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高中英語閱讀理解能力是高考中一個重要考查方向。本文以高中英語學習要求為基礎,從高中英語閱讀存在的問題、時文閱讀在促進高中生閱讀能力和思維品質提升中的作用、高中時文閱讀材料選擇時的注意事項三個方面做出了闡述。
關鍵詞:高中英語;時文閱讀
作者簡介:王輝,貴州省遵義市第四中學。
一、高中英語閱讀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在閱讀時出現的問題
1.對于教材閱讀材料缺乏興趣;
2.閱讀過程中沒有體現主體地位;
3.學生對文章的閱讀僅停留在較淺層次理解的階段。
(二)時文閱讀材料特點
優點:
1.選材面廣;
2.內容新,綜合性強;
3.材料多來源于外刊,內容真實,語言地道、得體;
4.能夠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缺點:
1.內容繁雜,挑選難度大;
2.內容與高中生閱讀能力匹配度不高;
3.因為要把關文章的價值引領,所以教師的備課難度加大。
二、高中英語學習的要求
(一)高中英語課程的要求
高中英語課程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英語學習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英語學習的目的,發展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語學習目的,發展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語學習策略: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素養整合發展的基礎上。
(二)時代對學科的要求
1.強化英語使用得體性;
2.重視培養和提升學生獲取具體信息和根據信息進行合理推斷的能力;
3.關注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關注其邏輯性思維和批判性思維的提升。
以上幾點都離不開英語閱讀的過程。閱讀是英語教學的重要內容,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其閱讀能力得以提升,對提高學生的英語成績和英語表達能力至關重要;對培養學生獲取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至關重要;對學生語言的得體性的培養以及批判性思維的培養的作用是潛移默化卻又意義深遠。
三、高中時文閱讀對學生的學習成績的影響
為了能真實監測到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在閱讀分數上的體現,筆者分析了2023屆學生第一次月考、第二次月考、期末考試成績中的閱讀理解部分(21題-40題)6個班級的平均分(見表1)。
表1為2023屆入學后表1第一次考試數據。筆者分析了對象班級(2、5、6)和對比班級(1、7、8)的閱讀得分,對象班級和對比班級閱讀總平均分一致。
表2為第二次月考閱讀理解(21題-40題)平均分對比情況。從第二次考試情況來看,實驗對象班級閱讀理解平均分高于對比班級平均分1.19 分。
表3為期末考試閱讀理解(21題-40題)平均分對比情況。從第二次考試情況來看,實驗對象班級閱讀理解平均分高于對比班級平均分0.9 分。
從以上三次考試閱讀理解均分,能夠直觀地反映出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變化。
四、高中英語時文閱讀對學生的情感素養和思維素養的影響
英語學習對于母語為漢語的中國學生來說,在學習中,難免會受到母語的負遷移的影響。舉例說明。
(一)英語和漢語的使用習慣的差異帶來的負遷移
The nurse had him take a? ?36? ?in the waiting area,? ?37? ? pe-rsuading? ?him it would be at least 40 minutes? ? 38? ?someone would be able to see him.(2010.全國1卷)
36. A. breath? ? ? ?B. test? ? ? ?C. seat? ? ? ?D. break
37. A. persuading? B. promising? ?C. understanding? D. telling
學生在做36題的時候,受到母語表達在勸告別人稍做等待時常說“請先休息一下,稍做等待”的影響,許多學生選擇了D.break. 而英語中take a break 的break的含義是“a short period of time when you stop what you are doing and rest”。因此并不符合題意,正確答案為 take a seat, 指的是“就坐”。
(二)英語和漢語文化背景差異帶來的負遷移
Smith? ? 8? ?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and then attended Mayo Medical School, which includes a? ? 9? ? leading cancer research center for OGS.(? ? ? ? )
8. A. moved to? ? ? ? ? ? ? ?B. dropped out of
C. transferred to? ? ? ? D. graduated from
9. A. leading? ? ?B. common? ? ?C. struggling? ? ?D. tiny
該題目中第8題正確答案為graduated from,意為從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畢業后進入Mayo Medical School進行醫學學習。學生的疑問在于“為什么大學畢業后才去學醫?不是直接學習醫學嗎?”這里面就涉及不同國家的學校設置要求,即文化差異問題。在美國,本科生是沒有醫學專業的,所以要學習醫學,需本科畢業后讀研究生。
