? 訓練方法
教育體制的改革和社會發展的進步,讓小學生對于體育課程的要求不僅僅停留在增加體質的層面,而是要讓學生通過體育教學掌握更多的體育知識和體育技巧,最終成為受益一生的能力,完成知識和技能的遷移。而在小學體育教學中能夠引導學生達到知識遷移的教學工具主要依賴于體育器材,體育器材在教學中的使用有助于增加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目前,小學體育教學中,老師對于體育器材的使用并不樂觀,忽視了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因此,作為小學體育老師應該要轉變自身傳統的教學方法,利用有效手段引導學生積極運用體育器材,提高小學體育的教學質量。
1、小學體育器材的使用現狀
1.1、小學體育器材的使用效率低
受到小學生身心發展特征的影響,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在課堂中非常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而且對于一些復雜知識點的領悟能力比較差,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小學體育老師要合理利用體育器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幫助小學生能夠熟練掌握體育動作或者是輔助小學生完成常規的體育動作。然而在實際的小學體育教學中,體育器材在課堂上面的使用效率非常低,一方面是由于小學體育器材屬于是耗材用品,所以很多學校針對體育器材管理設置了過多的管理方案,雖然本意上是為了防止體育器材浪費,能夠在課堂上面得到合理應用,從而實現體育資源的最大化效益,但是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嚴重阻礙了老師應用體育器材的熱情;另一方面,雖然體育器材能夠矯正學生的體育動作,輔助學生完成規定的動作,但是也增加了體育課的風險,由于最近幾年社會對于學校運動風險的關注力度不斷增加,讓部分老師開始減少在課堂上使用運動器材,由此分析,部分體育老師并不具備使用體育器材的意識,從而導致體育器材的應用效率非常低。
1.2、小學體育器材數量與品類不足
在對小學體育器材使用情況進行研究的時候發現,部分小學用于體育課程教學的體育器材準備的并不是十分充足,小學階段的體育器材一般情況下主要是在體育課程和體育訓練中使用,大多數情況下,學校在體育訓練的過程中應用體育器材的頻率比較高,所以準備的數量會比較充足,然而在小學體育課程中使用的體育器材數量和品類并不是十分充足,其中原因主要為大多數小學體育老師認為小學生的運動水平普遍較低,學生的運動水平之間也存在很大的差異,這就導致在體育課程中應用體育器材會存在一定的阻礙,所以在體育課程中并不會經常使用體育器材,還有一部分老師認為課堂上面的時間比較緊張,教學任務比較繁重,所以如果只是徒手教學就可以達到教學效果,那么也就沒有必要應用體育器材,而且小學采購體育器材的年限比較長,有的甚至很多年都沒有更新,與如今的體育教學內容會產生沖突,因此,即使老師講體育器材帶到課堂上,也無法與如今的體育教學內容相匹配。
1.3、小學體育器材種類與課程需求不符
體育器材是小學體育課程開展過程中重要的輔助工具,只有保障體育器材的充足,才能讓體育課程教育在小學階段獲得良好的發展,因此體育器材也成為了影響體育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之一。而且對于小學體育器材而言,不僅僅需要具備充足的器材數量,保障學生的正常需求,還需要不斷完善小學體育器材的種類。在滿足正常課程需求的基礎上,要豐富小學器材的種類,而且要保證小學體育器材的種類與體育教學內容相吻合,小學體育器材的主要服務對象是學生,要讓體育器材成為小學體育教學的重要輔助工具,因此需要保證小學體育器材種類和課程需求完全相符。
1.4、小學體育器材耗損率高
小學生由于正處于成長發育的關鍵時期,所以比較活潑好動,尤其是體育課程教學的過程中,他們會具備非常旺盛的活力。在小學生身體素質提升的關鍵時期,學校需要針對學生生長發育的規律,合理安排體育活動的種類和頻率,體育活動的增加則意味著體育器材的使用效率會獲得提升,從而就會導致體育器材的損耗會比較嚴重。同時,小學生由于普遍年齡比較小,所以對于一些體育技術動作掌握起來比較慢,在使用體育器材的時候可能會加快器材的損壞速度,而一旦這些體育器材被損壞之后,學生如果繼續使用可能會造成運動損傷,增加安全威脅,因此,在小學體育實際教學過程中,體育老師是不會允許學生使用損壞的體育器材,而這種情況下,如果沒有及時補充體育器材,就會出現體育器材短缺的情況,長此以往,就會嚴重影響體育器材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正常使用。
