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鐵
[摘 要]文章首先從多個角度探討效能監督對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意義,隨后總結分析當前國有企業效能監督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最后根據相關問題,重點論述相應的解決措施。為國有企業的效能監督工作帶來啟示,幫助企業在新發展階段能夠持續健康發展,為國有企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撐。
[關鍵詞]效能監督;高質量發展;國有企業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23.21.027
[中圖分類號]F2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23)21-0089-04
0? ? ?引 言
進入新發展階段,國有企業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和多樣化的市場需求,而效能監督是當前我國企業紀檢監察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它是國有企業紀檢監察部門采取的有效手段。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中指出,各級紀委監督部門要不斷完善權力監督制度和執紀執法體系,更加規范、更加有力、更加有效地落實各項監督工作,各級黨委要履行黨內監督的主體責任,特別強調要加強對“關鍵少數”特別是“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的監督。效能監督是企業通過內部監督部門或監督機構,依據法律法規、企業規章制度和業務流程,對企業內部部門、崗位以及經營環節進行監督、檢查、評估和指導,以此提高企業的管理效率和經營效益。效能監督能夠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加強企業風險防控的能力以及優化企業內部的各項管理流程,規范企業管理經營,推動制度落地執行,提高各項重點工作執行力,逐步將效能監督深入企業的管理和生產經營業務中,促進企業的高質量發展[1]。面對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外部市場環境的不穩定,國有企業應對效能監督工作的方式方法積極改進創新,做好日常監督管理工作,不斷提高企業的監督保障執行能力[1]。
1? ? ?新發展階段加強國有企業效能監督工作的重要意義
1.1? ?能夠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國有企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現階段,國有企業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的關鍵在于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2]。經濟發展和效能監督工作是相輔相成的,效能監督可以及時發現企業管理漏洞和潛在風險,提出改進措施和建議,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和效率。通過效能監督,企業可以優化資源配置,降低成本,提高產出,從而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提高國有企業效能監督工作的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促進國有企業治理水平的提升和內部控制質量的提高,讓國有企業在激烈的外部市場競爭環境中保持強大的競爭力,更好地適應外部市場經濟環境的不斷變化[3],以此實現國有企業經濟效益的穩步增長。
1.2? ?能夠加強企業風險防控
國有企業風險防控對于提高企業競爭力、保障企業資產安全、促進企業戰略的實施以及企業的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首先,企業內部有效的風險防范措施可以減少企業面臨的風險和損失,進而保障企業的資金安全;其次,有效的風險防控可以幫助國有企業明確發展目標,制訂相應的戰略計劃,提升企業戰略實施的成功率;另外,國有企業通過風險防控可以更好地應對外部環境的風險和挑戰;最后,有效的風險防控可以減少企業對社會造成的不良影響,進而增強企業的社會責任感。國有企業通過效能監督工作可以及時發現和了解當前企業存在的各類風險,包括財務風險、市場風險、法律風險等。通過對企業各項管理活動的監督和評估,提出相應的防范措施和對策建議,幫助國有企業降低風險,確保企業的高質量發展。
1.3? ?能夠優化企業管理流程
優化國有企業管理流程對于提高管理效率、降低成本、增強企業風險控制能力以及促進企業創新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首先,優化企業管理流程可以減少不必要的環節和程序,簡化企業審批流程,提高企業決策效率;其次,優化企業管理流程可以降低企業運營和管理成本,減少資源浪費,提高資源利用率;最后,優化企業管理流程能夠打破傳統的管理模式,促進企業的組織變革,提高企業的適應力和競爭力。效能監督可以發現國有企業管理流程中存在的問題和瓶頸,提出改進建議,推動企業管理流程的優化。通過優化管理流程,能夠發現企業當前面臨的潛在問題,可以減少企業內部摩擦,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加強各部門之間的信息資源共享和資源整合,進而提升企業管理流程的協同效應和整體運營效率。
