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國家職業(yè)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提出“三教”(教師、教材、教法)改革的任務,以解決“誰來教、教什么、如何教”的問題。“三教”改革有利于培養(yǎng)高素質(zhì)、高水平、高質(zhì)量的技術技能人才。鑒于體驗式教學在中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將重點探究“三教”改革背景下體驗式教學在中職英語聽說課堂的應用路徑,以期為中職英語教師提供參考。
關鍵詞:“三教”改革;體驗式教學;中職教育;英語聽說課堂;應用措施
作者簡介:許小莉(1983.05-),女,福建福鼎人,福州機電工程職業(yè)技術學校,講師,研究方向:英語。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中職英語教學逐漸實現(xiàn)信息化。在先進技術和教育改革的雙重推動下,中職英語教師實現(xiàn)高效教學。但是,中職英語教學仍存在教學方法滯后,學生的學習動力不足、積極性不強的問題。“三教”改革從教師、教材、教法三方面入手,教師挖掘教材中與學生興趣點相契合的內(nèi)容,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構(gòu)建體驗式教學課堂,引導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促使學生將英語知識轉(zhuǎn)化為英語能力。
一、體驗式教學概述
(一)體驗式教學的概念
體驗式教學是指根據(jù)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規(guī)律,通過創(chuàng)造實際的或重復經(jīng)歷的情境,呈現(xiàn)或再現(xiàn)、還原教學內(nèi)容,使學生在親歷的過程中理解并建構(gòu)知識、發(fā)展能力、產(chǎn)生情感、生成意義的教學觀和教學形式。體驗式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體會學習的樂趣和重要性,鼓勵和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學習知識和技能,提高綜合能力。
(二)體驗式教學的特點
1.以學生為中心。中職英語教師應用體驗式教學法時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積極應用現(xiàn)代技術,通過課堂模擬,讓學生獲得歸屬感和認同感,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將學生作為課堂主體和設計對象,是體驗式教學的一個特征。
2.以任務為線索。以高教版中職英語教材基礎模塊第一冊Unit3“Shopping”的教學為例,教師根據(jù)Warming up部分的內(nèi)容,設置英語單詞與所對應圖片連線的任務。在任務驅(qū)動下,學生能獲得單詞讀音、聽力方面能力的訓練和提升。
3.以活動為載體。在教育改革背景下,情境化課堂愈發(fā)受到教師的重視,中職英語教師可采用構(gòu)建情境化課堂的方法,以活動貫穿于課堂教學,讓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學習英語知識、鍛煉英語聽說能力。
二、體驗式教學在中職英語聽說課堂的應用價值
(一)強化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構(gòu)建互動課堂
體驗式教學法的應用,要求教師強化學生在課堂的主體地位,構(gòu)建互動式英語課堂,讓學生獲得課堂參與感。
例如,教師在講解“The internet”這個單元時,提問“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the Internet?”,要求學生根據(jù)希沃白板上的圖片和短語盡量用完整的句子回答,教師提供回答句型“I usually ... on the Internet.”。如果部分學生不敢開口,教師則改成簡單的一般疑問句提問,如“Do you usually play games /do shopping /listen to music ...on the Internet?”,因為網(wǎng)絡與學生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學生能積極參與互動。教師則可以從網(wǎng)絡的視角出發(fā),開展有趣的簡單問答,鼓勵學生自主參與課堂。學生會自主搜索與網(wǎng)絡相關的短語與同學、教師分享。教師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互動教學,有助于構(gòu)建生生聯(lián)合、師生互動的英語課堂。
(二)合理設置教學任務,強化學生的學習驅(qū)動力
英語教師要合理設置課堂聽說任務,在訓練學生聽說能力的同時,還要重視學生的課堂參與度,盡可能強化學生的學習內(nèi)驅(qū)力。例如,教師布置獎懲性任務,三人一小組,分角色完成Role Play部分的對話內(nèi)容。練習結(jié)束后,每個小組上臺分角色朗讀,師生打分,最終評選出最優(yōu)小組。最優(yōu)小組可以對分數(shù)最低小組的學生提出一項合理的要求。學生在獎懲性任務驅(qū)動下,為了獲得主動權,都積極參與任務。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獲得成就感,從而對英語聽說課堂形成主動學習的心理動機和內(nèi)在驅(qū)動力。
