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他汀類藥物用于成年人心血管疾病的一級預防:美國預防臨床服務指南工作組推薦聲明》解讀

2024-01-26 03:10:27史威力李明艷段紅艷
中國全科醫學 2024年12期
關鍵詞:他汀類藥物心血管疾病

史威力 李明艷 段紅艷

【編者按】 《USPSTF指南解讀系列》執行主編Li Li教授為弗吉尼亞大學(UVA)醫學院Walter M.Seward講席教授及家庭醫學系系主任,UVA健康系統人群健康主任,UVA綜合癌癥中心癌癥預防及人群健康項目聯席主任,美國醫學委員會認證執業家庭醫生,美國預防臨床服務指南工作組成員。

心血管疾病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均是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疾病,預防和治療至關重要。本期將刊登《〈他汀類藥物用于成年人心血管疾病的一級預防〉解讀》《〈成年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篩查〉解讀》,這兩篇文章將為我們提供關于這兩種疾病預防和管理的最新指導。

他汀類藥物是預防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其在一級預防中的應用仍存在一些爭議。通過對該指南的解讀,我們可以更好地了解他汀類藥物的適應證、用藥劑量和注意事項,為臨床醫生和患者提供更加科學的用藥依據。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是一種常見的睡眠障礙,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健康。通過對該指南的解讀,我們可以了解到該疾病的篩查方法、診斷標準和治療策略,為臨床醫生提供更加實用的診療方案。

下期將刊登《〈成年人抑郁和自殺風險篩查推薦聲明〉解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篩查推薦意見〉更新與解讀》,敬請期待。

【摘要】 心血管疾病(CVD)是導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他汀類藥物通過降脂、抗炎、穩定斑塊等作用可減少CVD相關疾病的發生和死亡風險。2022年8月美國預防臨床服務指南工作組(USPSTF)對他汀類藥物降低CVD發病/死亡以及全因死亡的益處和潛在危害證據進行了全新審查,更新了《他汀類藥物用于成年人心血管疾病的一級預防:美國預防臨床服務指南工作組推薦聲明》,推薦40~75歲伴有≥1種CVD危險因素且10年CVD風險≥10%的成年人使用他汀類藥物進行CVD的一級預防(B類推薦);40~75歲伴有≥1種CVD危險因素且10年CVD風險為7.5%~10.0%的成年人選擇性使用他汀類藥物進于CVD的一級預防(C類推薦);但現有證據尚不足以評估≥76歲的成年人使用他汀類藥物進行CVD的一級預防以降低CVD事件和死亡的利弊(Ⅰ類聲明)。本文結合我國實際,對該最新推薦予以解讀,為我國他汀類藥物用于CVD的一級預防提供參考。

【關鍵詞】 心血管疾病;他汀類藥物;一級預防;成年人;指南

【中圖分類號】 R 54 【文獻標識碼】 A DOI: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849

Statin Use for the Primary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Adults:Interpretation of the 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 Recommendation Statement

SHI Weili1,LI Mingyan2,DUAN Hongyan1,2,3*

1. Department of General Practice,Henan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People's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Zhengzhou 450003,China

2. International Medical Center,Henan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People's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Zhengzhou 450003,China

3. Department of Geriatrics,Henan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People's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Zhengzhou 450003,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DUAN Hongyan,Chief physician;E-mail:13526553388@163.com

【Abstract】 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is the leading cause of death. It is well known that statins can reduce the risk of CVD and CVD-related death through lipid-lowering,anti-inflammatory,and plaque-stabilizing effects. In August 2022,the 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USPSTF)conducted an updated recommendations statement on statins for primary prevention of CVD based on new evidence on the benefits and potential harms of statins in reducing CVD morbidity/mortality and all-cause mortality. The USPSTF recommends statins for the primary prevention of CVD for adults aged 40 to 75 years with 1 or more CVD risk factors and an estimated 10-year CVD risk of 10% or greater(B recommendation). The USPSTF recommends that clinicians selectively offer statins for the primary prevention of CVD in adults aged 40 to 75 years who have 1 or more of CVD risk factors and an estimated 10-year CVD risk of 7.5% to less than 10%(C recommendation). The USPSTF concludes that the current evidence is insufficient to assess the balance of benefits and harms of using statins for primary prevention of CVD events and mortality in adults aged 76 years and above(I statement). This article interprets the latest recommendations in the context of China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use of statins for the primary prevention of CVD in China.

