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勝男 蔡承智
摘? ?要:我國脫貧攻堅戰已取得了全面勝利,鄉村振興戰略進入全面推進階段,切實保障該戰略的落實是國家審計機關的重要任務。信息技術的發展改變了審計主體在采集、存儲和分析數據時的思維模式和技術方法,大數據成為推動未來審計方法發展的動力。基于此,從理論機制上分析大數據審計對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助力作用,重新定位其審計內容和對象,從數據收集、存儲和分析方面提出大數據審計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多維思路,對促進大數據審計理論的創新具有關鍵的引擎作用。
關鍵詞:大數據;審計;鄉村振興;作用機制
中圖分類號:F239?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3)23-0092-03
2021年2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指出,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工作重心轉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鄉村振興戰略的政策執行反饋需要國家審計進行全面、全程的跟蹤、監測與反饋,確保有效發揮“審計控制”的作用,切實保障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農村農民的利益。由于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大數據審計技術的不斷完善為實現跨部門、跨領域和動態化的鄉村審計提供了思路。熟練地應用大數據技術,對于規范和創新鄉村審計工作理論、思路和流程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同時在保證審計工作全過程、多領域覆蓋的前提下,大數據審計有效提升了鄉村振興審計監督力度與效率。基于目前對大數據應用于審計的研究以及農村審計實踐的不斷發展,本文在理論上確定大數據審計對鄉村振興的助力作用后,探究其具體思路,以期推動審計技術理論的不斷革新。
一、文獻回顧
(一)大數據審計的相關研究
信息化程度的深化為被審計對象和內容深深地打上“數字化”烙印。大數據審計是指在被審計對象和內容數字化前提下,審計工作人員通過大數據平臺終端,剖析和追蹤各類審計數據之間的關聯性和邏輯性,并從海量數據中對被審計對象的經濟活動進行合規性判斷的活動。由此可見,大數據審計是對傳統審計理論在審計方法和流程上的創新[1]。
許金葉等最早從審計工作內容角度創新大數據審計的框架,并指出大數據審計框架體系是一個三維立體體系,包括目標維、制度維、控制對象維[2]。魯清仿等認為,大數據審計工作重新定義了審計取證邏輯,促使審計取證流程更為規范,減少注冊會計師職業判斷的主觀性,降低了審計風險[3]。鄭石橋提出的大數據時代下審計證據載體的電子化,促使傳統取證思路的風險評估和風險應對轉變為大數據審計時代下的“數據采集”“數據分析”和“疑點核實”[4]。秦榮生認為,互聯網與被審計單位內部系統相連為實時審計的發展提供了可能,同時非現場審計也將成為未來審計的趨勢[5]。劉國城等認為,在脫貧攻堅過程中政府需要通過協同合作,充分利用大數據技術、信息化平臺建設和熵權評價等理念推動扶貧政策跟蹤審計實踐的創新發展[6]。盡管多位學者就如何實現實時審計提供了可參考的理論和技術邏輯,但是就具體業務而言,對實時審計實操案例依然缺乏具體的遵循。同時大數據審計也不斷暴露出很多風險,付達院等認為,互聯網時代審計人員在大數據審計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系統風險、控制風險和測試風險[7]。張悅等認為,除了在數據采集傳輸、存儲和處理分析階段做好各種風險的識別和應對外,復合型審計人才的培養才能夯實大數據審計的發展[8]。
(二)審計對鄉村振興戰略的促進作用
為解決“三農”問題,促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黨的十九大提出“鄉村振興”重大戰略決策。目前研究對鄉村振興審計職能持有“國家治理論”,多認為國家審計機關通過對鄉村振興戰略的全面審計,確保各個鄉村振興項目實施的合規性和合法性。首先,確立完備有效的審計監督和預警機制有助于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前提升政府決策透明度以及減少政府腐敗行為發生的概率,極大程度上保障了鄉村振興產業資金的完整性[9]。其次,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過程中,從政策、資本和技術等要素方面對傳統審計對象的內容進行擴充,有效保證鄉村振興投入和實施過程的合法性[10]。最后,基于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成果的驗收,審計數據的可追溯性為跟蹤問責提供了可能[11]。在絕對貧困問題已經解決的前提下,扶貧審計中的“體制機制改革”仍然可以作為“后脫貧時代”鄉村振興審計發展和實施關鍵[12]。
