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目的 探討暈輪效應結合舒適護理在婦產科急診靜脈輸液患者中的運用效果。方法 回顧性分析于撫州市臨川區第一人民醫院婦產科行急診靜脈輸液患者的病歷資料,將2020年1月—2021年1月實施常規護理的46例急診靜脈輸液患者設為對照組,2021年2月—2022年2月實施暈輪效應結合舒適護理的46例急診靜脈輸液患者設為觀察組,2組均持續觀察至輸液結束。對比2組患者負性情緒、應激反應指標、舒適度及護理滿意度。結果 護理前2組患者負性情緒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前2組患者應激反應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呼吸頻率、心率、血壓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前2組患者舒適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簡化舒適狀況量表(general comfort questionnaire,GCQ)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婦產科急診靜脈輸液患者中實施暈輪效應結合舒適護理,可減輕患者負性情緒與應激反應,提高患者身心舒適度,從而獲得更高的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 急診;靜脈輸液;暈輪效應;舒適護理;負性情緒;應激反應
中圖分類號:R473.71?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721(2023)36-0091-03
DOI:10.19435/j.1672-1721.2023.36.031
靜脈輸液具有操作簡單、見效快等優點,為婦產科急診常用治療手段之一[1]。婦產科急診靜脈輸液患者就診心情急切、流動性大、人員復雜,與醫護人員之間建立信任時間短暫,多存在急躁、焦慮等負性情緒,影響輸液的順利進行。靜脈輸液為侵入性操作,穿刺疼痛、針頭堵塞、出血等會加劇患者不適,引起應激反應,易導致醫患糾紛。因此,在輸液治療期間開展有效的護理尤為重要[2]。舒適護理是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下,以患者病情與實際需求為導向而制定的護理方案,可提高護理服務質量,使患者在心理、生理等方面達到愉悅舒適的狀態[3]。暈輪效應又稱光環效應,屬于心理學范疇。該理論認為個體的認知及判斷容易受到局部影響,并擴散至整體形成深遠影響。為此,本研究旨在觀察暈輪效應結合舒適護理在婦產科急診靜脈輸液患者中的運用效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于撫州市臨川區第一人民醫院婦產科行急診靜脈輸液患者的病歷資料,將2020年1月—2021年1月實施常規護理的
46例急診靜脈輸液患者設為對照組,2021年2月—2022年2月實施暈輪效應結合舒適護理的46例急診靜脈輸液患者設為觀察組。觀察組年齡22~55歲,平均(38.64±7.80)歲;體質量指數19.6~28.4 kg/m2,平均(23.41±1.53)kg/m2;靜脈輸液時間3~6 d,平均(4.86±0.54)d;文化水平,小學或初中8例,高中或專科21例,本科或以上17例;12例乳腺炎,19例盆腔炎,15例附件炎。對照組年齡21~54歲,平均(39.39±7.77)歲;體質量指數19.2~28.5 kg/m2,平均(23.35±1.62)kg/m2;靜脈輸液時間3~7 d,平均(4.92±0.50)d;文化水平,小學或初中9例,高中或專科22例,本科或以上15例;13例乳腺炎,17例盆腔炎,16例附件炎。2組組間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已獲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均接受靜脈輸液治療;臨床資料完整。
排除標準:存在認知或行為障礙者;合并嚴重慢性疾病或重要器官病變者;不能自主完成問卷調查者。
1.3 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輸液前告知患者注意事項與配合要點,輸液時做好巡視工作,觀察患者有無出現不良反應,有異常及時處理,拔針后壓迫穿刺點,直至不出血。
