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美晨
摘 要:中國的雜技藝術之所以能夠流傳并發揚光大,與其獨特的傳承方式有著密切的關系。班社傳承、師徒傳承、院校傳承和團隊傳承這四種方式各具特色,為雜技藝術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然而,傳承并不意味著故步自封,雜技藝術需要在保持傳統的同時,不斷進行創新,以適應時代的發展。創新策略包括建立全面的雜技藝術管理體系、積極融入審美元素以創新雜技以及培養雜技專業人才的表演技術。本文將具體探討雜技藝術的歷史發展和傳承方式,同時,也將提出一系列創新策略,以期在尊重傳統的基礎上,使雜技藝術在現代社會中得到更好的發展和傳播。
關鍵詞:現代雜技藝術;傳承;創新
中圖分類號:J82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6-0905(2023)34-0-03
雜技藝術,作為中國的傳統文化之一,具有深厚的歷史底蘊和獨特的藝術魅力。這種藝術形式從古至今,無論是在大街小巷的表演,還是在舞臺上的精彩演出,都以其獨特的表現力吸引了無數觀眾。然而,在社會發展和時代變遷的背景下,雜技藝術也面臨著傳承和發展的雙重挑戰。本文旨在深入研究現代雜技藝術的發展、雜技藝術的傳承方式以及雜技藝術的創新對策。
一、我國雜技藝術的發展
雜技藝術是中國古老的藝術形式之一,其發展歷程可追溯到遠古時期。最初,雜技藝術主要體現在民間的娛樂活動中,以此展現出人們對身體技巧和智慧的崇尚。隨著時間的推移,雜技藝術逐漸從民間走向了宮廷,成為皇家慶典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有一些雜技項目如雜技馬術、舞獅等,被納入軍事訓練中,以增強士兵的身體素質和技巧。進入現代社會,雜技藝術的地位和影響力進一步提升,它的發展更加多元和豐富[1]。雜技藝術家們在保留傳統項目的基礎上,不斷創新技巧和表演方式,使雜技藝術更具觀賞性和藝術性。同時,雜技在國際舞臺上的表現也日益搶眼,一些雜技藝術家和團體在國際比賽中屢獲佳績,讓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國雜技藝術的魅力。然而,雜技藝術的發展并非一帆風順,它也面臨著一些挑戰,如觀眾口味的多樣化、技術的更新換代等,這些都要求雜技藝術在保持傳統的同時,也要有所創新和改變,以適應時代的發展。
二、雜技藝術的傳承方式
(一)班社傳承
班社,是早期中國雜技藝術的主要表演和傳承單位,每個班社都有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和特長項目。班社的成員通常是一家人或一個村落的居民,他們共同生活,共同磨煉技藝,形成了強大的團隊精神和協作能力,這在他們的表演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2]。班社傳承方式在雜技藝術的傳承中具有獨特的價值。首先,它強調集體的力量,通過集體的合作和努力,使雜技藝術得以發揚和傳播。其次,班社傳承方式也有利于形成和保持雜技藝術的獨特性,每個班社都有自己的特色和優勢,這種特色和優勢在傳承過程中得以延續和發揚,使雜技藝術更加豐富多彩。但是,班社傳承方式也面臨著一些挑戰,如傳承的斷裂、表演項目的局限性等。在這種情況下,雜技藝術需要找到新的傳承方式,以適應時代的變化,同時也要注重班社傳承的保護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