綜上,在關于大數據審計的研究方面,學者們從審計框架流程和具體審計實務方面,對大數據審計的發展和運用提出了構想。多數學者認為國家審計“國家治理論”的有效發揮是對鄉村振興成果進行監督和反饋的關鍵,對解決好“三農”問題、促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至關重要。但是,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不會是一蹴而就的,有其長期性和復雜性,對國家審計技術、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數據審計理論的創新將為此提供一種高效、公正和精準的審計模式,而目前鮮有文獻談及大數據審計如何助力鄉村振興審計戰略的實施。
二、大數據審計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的理論分析
(一)公共受托經濟責任理論
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而產生的受托責任經濟法系是審計產生的根源。在此背景下,由于委托人和受托人的利益不一致以及信息不一致,委托人為維護自身經濟利益對受托人進行監督而做出制度安排,結果催生了審計。公共受托經濟責任是國家審計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點。當下鄉村振興戰略已經成為政府公共受托責任履行的一項重要內容,在該戰略實施過程中,對財政資金、公共資源的合理有效評價更是重中之重。
(二)審計控制論
審計控制論要求對受托經濟責任的履行過程進行動態監督,采用連續審計的方法以獲得高質量的審計信息。而大數據審計為審計對象信息的動態化追蹤和監督提供了契機。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過程中,大數據審計作為保障公共受托責任有效履行的控制機制需要做到實時追蹤各類資金、項目的進展情況,及時進行重大項目問題的糾偏反饋,確保鄉村振興戰略的順利推進。無論對于傳統審計還是應用于鄉村振興領域的大數據審計,“審計控制論”都提供了規范審計流程、明確審計對象和內容的理論基礎。
(三)國家治理論
國家治理是指多元社會主體為確保社會發展、協調各方利益等多元目標,采取多元手段對國家事務進行管理的過程。所以協調各方利益的矛盾沖突,保證社會的發展進步是國家治理的終極追求。在“國家治理”的過程中,需要多方社會主體的參與,大數據審計的協作共享的專業優勢為社會和市場等多元主體參與社會公共事務的管理提供了技術支持,各個多元主體通過大數據審計平臺的聯合數據處理分析,確保在國家重大政策實施過程中多主體、全方位的監督。
三、大數據審計助力鄉村振興的具體思路
鄉村振興戰略的具體推進過程中,審計對象分布范圍廣,審計數據結構復雜,審計內容主體的關聯化、審計活動追蹤的全覆蓋以及審計問責的精確化等要求鄉村審計工作方法必須進行革新。大數據技術的兩大核心技術,“分布式存儲”和“分布式處理”保障了數據收集、存儲、分析的高效。同時通過建立各個職能部門的數據鏈接和共享,確保了聯合審計和全過程實時審計在鄉村振興戰略中的貫徹,有效保障了審計監督和控制的全過程實現。具體而言,從數據收集、存儲和分析等方面給出操作步驟如下。
關于數據收集方面。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發展的重要引擎,鄉村產業振興必須重點聚焦鄉村農業生產能力的發展,農業轉型升級,農產品市場競爭力以及現代農業經營體系等相關數據指標的收集;生態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審計人員需要重點關注鄉村生態保護與修復、農業循環化發展、農業農村環境污染綜合治理以及多元化生態補償機制等相關數據指標;鄉風文明方面,審計時審計主體應當突破傳統審計思維桎梏,基于審計數據多樣性從社會化和非社會化可追溯數據以及信息綜合分析,重點關注鄉風文明中文化傳承和當代文明融合等情況;針對治理有效方面,數據收集過程中主要關注鄉鎮單位的財務、非財務信息的完整準確性,重點收集關于對國家政策落實和項目資金使用的效率性;針對生活富裕方面,除了確保村鎮各類資金關聯信息的收集外,還可以通過對村民的滿意度進行網絡統計,進行數據精準收集。
傳統的網絡分析平臺無法滿足大數據巨量的數據存儲,因此,在使用大數據進行鄉村振興審計的過程中,首先應由政府主導建立云存儲平臺打破審計數據分析的空間約束,確保不同政務系統中數據的兼容性,為后續的數據共享式分析提供保證。同時,基于某一項政策所產生的各類數據,除了單獨在政府云系統中進行反饋,還可以結合傳統審計函證的原理,通過建立規范化的政策事項數據第三方反饋平臺,實施追蹤數據變動,避免單方審計數據的舞弊。