【Key words】 Cardiovascular diseases;Statins;Primary prevention;Adult;Guidebook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CVD)是世界范圍內導致死亡的主要原因。數據顯示美國CVD死亡人數占總死亡人數的1/4,其中冠心病是首要原因,占美國CVD死亡人數的43%,2019年美國估計有55.8萬人死于冠心病,10.9萬人死于缺血性卒中[1]。我國CVD患病率處于持續上升階段,據推算我國CVD現患人數為3.3億[2],CVD死亡率為43%~45%[3]。血脂異常是CVD的重要危險因素,他汀類藥物通過降脂、抗炎、穩定斑塊等作用減少心血管相關發病和死亡風險,在CVD的一級預防和二級預防中均已有充足的循證醫學證據。2022年8月,美國預防臨床服務指南工作組(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USPSTF)對他汀類藥物一級預防的最新證據進行了全新審查并做出了以下推薦:(1)40~75歲、伴有≥1種CVD危險因素(即血脂異常、高血壓、糖尿病或吸煙),且預計10年CVD風險≥10%的人群,建議應用他汀類藥物進行CVD一級預防(B類推薦)。(2)40~75歲、伴有≥1種CVD危險因素,且預計10年CVD風險為7.5%~10.0%的人群,選擇性地使用他汀類藥物進行CVD一級預防。因為與預計10年CVD風險≥10.0%的人群相比,此類人群在他汀類藥物中獲益的可能性更小(C類推薦)。(3)根據現有證據,尚不足以評估≥76歲成年人應用他汀類藥物進行一級預防以降低CVD事件和死亡的利弊(Ⅰ類聲明)。本文結合我國實際,對《他汀類藥物用于成年人心血管疾病的一級預防:美國預防臨床服務指南工作組推薦聲明》(以下簡稱聲明)予以解讀,為我國他汀類藥物用于CVD的一級預防提供參考。該聲明解讀對證據等級和推薦類別的定義見表1、2。

1 2022 USPSTF 有關他汀類藥物在成年人CVD一級預防中的臨床建議

1.1 適用人群

本聲明適用于≥40歲,無明確CVD且無CVD相關癥狀/體征的成年人。不適用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水平>190 mg/dL(4.92 mmol/L),或有已知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的成年人。這兩類人群的CVD風險極高,關于這些人群他汀類藥物的使用可參考其他相關指南建議。

1.2 風險評估

年齡是CVD的影響因素之一,平均而言男性CVD事件發病年齡較女性低[4]。盡管女性某些CVD事件的死亡率高于男性,但是男性CVD患病率高于女性。不管是男性還是女性,黑種人的CVD患病率最高。為充分發揮他汀類藥物的治療效益,必須規范不同種族和不同性別人群對他汀類藥物的使用,尤其是黑種人和西班牙裔成年人,其CVD患病率最高,但他汀類藥物的使用率最低[4]。USPSTF建議應用美國心臟病學會/美國心臟學會(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CC/AHA)合并隊列方程(pooled cohort equations,PCEs)來計算10年CVD風險[5],這是目前唯一經過外部驗證的風險預測工具。

1.3 治療強度

直接比較不同他汀類藥物強度對心血管終點事件影響的證據有限。USPSTF審查的大多數試驗使用中等強度的他汀類藥物[6]。根據現有證據,對于大多數人來說,使用中等強度他汀類藥物用于CVD的一級預防是合理的。需要注意的是,他汀類藥物劑量增倍,降低LDL-C水平的效果只能增加6%,但不良反應顯著增加。

1.4 臨床監測

臨床實踐中報告了他汀類藥物引起的各種不良事件,包括肌肉問題(如肌痛、肌炎和橫紋肌溶解)、肝功能不全、腎功能不全、糖尿病、腫瘤、認知障礙和眼部疾病等。應用他汀類藥物時,應嚴密監測轉氨酶、肌酸激酶、腎功能、血糖、腫瘤標志物等生化指標,及時發現他汀類藥物可能引起的不良反應。采用強化降脂治療時,更應注意監測藥物的安全性。

