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靜
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語言的關鍵階段。正如漢語學習一樣,英語學習也要在這一階段抓緊。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抓住學生語言學習的關鍵期,為他們營造良好的學習和運用英語的環境和氛圍,通過識記單詞、培養語感、掌握語法、練習口語交際等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成功的小學英語教育不僅要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還要提升其人文素養。這就要求教師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注重人文關懷的滲透,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滲透人文關懷的意義是積極、深遠的。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可以融洽師生關系,讓年齡尚小的學生感受來自教師的溫暖和愛護;二是有利于調動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積極性,讓他們在充滿人文關懷的和諧氛圍中快樂地學習英語;三是有助于打造和諧、高效的小學英語課堂,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以上三個方面的意義足以調動廣大小學英語教師積極探索和應用“人文關懷”(陶左麗2014)。
要想將人文關懷滲透到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就要根據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征,巧妙、靈活地采用教育教學策略,激發其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積極性。具體而言,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
課堂是師生之間近距離接觸的教學場所,因此它是體現人文關懷最恰當的地方。那么,如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體現人文關懷呢?教師不妨從以下幾點著手。
1.以人格魅力和學識修養贏得學生尊重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作足課前準備,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展現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學識修養,發揮教育機智,通過淵博的知識、豐富的語言、生動的肢體動作等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贏得他們的尊重。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精神飽滿,表情豐富,在朗讀、講解課文時,一定要情感豐富,配合恰當的表情、動作,從而感染學生,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進入教學情境和良好的學習狀態。
例如,PEP 小學《英語》五年級(上)Unit 2 My week 的口語對話涉及張鵬(Zhang peng)和薩拉(Sarah)兩個人物,在教學中,教師扮演張鵬,讓一名學生扮演薩拉,進行師生一對一對話示范:
Zhang Peng:Hi,Sarah.What’s that?
Sarah:It’s a storybook.
Zhang Peng:Do you often read books in this park?
Sarah:No,I don’t.Do you often play football here?
Zhang Peng:Yes,I do.I like this park very much.
Sarah:Me too.
在對話完成后,師生互換角色。在對話過程中,教師充分融入,盡量讓學生看清楚自己是如何扮演每一個角色的。教師的融入起引領、示范作用。教師在示范過程中配合手勢、表情等態勢語,既讓學生輕松地掌握了英語口語對話的知識和技能,又讓他們感受到教師的親切與溫暖,從而實現了人文關懷在課堂中的自然融入。
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表情及手勢的運用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教師在與學生打招呼或分別時,要配合舒展的手勢向學生說“Hello!”或“Goodbye!”;當學生幫忙時,教師一定要有禮貌地說“Thank you!”;如果不小心弄掉了學生書桌上的東西,教師一定要及時說“Sorry!”;等等。這些是教師應該具備的基本禮貌素養。教師的禮貌用語不僅彰顯了人文關懷,還會潛移默化地對學生的為人處世產生積極影響,提升其品質修養。
小學生年齡尚小,難免會犯各種各樣的錯誤,優秀的教育者應懂得原諒他們的過錯,同時對其進行相應的指導(王卓2013),于無形中把人文關懷滲透到教育中,助力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在學生回答完問題后,無論回答得對錯或者恰當與否,教師都應及時給予回應。如果學生回答得非常出色,教師應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如說一句“You are great!”。如果教師在講解過程中發現自己出現了失誤或者差錯,不應匆忙掩飾或者為自己辯解,而要勇敢地向學生說一句“I’m very sorry!”。這樣不僅能彰顯教師的修養,還能讓學生感受到被尊重,使他們從心底里產生對教師深深的敬意。
總之,教師要有把人文關懷巧妙地融入教學的機智,讓學生喜歡自己,從而愛上英語學習。
2.在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上彰顯人文關懷
在傳統教學理念和“填鴨式”教學模式下,教師往往把自己放在課堂的中心地位,導致學生只能處在被動學習的地位。這是對學生缺乏人文關懷的表現。在先進教育理念的指引下,教師要對不利于學生成長的教學方式進行革新甚至摒棄。新時代“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越來越被廣大教育工作者重視。在現代教育教學過程中,廣大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能做到“以學生為中心”,引導他們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新時代的教育觀念強調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學習的主人。教師應正確認識和理解這一教育理念,改變傳統教育中片面、落后的教育觀念,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合理、有效地挖掘他們的潛能,在教學過程中給予他們人文關懷,促使他們健康成長。
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擺正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善于挖掘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長和潛質,以此彰顯對學生的人文關懷。同時,學校和教師要善于創設和營造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和氛圍,給學生提供更多用英語交流的機會。比如,鼓勵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在校園里利用專門時段或課余時間用英語進行對話和交流。長久堅持,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一定會有大幅度提高。
教師要善于創設情境并鼓勵和引導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進行對話。比如,創設以下情境:放學路上,李敏(Li Min)突然發現前面王曼(Wang man)腳上穿著一雙漂亮的鞋子,于是走上前去,與她交流。教師鼓勵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完成如下情境對話。
Li Min:Wang Man!Your shoes are very pretty.
