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瑰寶,具有豐富的內涵和深遠的歷史意義。在當今社會中,傳統文化的重要性愈發凸顯,它不僅是中華民族的獨特符號,更是國家的文化軟實力。而在英語學習中,傳統文化的融入也逐漸成為一個備受關注的話題。傳統文化與英語教學相結合,既能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又能增強學生的文化素養和國家認同感。本文旨在探討如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指向傳統文化,設計適合小學生的英語單元整體作業及學習單,以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和語言技能。
關鍵詞:中國傳統文化;英語學習;小學;單元整體作業;學習單設計
作者簡介:蔣巧麗,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宿遷分校。
一、傳統文化的定義和重要性
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或一個民族代代相傳的傳統價值、信仰、知識、技藝、習俗和文藝作品等的總稱。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瑰寶,具有深厚的歷史底蘊和廣泛的社會影響。它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基礎。傳統文化包含了豐富的內涵和深遠的歷史意義,它不僅是民族的文化底蘊和精神傳承,更是國家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在于它對一個國家或民族具有深遠的影響。首先,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或民族的精神根基,它蘊含了歷史、文化、人文等多個層面的信息,可以為今天的生活提供借鑒和啟示。其次,傳統文化具有強烈的文化認同感和國家認同感,可以增強人們的民族自豪感和國家歸屬感。對于一個國家而言,傳統文化也是推動文化創新和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另外,傳統文化還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因素,它代表了人類文明的歷史遺產和智慧成果。然而,隨著現代化的進程,傳統文化面臨著嚴重的威脅。在現代化的沖擊下,傳統文化的傳承和保護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因此,需要從多個方面進行保護和傳承,包括教育、研究、保護、傳承、推廣等方面。只有全面推進傳統文化的保護和傳承,才能更好地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提升國家的文化軟實力,增強國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小學英語單元整體作業設計存在的問題
小學英語單元整體作業設計是小學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既能夠幫助學生復習和鞏固已學知識,又能夠幫助學生拓展知識面,提高語言應用能力。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很多英語單元整體作業設計還存在著一些問題。
(一)基礎作業題較多
小學英語是學生英語學習的起點,因此小學英語教育必須重視基礎知識的教學。然而,在小學英語單元整體作業設計中,很多英語教師過于注重基礎作業題的設計,而忽視了對學生英語能力的全面培養。基礎作業題,通常是指一些較為簡單的語法和詞匯練習題,例如填空題、選擇題、翻譯題等。在小學英語單元整體作業設計中,基礎作業題占據了很大的比例,這樣會導致學生重復做題,占用大量的時間對他們的英語學習沒有實際的幫助。
(二)作業開放性較低
在小學英語單元整體作業設計中,很多英語教師缺乏對作業開放性的認識,往往將作業的內容和形式限定在固定范圍內,使得學生在完成作業時缺乏自主性和創造性。英語單元整體作業設計的開放性較低,這就意味著學生缺乏發揮創造力的機會,容易導致學習興趣下降。例如,一些設計要求學生單純地抄寫單詞、短語和句型,或者背誦語法規則和口語表達方式,這樣的作業設計缺乏實際意義和學習樂趣,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和成長。
(三)作業形式單一
小學英語單元整體作業的形式通常比較單一,多數為書面作業,如填空題、選擇題、翻譯題等,很少涉及口語、聽力、閱讀等方面。然而,英語學習不僅僅是掌握基礎知識,還需要培養學生的英語語感、口語表達能力、聽力理解能力、閱讀理解能力等多方面的技能。因此,在小學英語單元整體作業設計中,應該增加多種形式的作業,如口語作業、聽力作業、閱讀作業等,以此全面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
(四)作業缺乏層次化
在小學英語單元整體作業設計中,很多英語教師缺乏對作業層次化的認識,往往只是簡單地按照課本內容設置一些基礎作業和拓展作業,缺乏層次性和逐步深入的設計性。這就使得學生在完成作業時難以清晰地了解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掌握程度和發展方向。例如,一些作業設計只是簡單地讓學生根據書本上的例句模仿、背誦和填空,這種作業設計缺乏挑戰性和反思性。
三、指向中國傳統文化開展小學英語單元整體作業優化設計的策略
隨著中國傳統文化的回歸和強調,教育也逐漸注重傳統文化的融入和發展。在小學英語單元整體作業優化設計中,教師可以通過融入傳統文化元素來實現對學生英語學習的提升和促進。
(一)設計英語分層作業