1.5、小學體育器材維護難
小學體育器材在使用的過程中不僅需要面對運動器材不足的情況,還需要面對器材后期維護起來比較困難的情況,要想延長體育器材的使用年限,就需要利用科學的方式進行保存和維護,但是目前基本所有小學都會面臨體育器材維護比較難的問題。大多數的小學會有專門存放器材的地方和負責回收的老師和工作人員,但是這部分人員大多數情況下并不是十分清楚如何科學存放體育器材,只是在對體育器材進行回收的時候,簡單地進行分類存放,核對器材的數量,正常情況下,應該要為小學配備專門進行器材維修的工作人員,或者是以市作為單位成立器材維修部門,專門對全市學校的體育器材進行維護和維修,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小學體育器材維護難的問題。
2、體育器材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作用
2.1、鍛煉學生身體協調能力
小學體育教學活動中體育器材的輔助運用,可以有效鍛煉學生的身體協調能力,學生在對各種體育器材進行詳細了解并且熟練應用之后,能夠使學生的多個器官都能得到有效鍛煉,尤其是有利于促進學生的手、腳等協調能力的提升,還可以利用有效的體育鍛煉增加學生的應變能力。
2.2、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
老師在進行體育教學活動的時候,還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智力,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保持穩定、愉快、健康的情緒,基于目前的調查研究進行分析會發現,經常參加體育運動的人,不僅可以保持心理健康,而且還可以讓他們在遇到挫折的時候,能夠處于一種開朗、積極陽光的心態,小學生正處于青少年時期,這個階段也是他們生長發育的黃金時期,在體育教學中合理應用體育器材,可以促使學生的骨骼保持正常的發育,讓他們的體格也變得更加強壯,對于學生的心理成長也會非常有幫助。尤其是目前的小學生需要承受比較大的學習壓力,而體育器材的正確運用,則可以有效舒緩學生長期的緊張狀態,擺脫壓抑的學習環境,而且正確的體育鍛煉也非常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心肺功能,對大腦皮層產生刺激之后可以促使智力發育,讓學生的思想變得更加活潑,增強抗壓能力,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2.3、激發運動熱情,促進交流
在體育教學活動中使用體育器材的時候,老師會對學生進行專業和有針對性的引導,幫助學生在進行體育鍛煉的時候,達到事半功倍的運動效果,如果要是在體育鍛煉的過程中,盲目地使用體育器材,則非常容易對關節軟骨產生損害,而且在運動的過程中也非常容易受傷,因此,學校在開展運動的時候,可以積極與其他小學進行溝通和交流,相互學習和進步,從而構建學生喜愛的體育運動,為體育教學創造良好的運動氛圍,激發學生的運動熱情,積極利用體育器材,學生還能夠增進與學校之間的交流和了解,從而鍛煉學生的交際能力,學會與人相處和交往,明白團結協作的重要性,為將來的學習和生活奠定一定的基礎。
2.4、有利于身心健康
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物質水平逐漸獲得提升,營養過剩導致的體重過重成為影響年輕人身體健康的主要問題,從2015年《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中了解到,6-17周歲的年輕人過重率已經高達9.6%,兒童的體重過重率則達到了6.4%,體重過重會帶來肥胖癥,肥胖癥會誘發多種疾病發生,而且過度肥胖還會讓人們失去自信,產生自卑的心理,而利用體育器材進行體育運動,則可以達到更加理想的運動效果,同時還可以幫助兒童塑造健康的身材,更加有利于維護兒童的心理健康。
2.5、豐富課程資源
體育器材在體育課程教學中的應用,可以讓學生充分利用走、跑、踢等方式,培養學生的運動素養,提高學生的反應速度和協調性,讓學生掌握最基本的運動技能,它可以讓原有的體育課程更加豐富多彩,賦予運動課程創造性和生命力,運用體育器材作為知識技能訓練的主要媒介,達到了課堂理論知識和課程實踐技能的有效融合,有效突破課程的重點,讓課堂形式更加科學化、創新化,具有較強的實用性,解決了傳統體育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達到了課程與體育器材的完美結合。
