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英語課程要求:重視學生的認知情況,并為其的排疑釋惑提供幫助,構建學習目標及評價指標,使所開展的教學能體現出學生在學習上的實質性需求,以從根本上增強教學的有效性。教學評的深入融合,能增強教師的教學成效,提升學生的聽課成效和課堂效率。為此,筆者著眼于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教—學—評”一體化,提出了推動“教—學—評”一體化的相關辦法,希望能給出一些建議。
關鍵詞:“教—學—評”一體化;初中英語;英語教學;應用
作者簡介:黃英杰,福建省晉江市紫峰中學。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 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提出“教—學—評”一體化的課程實施建議,倡導主張利用評價推動教師的教學優化與學生的有效學習,在教和學中融進評價。抓準教學評這三個點,并良好相融,反復利用,教是教師把核心素養落實到實際中的一個過程,學生在學中,把教師教的知識內化成個人的學科知識能力,而評是師生一起根據多角度教學評價目標,對課堂目標的完成度檢測,完成以評促學、促教的過程。所以,“教—學—評”一體化的教學方式構建極其重要。
一、“教—學—評”一體化教學模式內涵
一堂完整的課程教學必須涵蓋教師的教、學生的學以及課堂教學評價這三個活動。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此三者不僅彼此相融,同時目標也一致,都是為了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所謂“教—學—評”一體化教學設計,就是基于目標的導引對教師的教、學生的學以及課堂教學的評價等活動一體化設計。對教師而言,開展課堂教學時推行“教—學—評”一體化教學設計將面臨全新的要求。他們必須對課程的要求及教學內容仔細地閱讀與研究,梳理學情,明確出教學目標,以完成目標為中心設計詳細的教學活動,對活動展開學習并評價,制訂評價標準與詳細的操作流程,讓評價一直穿插于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以保證教學目標的實現。王云生在《“教—學—評”一體化的內涵與實施的探索》一文中提到,“教—學—評”一體化強調教學目標、學習目標、課堂評價目標具有一致性,要求在目標的指導下一體化地設計教、學、評的活動。這樣評價就可以促進課堂教學目標的實現,監測學生學習目標達成程度。評價要嵌入到教師的教學活動和學生的學習活動中,成為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王薔、李亮在《推動核心素養背景下英語課堂教—學—評一體化:意義、理論與方法》一文中認為,“教—學—評”一體化課堂教學設計路徑下,課程的目標及內容、教師的教學模式、學生的學習方法在課堂教學全過程中有機相融,課標不再高不可攀,成為能真正在課堂教學中實施的東西,進而推動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培養。
二、“教—學—評”一體化對初中英語教學的意義
(一)有助于實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
當前,教改最關鍵的問題在于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和學生間的主體轉換對怎樣培養人的問題給出了相應的回答,其最重要的價值是培養一個擁有獨立思想、創造思維、高尚思德修養的優秀人才。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貫徹“教—學—評”一體化教學思想讓教師和學生間的主體轉換有了詳細的引導辦法,教師對誰在學的問題展開進一步的思考。初中英語教師在開展具體教學時,也可以從實質上著力于學生視域去開展好教學的設計與評價,完成以生為本的教,既發散了學生思維,同時還注重了學生的獨立參與性,使其主體性得到充分體現。
(二)有助于實現以探索為中心的“學”
學習是一個積極自主的探究知識和建立知識系統的過程,而非僅僅是對知識的被動接受。然而在具體的教學中,一些教師對于學生是不是會學并不重視,不僅未以學生為主體,同時還不能很好地帶領學生主動探索和進步。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落實“教—學—評”一體化,使完成師生間主體轉換的教師日趨增多,完成了教學思想的創新,有效反映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為學生提供了更加廣闊的學習陣地與自由度更高的學習氛圍,使學生擁有一個主動探究和學習的教學陣地。另外,“教—學—評”一體化教學機制建設還使評價的范疇更加深入,在引導學生學習成效的同時,也對學生在學習上的方式方法等實施了相應的評價,能促使學生的知識與經驗拓展、能力增強以及學習態度發生改變。
