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新媒體已成為信息傳播的重要渠道,影響著中職學生的思想觀念和行為習慣,中職思政教育面臨著新的挑戰和機遇。在新時代背景下,將中職思政教育與新媒體宣傳工作有效融合,不僅可以提升思政教育的效果,還可以更好地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中職教育作為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目標是培養具備專業技能和良好職業素養的應用型人才。而思政教育則是塑造學生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關鍵環節。在新媒體環境下,信息傳播具有速度快、覆蓋面廣、互動性強等特點,為中職思政教育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和手段。然而,新媒體的多元化和開放性也帶來了信息碎片化、價值多元化等問題,給中職思政教育帶來了不小的沖擊。因此,探索新時代中職思政教育與新媒體宣傳工作的融合路徑,對于增強思政教育的針對性,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新媒體環境對中職思政教育的影響
拓寬了信息獲取渠道
新媒體環境下,中職學生接觸信息的渠道更加多樣化。學生可以通過手機、電腦等設備隨時隨地獲取各種信息,包括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資訊。這種獲取信息的便捷性,使得中職學生能夠更全面地了解社會動態,增強對世界的認知。同時,新媒體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信息傳播速度快,覆蓋范圍廣。通過新媒體平臺,中職學生可以隨時隨地獲取大量的信息,這不僅拓寬了學生的視野,也為思政教育提供了更多的素材和案例。同時,新媒體也為思政教育提供了豐富的教育資源,教師可以利用新媒體平臺獲取最新的教學資料和案例,以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果。中職學生可以通過社交媒體等平臺分享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這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和社交能力,也為思政教育提供了更多的互動和討論機會。
改變了學生的思想觀念
新媒體環境下,中職學生接觸到的信息更加多元和復雜,同時新媒體的共享性使得信息能夠在短時間內迅速傳播,形成強大的輿論場,使學生的思想觀念也相應地發生了變化。一方面,新媒體的開放性和互動性為學生提供了自由表達觀點的平臺,學生可以在網絡平臺上積極參與討論,表達自己的見解和看法。這種參與感和表達欲的增強,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維。另一方面,新媒體中的不良信息和負面言論也可能對學生的思想觀念產生負面影響,導致學生產生困惑和迷茫。因此,如何做好信息輿論的正向引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正成為教師尤其是思政課教師面臨的重大課題。
豐富了教育手段和方法
新媒體技術的發展為思政教育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教師可以利用微博、微信等多種新媒體平臺開展線上教學活動,與學生進行實時互動和交流。這種線上線下的混合教學模式,不僅能夠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提高教學效率,還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同時,新媒體技術還可以為思政教育提供虛擬仿真實訓等新型教學手段,讓學生在模擬的環境中體驗和感知思政教育的內涵和價值。教師可以通過新媒體平臺與學生進行實時互動,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和困惑,及時給予指導和幫助。同時,學生也可以通過新媒體平臺發表自己的意見和建議,參與思政教育的決策和改進。
中職思政教育與新媒體宣傳工作融合的策略
完善新媒體運營體系
為了有效運用新媒體開展思政教育,中職學校需要完善相關的運營體系。首先,學校應成立專門的新媒體運營團隊,負責新媒體平臺的日常維護和管理工作。團隊成員應包括主管學生工作的領導、專門從事學生管理工作的老師以及學生干部等,形成采、編、寫、推一體的運作模式。此外,在制定媒體內容策略之前要明確宣傳目標。中職思政教育的宣傳目標主要是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公民意識。因此,新媒體宣傳工作的內容應該緊密圍繞這些目標展開。其次,學校應制定完善的新媒體管理制度和規范,明確信息發布、審核和監管的流程和要求。每一條動態都應經過審核,每一條留言都應經過篩選,確保信息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同時,學校還應加強對新媒體平臺的監管力度,及時發現并處理負面言論和不良信息,維護網絡輿論的清朗。最后,中職學校應該構建自己的新媒體宣傳平臺,包括微信公眾號、微博賬號、抖音賬號等,形成多平臺、多渠道的宣傳矩陣。通過平臺發布思政教育的相關信息和案例,引導學生關注思政教育的內容。
創新思政教育模式
新媒體平臺上的信息質量參差不齊,可能會給學生帶來不良影響。因此,中職思政教育的新媒體宣傳工作要注重內容質量,確保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和權威性。同時,要注重內容的時效性和針對性,及時發布與思政教育相關的新聞、事件和案例,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在新媒體環境下,中職思政教育需要不斷創新教育模式和方法。首先,教師應充分利用新媒體平臺開展線上教學活動,如直播授課、在線討論等。這種線上線下結合的教學模式能夠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提高教學效率。同時,線上教學活動還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其次,教師應注重將新媒體技術融入思政教學中,如利用虛擬現實技術打造生動形象的教育場景,讓學生身臨其境地參與到課堂中。這種沉浸式的教學方式能夠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和體驗感,增強思政教育對學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此外,教師還可以利用新媒體平臺開展多樣化的思政教育活動,如網絡辯論賽、知識競賽等,為學生提供更多展示自我和鍛煉能力的機會。最后,中職學校應該整合優質的教育資源,包括優秀的思政教育案例、視頻、音頻等,通過新媒體平臺進行分享和傳播。同時,可以邀請專家學者、優秀校友等進行線上講座和交流活動,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的思政教育內容。此外,學校還可以通過微信公眾號平臺設置線上問答和話題討論活動,鼓勵學生極參與思政教育的討論和交流。這些舉措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和參與度。
加強師生互動交流
