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小娥
摘要:目的 探討雌孕激素序貫療法治療青春期異常子宮出血的療效。方法 選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青春期異常子宮出血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0例。對照組給予雌激素治療,觀察組給予雌孕激素序貫治療,比較兩組臨床療效(治愈、好轉以及無效)、出血控制效果(出血量、月經量)、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時間(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以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治療前,兩組出血量、月經量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出血量、月經量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治療前,兩組凝血功能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治療后,觀察組PT、APTT均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雌孕激素序貫療法在青春期異常子宮出血患者治療中的應用效果較好,患者用藥后出血量、月經量少,凝血功能得到改善,且不良反應發生率低。
關鍵詞:青春期異常子宮出血;雌孕激素序貫療法;凝血功能;不良反應發生率
青春期異常子宮出血是青春期少女常見疾病,主要是由于青春期少女在初潮來臨后,下丘腦-垂體-卵巢軸功能并未完善,導致性激素分泌失衡,最終引發異常子宮出血[1]。青春期異常子宮出血發病率較高,且易反復發作,患者會出現貧血等癥狀,甚至會影響生長發育[2]。
針對青春期異常子宮出血,臨床通常使用藥物治療。性激素類藥物可以調節患者內分泌水平,從而緩解癥狀,加速康復。雌激素是目前主張使用治療青春期異常子宮出血的藥物,可有效修復子宮內膜,加強子宮內膜穩定性,從而起到止血效果[3]。孕激素可調節患者內分泌,促使子宮內膜向分泌期轉換,同時可提高血管穩定性,緩解出血[4]。
研究表明,雌激素聯合孕激素對青春期異常子宮出血患者效用良好,具有協同止血作用,在修復患者子宮內膜的同時可抑制其增生[5]。本研究選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青春期異常子宮出血患者為研究對象,旨在探討雌孕激素序貫療法對青春期異常子宮出血的療效。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青春期異常子宮出血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0例。對照組年齡12~18歲,平均(15.37±1.28)歲;初潮年齡9~16歲,平均(12.32±1.17)歲;出血時間12~44 d,平均(25.76±5.78) d;出血淋漓不盡17例,出血似月經23例。觀察組年齡12~18歲,平均(15.52±1.37)歲;初潮年齡9~16歲,平均初潮年齡(12.15±1.09)歲;出血時間14~43 d,平均(26.36±5.14) d;出血淋漓不盡19例,出血似月經21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P>0.05)。
納入標準:臨床確診為青春期異常子宮出血;12~18歲少女,初潮年齡9~16歲;近期未接受過激素類藥物等可能影響本研究結果的治療方案;對本次研究涉及藥物不過敏;患者及其家屬對本次研究完全知情并簽署相關文件。排除標準:合并生殖系統疾病;有精神類疾病或認知功能障礙;合并嚴重心腦血管疾病、血液系統疾病、哮喘。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雌激素治療:給予戊酸雌二醇,早中晚各1次,口服,初始劑量為每次2 mg,在患者出血情況有所好轉后減量至1 mg/次,1次/d,持續到患者止血后21 d。觀察組給予雌孕激素序貫治療:用藥21 d。首先,同對照組給予戊酸雌二醇治療,在服用戊酸雌二醇的第11天加服醋酸甲羥孕酮,連續服用10 d,每次10 mg,1次/d。
1.3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臨床療效:治愈,患者治療后主要癥狀徹底消失,連續3個月月經規律,經量正常,激素水平消失;好轉,患者治療后主要癥狀基本消失,連續3個月月經基本穩定,經量顯著減少,激素水平恢復正常;無效,患者治療后主要癥狀未得到有效改善或加重。總有效=治愈+好轉。(2)比較兩組出血控制效果:記錄并比較兩組治療前后的出血量、月經量。(3)比較兩組凝血功能:在治療前及治療后采集患者空腹靜脈血液樣本適量,經離心處理后取上層清液保存于-80 ℃冰箱中。使用SF-8200C型全自動凝血分析儀測量患者凝血酶原時間(PT)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4)比較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處理采用SPSS23.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5.0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7.50%(P<0.05),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2.2 兩組出血控制效果比較