(三)有助于實現以發展為核心的“評”
在新課標當中,“教—學—評”一體化設計的解釋是要求教師始終秉承以評來促學、促教,并對教學和評價的統一性與有效性加以重視,讓教學評價一直伴隨著英語教學的整個過程。新課標不僅推動了教師對教學評價思想的調整,還使教師的教學評價模式更加多元化,將教學評價主旨從以往的“作為教學的評價”逐漸變為“為了教學的評價”。基于此,教學評價開始具備前所未有的發展性。同時,新課標對“教—學—評”一體化的梳理和研究也使廣大教師逐漸對各要素密切的邏輯關系開始重視,確定教學的起始點,對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各個層面的評價模式進行了研究。
三、初中英語教學在“教—學—評”一體化教學模式中存在的問題
著力于課堂觀察、教學目標及課堂反饋等視域來看,在初中英語教學落實“教—學—評”一體化教學模式時,還存在不少問題,這嚴重影響了初中英語教學的發展。
(一)教學模式陳舊,教師仍為課堂主體
學生是課堂主體的理念早已廣為人知,然而在課堂教學實踐中,此理念并未被充分利用。在以往的課堂教學中,部分教師并不是帶領學生借助主動探究去掌握課堂知識,而是將知識直接灌輸給學生,未注重學生的主動性,學生僅僅被動接受知識,而非探究化學習,難以培育出綜合型人才,從而阻礙了學生對自身語言能力的增強。在以師為本的課堂中,由于教師的單一講授往往會變得單調且無趣,學生難以進行自主化、探究化學習,沒有主動參與課堂的互動,在英語學習上的熱情也將逐漸弱化,長此以往,課堂成效無疑難以有效體現,從而造成教學活動效果不佳。
(二)教學目標不明確,導致學生盲目學習
在開展課堂教學時,預先制訂出清晰的教學目標是完成“教—學—評”一體化的核心所在。教學目標能起到主導、激勵、調控及評價教學等效能,清晰的教學目標同樣是完成課堂活動的核心所在。所以,教師在實施課堂教學前,應按照教材的內容和新課標制訂出清晰的教學目標,學生的活動也應該以其為中心來開展,由此才能有效完成課堂目標。然而,在以往的初中英語教學中,一些教師并未充分理解學習目標,致使學生對課堂內容的學習任務不清晰,而無法達成學習上的訴求。教學目標模糊,將對教學活動設計和教學評價的實施產生決定性的影響,造成課堂無方向、隨意性較大,進而對教學成效形成嚴重影響。
(三)教學評價單一,且不能融入教學過程中
對初中生來說,因自身基礎的差異,部分學生在英語課程的學習上會出現較大的困難。教師在課堂中提出問題后,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形式相異的課堂活動,在向學生反饋的時候,教師通常會一律使用“Good” “Excellent”“Goodjob”等,師生之間的問答極其死板,難以對學生形成積極影響。對于英語基礎較差的學生,教師未給予有效的指導,評價指標過于模式化也將對英語基礎較好學生思維的發散造成阻礙。學生答題完畢,并不明白其答案的正確和錯誤之處在哪兒,而無法獲取到有用的反饋,在這種刻板化、單一化教學評價的影響下,學生的英語學習熱情必然會受到打擊。同時在某些課堂上,一些教師太著急講授該課知識點,對于教學評價這一關鍵步驟通常未加重視,課堂上教師集中講授知識點,學生沒有自主思考的機會,造成課堂僅有簡單的教學評價文字甚至是沒有,學生對于英語學習沒有熱情,難以主動學習英語,長此以往,將嚴重影響學生的英語學習。
四、“教—學—評”一體化教學模式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高效實施的策略
(一)確立學生為課堂主體的觀念
為讓學生可以更自主地學習,切實發揮出其主體地位,同時讓師生之間的教學活動實現有機融合,必須建立起“教—學—評”一體化教學模式。若想讓初中英語“教—學—評”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整合作用與成效獲得實質性的高效應用,教師應著重將學生置于首位,明確課堂要以生為本的觀念。初中階段的學生由于自身在年齡與心理方面的特點,缺乏良好的理解力消化深層次知識,導致在英語學習上的懈怠,從而使“教—學—評”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整體成效大打折扣,由此可見,增強學生的注意力極其關鍵。現階段,不管是從貫徹以生為本的教學思想角度來說,抑或是以評促教的切實落實來看,教師需要對學生的意見主動搜集。利用對學生問卷調查,教師可以有效掌握學生對其運用教學模式的體會,從而開展相應的教學反思,推動個人教學模式的優化,提升教學成效。
