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名:《信息化背景下高校英語教學創新研究》作者:毛佳玳出版社:浙江工商大學出版社ISBN:978-7-5178-4877-6出版時間:2022 年3 月定價:56 元
“信息化”是當代社會的顯性表征之一,它突顯出信息技術、要素、工具、資源等在各種社會場景中的普及性,而當“信息化”介入到教育場景中,也就形成了“教育信息化”的新業態與新范式。從現實維度出發,英語是貫穿我國學校教育各層次、全過程的語言類學科,它自然是教育信息化實踐的重點關注對象,在諸如智能手機英語學習APP、社交軟件、在線智慧課堂等信息化媒介(平臺)應用前提下,高校英語課程的原始教學環境、常規教學模式及固有教學用具等必然發生異變,取而代之的“情境化學習”環境、“學生主導型”教學模式及多媒體教具等,將顯著促進高校英語教學的創新發展。相對應的,有鑒于信息化優勢能夠在英語教學中發揮系統性、結構性、顛覆性影響,這倒逼高校英語教師樹立新理念、培育新素質、掌握新方法,如視頻剪輯、數據分析及在線互動等操作技能,以保障信息技術與高校英語的有效融合。《信息化背景下高校英語教學創新研究》一書由毛佳玳編著,該書為讀者解讀了英語教學信息化的背景、發展、內涵及特征等內容,并以高校英語教師為對象,深度解析了這一群體在信息化背景下面臨的挑戰及需要做出的“職能轉變”。該書主體部分是“信息技術+高校英語”教學體系構建,作者將落腳點放在主題單元教學資源創新、混合式教學模式、虛擬仿真技術應用三個方面,通過詳實教學過程展示及生動教學案例講解,為高校英語教學的創新發展提供了可行之徑。總覽全書,具備三個顯著特色。
章節簡明、邏輯合理。作為一部英語教學指導專著,該書突出結構簡單、主題明了的編寫特色,各章節內容確保了要素完整、相對獨立,同時在整體上突出合理化邏輯,其中第一章分開論述“信息化要素”與“高校英語”,第二章內容探討兩者如何實現深度融合,第三章內容圍繞英語教師展開,探討“實現融合”過程中教師應秉承何種理念、形成何種能力、承擔何種職能等。剩余部分(第四至第六章)則為具體實施內容,即闡明如何將信息化優勢作用于英語教師、英語資源及英語教法。整體上看,該書采用了“由理向實”的發展邏輯,一方面,先將信息化背景下高校英語教學的創新理論、觀點、依據等一一闡明,讓讀者了解“該怎么做、為什么這么做、有誰來做”等一系列問題。另一方面,詳細介紹“信息技術+高校英語”的實踐路徑、方法及模式等內容,讓讀者了解英語教學創新的完整過程與多元手段,尤其是明確信息技術應該在高校英語課程的“什么時候、哪個節點、何種程度”地運用,因此,該書具備很好的指導意義。
問題意識、剖析深入。該書指出,英語教師信息素養是影響英語教學創新發展的關鍵所在,通過對“教學存在的缺陷”“教師的任務嬗變”及“教師角色的轉變”三方面分析,該書歸納出一系列問題,包括授課手段陳舊單一、教學過程教師主導、教學用具停滯不前等,相對而言,教師“缺乏信息化的全面認識與執行手段”才是最核心的問題。該書立足信息化背景,對這一問題進行了深入剖析,一方面,信息化要素的廣泛且深入滲透,導致英語教師傳統型教學任務的系統嬗變,教師不僅要“教英語”,還要掌握信息技術在教學情境創設、教學時空拓展、教學資源整合等方面的功能發揮,換言之,教師要成長為“信息技術+高校英語”模式的設計者與實施者,因此,補充信息技術知識及操作技能是應然之舉。另一方面,在信息化技術、工具及資源等輔助下,學生“學英語”的條件更加優越,例如,可以借助配音APP 練習口語,借助短視頻擴展詞匯,借助教育平臺下載考試資料,在這種情況下,英語教師角色應主動從“課堂主導”向“學習引導”轉變。
課例具體、務實性強。該書側重于高校英語教學創新方案的設計與實施,為讀者提供了詳實具體的課例,在這些課例中,既有利用信息技術展開“大學英語主題式教學”的方案,也有如何收集、整合、利用英語數字化資源的案例,還提供了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翻轉課堂”模式、虛擬仿真教學、在線批改及評價等具體方法。該書在講明“方法如何運用”的基礎上,也闡明了“信息技術+高校英語”教學模式的注意事項,歸納而言,一方面要注重教學步驟細化、科學安排輸入內容,不可盲目濫用信息化優勢,導致英語知識內容膨脹、傳授過程混亂。另一方面,要加強多元教學手段的科學組合,以信息技術作為“粘合劑”、多管齊下,促使高校英語教學創新發展達到“1+1 >”的效果;綜上評析,《信息化背景下高校英語教學創新研究》一書理實協同、內容詳實,可作為高校英語教師專業發展指導用書,也適合英語師范類專業學生研究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