大數據環境下可以基于機器學習對結構化和非結構化數據進行分析。在鄉村審計的實施過程中,可以對某項政策的連續執行數據進行聚類分析、頻繁項集挖掘等,總結出被審計單位的具體行為趨向,評價鄉村振興政策執行的有效性。同時有助于發現傳統審計手段下難以察覺的舞弊行為,保障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效實施。
四、大數據審計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的保障
(一)審計思維的轉化
大數據時代將為全社會帶來一場徹底的轉變,作為全球經濟增長和地區發展的新動力,數字經濟的興起和不斷繁榮對審計部門和審計工作人員的思維進行了一次猛烈沖擊,對傳統審計理念的革新發起了新的挑戰。因此,鄉村審計工作人員應基于信息化發展梳理大數據思維,革新審計工作理念,在利用大數據平臺終端系統對鄉村振興審計工作進行動態監督和反饋的情況下,基于數據多樣性關聯保持職業謹慎,確保大數據審計對鄉村振興的促進作用。
(二)優化大數據審計實施的政策環境
基于傳統鄉村審計而言,需要各級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才能保證審計工作的順利實施。同樣,由于鄉村振興過程中涉及多重被審計主體、對象,審計難度較大,因此需要通過立法等強制手段保障被審計單位積極配合審計人員。同時,審計人員的獨立性是保證審計工作有效性的前提,需要基于財政、組織等方面確保審計人員的獨立性。由于大數據審計為信息時代下傳統審計的概念延伸,因此各級審計機關在重視復合型人才培養的基礎上,更要注重解決基層審計人員的體制機制問題,確保該部分人員繼續教育的推進,保證大數據審計的順利推行。
(三)推進大數據信息平臺的構建
科技的發展水平是決定大數據技術發展的關鍵,而要實現鄉村振興過程中大數據審計的充分運用就必須構建大數據審計平臺。從上文的分析可知,大數據審計信息處理的前提是大數據信息流的完整獲取,而大數據平臺的構建成為一個關鍵節點。在鄉村振興政策的實施過程中,首先,各級政府應該致力于保證基礎平臺的構建工作;其次,應該根據審計署的規范和標準,利用人工智能和自動算法等技術對各類結構化和非結構化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最后,為了保證審計數據的安全和有效,從根本上消除不同政務系統中的“信息孤島”,可以通過市場化手段引導和激勵投入鄉村振興的惠農項目使用大數據審計平臺。
五、結束語
信息技術的發展為大數據審計提供了新的審計技術平臺,同時數字經濟的崛起為鄉村審計工作人員的思維革新提供了可能。本文通過分析大數據審計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的理論機制,同時提供了數據收集、存儲和加工角度上,大數據審計對鄉村振興戰略具體實施過程全覆蓋的思路,確保鄉村審計的有效實施,為迎接后扶貧時代審計理論的革新做好準備。
參考文獻:
[1]? ?邢文.大數據技術在電力營銷審計中的應用研究[D].廣州:廣東財經大學,2019.
[2]? ?許金葉,許琳.大數據審計:物聯網建設的制度保障[J].會計之友,2013(33):118-121.
[3]? ?魯清仿,梁子慧.大數據對風險導向審計影響的研究[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2015(42).
[4]? ?鄭石橋.大數據對審計取證的影響:一個理論框架[J].財會通訊,2021(5).
[5]? ?秦榮生.我國國家審計的新要求與新發展[J].財會月刊,2019(1).
[6]? ?劉國城,黃崑.扶貧政策跟蹤審計機制研究[J].審計研究,2019(3):11-19.
[7]? ?付達院,楊靜怡.互聯網背景下審計發展趨勢與注冊會計師審計風險[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9(7).
[8]? ?張悅,楊樂,韓鈺,等.大數據環境下的審計變化、數據風險治理及人才培養[J].審計研究,2021(6):26-34.
[9]? ?郭軍,馮嬌.國家審計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中的作用機制與實現路徑研究[J].現代營銷(創富信息版),2018(10):180-181.
[10]? ?包蓮.鄉村振興戰略下國家審計的積極影響及實施路徑[J].當代會計,2019(4):75-77.
[11]? ?王登山.發揮審計職能作用助力鄉村振興戰略[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9(20):80-81,88.
[12]? ?姚家寶.基層審計機關如何在鄉村振興中更好發揮作用[J].財會學習,2019(17):160,162.
[責任編輯? ?立? ?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