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翠瓊?何曉穎

摘 要:在高等教育體系中,思想政治教育是重要內容之一,它應滲透在專業課程教學中。在專業課程教學中開展課程思政,有利于提升人才培養的整體效率與質量。本文基于文化自信理論,對綜合商務英語課程思政教學創新路徑進行探索,以期更好地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關鍵詞:文化自信理論;綜合商務英語課程;思政教育;創新路徑
作者簡介:趙翠瓊(1978.10-),女,云南通海人,玉溪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在職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語、國際漢語教學;何曉穎(1983.10-),女,上海人,玉溪農業職業技術學院,講師,在職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語教學、語言應用學。
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各國之間的文化交流日益頻繁。為了將中國文化更好地向世界傳播,高校需要培養學生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的能力,要注重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基于此,在高校綜合商務英語課程教學中,教師需要對課程中的思政元素進行深入挖掘,充分結合思政教育、專業教學、語言內容的三方面教學,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提升學生的文化自信,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為學生日后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堅定文化自信的價值內涵
文化體現了一個國家的軟實力。我國有著五千年文明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理應被年輕一代所繼承。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文化認同、文化自信之間存在著相關性,要在提升文化認同的基礎上堅定文化自信,兩者不可或缺。認同是一種心理上的肯定與認可,使團體成員之間的距離能夠最大限度地拉近,消除彼此之間的心理隔閡與障礙。在長期共同生活過程中,文化認同能夠逐漸形成對團體文化標識特殊的心理歸屬,使民族文化共同體的思想基礎與精神紐帶得以凝聚與延續。高校是培養復合型優秀人才的重要基地,在向學生傳授專業知識的過程中,必須加強和提升學生對我國文化與價值觀的高度認同與肯定,始終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加強思政教育,從而更好地實現對學生的思想引導和價值引領,促進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
二、綜合商務英語課程教學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內容單一
現階段綜合商務英語課程以語言為主要教學內容,忽視商務知識的傳授,并且具體教學中思政元素的滲透較少。綜合商務英語課程教學中,必然會使學生接觸國外的商務理念、觀念,這會影響學生的文化自信,從而影響課程育人目標的實現。
(二)教師欠缺對課程思政的研究
英語專業學生在學習課本內容時可能會受到西方文化理念、價值觀的影響,從而阻礙學生正確思想觀念的形成。當前,對課程思政主要由教師實施,但是由于授課教師的思政教育水平存在差異性,課程思政缺乏統一性、實效性,缺乏完善的教學模式,所以教學無法達到預期效果。
(三)學生的學習動機以個人層面為主
現階段學生學習商務英語目的主要是為了自己在未來有更好的發展,并未從國家層面出發。
三、文化自信理論下綜合商務英語課程思政教學創新路徑
(一)鼓勵學生閱讀英語新聞,拓寬學生視野
商務英語教學與常規英語教學有相同的要求,注重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技能,同時要求學生在商務情境中靈活運用所掌握的各項技能與知識,順利達成商務合作。基于此,在商務英語教學中,需要始終遵循開放性原則,引導學生走出課堂,不再被課堂中的內容與方式限制,通過閱讀英語新聞,開闊學習視野,對問題進行觀察、分析時角度更多元,可以與國外友人進行更好的交流、溝通,實現有效合作。
(二)滲透傳統文化,增強學生文化自信
商務英語不僅能夠作為商務活動的重要交流工具,還能夠將各個不同的文化進行廣泛傳播。在商務活動中,本民族文化可使學生更具競爭優勢,學生在與外方進行交流與溝通的過程中,靈活地運用商務英語,使對方領略中國文化魅力。因此,學生需要堅定文化自信,廣泛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合作雙方創設良好的合作氛圍。基于此,在綜合商務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知識、技能,更要在教學中不斷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充分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為學生日后的商務交流奠定良好的基礎。在商務英語學習中,學生無法將中國文化的精髓通過英語進行準確的表達。在此情況下,對外傳播中國文化會缺乏深度,從而減弱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外傳播的整體效果。
(三)開展思政考核,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