3、小學體育強調體育器材使用訓練的方法
3.1、合理利用器材,激發學生興趣
體育器材在小學體育課程中的應用,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鍛煉身體,順利完成體育課程和運動訓練,還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運動熱情,提高學生的運動活力。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年齡比較小,所以具備活潑好動的天性,對于很多新鮮事物都會充滿探索的欲望和精神,而體育器材通常情況下都是具備一物多用的作用,能夠有效滿足學生的探索欲望,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而且,在探索體育器材使用方法的時候,還能夠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學生的思維發散性和敏捷性,有利于拓展學生的認知視野,培養學生探索精神。比如,如果要是想要培養學生的反應能力和身體協調能力,體育老師就可以利用沙包、毽子、跳繩等這些運動器材開展對應的體育活動,借助體育器材的應用方式,為學生講解如何運用這些器材來鍛煉身體的反應能力和協調能力,學生可以憑借運動器材的底層邏輯進行器材輔助的運動訓練,在進行體育訓練的過程中,學生之間還可以進行充分的溝通和交流,一起探索運動器材應用的不同方式,在使用器材的過程中激發自身的運動潛能,培養學生的反應能力和身體協調能力,而且在自由度比較高的運動訓練中,學生還可以收獲到更加愉快的運動體驗,感受到體育運動的樂趣,養成自主運動的良好的習慣,促進學生運動能力的提升,讓學生能夠獲得全面健康發展。體育器材的合理應用,不僅能夠促使體育器材在運動訓練過程中發揮最大的作用,而且還可以幫助老師營造更加輕松的課堂氛圍,減少學生對體育運動的抗拒心理,促使老師的教學計劃能夠得到有序推進。在這基礎上,學生對體育器材的多種應用方式進行探究,可以培養學生利用體育器材的自主意識,提高學生的體育素養和運動能力。
3.2、創設活動情境,豐富器材作用
在新時代的教育背景下,作為小學體育老師應該不斷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完善教學方式,讓教學計劃更加符合小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認知水平,從學生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合理利用體育器材,讓學生能夠在體育器材的幫助下提高運動能力和運動素養。為了能夠提升運動訓練的有效性和全面性,老師可以利用教學情境吸引學生參與到體育運動中,讓學生在更加興奮的狀態下進入到運動狀態,根據老師的上課節奏完成體育課程的學習,在進行體育活動的時候,老師要多培養學生的反應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讓學生養成吃苦耐勞的運動意識。比如,在組織小學籃球學習的時候,老師就可以積極營造國家級籃球隊的訓練日常情境,帶領學生進行每日的籃球訓練,培養學生刻苦鉆研、努力拼搏的運動精神,讓學生根據訓練內容和訓練方式思考體育器材的應用方式,在學生利用運動器材進行體育訓練的時候,老師可以觀察學生對體育器材的使用情況,當發現學生能夠正確合理應用體育器材的時候,老師應該給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揚,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應用積極性,還可以為沒有探索出體育器材應用場景的學生提供一定的思路,幫助學生提高訓練質量和訓練效率,促進學生運動技能和身體素質的提升。
3.3、科學使用器材,發揮器材價值