針對小學英語單元整體作業存在的問題,教師可以通過設計英語分層作業來優化整體作業。英語分層作業,是指將作業分為多個層次,分別設置不同難度和形式的作業題,以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具體來說,可以將作業分為基礎層、拓展層和挑戰層三個層次。基礎層作業主要包括詞匯、語法、聽力等基礎知識練習,針對初學者;拓展層作業則要求學生應用所學知識進行情境對話、寫作等任務,讓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得到提升;挑戰層作業則通過閱讀理解、聽力理解等形式,挑戰學生的英語能力。這種英語分層作業不僅可以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還可以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設計單元多類型作業
在小學英語學習中,作業是一個重要的環節,它可以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提高英語水平。然而,傳統的作業形式過于單一,只包含選擇題、填空題等基礎練習,這就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因此,教師可以在小學英語單元整體作業設計中,采用多種類型的作業,以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首先,教師可以設計閱讀理解作業。閱讀理解是英語學習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可以幫助學生提高閱讀理解能力,拓展閱讀視野。在設計這類作業時,教師可以結合傳統文化元素,比如通過閱讀中國古代寓言故事,讓學生在閱讀中體驗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和特點,同時也能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和思維能力。其次,情景對話作業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在模擬真實場景中練習英語,提高他們的語言交際能力。在設計這種作業時,教師可以采用一些具有中國特色的情景,例如,學習如何在中國的傳統節日中祝福他人,讓學生在情景對話中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此外,教師也可以設計作文訓練作業。作文是英語學習中非常重要的環節,可以幫助學生提高語言表達和思維能力。在設計這類作業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學習中國的詩詞歌賦來進行作文訓練,讓學生在寫作中深入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歷史背景和文化內涵。最后,口語表達作業也是非常重要的。通過學習中國的節日和民俗來練習口語表達,可以讓學生在語言實踐中體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同時也可以提高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和語音語調。
(三)設計生活探索類英語作業
傳統的小學英語單元整體作業設計,作業形式單一,學生缺乏自主性和創造性。因此,在優化整體作業設計中,可以設計生活探索類英語作業。生活探索類英語作業,是指通過生活話題和學生興趣點,讓學生自主探索英語學習內容的一種作業形式。具體來說,可以設計一些任務,如觀察并描述一幅圖片、編寫一則新聞報道、錄制一段英語視頻等。在這些任務中,可以融入傳統文化元素,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并通過學習英語來表達和分享自己的觀點和想法。這種生活探索類英語作業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還可以鍛煉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和思維能力。
四、指向中國傳統文化的小學英語學習單設計的設計策略
指向中國傳統文化的小學英語學習單設計需要結合傳統文化主題設計單元內容,采用多元化的學習方式,強調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以及加強文化體驗和實踐活動等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和學習英語,同時了解和體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這些策略能夠幫助學生在學習英語的同時,更好地了解和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進而提高他們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和文化素養。
(一)結合中國傳統文化主題設計單元內容
在設計英語單元內容時,教師可以巧妙結合中國傳統文化的主題,例如“中秋節”“春節”等,讓學生通過學習英語單詞、短語和句型,這樣不僅掌握了英語知識,還能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和特點。同時,可以引入一些傳統文化故事和習俗,讓學生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歷史背景和發展過程,從而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通過一些具體的教學策略來實現這一目標。例如,在教學中可以介紹一些與中國傳統文化相關的英語單詞和短語,如mooncake、lantern等,并通過圖片、視頻等多種形式展示相關文化活動和習俗。同時,也可以設計一些與傳統文化相關的練習題和作業,例如編寫與中秋節或春節有關的英語日記或情景對話,或者進行口語練習,以加深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和體驗。此外,還可以通過開展一些特殊的活動來引導學生更好地理解和體驗傳統文化。例如,在中秋節或春節前,可以邀請文化專家或教師來講解有關傳統文化的知識,或者組織學生參觀傳統文化相關的博物館或展覽,以提高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知和興趣。