(三)組織開展聽說活動,激發(fā)學生的英語聽說興趣
中職英語教材中包含大量的聽說素材,除了課內(nèi)的聽說素材,教師還為學生提供課外延伸學習的素材,目的在于全方位、多角度提升學生的語言交流能力。
西方文化了解、英文故事演講、英文短劇表演等多元文化的聽說活動體驗,能點燃學生英語學習的熱情。
例如,在高教版中職英語教材基礎模塊第一冊Unit6 “Food and drinks”單元Group Work環(huán)節(jié)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本單元關于飲食的話題讓學生開展英文短劇表演。學生自行分組,利用課內(nèi)資源或者課外資源設計劇本。教學形式由教師滿堂灌轉(zhuǎn)變成學生自導自演,學生興趣高漲。怎么編劇本?誰演哪個角色?準備什么道具?學生開始主動思考問題,搜索、下載相關音頻、視頻及英文材料。課余時間,學生三五成群討論劇本,反復修改。在排練英文短劇過程中,學生在真實的環(huán)境中運用語言,學中練,練中學,一定程度上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同時,這一活動為學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機會,將學生的興趣與英語聽說課堂關聯(lián)在一起,學生在表演中學習英語知識,體驗不一樣的學習樂趣。
三、“三教”改革背景下體驗式教學在中職英語聽說課堂的應用路徑
(一)體驗式教學融入英語聽說課堂
將體驗式教學融入中職英語聽說課堂,要求英語教師不斷提高自身教學能力,根據(jù)班級學情優(yōu)化課堂教學設計,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英語課堂的聽說活動和游戲中。
(二)分析班級學情,優(yōu)化教學設計
中職學生的學習能力存在差異性,英語教師要設計適用于全體學生的教學內(nèi)容,就要遵循差異性原則,堅持因材施教,全面分析班級學情,科學、合理、精確地進行教學設計,以達到最佳的聽說教學效果。
例如,高教版中職英語教材基礎模塊第二冊Unit 1“Personal and family life”的主要教學任務為引導學生以合適的方式與他人打招呼并介紹自己。教師隨機抽取學生進行簡單對話或者讓同桌之間進行對話,根據(jù)對話情況,基本掌握班級學情,并對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進行分析。通過學情分析,教師發(fā)現(xiàn),有的學生詞匯量較少,無法順利交流,多以搖頭或“Sorry, I can't.”草草結(jié)束對話。鑒于這一情況,教師引入游戲形式,激發(fā)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教師以小組為單位,設計課堂游戲“翻撲克牌”,即把關于個人信息的單詞或詞組,如name、age、hobby等寫在撲克牌上。每個小組隨機翻三張撲克牌,若翻到“name”要用句型“My name is.../I am...”介紹自己,翻到“hobby”則要用句型“My hobby is.../I like....”介紹自己,回答又快又準確的小組獲勝。游戲比賽的方式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基礎好的學生一般會率先搶答,他們無意間帶動了其他學生,從而活躍課堂氣氛,提高課堂效率。學生在游戲中大膽介紹自己,掌握自我介紹的基本句型,獲得英語能力的提升。
(三)立足英語教材,創(chuàng)設課堂情境
英語教師設計、組織和開展聽說教學,要立足于英語教材,促使教材內(nèi)容立體化,放大教材中可用于聽說教學的素材。例如,在高教版中職英語教材基礎模塊第二冊Unit4“Volunteer Work”的教學中,教師利用希沃白板播放志愿者面試場景,在課堂創(chuàng)設面試情境,讓學生以應聘者的身份參與課堂教學。首先,在學生對教學內(nèi)容還未熟知的情況下,教師作為招募志愿者的面試官,對學生進行集體面試,以面試作為提問學生的理由,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其次,學生掌握重點詞匯和志愿者招募的句型后,教師將學生分成兩組——面試組和應聘組,面試組人數(shù)占全班人數(shù)的1/3,應聘組人數(shù)占全班人數(shù)的2/3。面試組學生提出問題,如“Could you introduce yourself? /Have you ever done any volunteer work before?/What can you help with...”。應聘組學生則回答問題,如“I am a ...student. I majored in... and I'll graduate.../Yes, I .../I'm good at...I can...”。最后,教師分別從面試組和應聘組中選出能力較強的一名學生,二者轉(zhuǎn)變身份,重新進行對話,讓學生進一步掌握志愿者招募的相關句型。教師要求學生在課堂全程使用英文進行對話,不熟悉的單詞和句型可以向同學和教師求助,從而營造一個純英文的語境,讓學生在英文語境中逐步提高英語聽說能力。
在角色扮演類英語情境課堂中,學生立足于所扮演角色的語言方式,形成參與課堂的內(nèi)在驅(qū)動力和心理動機,英語教師則獲得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四)應用現(xiàn)代教具,提高信息化水平
