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寧 畢超 王曉宇
摘 要: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百姓對牛肉等畜產品質量安全的把控越來越重視,需要采用標準化手段提升畜產品安全水平,為此,內蒙古自治區通過對特色產業進行分析研究,特制定團體標準T/NMSP.MZB02.2-2019《“蒙”字標畜產品認證要求 科爾沁牛肉》對科爾沁牛肉生產全產業鏈進行了規定。本文從科爾沁牛肉產業標準化制定現狀及產地環境優勢出發,重點研究不同標準下科爾沁牛肉產地環境、理化質量、衛生安全等指標的差異性,從而打響“蒙”字標品牌,以期促進自治區肉牛產業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科爾沁牛肉,產業,標準化,標準體系
DOI編碼:10.3969/j.issn.1002-5944.2023.09.028
Research and Thinking on the Standardization of Horqin Beef
LI Ning1 BI Chao2 WANG Xiaoyu2
(1.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Center of Inner Mongolia; 2. Inner Mongolia Institute of Quality and Standardization)
Abstract: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living standards, people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control of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animal products such as beef. It needs to adopt standardized means to improve the safety level of animal products. To this end, 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research on the characteristic industry, the Inner Mongolia has developed the association standard, TNMSP. MZB02.2-2019, Mongolian animal products certifi cation requirements, Horqin beef, to defi ne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whole production chain of Horqin beef. Based on the status quo of the standardization of the Horqin beef industry and the advantages of the production environment, the differences of the production environment, physical and chemical quality, health and safety of Horqin beef in different standards are studied in this paper, to promote the brand of Mongolian products, and facilita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beef cattle industry in the autonomous region.
Keywords: Horqin beef, industry, standardization, standards system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和自治區黨委、政府關于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決策部署,充分發揮標準化在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中的基礎性、戰略性作用,推動鄉村戰略深入實施,標準和標準化是基礎[1]。圍繞區域優質特色農牧業產業,打造區域優勢特色品牌,制定“蒙”字標系列產品認證標準,制定相關產品全產業鏈標準體系,支持標準的推廣和應用,打造“蒙”字標優勢特色農畜產品推廣服務平臺,推進鞏固拓展優勢特色農畜產品品牌成果標準化工作[2]。