觀察組實施暈輪效應結合舒適護理。(1)輸液前舒適護理。創造舒適就醫環境,調節輸液室溫度至22~24 ℃,濕度45%~60%,保持床單清潔,室內通風,并用紫外線消毒。房間內設置專門區域提供部分福利,免費提供手紙、雜志報刊、便民袋、知識宣傳手冊等,衛生間內安裝輸液瓶掛鉤?;颊哌M入急診輸液室后,護士熱情接待并進行自我介紹,與患者積極溝通,鼓勵患者表達內心的想法,予以心理疏導,囑咐患者如有疑問可隨時咨詢。(2)輸液時舒適護理。輸液前嚴格核對藥品,根據患者病情選擇舒適輸液體位,進針時做到快、準、穩,并詢問患者感受,關注患者情緒變化,以溫柔的語言進行鼓勵。增加病房巡視頻率,有異常及時告知醫護人員,囑咐患者不可私自調節輸注速度,協助患者更換輸液體位,針對不便更換的患者可緩慢揉按受壓部位2~3 min,如出現輸液引起的穿刺部位疼痛,可在穿刺上方熱敷(50~60 ℃)。(3)輸液后舒適護理。輸液完成后迅速拔出針頭,用無菌棉簽按壓穿刺點上方2~5 min,直至穿刺點無滲血,向患者說明輸液后注意事項,如患者出現不適反應要立即告知醫護人員,由醫護人員幫助患者安排床鋪調整體位休息。(4)暈輪效應。靜脈輸液舒適護理期間,以暈輪效應為指導對患者進行深入心理護理,通過影響患者心理,以影響患者整體生理、精神、行為狀態。為靜脈輸液的病友創造交流機會,引導同一病房的輸液患者相互介紹,在輸液期間進行交流,尋找共同話題,轉移注意力。護士提供專業健康教育支持,將相同疾病的患者集中,深入淺出地講解相關知識,強調經輸液治療后癥狀能夠緩解,鼓勵患者正確看待疾病,不必過于擔憂,持續護理至患者輸液治療結束。
1.4 觀察指標 (1)負性情緒。護理前后以SAS[4]、SDS[5]評估,每個量表20個條目,總分100分,分界值分別為50分、53分,評分越低表明負性情緒越輕。
(2)應激反應指標。每次輸液前及輸液后測量2組患者呼吸頻率、心率、血壓水平。(3)舒適度。護理前后用GCQ[6]評價,包括生理、心理、精神、社會文化與環境,分別為20分、32分、28分、32分,評分越高表明舒適度越高。(4)護理滿意度。出院當天發放患者滿意度量表(clientsatisfac-tionquestionnaire,CSQ-8)[7]進行評估,總分8~32分,非常滿意為24分以上、滿意為17~24分、一般滿意為9~16分、不滿意為<9分。總滿意率=非常滿意率+滿意率。
1.5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用x±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負性情緒 護理前2組患者負性情緒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SAS、SDS評分均比對照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應激反應指標 護理前2組患者應激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呼吸頻率、心率、收縮壓與舒張壓水平比對照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舒適度 護理前2組患者舒適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GCQ評分比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護理滿意度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比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3 討論
婦產科急診靜脈輸液患者起病較急,多數患者未能做好心理準備,容易出現擔憂、焦慮等負性情緒[8]。由于缺乏對疾病的認知,患者與醫護人員溝通接觸時易急躁,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應激反應,如呼吸加快、血壓上升等,輸液依從性欠佳,提高了輸液不良事件發生風險,易引發護患糾紛。鑒于此,對急診護理服務提出了較高的要求[9-10]。