1.5 作用機制

他汀類藥物亦稱3-羥基3-甲基戊二酰輔酶A還原酶抑制劑,能夠抑制膽固醇合成限速酶,即3-羥基3-甲基戊二酰輔酶A還原酶,減少膽固醇合成,同時上調細胞表面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受體(LDLR),加速血清LDL分解代謝。他汀類藥物能顯著降低血清總膽固醇(TC)、LDL-C和載脂蛋白B(ApoB)水平,也能輕度降低血清三酰甘油(TG)水平和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水平。他汀類藥物可以通過其降脂作用從而降低血管炎癥和動脈粥樣硬化的發展,進而顯著降低CVD的風險。此外,也有報道稱他汀類藥物同時具有抗炎、抗血小板、抗氧化、抗增殖和免疫抑制的作用[7]。

1.6 醫患共同決策

臨床醫生在啟動他汀類藥物一級預防前,既要評估CVD危險因素(即血脂異常、糖尿病、高血壓或吸煙),也要評估10年CVD風險。證據顯示,他汀類藥物的獲益與10年CVD風險成正比,10年CVD風險越高,獲益越大。與預計10年CVD風險≥10.0%的人群相比,預計10年CVD風險7.5%~10.0%的人群在他汀類藥物治療中獲益的可能性較小。建議臨床醫生對40~75歲、伴有≥1種CVD危險因素,且預計10年CVD風險在7.5%~10.0%的人群,應該基于臨床醫生和患者關于潛在利弊的共同決策,選擇性地使用他汀類藥物進行CVD一級預防,如果對服藥的獲益比潛在的危害更關注,可以選擇應用他汀類藥物。

2 他汀類藥物在成年人CVD一級預防中的證據更新要點

盡管2022年USPSTF更新了關于他汀類藥物用于CVD一級預防的建議,但與2016年USPSTF的建議大體一致(表3)[1]。2016年,USPSTF建議沒有CVD病史(即癥狀性冠狀動脈疾病或缺血性卒中)的成年人在滿足以下所有標準時使用低至中等劑量的他汀類藥物預防CVD事件和死亡:(1)年齡40~75歲;(2)伴有1個或多個CVD危險因素(如血脂異常、糖尿病、高血壓或吸煙);(3)估算的10年CVD風險≥10%。USPSTF還建議臨床醫生可以選擇向符合上述標準(1)和(2)且估算的10年CVD風險為7.5%~10.0%的成年人提供低至中等劑量的他汀類藥物。現有證據尚不足以評估≥76歲成年人應用他汀類藥物進行一級預防,以降低CVD事件和死亡的利弊[1]。

3 他汀類藥物在成年人CVD一級預防中的證據回顧

該聲明更新的證據主要是基于USPSTF對他汀類藥物降低CVD相關發病率、死亡率或全因死亡率的獲益和危害的系統評價。

3.1 他汀類藥物在成年人CVD一級預防中的獲益

USPSTF回顧了22項關于他汀類藥物用于一級預防獲益的試驗,平均隨訪時間為3.3年[1]。除1項PROSPER(普伐他汀在老年高危人群中的前瞻性研究,該研究招募了70~82歲的受試者,平均年齡為75歲)外[8],所有試驗的受試者平均年齡為52~66歲[1]。在使用固定劑量他汀類藥物的試驗中,大多數(12/16)使用中等強度的他汀類藥物。15項試驗報告了種族和民族,其中14項試驗中,白人是最常見的群體,占研究人群的41%~99%[1];在5項試驗中,黑人參與者的比例為<1%~37%[1];其他種族和民族的數據有限。

匯總分析結果顯示,與安慰劑或無他汀類藥物治療相比,他汀類藥物治療能夠降低全因死亡相對風險達8%[18項試驗:n=85 816,相對危險度(RR)(95%CI)=0.92(0.87~0.98);絕對風險差值(ARD)為-0.35%],致死或非致死性卒中的相對風險降低22%[15項試驗:n=76 610,RR(95%CI)=0.78(0.68~0.90);ARD為-0.39%],致死或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相對風險降低33%[12項試驗:n=76 498;RR(95%CI)=0.67(0.60~0.75);ARD為-0.89%],復合心血管結局事件相對風險降低28%[15項試驗:n=74 390;RR(95%CI)=0.72(0.64~0.81);ARD為-1.28%],2~6年心血管死亡的相對風險降低9%,但無統計學差異[12項試驗:n=75 138,RR(95%CI)=0.91(0.81~1.02);ARD為-0.13%(95%CI=-0.25%~0.02%)][6,9]。