在綜合商務英語課程教學中,為了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教師需要不斷豐富學生商務英語知識,并積極滲透思政教育。基于此,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學情、知識接受能力,通過考核的方式充分掌握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從而對教學策略進行合理調整,不斷優化教學手段,改變以往傳統單一的教學方式,提升教學質量與效果。形成性評價注重學生的發展,教師能夠對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進行全面了解,同時了解學生的思政素養,教師需在課堂測驗、教學活動以及課后作業等多個環節滲透課程思政,對學生進行整體評價。教師可為學生設計一些問題,讓學生根據自身的學習情況進行分析與探究,如“What is your opinion? please speak your mind? Analyze the opinions and ideas of others...”等問題。通過對問題進行創新設計,使學生能夠更加注重思政學習。在此方式下,不僅能夠提升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優秀品格。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教師需要通過巧妙的方式培養學生的學習觀,教師的評價不能夠只依據答案的對錯,不能將成績作為唯一評價標準,否則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信心,會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需要以多元評價形式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與學習觀。在綜合商務英語教學中,教師需要不斷對課程思政進行反思,在明確教學目標與教學任務后,對思政元素進行深入挖掘,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在智育的基礎上實現德育。在具體評價過程中,由于在較多方面存在問題,需要通過相應的方式加以解決,主要表現三方面:首先,教師方面,以知識傳遞、價值導向為目標。但是由于部分商務英語教師對系統性的思政理論知識并未完全了解與掌握,在具體開展評價時,無法提升評價效果,其教學過于枯燥、單一,缺乏創新性,導致學生缺乏學習積極性與參與感。對此,教師需要明確思政教育目標對思政元素進行深入挖掘,多樣化設計教學活動,使學生能夠積極、自主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及時接收先進的思想,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其次,學生方面,現階段高校學生缺乏對思政教育的深入認知。在綜合商務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引導,提升學生對思政教育的認知水平,在評價過程中可滲透思政元素,通過考核的方式提升學生的學習動力,推動教學目標的達成。再次,教材方面,教材是重要的教學載體。課程思政與綜合商務英語教學的有機結合能夠充分提升學生的各項能力與綜合素養。基于此,教師需要不斷提升思政元素的融合滲透能力,有效利用教材,提升思政元素的滲透效果。
(四)教學模式優化
綜合商務英語課程思政教學創新路徑設計過程中需要注重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教學模式流程圖為圖1所示。首先,結合學生心理特征開展教學。優化教學模式,將綜合商務英語教學內容與思政教育有機結合。其次,靈活選擇教學方式。針對多樣化教學任務,教師靈活選擇教學方式有助于實現高質量教學。第三,加強語言講解與思政教育的有效結合。綜合商務英語課程思政教學的關鍵在于對文章內容的深入性分析,充分挖掘教材,將知識、價值觀、情感、態度等進行整合,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第四,組織英語思政教育活動。教師開展課堂辯論給學生拋出探究話題,讓學生多角度進行分析。為了更好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教師可以適當對教學設計進行延伸。課前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用英文來展現中國傳統文化、時事新聞,并與大家分享自己的想法,使學生既鞏固英語知識,又受到思想教育熏陶。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綜合商務英語課程教學中,思政教育不能以生硬的灌輸方式進行。教師應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巧妙滲透思政元素,在文化自信理論下,潛移默化地提升學生文化意識和思政素養。通過語言載體對西方價值觀念進行批判性接受的同時,學生需要對中國傳統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充分的學習,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為未來更好地發展奠定思想基礎。
參考文獻:
[1]馬萍.高校商務英語課程思政體系的構建研究:以綜合商務英語課程為例[J].重慶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22(2):122-126.
[2]徐李.基于《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的《綜合商務英語》課程思政實踐[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2(3):87-89.
[3]楊雯婷.O2O教學模式在綜合商務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海外英語,2021(2):171-172.
[4]張明明.“新文科”背景下學科交叉融合的《綜合商務英語》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現代英語,2021(20):81-83.
基金項目:本文系“基于主題關鍵詞的高職英語‘課程思政教學研究——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導向”(項目編號:2021-66)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