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宜珍
摘要:鄉村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基礎保障,通過強化人才隊伍建設來健全鄉村治理體系,則是鄉村振興的組織保障。因此,打造一支高質量的鄉村治理人才隊伍是擴大鄉村振興主體力量的重要途徑,也是基層實踐的迫切需要。文章以聊城市為例,基于聊城市鄉村治理人才隊伍建設現狀,全面分析鄉村治理人才隊伍面臨的問題,進而提出針對性的改進策略,以期對聊城市積極開展鄉村治理工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有所裨益。
關鍵詞:鄉村治理;人才隊伍;聊城市;人才培養
文章編號:1674-7437(2023)11-0156-03? ? ? 中國圖書分類號:D422.6;C964.2? ? ? ?文章標識碼:A
2018年《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中提出要“匯聚全社會力量,強化鄉村振興人才支撐”[1],加強鄉村治理人才隊伍的建設;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再次強調要“加強鄉村人才隊伍建設”[2],健全黨組織領導的鄉村治理人才隊伍建設,不斷增進鄉村治理效能。基于此,為全面夯實基層基礎,扎實推動鄉村振興,聊城市需要梳理當前鄉村治理人才隊伍建設的舉措,基于隊伍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提出針對性的優化對策,從而健全鄉村治理人才隊伍的管理體系,激起人才“活水”,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1? ?聊城市鄉村治理人才隊伍建設的現狀
聊城市位于山東省西部,是中國十大休閑城市之一,也是山東省重要的蔬菜種植基地。截至2021年底,聊城市共有135個鄉、鎮、街道,擁有2 401個行政村,鄉村戶數136.79萬戶,鄉村人口454.21萬人,占全市總人口的76.62%[3]。聊城市在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推進中,不斷強化鄉村產業建設,促進農村經濟快速發展,第一產業生產總值從2016年的298.70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374.21億元,增幅達到25.28%。聊城市農村經濟取得的成就離不開高質量人才隊伍的共同努力,近年來,聊城市抓住上級黨委政府的政策紅利,積極推進鄉村人才振興,打造了一支現代化鄉村治理人才隊伍。
1.1? ?加強農村黨員干部培訓
素質過硬的黨員干部是鄉村治理隊伍的中堅力量,開展農村黨員干部培訓工作成為聊城市鄉村治理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舉措。近年來,聊城市全面提高農村黨員的履職能力和綜合素質,充分發揮鄉鎮(街道)黨校在基層黨員教育中的主陣地作用,在線下教學的基礎上,利用“互聯網+”優勢和大數據教育平臺的便利,全力提升黨員干部的能力和素養,增強黨員教育實效。在實際工作中,不斷完善村黨支部書記年培訓模式,始終堅持政治引領、全員覆蓋、務實高效和深度融合,組織農村黨員干部參觀學習、交流研討。例如,2022年7月,聊城市委組織部下發《關于開展村(社區)“兩委”干部集中培訓工作的通知》,組織村(社區)“兩委”干部為期1周的全覆蓋集中培訓,全市累計開設鎮級培訓班359期,培訓人數26 003人,進一步增強了村(社區)“兩委”干部治理鄉村、服務群眾和帶頭致富的能力[4]。
1.2? ?打造農業技術人才隊伍
高質量的農業技術人才是鄉村治理隊伍的重要主體,加強對農業技術人才培養是聊城市鄉村治理人才隊伍建設體系中的有機組成。2021年,聊城市鄉村從業人員數256.43萬人,農村勞動力規模龐大,因此,聊城市抓住農村人力資源優勢,深入探索人才驅動發展的鄉村治理模式,激發鄉村人才動能,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強的人才保障。一方面,聊城市積極加強農業技術人才培養,充分利用市內教育資源,培養高質量和高水平的農業技術人才。同時建設鄉村實用人才培訓學院,與中國農業大學等科研院所合作,共享師資1 800余人,打造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新型職業農民,開展實用技術培訓1.3萬人[5]。另一方面,聊城市不斷吸引集聚各類人才扎根鄉村干事創業。通過財政支持與政策優惠吸引高學歷人才返鄉創業,強化創業扶持,全力激發人才干事動力,組成一支現代化的農業技術人才隊伍。近五年,聊城市累計為農村自主創業和返鄉創業農民發放貸款34.82億元,同時連續4年組織新型職業農民的“土專家”“田秀才”職稱評審活動,選出399名農業技術人才發放一次性獎勵165萬元[6],極大地增強了聊城市農業技術人才隊伍的整體實力。
1.3? ?構建鄉村治理人才體系