1.利用多媒體營造課堂氛圍。良好的課堂氛圍能激發(fā)學生的潛能,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中職英語教師應充分發(fā)揮多媒體在英語課堂的作用,利用圖像、聲音和視頻等視覺、聽覺刺激,最大限度調(diào)動學生口、耳、眼和腦協(xié)作,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促進學生加深理解和記憶。
例如,高教版中職英語教材基礎模塊第二冊Unit1“Travel”
的Language practice部分的教學中,教師引領學生學習過去式。在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以歌曲和視頻承載教學內(nèi)容。首先,教師利用希沃白板播放歌曲Yesterday once more,讓學生感受歌曲中蘊含的情感,以情感拉近學生與英文歌曲之間的距離。其次,教師將歌詞中使用過去式的動詞挖空,然后呈現(xiàn)給學生,要求學生根據(jù)音頻填寫完整的英語歌詞,鍛煉學生的英語聽力能力。最后,教師再次播放歌曲音頻,讓學生根據(jù)音頻演唱該歌曲,記憶歌詞,培養(yǎng)學生的說唱能力。為了提高學生記憶單詞的效率,英語教師可播放動態(tài)視頻,如播放該歌曲的MV,讓直觀的畫面與歌詞一一對應,讓學生邊聽邊記憶單詞。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聽說記英語單詞的能力,也讓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充滿英語學習熱情。
2.應用智能軟件。一方面,英語教師可以在班級群內(nèi)上傳學習資料,豐富教材內(nèi)容,拓展學生的學習視野。例如,讓學生在聽英文歌曲和唱歌的過程中記憶英語單詞,提高英語聽說能力。另一方面,教師在課堂利用智能軟件,隨機抽取學生,營造緊張、刺激的課堂氛圍,促使學生充分利用課余時間,為應對課堂提問等挑戰(zhàn)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
3.建立英語聽說學習群。當前,學習群得以推廣,并取得了較好的輔助教學效果。教師在班級內(nèi)建立聽說訓練學習群,定期為學習群成員布置實踐任務,為學生提供交流研討的機會。例如,教師布置“圍繞Welcome party進行會話表演,學習群內(nèi)的成員都要參與會話劇本撰寫、會話排演,以視頻記錄會話全過程”的任務。學習群成員根據(jù)教師布置的任務,明確分工,選擇最佳的排演場所,在具體的情境下完成會話任務。
4.延續(xù)課堂教學成效,布置實踐類課后作業(yè)。例如,教師根據(jù)高教版中職英語教材基礎模塊第二冊Unit4“Volunteer
work”的內(nèi)容,布置如下實踐類作業(yè):抗疫期間,走進社區(qū),當一名翻譯,服務外國友人。作為翻譯官,需要用英文與外國友人進行對話交流,對防疫知識進行宣傳,同時為外國友人提供服務。這樣的實踐類作業(yè),立足于真實的情境,將英語聽說訓練與生活相結(jié)合,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四、“三教”改革背景下中職英語體驗式教學反思
“三教”改革背景下,中職英語教師主要從自身、教材和教法三個環(huán)節(jié)入手,挖掘教材內(nèi)容,改進教學方法,開展體驗式教學,讓學生在課堂感受到參與感、認同感和成就感,解決學生學習積極性不強的問題。體驗式教學的有效應用對教師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現(xiàn)階段,中職英語教師構(gòu)建體驗式教學課堂,雖然激發(fā)了學生參與情境和在情境中學習的興趣,但是課堂教學設計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和學習效果,教學設計對教師、教材以及教法任一環(huán)節(jié)的忽視,都將影響整體教學效果。
因此,中職英語教師要以學生為中心,找到中職學生英語學習的薄弱點和不足之處,有針對性地應用體驗式教學法,實現(xiàn)教師、教材和教法三點聯(lián)通,不斷探索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和教學效率的方法。
五、結(jié)語
“三教”改革是針對職業(yè)教育的改革,在這一背景下,中職英語教師設計和開展聽說教學,就要對自身、教材和教法三個方面進行改革,創(chuàng)設課堂情境,以活動為載體,以任務為線索,應用體驗式教學法,構(gòu)建高效互動的英語課堂。同時,利用先進技術,引導學生主動練習英語聽說能力,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努力成為社會所需要的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田瑾萱. 體驗式教學在中職英語口語課中的應用研究[D].湖南科技大學,2021.
[2]朱三山.體驗式教學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運用思路構(gòu)建[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20(2):61.
[3]傅曉莉.“5P”體驗式教學玩轉(zhuǎn)中職英語繪本閱讀課:以一堂題為Last Stop on Market Street的閱讀課為例[J].高考,2019(36):196-198.
基金項目: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guī)劃2021年度課題 “‘三教改革背景下的中職英語情境教學實施策略探究”(項目編號:FJJKZZ21-016)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