從以上兩個例子中可以看出,單純學習課本知識已經無法滿足新時代對于外語學習的要求。學生需要多方面涉獵話題以及文化背景知識。這樣才有助于他們在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語言之間的轉換中形成自己的批判性思維,甚至是跨文化交際和多元化意識。在批判思維和跨文化意識得到提升的基礎上,學生的閱讀能力才能真正意義上得到提高。
時文閱讀因為其材料的真實性以及表達地道性,優勢非常明顯。
五、高中英語時文閱讀訓練注意事項
(一)選擇合適的閱讀材料,提升學生的思維素養
網絡時代給人們提供了大量的英文素材,但同時也帶來了很大的挑戰。能否選到合適的時文閱讀材料,將會直接影響學生的閱讀效果。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認知特點和學習能力,選擇適合他們的時文閱讀材料。教師在選擇材料的時候,要特別注意材料的時效性,關注材料的難度(尤其是長難句的理解)和生詞數,力爭做到既不打擊到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要達到提升閱讀興趣、拓展知識廣度,提升思維素養的目的。
總的來說,選擇合適的英語閱讀材料需要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1.選擇權威雜志或者網站。權威雜志或網站使用的英語相對更規范,針對某些特定事件的看法發表也更具權威性。
2.選擇貼近高中生生活的材料。經筆者調查,學生感興趣的閱讀話題排行榜如下圖:
以上調查數據可以作為教師選擇時文閱讀材料的參考。從上圖不難看出,高中生對于影視娛樂、美食、校園生活這三個相關話題尤為感興趣。這樣的選擇也非常符合高中生的認知特點和生活習慣。
3.教師需要恰當控制所選材料的長度和難度。很多英文報刊和網站出現的文章篇幅很長。也會有大量非高中課標詞匯、習語、俚語或者不規范表達出現。如果奉行“拿來主義”,那么學生會覺得閱讀難度加大,久而久之,學生容易喪失閱讀興趣。那么,針對這個問題,教師可以參考以下幾種方式:
(1)壓縮文章篇幅,在保證邏輯以及意義通順的前提下,僅保留主要信息。
(2)替換超綱詞匯。有效利用考綱詞匯來恰當替換生僻詞匯或者影響閱讀的關鍵詞匯;或者給關鍵詞加上中文釋義。
(3)提供背景信息。有些話題會涉及某一個領域的專業知識,如果在閱讀前加上背景知識的補充,會降低閱讀難度,提升讀的興趣。
另外,教師還要關注學生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引導。英文報刊、英文網站內容繁雜,教師在選擇的時候應該特別注意選擇一些能正向引導學生的文章,能弘揚中華文化,增強文化自信的文章,讓學生在感受文化差異的同時又能認同中國文化,從而學會辯證看待中西方文化差異的影響。
(二)結合現有教學素材,適當延伸,滿足學生深層次發展需要
高中英語教師應該在現有教材的基礎上,在緊扣課標的基礎上,“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思想為指導,立足學情,充分客觀充分了解學生興趣、既有知識掌握情況、在學生的認知水平的基礎上進行深度和廣度的延伸,創造性地使用現有教材,拓展并加深現有教學素材的資源,以滿足學生知識能力發展的需要。所以,時文閱讀也可以是基于教材的時文閱讀。現有教材每個單元都有一個中心話題,教師可以以此中心話題為依托,搜尋更深層面話題。這樣既學習了課本內容,完成了相應的教學任務,又挖掘了知識的廣度和深度。
總之,依據學生、教師、教材的實際情況,巧妙整合教學資源并突出時代性,能夠充分體現教材的載體作用和教師的教學基本功。也能更多地引導學生關注社會后,在學習知識的基礎上培養其獨立思考和辯證思考的能力,促進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提升,形成沉浸式教育。
(三)在課堂教學中逐步滲透,保證訓練效果
閱讀理解能力和語言文化素養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因此,教師不能僅僅依靠純粹的時文閱讀,應注重在英語課堂上逐步滲透。在設計日常課堂教學的閱讀訓練環節時,教師可以依托教材中提供的教學素材,以時文閱讀作為輔助,每次訓練集中于某種閱讀技能的訓練。例如細節理解、判斷情感態度、文章主旨大意等,長期堅持,學生就能養成良好的閱讀能力和習慣。
(四)時文閱讀訓練方式需多樣化
語言學習實質是文化習得的一個過程,它離不開豐富的素材、有效的學習方式。平常學生所做的閱讀訓練,往往是根據考試題型進行匹配。這些訓練方式比較枯燥、單一,限制了學生語言運用能力和思維的發展。因此,在時文閱讀中,教師在閱讀中和閱讀后可以采用多樣化的訓練方式,如讀前辯論、讀中回答問題、讀后續寫故事/讀后發表觀點等,其目的是提升學生語言輸出能力和文化素養。
(五)重視方法的指導,培養高中生英語思維素養
詞匯和語法的積累在英語學習中至關重要,除此之外,正確的閱讀方法也頗為關鍵,是培養學生英語思維和文化意識的途徑。因此,在課堂及課外英語閱讀中,教師除了引入時文閱讀材料,還應該給學生切實有效的閱讀方法的指引說明,學生才能夠更好地理解文章脈絡、故事發展走向、理清文章思路,從而達到思維訓練的目的。
綜上所述,教師經過精心選材,細心編撰的時文閱讀材料有助于提升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成績。高中英語是高中階段中的重要科目,在英語教學中,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及英語能力十分關鍵。教師在保證教學任務完成的前提下,可以適當進行時文閱讀的閱讀延伸,增強學生的英語思辨能力。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武玉文.探究式學習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英語廣場,2019(6):155-156.
[3]黃莉莉.淺議情感教學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英語廣場,2019(6):166-167.
[4]王倩,王盈盈.思辨性閱讀策略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9(5):175,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