(二)采用多元化學習方式
在小學英語學習單元的設計中,采用多元化的學習方式能夠幫助學生更全面地掌握英語知識和技能,提高英語語言的應用能力。除了傳統的聽、說、讀、寫等方式,還可以結合現代技術手段,如音視頻材料、網絡資源等,來實現多元化的學習方式。首先,通過聽力訓練,學生可以提高對英語語音、語調、語速等方面的理解和感知,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英語。其次,通過口語訓練,學生可以提高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增強交際能力。在課堂中,可以采用情景對話、角色扮演等方式,讓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進行英語交流,鍛煉語言應用能力。再次,通過閱讀和寫作,學生可以進一步提高英語語言的應用能力。通過閱讀英語文章,學生可以學到更多的詞匯和語法知識,同時也可以提高閱讀理解能力,以更好地理解英語文章和文化背景。通過寫作,學生可以練習英語書寫和表達能力,培養創新思維和邏輯思維。除此之外,現代技術手段的應用也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英語。例如,通過網絡課堂、在線學習平臺等方式,學生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學習和實踐英語,了解英語在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應用情況,能夠更好地掌握英語知識和技能。
(三)強調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
在小學英語學習單的設計中,注重培養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非常重要。除了傳統的英語知識練習,例如聽、說、讀、寫等方式,情景對話和互動活動也是非常有幫助的學習方式。通過情景對話,學生可以模擬真實場景,練習英語的實際應用,從而提高語言交際能力。在設計情景對話時,教師注重真實感和互動性。例如,在中秋節的學習單元中,教師可以設計一些與團圓、賞月、吃月餅等相關的情景對話和互動活動,讓學生在模擬中秋節的場景中練習英語表達和交流。此外,還可以引入小組互動活動,例如角色扮演和小組討論,讓學生在小組中互相交流和合作,從而培養他們的合作能力和語言交際能力。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還應該給學生充分的機會來實踐他們所學的英語知識。例如,在學校組織的英語活動中,可以讓學生自由交流,與其他學生、老師或外國友人交流,以此提高他們的口語交際能力。通過多種途徑的英語學習和實踐,學生的英語語言應用能力將會得到有效提高。
(四)加強文化體驗和實踐活動
在小學英語學習單的設計中,除了注重英語語言的學習,還應該注重學生的文化體驗和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學習英語的同時了解和體驗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和特點。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教師可以設計一些與中國傳統文化有關的學習活動,如觀看傳統文化節日的慶祝活動、制作傳統手工藝品、學唱傳統歌曲等。通過這些活動,學生可以在實踐中了解和體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同時也可以提高他們的英語語言水平和跨文化交際能力。此外,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和互聯網資源,讓學生通過觀看視頻、聽聽力材料等方式來加深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識和理解。通過這些綜合性的學習活動,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培養學生對英語學習和中國傳統文化的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成果。
綜上所述,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瑰寶,它具有豐富的內涵和深遠的歷史意義。在英語學習中,中國傳統文化的融入可以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增強學生的文化素養和國家認同感。通過將中國傳統文化融入設計適合小學生的英語單元整體作業及學習單中,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國傳統文化知識,同時也能夠提高語言技能和文化意識。
參考文獻:
[1]黃靜妍.淺談“雙減”背景下的小學英語作業設計[J].甘肅教育研究,2022(9):109-111.
[2]姚貴芳.“雙減”政策下小學英語作業設計有效性的實踐[J].品位·經典,2022(17):170-172.
[3]白麗麗.“雙減”背景下小學英語序列化作業設計策略[J].品位·經典,2022(19):148-150.
[4]方雪蕊.關于小學英語作業設計的相關思考[J].西部素質教育,2022(19):19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