小學體育教學中對體育器材的科學使用,可以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還可以豐富體育課程資源,提高體育教學的有效性,幫助學生健康成長。而且科學應用體育器材,也可以方便學生了解運動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減少由于不正當運動對身體造成的損害,促使學生能夠科學利用體育器材進行正確的運動訓練,增加運動訓練的價值。比如,在老師帶領學生進行足球訓練的時候,就可以先為學生播放一個有關足球比賽的視頻,先讓學生初步了解一下足球比賽的規則和注意事項,然后可以以某個知名的足球明星作為課程引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帶領學生感受來自于足球這項運動所折射出的精神力量。接下來老師可以將學生分成不同的足球小組,為每個小組都配備足球以及進行分項能力訓練的器材,讓學生能夠以小組的形式對足球這項運動進行探究,利用小組成員之間的討論,研究合理應用足球和其他體育器材的方法,在小組進行訓練的時候,也可以讓他們分析小組成員的運動能力,利用小組成員的能力情況制定訓練計劃,為學生今后的運動訓練奠定堅實的能力基礎,促進學生邏輯思維和運動思維的發展。利用足球運動相關視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運動興趣,再利用激情的比賽畫面調動學生的情緒,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足球訓練中,方便后續運動計劃的開展,然后通過小組進行訓練的方式,可以提高學生在訓練過程中的專注度,提高訓練效果,幫助學生提高體育器材的應用價值,從而讓運動訓練更加具有針對性和有效性。
3.4、挖掘隱形功能,營造良好氛圍
體育器材從表面進行分析,是能夠幫助學生達成訓練目標的重要輔助工具,還可以激發學生的運動潛能,開發學生的智力,讓學生在運動中獲得心靈的愉悅。而運動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讓人們保持健康的體魄和良好的身體素質,體育器材在運動訓練中的應用,不僅可以提高運動效率,還存在很多隱性功能值得去探索。比如,體育器材可以開發學生的智力,有效鍛煉學生的心肺功能等,作為小學體育老師,要針對體育器材的隱性功能進行深度挖掘,幫助體育教學活動順利開展,從而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比如,十分常見的沙包,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就可以鍛煉學生的反應能力和身體協調能力;排球則可以幫助學生鍛煉手臂的力量,而且在進行運動的過程中,學生的彈跳能力也可以得到有效鍛煉;除了這些十分常見的運動器材,還可以利用器材應用途徑的多樣性來挖掘體育器材的隱性功能,比如拔河繩不僅可以用來進行學生之間的拔河,還可以在其他的體育項目中充當活動道具,很多運動器材的隱性功能都可以提高運動訓練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運動熱情,營造良好的運動氛圍。體育器材的隱性功能需要老師在實踐過程中進行科學挖掘和利用,提高器材的應用價值,增加訓練活動的趣味性,凸顯體育器材所蘊含的育人價值,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樹立健康生活的運動理念。
3.5、完善管理制度,避免器材浪費
體育器材的損耗率比較高,所以在進行管理的時候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科學嚴謹的管理制度可以避免器材的浪費,提高體育器材的利用效率。首先,可以制定科學的管理制度,不僅要制定學校的管理制度,也應該要制定班級內的管理制度,讓學生參與到器材管理中來,利用輪換管理的方式對體育器材進行保管和維護,增加學生的參與感,從而讓學生明白保護體育器材的重要性,形成體育器材需要進行妥善保管的意識;其次,建立器材使用檔案,可以根據體育器材的儲備情況進行表格的設計,在領取和歸還體育器材的時候需要進行登記,讓每個體育器材都能有跡可循;最后,要合理保護器材,在對體育器材進行放置的時候,需要根據體育器材的形態、材質科學合理地進行存放,避免因為存放不當減少體育器材的使用年限,提高器材管理和使用的科學性。
4、結語
社會的發展進步不僅需要高素質的智慧型人才,也需要具備良好身體素質的優秀人才,所以學校應該要重視體育器材在體育課程教學中的應用,增加體育教學的質量和有效性,培養學生良好的運動習慣,促進學生綜合全面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沈靜.小學體育器材開發效果的影響因素分析與思考[J].田徑,20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