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琪
開展危險廢物規范化環境管理評估(以下簡稱“規范化評估”),是各級生態環境部門持續將規范化評估作為加強危險廢物污染防治的重要抓手。自《“十四五”全國危險廢物規范化環境管理評估工作方案》印發以來,地方各級生態環境部門積極創新方式方法,認真組織實施規范化評估。但隨著規范化評估工作的持續開展,個別地方仍存在評估指標要求不嚴、指導幫扶力度不夠、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和評估結果應用不充分等情況。
為進一步深化規范化評估工作,生態環境部于11月7日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危險廢物規范化環境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提出強化全過程信息化環境管理,持續提升危險廢物規范化環境管理水平,嚴密防控危險廢物環境風險,進一步指導各地全面落實規范化評估工作。
提出十項具體措施
《通知》圍繞提升危險廢物規范化環境管理水平,從深化規范化評估、運用信息化手段和強化評估結果應用三個方面提出十項具體措施。
持續深化危險廢物規范化環境管理評估工作。包括“突出評估重點,嚴格指標要求”“強化改革創新,完善評估體系”和“加強指導幫扶,提升評估效能”。
強化危險廢物規范化環境管理評估結果應用。包括“加強正向激勵,形成工作合力”“嚴格監督管理,推動問題整改”和“強化示范引領,營造良好氛圍”。
運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危險廢物規范化環境管理水平。包括“實行電子標簽,規范源頭管理”“運行電子聯單,規范轉移跟蹤”“推行電子證照,規范末端管理”和“構建全國‘一張網,強化對接與應用”。
深化環境管理評估
針對《“十四五”全國危險廢物規范化環境管理評估工作方案》實施過程中發現的問題,為進一步嚴格指標要求,加大抽查力度,用好評估結果,《通知》提出以下要求。
通過規范化評估強化危險廢物環境風險隱患排查治理。按照“突出重點、覆蓋全面”原則,重點評估危險廢物環境重點監管單位、重點行業相關單位,兼顧其他危險廢物產生單位,確保評估范圍覆蓋全面。結合實際細化評估指標,強化評估危險廢物相關管理制度落實情況。
鼓勵通過定期發布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能力建設引導性公告等方式落實強化危險廢物監管和利用處置能力改革任務,推動清理違規設置行政壁壘限制危險廢物合理轉移等不合理不合法政策規定。生態環境部將加強規范化評估抽查,并將上述情形分別納入“加分項”和“扣分項”。
強化鑒別技術幫扶,指導幫扶相關單位整治規范化評估發現的危險廢物環境風險隱患。建立規范化評估“一企一檔”,記錄評估情況、問題清單和整改臺賬等。鼓勵危險廢物相關單位開展自行評估。
將規范化環境管理水平高的危險廢物相關單位優先納入相關改革舉措先行先試范圍。將評估中發現的涉嫌環境違法問題與環境執法相銜接,涉嫌安全隱患線索及時移交應急管理等部門。
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
加強信息化應用是提升危險廢物規范化環境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十四五”時期規范化評估的重要方面。為加快提高危險廢物環境管理信息化水平,《通知》針對產生、轉移、利用處置這三個重要環節,推行產廢端電子標簽和管理臺賬、轉移端電子轉移聯單、利用處置端電子經營情況記錄簿,推動危險廢物全過程納入信息化監管。
針對危險廢物環境重點監管單位,通過全國固體廢物管理信息系統(以下簡稱“國家固廢系統”)生成并領取危險廢物電子標簽標志二維碼,建立與國家固廢系統實時對接的危險廢物電子管理臺賬。鼓勵其他產廢單位應用電子標簽、電子管理臺賬等信息化措施。
針對轉移危險廢物的單位,使用國家固廢系統及其APP等實時記錄轉移軌跡;采用其他方式的,應確保實時轉移軌跡與國家固廢系統實時對接。
針對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持有單位,建立與國家固廢系統實時對接的危險廢物電子經營情況記錄簿,應用電子地磅、電子標簽等加強信息化管理,定期通過國家固廢系統匯總報告月度和年度經營情況。鼓勵持證單位為產廢單位提供延伸服務,協助其生成并領取電子標簽,建立電子管理臺賬等。
強化評估結果應用
《通知》明確,地方各級生態環境部門要將規范化評估結果與生態環境領域試點示范、監督執法、行政許可等統籌銜接,促進危險廢物相關單位提高規范化環境管理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推動將規范化評估情況納入地方政府目標管理績效考核和“無廢城市”建設成效評估指標體系等。將規范化環境管理水平高的危險廢物相關單位優先納入相關改革舉措先行先試范圍。
發揮典型示范引領作用,通過各類新聞媒介廣泛宣傳規范化評估經驗做法,提升危險廢物相關單位守法意識和能力。鼓勵將規范化評估工作情況依法納入相關單位和人員表彰、獎勵范圍。認真開展規范化評估工作情況總結和報送工作,不斷提高規范化評估工作質量。
動態跟蹤規范化評估發現問題整改情況,將評估中發現的涉嫌環境違法問題與環境執法相銜接,涉嫌安全隱患線索及時移交應急管理等部門;對于不符合原發證條件的持證單位,逾期不整改或者經整改后仍不符合原發證條件的,依法采取暫扣或者吊銷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