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學設計探究是提升高中英語整體質量的重要途徑,優秀的教學設計能夠對學生英語能力培養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在教學設計探究時,教師可以對當前教學模式進行梳理工作,總結出目前存在的問題,積極尋找解決方案,通過專家、教師的研討根據實際情況設計出行之有效的解決教學方案,以促進學生英語水平全面發展。
關鍵詞:高中英語;單元教學;設計探究
作者簡介:何方,安徽省望江中學。
針對學生高中階段的教育至關重要。一方面,高中教育是學生結束小學、初中階段義務教育后的首要教育模塊,對學生的培養有著重要作用;另一方面,高中教育連接著大學教育,是為大學時期的教育打下扎實基礎的重要途徑。其中,英語作為主要教學科目之一,是學生未來持續發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為了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達成教學任務要求,教師應對高中英語進行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探究,通過教學設計可以更好地提升學生學習水平,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為學生的未來打下扎實基礎。
一、單元教學研究的意義
若要對高中生開展有效的英語單元整體教學,教師需要著重關注教學大綱要求,通過大綱要求內容,總結之前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提出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在此基礎上,對傳統教學方案進行評估整合,制訂新的教學方案,以此推進單元整體教學。教學工作應以學生為主體,高中階段的學生面臨課業任務繁重的壓力,因此應合理制訂教學方案。不僅能夠對學生的英語學習起到指導作用,減少做無用功;也可以帶動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英語素養,對大綱要求的學生英語應具備的能力進行綜合鍛煉;還可對學生的高考工作做好充分的前瞻工作,幫助學生在進入高三之前有一個扎實的英語基礎。因此,開展高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的探討活動,對高中英語教育教學工作有著重要意義。在開展教學調研時,可以在以下兩個原則基礎下進行。
(一)系統關聯原則
在開展高中英語教學工作時,教師應讓整個教學學期具有系統關聯性,可以將整個教學板塊作為一個整體,將其中的模塊充分拆分,并通過其內在關聯進行有機結合。教師在授課時不應只是死板地按照順序講述,在講到部分與后期學習內容關聯性較強的內容時,可對后期學習內容進行部分擴展,在對學生不造成太大難度的同時擴展類似內容,啟發學生對所學內容進行關聯,使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所學內容,激發學生邏輯思維,對英語課程產生興趣。在教學時,教師可以就某一文章話題為中心,對該板塊內容進行拓展, 也可進行適當的課外擴展,引導學生將授課內容與生活相結合,鼓勵學生列舉生活實例,如此可以起到開闊學生視野,增長學生知識面的作用。
(二)有序遞進原則
高中英語教材是根據高中生實際認知水平,根據高中生的普遍學習習慣以及該年齡段的興趣愛好而進行編排設計的。在學習時,教師可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了解高中英語教學內容,由淺入深帶領學生了解高中英語學習方法步驟,最終指引學生熟練掌握高中階段所要求的知識任務,完成高中階段英語教學任務。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按照教科書編排順序,對教學內容進行有序規劃、由淺入深、層層推進教學環節,將教材按照難度劃分不同階段,因材施教,對不同學生制訂不同的任務要求,爭取照顧到所有學生。
二、目前教學工作的現狀分析
(一)課上教學
在新時代高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中,常會出現課程教學思路與實際教學效果不符的問題。部分教師只重視書面的講述,而在學生實際學習效果上用心較少。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時,僅引導學生進行字面閱讀和翻譯,不做過多解釋,教學效果則較差,會導致學生難以深層次理解所學內容,而無法掌握英語教學的內涵,對英語學科也難以提起興趣, 甚至對英語學習產生排斥情緒。
(二)課下作業