關于他汀類藥物在≥75歲人群中獲益的證據有限。PROSPER研究(n=3 239)納入的受試者平均年齡為75歲,比其他一級預防研究人群年齡(52~66歲)要大。與安慰劑相比,PROSPER研究中他汀類藥物治療組的全因死亡率(RR=1.07,95%CI=0.86~1.35)、卒中風險(RR=1.03,95%CI=0.73~1.45)、復合心血管結局事件(RR=0.94,95%CI=0.78~1.14)的相對風險沒有降低[8]。降壓和降脂治療預防心臟病發作試驗-降脂試驗(ALLHAT-LLT)研究中,他汀類藥物治療≥75歲人群的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風險高于65~74歲人群[全因死亡率的RR(95%CI)為1.36(0.98~1.89) 與 1.05(0.82~1.33);心血管死亡率的RR(95%CI)為1.39(0.85~2.25) 與 0.99(0.71~1.39)],但是由于評估不夠精確,上述差異無統計學意義[10-11]。ALLHAT-LLT研究的不足之處在于其為開放標簽的試驗,且失訪率高、與非他汀組具有高度交叉性,由于他汀組和非他汀組LDL-C降低幅度基本一致,所以應用他汀類藥物的總體獲益不顯著。

目前,沒有直接比較他汀類藥物滴定劑量(將他汀類藥物滴定達到目標膽固醇水平)與固定劑量對一級預防治療效果的相關研究。直接比較不同他汀類藥物使用劑量對健康結局影響的數據也很有限。相關研究比較未顯示劑量滴定法與固定劑量他汀類藥物治療或基于他汀類藥物強度的結局差異。如前所述,大多數試驗使用中等強度的他汀類藥物[6,9]。

3.2 他汀類藥物在成年人CVD一級預防中的危害

USPSTF回顧了19項試驗(n=75 005)和3項觀察性研究(n=417 523),這些研究報告了他汀類藥物治療對無CVD事件成年人的危害。匯總分析結果顯示,他汀類藥物治療不會增加因不良反應而退出研究的風險[6,9]。

盡管觀察性研究報告了使用他汀類藥物與肌肉疼痛之間的關聯[12],但對9項試驗的匯總分析發現(n=

46 388),與安慰劑相比,他汀類藥物治療的肌痛風險沒有增加[6,9]。試驗也沒有發現他汀類藥物治療與肌病或橫紋肌溶解癥之間的關聯[6,9]。他汀類藥物治療與癌癥發病風險無關,也未增加肝酶升高的風險[6,9]。

6項試驗(n=59 083)和3項觀察性研究(n=417 523)報告了他汀類藥物增加新發糖尿病的風險。基于此6項試驗的匯總分析(n=59 083),他汀類藥物治療和糖尿病風險的增加無相關性[RR(95%CI)=1.04(0.92~1.19);ARD(95%CI)=0(0~0.01%)][13]。JUPITER (n=17 802)是一個高強度他汀類藥物治療的研究,該研究顯示與安慰劑相比,新發糖尿病風險顯著增加[RR(95%CI)=1.25(1.05~1.49)][14]。但是,隨后發現新發糖尿病風險增加僅限于基線時具有1種或1種以上糖尿病危險因素的參與者,如代謝綜合征、空腹血糖受損、BMI≥30 kg/m2或糖化血紅蛋白水平>6.0%[15]。3個大樣本的觀察性研究(n=417 523)報告的新發糖尿病風險各異,主要與各研究中CVD風險評估的方法不同、他汀類藥物的依從性存在差異有關[16]。

關于他汀類藥物與腎臟或認知受損之間聯系的證據仍然很少,也并未顯示他汀類藥物治療增加相關的風險[6,9]。HOPE-3研究意外發現他汀類藥物治療與白內障手術的風險增加有關[RR(95%CI)=1.24(1.03~1.49)],但尚無其他一級預防試驗評估白內障或白內障手術的風險,二者是否有關尚需進一步觀察[17]。