鄉村振興視域下的鄉村治理主體既包括農村黨員干部、農業技術人才,還涵蓋其他職業主體與對象。聊城市聚焦鄉村產業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的現實需要,緊抓不同類型、不同主體的人才隊伍培育,全面構建多樣性、多極化和多維度的隊伍體系,夯實鄉村自治主體,為鄉村治理注入活力。首先,在農民群體的人才隊伍建設上,以聊城市鄉村實用人才培訓學院為基地,推行“互聯網+技能培訓”的教育模式,不斷提升區域內農民的素質,累計服務農村勞動力16.65萬人次;其次,在知識分子的人才隊伍建設上,從職業院校、技工院校的教育端發力,通過發展職業教育來培養高素質鄉村治理人才,例如,通過實施“三支一扶”計劃,招募394名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從事支農、支教、支醫活動;再次,在涉農產業管理人才隊伍建設上,引進培育高效生態農業類泰山產業領軍人才6人,組建64支科技特派員鄉村振興服務隊下沉到鄉村開展常態化的服務,指導“四治”“三清”“一改”工作,不斷夯實基層治理基礎。
2? ?聊城市鄉村治理人才隊伍建設的問題
聊城市鄉村治理人才隊伍建設取得了顯著成就,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鄉村治理和鄉村振興的深入推進。
2.1? ?鄉村治理人才隊伍結構不夠優化
受到城鄉二元體制的影響以及傳統農耕思想的束縛,相對于城市治理人才隊伍而言,聊城市鄉村治理人才隊伍結構還不夠完善。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性別與年齡比例失衡。由于鄉村環境相對惡劣,加之治理工作較為繁瑣,因此鄉村治理人才隊伍中的黨員干部群體存在“男多女少”“偏中老齡化”的問題。根據對聊城市茌平區楊官屯鄉的6個行政村的調研結果顯示,2021年底,6個行政村“兩委”成員共計52人,其中男性34人,占比65.38%,而女性僅為18人,占比34.62%;而村黨支部委員會和村民委員會成員的平均年齡則分別為48.3歲和50.26歲,老年干部所占比例較大,拉高了鄉村治理人才隊伍的年齡。二是整體文化水平偏低,知識結構有待優化。根據調研結果顯示,楊官屯鄉的6個行政村“兩委”班子以中專和大專學歷居多,人數為28人,占比達到53.84%,大學本科學歷占比僅為11.54%,暫時沒有本科以上學歷的治理人才。
2.2? ?鄉村治理人才隊伍素養良莠不齊
從鄉村治理主體來看,主要包括基層黨組織(村黨支部委員會)、政府主體、社會組織(村民委員會)和居民個體,在參與鄉村自治、德治、法治、智治、政治的“五治”建設中,雖然各大主體扮演的角色不相同,起到的作用亦有所差別,但其共同助力于鄉村環境,如果某一參與主體素質不高,便會形成鄉村治理的“漏桶效應”,影響鄉村治理的整體成效。在聊城市鄉村治理人才隊伍中,村民是鄉村自治的重要參與主體,這一群體規模龐大,部分群體的學歷水平較低,法律意識淡薄、道德水準較差、政治覺悟不高,是鄉村“法治”“德治”“政治”的短板。此外,在鄉村治理的基層黨組織隊伍和政府主體隊伍中,也存在極少數的濫竽充數者,缺乏相應的群眾意識與政治覺悟,疏于學識提升和基層歷練,理論水平較差,實踐能力不足,更有甚者違規違紀,極大地拉低了鄉村治理人才隊伍的整體素質。根據相關數據顯示,2022年,聊城市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專項整治工作上,清收資源、資產租賃發包費959.69萬元,批評教育提醒165人次[7]。
2.3? ?鄉村治理人才資源供需結構失衡
聊城市鄉村治理人才供需結構錯位,治理人才的供給無法滿足鄉村振興戰略下的實際需求,集中表現在人才供給數量不均和人才供給渠道不暢兩個方面[8]。聊城市作為全國著名的蔬菜種植基地,具有“中國蔬菜第一市”的美稱,但是,市內縣域經濟發展不平衡,這種區域發展差異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人才隊伍的供需。在市場人力資源的定律下,產業發展較好的村莊引才和招才難度小,在鄉村治理人才隊伍建設便具有相應的優勢,反之,則處于劣勢。在這一客觀實情下,產業優勢帶來的鄉村人才虹吸效應明顯,人才供給數量較多,而其他沒有產業優勢的鄉村,人才聚焦不足,治理工作事倍功半。而在人才供給渠道方面,行政村“兩委”成員多由本地村民選舉,且大多屬于當地人,雖有少數下基層歷練的“村官”,但這些人扎根鄉村的意識較弱,如此便造成了鄉村治理人才資源供需結構失衡的問題。
3? ?聊城市鄉村治理人才隊伍建設的對策
3.1? ?吸引青年人才回流,優化人才隊伍結構
鄉村治理人才隊伍需要不斷注入年輕的活力,聊城市需要從鄉村治理基層崗位吸引力提升、改善創業就業環境和完善鄉村配套設施三個方面入手,吸引青年人才回流,從而優化鄉村治理人才隊伍結構[9]。首先,增強鄉村治理基層崗位的吸引力。從鄉村治理基層崗位的公平選拔、待遇提升、福利增加、職業規劃層面入手,提供醫療、養老等社會保障服務,鼓勵高校畢業大學生返鄉加入鄉村治理工作中,充分發揮青年學生的工作能力及創新能力,優化鄉村治理人才隊伍的年齡結構;其次,改善創業就業環境,吸引更多高質量創業人才回歸加入鄉村治理人才隊伍中來,并拔高整體治理水準。聊城市要制定完善的創業鼓勵機制,同時在已有的鄉村產業基礎上擴大就業崗位,吸引高校畢業學生回流;最后,完善鄉村基礎配套設施,打造宜居住、宜工作的鄉村環境,從而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和社會精英落戶,塑造堅定的扎根信念,提升鄉村治理人才隊伍的整體素質。