常規急診靜脈輸液護理多圍繞輸液操作過程,常忽略患者的心理需求。本研究中,與對照組相比,護理后觀察組SAS、SDS評分和輸液后呼吸頻率、心率、收縮壓與舒張壓水平均更低,GCQ量表評分和護理滿意度更高,提示暈輪效應結合舒適護理能夠減輕婦產科急診靜脈輸液患者負性情緒與應激反應,提高患者身心舒適度及護理滿意度。在婦產科急診靜脈輸液患者中開展舒適護理,將護理分為輸液前、輸液中、輸液后3個小階段,每個階段的側重點有所不同。輸液前通過優化病房環境盡可能地滿足患者需求,為患者創造溫馨、和諧的就醫氛圍,減輕患者陌生感,為緩解患者負性情緒、減輕輸液應激反應奠定重要基礎。實施舒適護理,堅持以人為本理念,護士在患者進入輸液病房后熱情進行自我介紹、心理疏導,可拉近護患距離,增強患者對醫護人員的信任,并能改善患者心態,減少情緒波動,使患者以良好的狀態接受輸液治療,利于靜脈輸液的順利開展與進行[11]。輸液時在強化穿刺操作的基礎上關注患者的情緒、心理變化,通過語言鼓勵體現對患者的關懷與照顧,消除焦躁不安情緒,減小情緒波動對輸液的影響。增加病房巡視頻率,充分關注輸液體位,及時發現不良情況,以便采取針對性處理措施,有效減輕患者痛苦,提高患者身心舒適感,進而保持心率、呼吸等穩定,順利渡過輸液階段。輸液后持續提供舒適護理服務,協助患者調整體位休息,緩解長時間輸液帶來的疲勞,進一步提高患者生理舒適度。暈輪效應是一種主觀心理推測,認為當患者處于不良心理狀態時,看待其他人或事物均持消極態度,當患者對疾病存在錯誤認知或認知不全時,就會以偏概全,將事件的走向往消極方向推測[12]。舒適護理實施期間結合暈輪效應,重點關注患者健康認知水平、心理狀態對整體診療過程所帶來的影響,通過病友之間相互幫助、相互影響,可減輕患者心理壓力,樹立治療信心。護士則通過專業健康教育支持滿足患者的認知需求,使患者正確認知疾病,產生暈輪效應,促使患者從心理主觀上積極推測事件良好走向,由點及面產生深遠影響。暈輪效應、舒適護理共同實施,可協同影響患者行為、精神、心理,提高患者身心舒適度,故護理滿意度更高。
綜上所述,暈輪效應結合舒適護理可有效改善婦產科急診靜脈輸液患者心理狀態,減輕患者應激反應,提升身心舒適度,進而獲得高的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周娟,趙連英,沈葉紅.護理專案行動提高基層醫院靜脈輸液通路合理選擇正確率[J].現代醫學,2020,48(8):1061- 1065.
[2] 宋健華,王海燕.探討分析應用加溫輸液法為婦科疾病患者進行靜脈輸液的臨床效果[J].中國性科學,2019,28(11):130-132.
[3] 高紅霞,何瑞仙,梁雅楠,等.舒適護理模式緩解乳腺癌患者術前疲勞和焦慮的效果研究[J].護理管理雜志,2020,20(6):419-422,433.
[4] 王文菁,譚文艷.驗證性因子分析在焦慮自評量表中的應用[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1,19(7):781-783.
[5] 金婷,張磊晶.我國常用的抑郁自評量表介紹及應用[J].神經疾病與精神衛生,2017,17(5):366-369.
[6] 朱麗霞,高鳳莉,羅虹輝,等.舒適狀況量表的信效度測試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6,22(13):57-59.
[7] 牛洪艷,倪靜玉,張玲,等.護理滿意度量表在臨床住院病人中應用的信效度研究[J].護理研究,2016,30(3):287-
290.
[8] BLANDFORD A,DYKES P C,FRANKLIN B D,et al.Intravenous infusion administration:a comparative study of practices and errors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England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patient safety[J].Drug Saf,2019,42(10):1157-1165.
[9] 閆云,沈國娣.基于信息化的個性化護理質量指標評價系統在門急診輸液室的應用效果[J].中華全科醫學,2021,19(7):1248-1250.
[10] 陸晶晶,賴偉文.急診輸液室靜脈輸液患者實施護理干預的有效性分析[J].中國藥物與臨床,2021,21(14):2595- 2596.
[11] 葛玲玲,郝衛文,李娟,等.治療性溝通護理干預在急診輸液患者中應用的效果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21,37(13):996-1002.
[12] 明先,易良洪,鄧楠.基于暈輪效應理念的護理干預方案在宮頸癌PICC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國際護理學雜志,2021,40(5):911-913.
(收稿日期:2023-10-30)
作者簡介:黃思思,女,本科,主管護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