在高中英語教學環節中,作業也是極其重要的一環,可以起到鞏固學習知識,強化學習效果的作用。但是在實際教學中,部分教師在布置作業時會出現“偷懶”的現象,只是簡單地將教材后的課后習題布置給學生,布置簡單的單詞重復抄寫作業,將學校硬性要求的作業一股腦兒安排給學生,甚至美其名曰鍛煉學生能力,這種作業形式無法幫助學生鞏固所學內容、開闊視野。教師在布置作業時,應重視作業的質而非量,作業品質要高,作業量合理即可。
三、提升教學效果的解決方案
(一)單元制訂教學方案
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以單元為單位,按照不同單元制訂不同的教學方案,按照不同單元對學生提出的要求,將每個單元的重心有所側重。該任務要求教師抓住不同單元的重點,充分了解教材編排內容,深入研究教材,做到吃透教材,如此才能在實際教學環節起到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在實際編排任務時,可在發掘每個單元的教學核心后,根據教學核心拓展,查找資料尋找相關詞匯、短語、語法句式向學生講解,并對學生提出記憶并熟練使用的要求,按照課程大綱對學生進行培養教育工作。
以北師大版高中英語選擇性必修第二冊Unit4 “Humour”的教學為例,教師要理解該章節以 “幽默”出發,但其教學內涵不僅限于 “幽默”。如第一課的“What's so funny? ”章節,在教學開始時,教師可介紹一些有趣的英語知識以幫助學生快速進入狀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止于“Humour”,還可向學生介紹其他與情緒有關的英語用法,作為拓展學習板塊,列舉單詞、短語幫助學生理解應用;還可向學生提問,由學生介紹其他情緒詞匯,這既能激發學生主動思考能力,調動學生平時積累的英語詞匯句式,還能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同時還可有效檢查學生是否在認真聽課,并督促學生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在“Humour”單元教學結束后,教師可向學生提出尋找生活中的“Humour”任務,以幫助學生完全掌握該單元授課內容,從而達到單元教學任務。部分教師在教學時,只是讓學生先自行閱讀,再標注陌生單詞或難以理解的句子,總結后由教師統一翻譯而不講解,如該文章的“A famous art collector was walking through the city when he noticed a dirty cat lapping milk from a saucer in the doorway of a store.”一句,有學生在學習時會感到翻譯困難,反饋給教師后,若教師僅是告知學生該句意為“一位著名的藝術品收藏家在城市里散步時,注意到一只臟貓在商店門口的茶托上舔牛奶”后就草草帶過,那么學生是難以學到實際內容的。即便這樣的課程進行無數次,學生真正學到的東西也仍是很少,效率低下的同時也容易使學生對英語學科失去興趣。在真正實踐該環節時,不可直接進行翻譯,而是先向學生介紹該句式為疑問語序,對該語法進行詳細介紹,并舉出一些簡單例子讓學生練習,最終由對該句型產生困惑的學生翻譯這個句子,如此可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媒體輔助課程任務
信息化時代科學技術迅猛發展,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海量資源來輔助教學工作進行,教學時利用媒體資源,在教材之外進行拓展教學,極大程度上豐富教學內容,使學生對英語課程產生興趣。在教學時,教師可在單元專題講解前播放一些相關的英語視頻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盡量找一些切合主題并且含有一定知識點的高質量媒體內容;在學習長文章時,可以在互聯網上尋找專業人員朗讀文件向學生播放,并帶領學生跟讀,以鍛煉學生的口語能力和聽力能力;課后可布置使用互聯網完成的作業,要求學生在互聯網上查閱英文資料,利用媒體提升學習效果。
以北師大版高中英語選擇性必修第二冊Unit 5 “Education”的教學為例,教師在上課時可以通過網上尋找資料向學生通過視頻形式展示各種不同國家不同體制下的教育教學方法,以引起學生的思考,以與課文相關有趣內容的形式帶動學生進入從上節課從狀態調整向英語學習狀態。之后在進入第二課“The objectives of education”的學習時,可以播放音頻文件來帶領學生熟悉文章,并留給學生思考解決生僻詞匯的時間,同時鍛煉學生口語能力,便于課程順利進行,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在課程實際教學環節中,若遇到生僻詞匯,可在介紹詞匯使用方法后通過互聯網查找詞匯的多種使用方法,在達到教學大綱要求的前提下,擴充學生的英語視野和知識量積累,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英語知識網絡構建的同時培養其發散思維;在課程結束后,教師可布置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的相關作業,并要求學生查找英文資料,用英語描述其定義、區別及聯系。在單詞背誦記憶中,教師可通過互聯網查找學習單詞記憶方法,教師在檢查練習后將好用的方法介紹給學生,幫助學生進行單詞掌握,夯實英語基礎。互聯網輔助課堂教學,可以提高學生認知水平,鍛煉學生使用互聯網的能力,創新課程教學模式,促進英語教學形式的革新。