美麗富饒的科爾沁大草原位于內蒙古的東部,是全世界少數未被污染的大草原之一,素有“黃牛之鄉”的美譽。4000萬畝的天然牧場,900余種優良牧草[3]。這里飼養著歷經50年不斷改良的優良肉牛品種,合理的飼養方法,科學的加工方式,造就了科爾沁牛肉的非凡品質[4]。近年來科爾沁牛產業發展迅速,在牛群規模、生產水平、適用技術推廣、屠宰加工、品牌價值推廣等方面均處于全國前列??茽柷吲IL環境的各項指標都高于綠色食品或接近于綠色食品的要求,其牛肉無污染、口感好、營養豐富,蛋白質含量較高,有益于人體健康,2008年,科爾沁肥牛肉被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評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5]。推進科爾沁牛肉標準化發展,有助于樹立內蒙古產品“高品質、純天然、綠色有機、生態環?!钡钠放菩蜗?,提升產品核心競爭力及市場認可度,凸顯特色區域品牌價值和影響力,助推自治區特色農牧業高質量發展??茽柷吲H飧鶕F有國際標準、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有關要求,從產地環境、品種、養殖技術、疫病防控、加工、質量、檢驗規則、標識、包裝、貯存和運輸等關鍵環節建設高質量標準,從而提升市場自主創新科技成果產業化水平。
1 科爾沁肉牛產業發展現狀
1.1 科爾沁肉牛養殖情況
在科爾沁草原上,生長著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科爾沁牛,是我國經過50年改良、繁育、馴化形成的優良乳肉兼用草原型牛品種[6]。其被毛為黃(紅)白花,白頭,體格粗壯,體質結實,結構勻稱,胸寬深,背腰直,四肢端正,后軀及乳房發育良好,乳頭分布均勻。成年公牛體重991千克,母牛508千克,犢牛初生重38.1~41.7千克。母牛280天產奶3200千克,乳脂率4.17%。在自然放牧和科學短期補飼條件下,18月齡屠宰率可達61.7%,凈肉率為51.9%。
通遼大力建設良種繁育體系。其與中國農科院、中國農業大學、內蒙古農業大學合作,通過常規育種、基因育種等技術手段,科爾沁肉牛新品種選育取得重大突破。建有2個國家級肉牛核心育種場和1個國家級種公牛站,優質種公牛存欄170頭,年生產凍精300萬支以上;2021年農業農村部發布基因選擇指數和肉牛選擇指數育種值評估結果,全國前100名種公牛通遼分別占45頭和17頭,優秀肉牛綜合排名全國第一。全市現有科爾沁肉牛核心群110頭、普通群存欄近90萬頭,2025年科爾沁肉牛核心群預計達到500頭,擴繁群達到500頭,普通群達到150萬頭,育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純肉用型科爾沁肉牛新品種,填補內蒙古乃至東北地區空白[7]。建成了市旗鎮村四級肉牛良種繁育推廣體系,現有肉牛良種繁育推廣機構141個、技術推廣人員3905人、黃牛冷配站點3426個,年冷配母牛122.6萬頭以上,改良比例達到95%以上。
1.2 科爾沁肉牛質量安全分析
近年來,國家陸續發布了關于鄉村振興戰略等農業政策,越來越重視農畜產品的發展。2018年是全國農業質量年,提升農業供給質量將是未來相當長一個時期“三農”發展的主攻方向。農畜產品質量安全必然進入新的發展階段,需要用新的理念、方法、措施助力產業興旺。在新的形勢下,科爾沁肉牛產品質量安全需要引起重視。保證科爾沁肉牛產品質量安全不僅事關肉牛產品的銷售情況、品牌效應,更重要的是關乎人的身體健康。根據數據顯示,截止到2021年科爾沁牛肉產品抽檢合格率為98.8%,內蒙古地區農畜產品質量安全總體走勢良好,但產品質量基礎總體上較弱,相比發達國家,主要農畜產品質量標準尚待繼續完善,與公眾需求尚有差距,產業競爭力不強,在繼續確保安全水平穩中有升的前提下,大幅提升農畜質量水平將成新常態。科爾沁肉牛產品質量安全要在標準化的引導下持續提升,建立圍繞質量目標建標準體系的市場導向型質量提升機制和管理體系。
2 肉牛產業標準化現狀分析
2.1 國家及行業肉牛產業標準化情況
目前我國公布的肉牛產業國家、行業標準共有286項。其中術語標準8項;產前標準共59項,包括:牧場規劃與建設標準9項,環境控制技術標準17項,育種與繁殖標準19項,品種標準14項。產中標準共106項,其中飼養標準7項,飼料開發與檢測標準16項,疫病綜合防控標準11項,疫病快速檢測標準70項,疫苗和獸藥標準2項。產后標準共113項,包括:屠宰加工標準13項、貯存包裝標準8項、冷鏈物流運輸標準5項、肉制品安全檢測標準70項、肉制品質量標準12項及產品追溯標準5項。肉牛國家、行業標準分布情況如圖1所示。
2.2 重點省區肉牛地方標準研究現狀
全國各省地方共有451項,主要分布在河北省、山西省、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山東省、湖北省、廣西、新疆、青海、貴州、云南、寧夏等29個省市區(如圖2所示)。
經統計,標準涵蓋牧場建設、品種繁育、疫病防控、飼養管理、屠宰加工、飼料、產品品質、質量追溯等重點環節,各省市區標準研究重點不同、標準數量和標準指標存在明顯差異。其中,內蒙古肉牛地方標準共61項,占全國肉牛地方標準數量的13.5%,是全國省區地方標準平均數量的3.9倍。
2.3 內蒙古自治區肉牛標準化情況
2.3.1 基本情況
目前,內蒙古自治區現有肉牛相關地方標準主要涉及產地環境、牧場建設、品種及檢測、育種繁育、疫病防治、飼養管理、飼料、產品品質及檢測、貯藏運輸、交易、污染物處理、產品追溯等環節。其中,產地環境標準2項,牧場建設標準3項,品種及檢測標準3項,育種繁殖標準3項,疫病防治標準6項,飼養管理標準13項,飼料標準13項,產品品質及檢測標準8項,貯藏運輸標準1項,交易標準2項,污染物處理標準1項,追溯標準6項。內蒙古肉牛產業重點環節標準統計情況如圖3所示。2.3.2 標準水平評價