治療前,兩組出血量、月經量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出血量、月經量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2.3 兩組凝血功能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凝血功能相關指標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PT、APTT水平均顯著短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不良反應率為7.5%,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5%,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3討論
青春期異常子宮出血多數屬于無排卵型,患者機體發育未完全,雌激素正反饋調節尚未建立,內分泌紊亂,導致子宮內膜不規則脫落[6]。同時,青春期少女通常處于中學階段,需承受較大的學業壓力,睡眠不充足,精神長期緊繃,且不注意合理搭配飲食,易發生青春期異常子宮出血[7~8]。如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處理,可能引發繼發性感染、貧血,甚至將來不孕[9]。
作為一種雌性激素藥物,戊酸雌二醇常用于雌性激素偏低所引起疾病的治療中,應用于青春期異常子宮出血,可促使患者子宮內膜增厚,同時還可調節機體內分泌,從而緩解癥狀,起效時間快且安全性良好[10]。然而,由于雌激素主要為苯甲酸雌二醇針劑,雖對青春期異常子宮出血有較好的止血作用,但其穩定性不佳,導致患者預后不佳。此外,一旦單獨使用雌激素治療的患者停藥,易發生二次出血,影響治療效果。
研究表明,雌孕激素序貫療法對青春期異常子宮出血患者應用良好,可有效控制出血,改善凝血功能且安全性良好[11]。雌孕激素序貫治療青春期異常子宮出血患時,首先采用雌激素對內膜創面進行修復,后期加用孕激素,可顯著提高機體黃體分泌功能,致使子宮內膜從增生期子宮內膜快速轉變為分泌期,使內膜間質向蛻膜細胞轉變,增強并維持內膜血管的穩定,以控制子宮出血的情況,從而促進疾病恢復。
本研究納入所有患者均為青春期子宮異常出血,由初潮后機體發育不完全引發的內分泌紊亂所致,無子宮內膜息肉引起,因此均使用藥物治療。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觀察組出血量、月經量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觀察組PT、APTT均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以上結果表明,雌孕激素序貫療法治療青春期異常子宮出血患者的療效優于單用雌激素治療。
綜上所述,雌孕激素序貫療法在青春期異常子宮出血患者治療中的應用效果較好,患者用藥后出血量、月經量少,凝血功能得到改善,且不良反應發生率低。
參考文獻
[1]薛雪.雌激素與短效口服避孕藥治療急性重癥青春期異常子宮出血的療效研究[J].重慶醫學,2021,50(S1):110-112
[3]楊雁鴻,郭敏,馮帥英,等.媽富隆聯合云南紅藥膠囊治療青春期無排卵性異常子宮出血的療效觀察[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20,30(23):51-54.
[5]俞敏,謝偉,許琳玲,等.孕激素聯合雌激素治療青春期功能性子宮出血臨床效果觀察[J].臨床軍醫雜志,2019,47
(2):190,193.
[6]岳杰.婦產科學[M].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杜,2001:360-368.
[7]黃穎,高波,李玲.兩種方法治療青春期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98例臨床療效分析[J].海軍醫學雜志,2016,37(2):170-171,172.
[9]楊東艷,肖西峰,田穎.固沖止血湯對青春期異常子宮出血患者子宮內膜厚度及凝血指標的影響[J].吉林中醫藥,2022,42(11):1302-1305.
[10]易淑梅.炔雌醇環丙孕酮片聯合葆宮止血顆粒治療青春期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臨床觀察[J].血栓與止血學,2020,26(6):1019-1020.
[11]秦琳,鄭陽.醋酸甲羥孕酮與戊酸雌二醇片治療非典型子宮內膜增生癥的療效及安全性對比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8,33(2):441-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