Wang Man:Thank you.
Li Min:How much are your shoes?
Wang Man:They are 80 yuan.
Li Min:My shoes are old,I want to change them.
Wang Man:Ok,I want to go shoe shopping with you.
Li Min:Thank you very much.
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中,學生既鍛煉了口語交際能力,又提升了當堂發言的勇氣和自信。對于對話精彩的學生,教師要及時給予贊揚和鼓勵。這樣,教師就把人文關懷巧妙地滲透到學生的學習和日常生活中,無形中增強了其生活的熱情和學習的動力。
3.在作業評語中體現人文關懷
教師就學生的英語作業情況寫評語是其負責的表現。作業評語的作用不可小覷,它除了能夠對學生起表揚、肯定、鞭策、激勵等作用外,還能夠體現人文關懷。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作業評價環節,教師要把評語寫得中肯、恰當,盡可能發現學生作業中的亮點,多寫一些激勵性話語,如“Great!Nice!Good! Very good! Wonderful! Correct! Well done!Very nice! Come on! That’s all right.What a good job you have done!How nice your work have!Try to do better next time.”等,從而把人文關懷巧妙地融入作業評語。
作業評語中教師欣賞和鼓勵的話語可以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從而激發其上進心。教師在作業評語中要自然而然地融入人文關懷,讓學生得到應有的鼓勵和尊重。
課堂上的人文關懷是必不可少的,在課堂之外、日常校園生活中,學生也需要人文關懷。因此,小學英語教師要注重把人文關懷融入日常的師生交流和交往,在增進師生關系的同時,讓人文關懷浸潤學生的校園生活。
1.建立和諧師生關系,推動人文關懷
青少年正處于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和諧的師生關系不僅能為高效課堂的構建提供保障,還是培育學生健康人格的土壤。小學英語教師肩負著教書育人的使命,應時時處處做學生的表率,用高尚的品格、優良的作風感染他們。在平時的工作和生活中,教師要衣著得體,舉止文雅,遠離粗俗陋習和不良言語,時時處處彰顯為人師表的風采,為學生做榜樣和表率。
每個學生都需要教師的關愛和溫暖。教師只有給予學生最無私的愛,才會贏得他們的尊重和愛戴(王萍2017)。教師的責任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育人。育人是人文關懷的具體體現,育人的過程正是人文關懷實施的過程。將人文關懷滲透到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不僅能夠促進學生愛上英語、大膽地說英語,還能夠使他們變得懂事,知道尊重他人、樂于助人、關心和愛護同學。
人文關懷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師生關系的和諧,同時,和諧的師生關系反過來又促進了人文關懷的開展和實施。青少年具有很強的模仿心理,在與教師的朝夕相處中,在教師的人格魅力的影響下,他們身上也會折射出教師人格魅力的影子。師生關系和諧了,教師在實施人文關懷的過程中,學生就會積極配合、支持,這就使得人文關懷更好地深化實施。
2.把人文關懷融入英語實踐活動
英語是一種交流的工具,學習英語的真正目的是交際。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將人文關懷融入豐富多彩的英語實踐活動,讓學生更加自信。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設計“英語學習園地”、創辦英語墻報、開展英美風情知識講座等,也可以適當舉辦一些英語詩歌朗誦等活動(王真珍2013)。學校或者教師可以舉辦英語故事會、英語童話劇表演等活動。在活動過程中,學生邊玩邊學,不僅能鍛煉英語聽說能力,還能感受到來自教師的人文關懷,使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得到培養。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著眼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全面發展和人文素養培養,充分尊重他們的個性和主體地位,貫穿“以人為本”的先進教育理念,將人文關懷多角度、多層面地滲透到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用責任心、愛心去呵護每一個學生,以形成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激發其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開展英語教學,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水平,把核心素養培養目標和任務落到實處,使其在人文關懷的浸潤下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