新媒體平臺提供了豐富的宣傳形式,包括文字、圖片、視頻、音頻等多種形式。中職思政教育的新媒體宣傳工作應該充分利用這些形式,創新宣傳方式,提高宣傳效果。例如,可以制作短視頻、動畫、漫畫等形式的宣傳內容,以更加生動、形象的方式呈現思政教育的內容。首先,新媒體環境下,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變得更加便捷和高效。教師可以利用新媒體平臺與學生進行實時互動和交流,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和學習需求。其次,學生也可以通過新媒體平臺向教師反饋問題和建議,促進師生之間的溝通和理解。為了加強師生互動交流,中職學校可以采取建立班級微信群等內部交流平臺,方便師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開展線上心理輔導和咨詢服務,為學生提供心理支持和幫助,組織線上團建活動,增進師生之間的情感聯系和友誼。通過這些措施的實施,可以在師生之間搭建起溝通的橋梁,促進思政教育的深入開展。最后,中職學校可以通過新媒體平臺開展線上互動活動,如線上問答、話題討論、在線投票等,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思政教育的討論和交流。同時,可以設置獎勵機制,鼓勵學生發表優秀的觀點和看法,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和積極性。
引導學生參與網絡文化建設
新媒體平臺具有互動性強的特點,中職思政教育的新媒體宣傳工作應該加強與學生的互動交流,可以通過設置話題討論、問答互動、在線調查等方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思政教育的討論和交流,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和認同感。一方面,在新媒體環境下,引導學生參與網絡文化建設是思政教育的重要任務之一。中職學校可以通過開展網絡文化活動、組織信息素養競賽等形式,引導學生健康、理性地使用新媒體。同時,學校還應加強對學生的網絡素養教育,提高學生的信息辨別和篩選能力。通過這些措施的實施,可以培養學生的網絡責任感和自律意識,讓學生在網絡世界中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遠離網絡暴力和低俗內容。此外,學校還可以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網絡志愿服務等活動,為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和愛心。另一方面,中職學校應該加強思政教師的師資培訓,提高教師的新媒體素養和教育教學能力。可以邀請專業人士進行新媒體技術的培訓和指導,幫助教師掌握新媒體技術的運用方法。同時,可以組織教師進行教學經驗交流和研討活動,分享優秀的教學案例和經驗。例如,中職學校可以利用短視頻平臺制作一系列關于思政教育的短視頻,包括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動畫解讀、優秀校友的訪談視頻、社會熱點事件的評論視頻等。以簡潔明了、生動形象的方式呈現思政教育的內容,從而吸引大量學生的關注和觀看。同時,學校還可以通過短視頻平臺設置互動環節,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從而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和認同感。
強化師資力量建設
新媒體環境下,中職思政教師要提高新媒體素養,掌握新媒體技術的運用方法,學會利用新媒體平臺進行教育教學活動。同時,要引導學生正確使用新媒體平臺,培養學生的媒體素養和自律能力。一方面,在新媒體環境下,中職思政教育需要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來支撐。為了強化師資力量建設,中職學校可以采取相關措施,一是加強對教師的培訓和進修工作,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二是引進具有新媒體技術和思政教育背景的專業人才,充實教師隊伍;三是建立教師激勵機制和考核機制,激發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力。通過這些措施的實施,可以打造出一支政治素質高、業務能力強、教學水平高的思政教育師資隊伍,為中職思政教育的深入開展提供有力保障。另一方面,中職學校應該建立新媒體宣傳工作的評估機制,對宣傳效果進行評估和反饋。可以通過問卷調查、數據分析等方式,了解學生對思政教育的滿意度、參與度以及新媒體宣傳工作的實際效果。根據評估結果,及時調整媒體內容策略和實施策略。例如,中職學校可以成立由主管學生工作的領導親自把關審核的新媒體運營團隊。團隊成員要包括一名專門從事學生管理的老師和若干名學生干部,形成采、編、寫、推一體的運作模式。在實際運用中,學校應注重傳播正能量和優質教育資源,通過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平臺開展校園微新聞、微課堂等活動。同時,還應建立完善的信息審核和監管機制,確保信息的真實性和準確性。通過這些措施的實施,學校的新媒體思政教育能夠取得顯著成效,學生的思政素養和綜合素質也可以得到顯著提高。
關注時事熱點和社會熱點問題
在新媒體環境下,中職學生接觸到的信息更加多元和復雜。為了引導學生正確看待社會問題,增強學生的思辨能力和判斷力,中職思政教育需要關注時事和社會熱點問題。教師可以通過新媒體平臺傳播和推送相關的教育內容,引導學生思考和討論。同時,教師還可以結合時事和社會熱點問題開展專題教學活動,如組織專題講座、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等。通過這些活動的實施,可以幫助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提高發現問題、深入分析問題的思維能力,進而樹立起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例如,中職學校可以通過微博平臺設置一系列關于思政教育的話題討論活動,包括“如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如何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等。這些話題討論活動能夠引起學生的廣泛關注和討論,從而形成良好的互動氛圍。同時,學校還可以通過微博平臺及時發布與思政教育相關的新聞和事件,引導學生關注思政教育的內容,從而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和敏感度。
綜上所述,新時代背景下,中職思政教育與新媒體宣傳工作的融合已經成為一種必然趨勢。通過制定科學的媒體內容策略和實施策略,可以有效地提高思政教育的效果和影響力。未來,隨著新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創新,中職思政教育與新媒體宣傳工作的融合將會更加深入和廣泛。中職學校應該緊跟時代潮流,不斷創新宣傳方式和方法,提高思政教育的質量和水平,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貢獻自己的力量。同時,中職思政教師也應該不斷提高自己的新媒體素養和教育教學能力,學會利用新媒體平臺進行教育教學活動。通過不斷學習和實踐,掌握新媒體技術的運用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質量。同時,要積極引導學生正確使用新媒體平臺,培養學生的媒體素養和自律能力,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作者單位:曲靖財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