(三)課外拓展英語積累
高中英語教學應以課程教授內容為主,但也不能僅局限于課堂內容,高中生要面臨高考的重要任務,僅按照高中教學大綱要求難以應對高考難度,因此高中生教育的前兩年應注意多進行知識擴展,為高三的復習工作做好準備。教師可在前兩年的學習中要求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積累課外詞匯量,通過閱讀英語長篇文章的方式輔助學生學習英語語法。在學生選擇閱讀資料前,教師需要進行大量閱讀并篩選,多選擇與課文內容貼合的,難度適中、適合高考應試積累的資料。做好課外拓展積累,為之后的英語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以北師大版高中英語選擇性必修第一冊Unit 1“How do we like teachers' feedback”的教學為例。在教學結束后,教師應總結該課程講述的重點詞匯以及高考常考詞匯,并將這些詞匯布置給學生作為重點詞匯掌握;在該項任務完成后,教師需要根據這些重點詞匯尋找相關課外閱讀資料,歸納匯集其中的優質資料并打印電子資料發放給學生,以供學生閱讀優質資料,用盡可能少的精力學到盡可能多的課外知識;此外,教師平時要多做英語課外閱讀,如遇到內容質量較高且難度適合的課外資料,也可向學生介紹優質資料;同時,應該對學生閱讀做出具體任務要求,如要求學生每周至少閱讀三篇課外資料,掌握二十個重要且模式的詞匯,教師還要不定期展開檢查工作,督促學生完成課外閱讀任務。通過課外閱讀的積累,學生在書本教學內容的基礎上能夠極大拓展英語認知水平,為高三的復習工作做好充足的基礎準備。
(四)作業鞏固課堂效果
作業是學生鞏固所學內容的重要手段, 學生如果光是“一往無前”的學習而不進行“回顧”,那所學的知識就如同一盤散沙,無法凝聚成完整的知識點,無法對其知識體系起到幫助。學生通過作業不僅可以鞏固課堂所學,還能隨著作業難度進行思考,對所學內容有高層次的應用,進而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以達到教學大綱對學生能力培養的要求。教師在布置作業時,應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不易布置太難或太過簡單的作業,要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引導學生逐步應用所學內容,做到對知識的熟練應用。
四、結語
在高中英語的單元整體教學設計中,英語教師應從教學現狀出發,尋找改變現狀的合理解決方案,并在通過思考和研討時遵循高中英語教學的基本原則,以基本原則為基礎,探究教學方法。通過制訂單元教學方案、借助互聯網輔助教學、拓展學生課外閱讀量、改革作業內容與形式等手段進行教學設計改良,積極完成預習任務,在課程開展前做好生僻內容標注工作;引導學生在課上高效學習,在完成課程學習時掌握所要求的詞匯及語法;課后完成相關作業,鞏固牢記課上所學內容。
參考文獻:
[1]包紹潔.基于大觀念的高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探究:以2019年人教版選擇性必修一第五單元為例[J].教學考試,2022(12):21-23.
[2]顧子薇,方穎.深度學習理念下的高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研究:以Unit 2 Let's talk teens為例[J].英語教師,2022(9):159-164.
[3]陳虹.新課標視角下優秀運動員單元整體閱讀教學初探:以《高中英語》上外版教材單元教學設計為例[J].體育科技,2022(1):154-158.
[4]楊冬連.大觀念視域下高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與實施:以北師大版高中英語必修三Unit 8 Green Living單元教學為例[J].北京教育(普教版),2022(11):39-42.
[5]李寶榮,國紅延.中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與實施路徑:以北師大版高中《英語》(2019年版)選擇性必修一Unit 3 Conservation為例[J].英語學習,2022(5):5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