4 他汀類藥物在成年人CVD一級預防中的凈獲益評估

USPSTF認為,在40~75歲無CVD病史,有≥1種危險因素(如血脂異常、糖尿病、高血壓或吸煙),且預計10年CVD風險≥10.0%的人群中,使用他汀類藥物進行CVD一級預防至少有中度凈獲益。

在40~75歲無CVD病史,有≥1種危險因素,且預計10年CVD風險7.5%~10.0%的人群中,處方他汀類藥物進行CVD一級預防具有一定的凈獲益。是否啟動治療應取決于個人偏好,平衡潛在的較小獲益與每日服藥的潛在危害和不便。

現有證據不足以確定在≥76歲無CVD病史的人群中進行他汀類藥物治療,以預防CVD事件和死亡風險的利弊(表4)。

5 新聲明對我國他汀類藥物CVD一級預防工作的啟示

20世紀70年代開始,歐美國家CVD發病率、死亡率均出現拐點,呈現出下降趨勢。而同期,由于生活水平提高、飲食結構改變,我國居民CVD的發病率、死亡率均呈持續上升趨勢。據推算我國CVD現患人數3.3億[2],CVD死亡率為43%~45%[3]。其中,血脂異常是CVD的重要危險因素,人群血清TC水平的升高預計可導致2010—2030年我國CVD事件增加約920萬例[18]。他汀類藥物通過降脂、抗炎、穩定斑塊等作用減少CVD發病和死亡風險,各國指南均推薦其作為CVD一級預防和二級預防的基本用藥,2022年USPSTF推薦聲明再次肯定了他汀類藥物CVD一級預防的地位。

5.1 CVD危險分層的綜合評估

基線風險越高的人群越能從他汀類藥物治療中獲益,因此,總體風險評估是CVD一級預防決策的基礎。USPSTF建議應用ACC/AHA PCEs來估算10年CVD風險[5]。然而,該工具會高估或低估數個亞洲人群的風險,并且未考慮另外幾個會增加風險的因素,例如脂蛋白(a)水平、家族史和慢性炎性疾病。既往研究顯示,基于歐美隊列數據建立的預測模型并不適用于我國人群[19-21]。我國相關指南建議采用以中國人群長期隊列研究所建立的中國成年人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總體發病風險評估流程圖(圖1)進行風險評估[22-23]。

具體而言,在我國符合如下3個條件之一者,直接列為高危人群,不需要再進行10年ASCVD發病風險評估:(1)LDL-C≥4.9 mmol/L或TC≥7.2 mmol/L;(2)年齡≥40歲的糖尿病患者;(3)慢性腎臟病(CKD)3~4期。不具有以上3種情況的個體,按上述流程圖進行ASCVD 總體發病風險評估,10年CVD風險<5%、5%~9%和≥10%分別定義為低危、中危和高危。對<55歲且10年ASCVD 風險為中危者進一步進行余生風險評估,具有以下任意2個及以上危險因素者ASCVD余生風險為高危:(1)收縮壓≥160 mmHg(1 mmHg=0.133 kPa)或舒張壓≥100 mmHg;(2)非HDL-C≥5.2 mmol/L;(3)HDL-C<1.0 mmol/L;(4)BMI≥28 kg/m2;(5)吸煙。余生風險不屬于高危的個體,考慮結合“風險增強因素”決定干預措施。將靶器官損害、血清生物標志物及肥胖或腹部肥胖、早發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等因素列為風險增強因素(表5),患者合并多個風險增強因素時更傾向于按高危處理。

5.2 他汀類藥物CVD一級預防的適宜人群

USPSTF推薦他汀類藥物用于40~75歲伴有≥1種危險因素的成年人進行CVD一級預防,10年CVD風險≥10%的患者具有中等凈獲益,10年CVD風險7.5%~10.0%具有微小凈獲益。不建議≥76歲成年人服用他汀類藥物進行CVD一級預防。

我國一些專家認為,僅關注10年CVD風險估計值是不夠的,還應該關注LDL-C目標值。對于ASCVD風險不同的人群,啟動降脂藥治療的LDL-C水平和LDL-C的治療目標也有所不同。新版《中國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23]提出了不同風險等級個體LDL-C和非HDL-C的目標值(表6),LDL-C的目標水平:低危人群<3.4 mmol/L;中、高危人群<2.6 mmol/L;極高危人群<1.8 mmol/L,且較基線降低幅度>50%;超高危人群<1.4 mmol/L,且較基線降低幅度>50%;非HDL-C的目標水平=LDL-C水平+0.8 mmol/L。