3.2? ?持續深化人才培育,提升治理隊伍水平
針對聊城市鄉村治理人才隊伍素質良莠不齊的問題,需要從教育培訓上入手,提升治理隊伍的水平。一方面,完善培訓內容。鄉村治理人才隊伍的不同主體,設計相應的培訓內容,從而針對性地提升鄉村治理能力。例如,針對村黨支部委員會中基層黨員政治覺悟不高、群眾意識薄弱,可以在加強基層黨建之余,重點學習黨的最新理論成果,提升黨員的服務意識和帶頭作用,引導村民做好鄉村治理工作。同時根據鄉村“五治”的現實需要,借助村廣播、村文化室、文化宣傳欄等,加強對村民的法律知識、道德思想等的教育。另一方面,改進培訓方式。隨著村村通的落地,聊城市農村信息化發展取得顯著進步,因此,在深化鄉村治理人才培育過程中,可以充分發揮信息化帶來的便利,利用網絡學習平臺拓寬鄉村治理人才隊伍的學習途徑,例如,同步推進“線上網絡班級”和“線下實體課堂”,雙管齊下增強人才培育效果。
3.3? ?優化人力資源配置,打造良性成長環境
結合聊城市鄉村治理人才資源供需的癥結,需要從人才“供給側”改革入手,彌補人才供需的結構性失衡。具體而言,從人才供給數量上看,聊城市要構建提升待遇與完善服務雙輪并重的人才任用機制,尤其是對于相對落后的行政村而言,更要注重教育改革和財政傾斜。以工作報酬為例,可以根據村集體經濟的實際情況來量化績效報酬,推動更多鄉村治理的專業型人才到艱苦的地方去,在激發鄉村治理人才的工作積極性之余,補足鄉村地區人才供給不足的短板,從而夯實鄉村振興的人力資源基礎[10]。從人才供給渠道拓展方面來看,規范基層民主決策機制,強化鄉村治理人才在村民自治中的帶動作用。同時強化鄉村治理人才隊伍之間的合作,增進基層黨組織(村黨支部委員會)、政府主體、社會組織(村民委員會)和居民個體等鄉村治理人才隊伍的內部凝聚力。例如,繼續實施基層黨建“紅色領航”工程,打響黨組織領辦合作社品牌,成立黨支部領辦合作,打造“黨建引領+合作社+市場化運作”發展模式。
4? ?結束語
聊城市持續加強農村黨員干部培訓,打造農業技術人才隊伍,不斷構建鄉村治理人才體系,致力于構建一支現代化的鄉村治理人才隊伍。但是在實踐過程中,聊城市鄉村治理人才隊伍建設還面臨結構不夠優化、素養良莠不齊和供需結構失衡的問題,因此聊城市需多措并舉吸引青年人才回流,優化人才隊伍結構,同時持續深化人才培育,提升治理隊伍水平,不斷優化人力資源配置,打造良性成長環境的策略。
參考文獻:
[1]中國政府網.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EB/OL].(2018-02-04)[2018-02-04].https://www.gov.cn/zhengce/2018-02/04/content_5263807.htm.
[2]中國政府網.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EB/OL].(2023-02-13)[2023-02-13].https://www.gov.cn/zhengce/2023-02/13/content_5741370.htm.
[3]聊城市統計局.聊城統計年鑒(2022年)[M]. 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2.
[4]閃電新聞. 聊城市高質量完成村(社區)“兩委”干部集中培訓工作[EB/OL].(2022-08-15)[2022-08-15]. https://sdxw.iqilu.com/w/article/YS0yMS0xMzE4NTA5MQ.html.
[5]齊魯壹點.成立專班,茌平區全力構建鄉村振興新格局[EB/OL].(2023-02-24)[2023-02-24].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8680635158240482&wfr=spider&for=pc.
[6]閃電新聞. 集聚人才扎根鄉村,聊城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EB/OL].(2023-03-29)[2023-03-29].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1681156395196326&wfr=spider&for=pc.
[7]閃電新聞.聊城市紀委監委公布2022年群眾身邊腐敗和不正之風專項整治工作成果[EB/OL].(2023-01-17)[2023-01-17].https://sdxw.iqilu.com/w/article/YS0yMS0xNDAwNDQ1MQ.html.
[8]吳麗峰.現代化背景下鄉村人才振興路徑探索——基于聊城市鄉村人才發展狀況的調研[J].北京農業職業學院學報,2022,36(03):44-50.
[9]牟月.加強鄉村治理人才隊伍建設的對策建議[J].農村.農業.農民(B版),2023(06):22-24.
[10]莊勇.加強社工人才隊伍建設? 助推鄉村社會治理現代化[J].中國社會工作,202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