(二)整合多樣教學,提升學生興趣
初中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切實調動學生在學習上的積極性,使其由被動接受變成自主積極的吸收,進而大幅增強其學習成效及質量。初中英語教學的基礎在于多樣化教育,這既能在學生學習中發揮出至關重要的效能,同時還能對學生的探索性學習之路提供指引。因此,初中英語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必須對課堂教學、學習和評價等多方面的整體化應用加以重視,逐步激發學生在英語學習上的積極性,最終促進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進一步發展。例如,教師在開展課程教學時,若只是讓學生在課堂中讀課文再展開對白,則無法讓所有的學生均可以積極參與。但若創設一個場景,讓學生從對話中交流,相互以英文來對事件詢問,則將讓興趣不大的學生也開始積極以學過的英語詞匯及句型來彼此交談。在這個時候,內向的學生也能被身邊的場景感染,進而逐漸展開對話練習。所以,英語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中開展情景對話,將英語知識與具體場景進行有機融合,使其在英語課堂中對英語的詞匯及語法加以靈活,以此應用來展開語言組織互動,切實激發學習興趣,推動其素養發展,使其從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同時進一步形成學習的熱情與積極性,從而推動課堂教學活動的順利完成。
(三)重視評價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教師評價的途徑相對豐富。首先是自我評價。教師可以要求學生以自我評價模式來評估自己。其次是教師評價與學生反饋的有機融合。學生在課堂中可按教師評價,對自身學習中的較好之處加以認可激勵,且可給出部分優化建議,對不好之處要批評指正,且展開鼓勵和指導。同時,在課上也可要求學生對個人學習中存在的問題給出部分解決策略。最后是教師評價與學生反饋的有機融合。教師在講授學生所需學習的內容時,可讓學生自由選用評價模式來評價自身學習過價。“教—學—評”一體化教學模式的評價辦法并非簡單評價,而是按學習內容與學生心理特征、學習能力的差異,把他們分成三個級別,與學生的不同學習狀態相對應。教師要按學生的課堂表現來展開整體性評估。如在對完成時態學習時,教師可先在小組內開展協同探索的活動,再讓所有學生在課后寫出有關實際案例,同時將此類實例實施分析與探究。然后開展小組內的討論,讓所有學生以某個知識點為中心給出個人的不同觀點。最后按照討論的結果來評定,通過此方法來幫助學生找出個人短板所在。
五、結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學、學習、評價的三個步驟均需要始終秉持“以人為本”的理念。教師在開展英語教學時,不僅可以借助多元化評價途徑來增強自身的教學成效,切實貫徹以評促教的思想,在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中全面引入評價,將以評促學的思想落到實處,還應該與先進思想相結合優化評價的模式,增強評價的成效。在新課標指引下,教師必須切實落實“教—學—評”一體化模式,才能夠全面增強教學成效,將英語教學的內涵落到實處,增強學生的英語學科素養,提升他們的學習實效性,使其能力與素養得到更好發展。
參考文獻:
[1]秦曉華,凌斌.例談“教—學—評”一體化教學的實踐路徑[J].江蘇教育,2022(94):15-20.
[2]李婷婷.基于新課標下初中英語組織“教—學—評”一體化活動的策略與方法[J].中學生英語,2022(44):93-94.
[3]饒黎.“教—學—評”一體化:實現有效教學的途徑[J].林區教學,2022(9):80-83.
[4]秦賽君.“教—學—評”一體化模式下初中英語課堂評價的改進策略[J].校園英語,2022(36):145-147.
[5]王燕.基于““教—學—評”一體化”提升學生解題能力:以初中英語完形填空題型為例[J].英語教師,2022(16):177-184.
[6]周爽.淺談“教—學—評”一體化視角下的有效課堂構建策略[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下旬刊),2022(7):128-13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