要注意的是,對≥76歲老人的CVD一級預防,除考慮ASCVD發病風險外,還需要評估生理功能狀態、認知狀態、多病共患、多重用藥等老年綜合征特點,更需個體化選擇,以實現延長健康預期壽命并縮短殘疾壽命的終身獲益目標。因尚無高齡老年患者他汀類藥物治療靶目標的臨床隨機試驗,對高齡老年人他汀類藥物治療的靶目標不做特別推薦。

5.3 他汀類藥物CVD一級預防的適宜劑量

他汀類藥物是降膽固醇治療的基礎,但其劑量增倍,LDL-C降低效果只增加6%,而且有潛在的不良反應,如肝功能損害、肌病及新發糖尿病等。USPSTF建議使用中等強度劑量的他汀類藥物進行CVD一級預防,沒有證據支持根據LDL-C水平調整他汀類藥物劑量的益處。膽固醇治療研究者協作組(CTT)分析結果表明,在心血管風險不同的人群中,經他汀類藥物治療后,LDL-C每降低1 mmol/L,主要心血管事件相對危險可降低20%,全因死亡率降低10%,而非心血管原因引起的死亡未見增加[24]。我國急性冠脈綜合征強化降脂研究(China Intensive Lipid Lowering with Statins i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CHILLAS)提示他汀類藥物劑量增加1~2倍并未進一步減少心血管事件。結合我國人群對大劑量他汀類藥物的耐受性較歐美人群差,不建議使用高強度大劑量他汀類藥物,推薦起始使用常規劑量或中等強度他汀類藥物,必要時聯用膽固醇吸收抑制劑和/或前蛋白轉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抑制劑實現血脂達標。他汀類藥物降低ASCVD事件的臨床獲益大小與其降低LDL-C幅度呈線性正相關。薈萃分析結果一致顯示LDL-C降幅越大、持續時間越長,ASCVD風險下降越多。

綜上,由于2022年USPSTF除外了LDL-C>190 mg/dL(4.92 mmol/L)和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的成年人(另有其他相關指南),故推薦內容看似比較簡單。而我國CVD一級預防中他汀類藥物的使用推薦,從年齡、血脂水平、危險分層、啟動/推薦目標值、余生風險、風險增強因素等多方面綜合評估,適用于所有人群,這種評估模式也更適合中國人。然而在我國CVD高危人群中,降脂藥物的治療率僅為5.5%,指南和實踐之間還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在我國CVD發病率及病死率不斷攀升的現狀下,努力做好CVD一級預防愈發重要,結合同期發布的《2022 USPSTF他汀類藥物用于CVD一級預防的推薦聲明》《中國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以及《中國心血管病一級預防指南》[22],臨床醫生既要了解CVD一級預防國內外推薦的差別,又要借鑒國際經驗、啟動更加符合中國國情的隨機對照臨床試驗及大樣本前瞻性觀察性研究,以獲取更多的臨床數據,為我國臨床實踐指南提供基于國人數據的診療建議。同時,還應強化全國全科醫生、心內科醫生對上述新指南的學習和培訓,提高血脂異常的控制率,努力做好心血管疾病的醫防融合工作,爭取實現CVD防治拐角的到來。

作者貢獻:段紅艷進行文章的構思和設計,負責文章的質量控制,對文章整體負責和監督管理;史威力負責查閱資料,撰寫論文;李明艷負責部分資料的收集和文章的修改。

本文無利益沖突。

參考文獻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 U S,MANGIONE C M,BARRY M J,et al. Statin use for the primary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adults: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 recommendation statement[J]. JAMA,2022,328(8):746-753. DOI:10.1001/jama.2022.13044.

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編寫組. 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22概要[J]. 中國循環雜志,2023,38(6):583-612. DOI:10.3969/j.issn.1000-3614.2023.06.001.

中國心血管病預防指南(2017)寫作組,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輯委員會. 中國心血管病預防指南(2017)[J].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8,46(1):10-25. DOI:10.3760/cma.j.issn.0253-3758.2018.01.004.