將內蒙古自治區科爾沁牛肉團體標準與現有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中的指標進行逐級對比,從標準涉及的產地環境指標、安全限量指標等進行對比,梳理科爾沁牛肉團體標準相較于以上比對對象的共有指標、優(嚴)指標值,寬(松)指標值,一致指標值、獨有指標項5類指標值。通過標準指標水平分析,科爾沁牛肉產業環境和產品標準質量特征指標突出,關鍵指標優于國家標準且與國際標準接軌,標準水平處于國內領跑地位。
內蒙古自治區關于科爾沁肉牛產業高質量標準的制定,填補了自治區肉牛產業在某些控制環節的空白,并且提高了相關質量標準,具有先進性指導意義。
3 科爾沁牛肉標準先進性分析
3.1 科爾沁牛肉標準先進性介紹
為樹立內蒙古產品“高品質、純天然、綠色有機、生態環?!钡钠放菩蜗螅嵘a品核心競爭力及市場認可度,凸顯特色區域品牌價值和影響力,內蒙古開展《“蒙”字標畜產品認證要求 科爾沁牛肉》團體標準制定工作。團體標準以科爾沁牛肉相關檢驗數據為研究基礎,結合國家、行業牛肉標準,規范了科爾沁牛肉的各項指標,為“蒙”字標認證提供有力依據,助推自治區特色農牧業高質量發展。
3.2 科爾沁牛肉標準與國際標準、國內標準比對情況
3.2.1 產地環境指標比對
在空氣質量指標比對方面,本團體標準T/ NMSP.MZB02.2-2019《“蒙”字標畜產品認證要求科爾沁牛肉》與國家標準GB 3095-2012《環境空氣質量標準》、農業行業標準NY/T 391-2013《綠色食品 產地環境質量》各項指標比對如表1所示。
通過表1比對可知,環境空氣中各項污染物的四項指標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指標高于行標,總懸浮顆粒物、氟化物指標等于行標。環境指標突出,利于科爾沁牛的生長發育。
在土壤環境質量指標比對方面,本團體標準T/ NMSP.MZB02.2-2019《“蒙”字標畜產品認證要求科爾沁牛肉》與國家標準GB 15618-2018《土壤環境質量 農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行業標準NY/T 391-2013《綠色食品 產地環境質量》各項指標比對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科爾沁牛肉養殖產地環境土壤質量要求6項指標均等于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
3.2.2 質量指標比對
在理化指標比對方面,本團體標準T/NMSP. MZB02.2-2019《“蒙”字標畜產品認證要求 科爾沁牛肉》與國家標準GB 2762-2017《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農業行業標準NY/T 2799-2015《綠色食品 畜肉》各項指標比對如表3所示。
從表3可看出,8項理化指標中,鉛、鉻高于行業標準,揮發性鹽基氮高于行業標準,科爾沁牛肉理化指標突出,品質高、口感好。鎘、總汞等于行業標準。
3.2.3 安全指標比對
在農藥獸藥及非法添加物質殘留限量指標比對方面,本團體標準T/NMSP.MZB02.2-2019《“蒙”字標畜產品認證要求 科爾沁牛肉》與行業標準NY/ T 2799-2015《綠色食品 畜肉》、歐盟標準、美國標準、加拿大標準、新西蘭標準各項指標比對如表4和表5所示。
由表5可看出,農藥、獸藥及非法添加物質殘留限量與歐盟標準、美國標準、加拿大標準、新西蘭標準指標比對中,六六六、滴滴涕、伊維菌素、四環素、金霉素、土霉素6項指標均高于歐盟標準,六六六、滴滴涕、蠅毒磷、伊維菌素、四環素、金霉素、土霉素、玉米赤霉醇、群勃龍9項指標均高于美國標準,滴滴涕、四環素、金霉素、土霉素、玉米赤霉醇、群勃龍6項指標均高于加拿大標準,滴滴涕、青霉素、伊維菌素、金霉素、土霉素、玉米赤霉醇、群勃龍7項指標均高于新西蘭標準。
4 結 語
打造“蒙”字標區域特色畜產品品牌,規范科爾沁肉牛高質量發展,是全面提高畜產品質量安全和市場競爭力的重要保證措施;是實現農業產業化的基礎工作;是保證農產品質量監管、保障消費安全的重要抓手;是支撐鄉村振興戰略,推動我國與國際標準接軌的現代標準體系。
因此,內蒙古地區要夯實編寫標準的理論基礎,加快構建高質量標準,使產業關鍵指標優于國家標準且接軌國際標準,標準水平處于國內領跑地位,從而更好地助力自治區畜產健康有序發展,保障畜產品質量安全,提升區域品牌價值,提高企業效益和綜合競爭力。
參考文獻
[1]李良臣.科爾沁肉牛標準化生產技術研究與集成示范[R].內蒙古:通遼市畜牧獸醫科學研究所,2014.
[2]安寧,趙青春.西門塔爾牛改良新疆博州當地蒙古牛效果分析[J]. 西南農業學報,2006(3):29-30.
[3]沈科萍.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淺談智慧農業標準化[J].中國標準化,2022(11):118-121.
[4]本刊編輯部.以農業標準化助推鄉村振興[J].審計觀察,2022(5):1.
[5]周泓,李慧斌.科爾沁牛業 一塊高品質牛肉從牧場到餐桌的堅守[J].農產品市場周刊,2016(36):32-33.
[6]張向南.內蒙古通遼市肉牛產業鏈研究[D].呼和浩特:內蒙古農業大學,2016.
[7]馬強.內蒙古自治區現代特色農業發展研究[D].北京:中國農業科學院,2012.
作者簡介
李寧,副高級工程師,長期從事質量與標準化領域研究工作。
畢超,工程師,長期從事標準信息服務及標準化領域研究工作。
王曉宇,工程師,長期從事科研項目管理及標準化領域研究工作。
(責任編輯:張瑞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