VIRANI S S,ALONSO A,APARICIO H J,et al;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Council on Epidemiology and Prevention Statistics Committee and Stroke Statistics Subcommittee. Heart disease and stroke statistics—2021 update:a repor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J]. Circulation,2021,143(8):e254-743. DOI:10.1161/CIR.0000000000000950.

GOFF D C Jr,LLOYD-JONES D M,BENNETT G,et al. 2013 ACC/AHA guideline on the assessment of cardiovascular risk: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Practice Guidelines[J]. J Am Coll Cardiol,2014,63(25 Pt B):2935-2959. DOI:10.1016/j.jacc.2013.11.005.

CHOU R,CANTOR A,DANA T,et al. Statin Use for the Primary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Adults:A Systematic Review for the 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R]. Evidence Synthesis No. 219. Agency for Healthcare Research and Quality,2022. AHRQ publication 22-05291-EF-1.

任新宇,周玉杰,馬茜. 他汀類藥物作用機制的研究進展[J]. 中國醫藥,2016,11(3):442-447. DOI:10.3760/cma.j.issn.1673-4777.2016.03.034.

SHEPHERD J,BLAUW G J,MURPHY M B,et al. Pravastatin in elderly individuals at risk of vascular disease (PROSPER):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J]. Lancet,2002,360(9346):1623-1630. DOI:10.1016/s0140-6736(02)11600-x.

CHOU R,CANTOR A,DANA T,et al. Statin use for the primary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adults:updated evidence report and systematic review for the 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J]. JAMA,2022,328(8):754-771. DOI:10.1001/jama.2022.12138.

HAN B H,SUTIN D,WILLIAMSON J D,et al. Effect of statin treatment vs usual care on primary cardiovascular prevention among older adults:the ALLHAT-LLT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 JAMA Intern Med,2017,177(7):955-965. DOI:10.1001/jamainternmed.2017.1442.

ALLHAT Officers and Coordinators for the ALLHAT Collaborative Research Group. Major outcomes in moderately hypercholesterolemic,hypertensive patients randomized to pravastatin vs usual care:the Antihypertensive and Lipid-Lowering Treatment to Prevent Heart Attack Trial (ALLHAT-LLT)[J]. JAMA,2002,288(23):2998-3007. DOI:10.1001/jama.288.23.2998.

MACEDO A F,TAYLOR F C,CASAS J P,et al. Unintended effects of statins from observational studies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BMC Med,2014,12:51. DOI:10.1186/1741-7015-12-51.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 U S,DAVIDSON K W,MANGIONE C M,et al. Collaboration and shared decision-making between patients and clinicians in preventive health care decisions and 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 recommendations[J]. JAMA,2022,327(12):1171-1176. DOI:10.1001/jama.2022.3267.

RIDKER P M,DANIELSON E,FONSECA F A H,et al. Rosuvastatin to prevent vascular events in men and women with elevated C-reactive protein[J]. N Engl J Med,2008,359(21):2195-2207. DOI:10.1056/NEJMoa0807646.

RIDKER P M,PRADHAN A,MACFADYEN J G,et al. Cardiovascular benefits and diabetes risks of statin therapy in primary prevention:an analysis from the JUPITER trial[J]. Lancet,2012,380(9841):565-571. DOI:10.1016/S0140-6736(12)61190-8.

PORATH A,ARBELLE J E,FUND N,et al. Statin therapy:diabetes mellitus risk and cardiovascular benefit in primary prevention[J]. Isr Med Assoc J,2018,20(8):480-485.

YUSUF S,BOSCH J,DAGENAIS G,et al. Cholesterol lowering in intermediate-risk persons without cardiovascular disease[J]. N Engl J Med,2016,374(21):2021-2031. DOI:10.1056/NEJMoa1600176.

MORAN A,GU D F,ZHAO D,et al. Future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China:Markov model and risk factor scenario projections from the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olicy model-china[J]. Circ Cardiovasc Qual Outcomes,2010,3(3):243-252. DOI:10.1161/CIRCOUTCOMES.109.910711.

LIU J,HONG Y L,D'AGOSTINO R B Sr,et al. Predictive value for the Chinese population of the Framingham CHD risk assessment tool compared with the Chinese Multi-Provincial Cohort Study[J]. JAMA,2004,291(21):2591-2599. DOI:10.1001/jama.291.21.2591.

WU Y F,LIU X Q,LI X,et al. Estimation of 10-year risk of fatal and nonfatal ischem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in Chinese adults[J]. Circulation,2006,114(21):2217-2225. DOI:10.1161/CIRCULATIONAHA.105.607499.

YANG X L,LI J X,HU D S,et al. Predicting the 10-year risks of 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Chinese population:the china-PAR project (prediction for ASCVD risk in China)[J]. Circulation,2016,134(19):1430-1440. DOI:10.1161/CIRCULATIONAHA.116.022367.

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中國康復醫學會心臟預防與康復專業委員會,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會心臟專業委員會,等. 中國心血管病一級預防指南[J].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20,48(12):1000-1038. DOI:10.3760/cma.j.cn112148-20201009-00796.

中國血脂管理指南修訂聯合專家委員會.中國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J].中國循環雜志,2023,38(3):237-271.DOI:10.3969/j.issn.1000-3614.2023.03.001.

COLLABORATION C T T,BAIGENT C,BLACKWELL L,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more intensive lowering of LDL cholesterol:a meta-analysis of data from 170,000 participants in 26 randomised trials[J]. Lancet,2010,376(9753):1670-1681. DOI:10.1016/S0140-6736(10)61350-5.

猜你喜歡
他汀類藥物心血管疾病
三種他汀類藥物對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膽固醇血癥患者血脂水平的影響
他汀類聯合心血管藥物治療冠心病的療效觀察
他汀類藥物對冠心病PCI干預患者血脂及心血管事件風險的影響
關于心血管疾病臨床西醫治療的效果探究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2:48:07
關于不同劑量他汀治療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急性期療效臨床分析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2:45:21
他汀類藥物在臨床用藥中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2:09:13
長期有氧運動對高血壓的影響
體育時空(2016年8期)2016-10-25 20:39:04
他汀類藥物序貫療法治療心血管疾病效果分析
新確診老年糖尿病患者降糖過快誘發心血管疾患22例臨床分析
主站蜘蛛池模板: 婷婷色在线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视频一区| 免费欧美一级| 成人久久18免费网站| 亚洲欧美不卡| 在线a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手机视频一区二区| 91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 亚洲综合香蕉| 草草影院国产第一页| 九九香蕉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va在线观看| 午夜少妇精品视频小电影| 一级毛片无毒不卡直接观看| 亚洲欧洲日韩国产综合在线二区| 制服丝袜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日本对白优播| 国产香蕉在线| 91精品国产一区自在线拍| 国产青榴视频| 国产精品视频观看裸模| 一级毛片免费观看不卡视频| 亚洲国产理论片在线播放| 99伊人精品| 国产特级毛片aaaaaaa高清| 亚洲无码一区在线观看| 免费A级毛片无码免费视频| 亚洲AV无码一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亚洲成人黄色网址| 91免费国产高清观看| 91福利国产成人精品导航| 欧洲av毛片| 亚洲中文字幕av无码区| 真人免费一级毛片一区二区| 免费一看一级毛片| 亚洲v日韩v欧美在线观看| 日本爱爱精品一区二区| 夜夜操国产| 亚洲综合片|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 | 日本91在线| 无套av在线| 婷婷综合缴情亚洲五月伊|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综合影院| 天堂岛国av无码免费无禁网站| 一级黄色网站在线免费看| 国产亚洲视频中文字幕视频| 秘书高跟黑色丝袜国产91在线| 国产成人毛片| 亚洲丝袜第一页| 日韩精品久久无码中文字幕色欲| 日韩欧美国产三级| 欧美色综合网站| 国产1区2区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裸奔| 午夜色综合| 精品国产成人高清在线| 亚洲欧洲美色一区二区三区| 女同久久精品国产99国|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牲色| 97色伦色在线综合视频| 午夜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 精品国产毛片| 看国产一级毛片| 日本少妇又色又爽又高潮| 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网站| 日韩A∨精品日韩精品无码| 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 国产欧美自拍视频| 亚亚洲乱码一二三四区| www.av男人.com| 国产视频大全| 国产乱人伦AV在线A| 亚洲综合香蕉| 尤物特级无码毛片免费| 亚洲大尺码专区影院| 亚洲第一网站男人都懂| 成人福利一区二区视频在线| 幺女国产一级毛片| 青青青国产视频手机| 在线观看亚洲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