2? ? ?當前國有企業效能監督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2.1? ?對效能監督工作認識不到位
目前,國有企業存在對效能監督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的現象,沒能充分認識到效能監督對企業管理的作用和價值。具體表現如下:①對效能監督工作重視不夠,沒有將效能監督納入企業的管理范疇,缺乏必要的支持和資源投入,沒有充分意識到監督工作對于國有企業紀檢工作的重要性,效能監督工作只停留在表面,沒有發現和解決深層次的實質性問題。②對效能監督的定義和范圍不清晰,有些國企員工對效能監督工作的定義不了解,具體工作內容和工作范疇不明確,無法有效開展工作,缺乏參與和配合的積極性,有些企業沒有設立專門的效能監督機構和配備相關的專職人員,導致效能監督工作難以有效開展。③對效能監督工作的意義不了解,簡單地認為效能監督工作是對管理行為的監督和糾正,沒有意識到效能監督對企業管理和發展的重要作用。④效能監督人員缺乏開展效能監督工作所需的知識。效能監督工作內容廣泛,涵蓋財務、法律以及資產等各個方面,但是部分國有企業監督組織基礎不牢,缺乏理論支持,導致效能監督工作難以高效開展。
2.2? ?效能監督機制不健全
目前,國有企業的效能監督工作缺乏健全的管理機制,效能監督工作存在隨意性和盲目性現象。具體表現如下:①沒有建立完善的效能監督制度,沒有明確的檢查標準、監督流程和具體實施細則,導致效能監督工作隨意性大,缺乏規范性和系統性;②效能監督工作目標不夠明確,導致監督工作缺乏重點和針對性;③效能監督流程不規范,缺乏必要的審批和審核程序,導致監督工作容易出現差錯和不公平性,難以正確對待監督結果;④缺乏對效能監督結果的反饋和應用機制,無法及時糾正和改進管理中的問題,監督效果難以得到有效的評估和改進。
2.3? ?效能監督工作不精準
國有企業效能監督工作不精準,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①監督目標偏離:效能監督的目標應該是提高企業的效率和效益,但有些國有企業的效能監督工作偏離了這個目標,過于注重監督過程中的形式和程序,而忽略了監督的實際效果;②監督內容片面:有些國有企業的效能監督工作只關注某些業務事項或活動過程,而忽略了其他重要的方面,導致監督內容片面,無法全面反映企業的效能情況;③監督標準模糊:有些國有企業的效能監督標準模糊,不夠具體和明確,導致監督人員無法準確掌握標準,影響了監督的準確性和公正性;④監督方法不當:有些國有企業的效能監督方法不當,使用了不合適的監督手段和技術,導致監督結果不準確,無法反映企業真實的效能情況。
2.4? ?監督人員素質不夠高
當效能監督工作人員素質不高時,可能會影響監督工作的準確性和有效性。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問題:監督標準不一致,素質不高的監督人員可能對監督標準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不同,導致不同人員對同一事項的監督結果不一致,缺乏公正性和可比性[4];監督方法不當,監督人員缺乏專業知識和技能,可能會使用不當的監督方法和技術,導致監督結果不準確或片面;無法發現深層次問題,素質不高的監督人員可能無法深入挖掘和發現深層次的效能問題,導致問題得不到及時發現和解決;無法提供有效建議,素質不高的監督人員可能無法針對發現的問題提出有效的改進建議,無法推動效能提升。
3? ? ?提升國有企業效能監督工作實效的具體措施
3.1? ?提高對效能監督工作的認識
企業領導和員工要充分意識到效能監督工作的重要性,積極參與企業內部的效能監督工作。企業應加強宣傳和教育,提高員工對效能監督的認識和理解,形成全員參與、全面監督的氛圍。提升企業對效能監督工作的認識,是做好效能監督工作的關鍵。加強宣傳和教育,企業可以通過內部媒體、會議、培訓等方式,向全體員工宣傳效能監督工作的重要性和作用,讓更多的人了解效能監督工作的意義和目的;建立合作機制,企業可以建立效能監督部門與其他部門之間的合作機制,加強信息共享,各部門之間要協作配合;明確監督工作的重點內容,企業應該明確效能監督工作的重點和目標,聚焦于影響企業效率和效益的關鍵環節和問題,有針對性地開展監督工作;加強監督數據分析,效能監督工作需要大量的數據支持,通過數據挖掘和分析,發現問題和改進空間,為效能提升提供科學依據[5];加強經驗交流和學習,企業可以通過組織內部經驗交流會、研討會等方式,促進效能監督工作人員的溝通配合。通過以上措施,可以提升企業對效能監督工作的認識,加強對效能監督工作的重視和支持,從而更好地發揮效能監督工作的作用,推動企業持續發展和經營效益的提升。
3.2? ?建立健全效能監督機制
國有企業應建立完善的效能監督機制,明確監督目標和實施標準,制定具體的監督內容和實施條例,形成制度化、專業化的監督。國有企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擴展效能監督工作流程:制定統一的效能監督標準,國有企業應制定統一的效能監督標準,明確監督的范圍、內容、指標和評估方法等,確保監督工作的公平性和一致性;制定詳細的監督流程,國有企業應制定詳細的效能監督流程,包括監督的環節、步驟、時間和責任人等,確保監督工作的規范性和可操作性;提高流程透明度,國有企業應提高效能監督流程的透明度,向被監督部門和人員公開流程和標準,以便其了解和配合監督工作;建立監督檔案,國有企業應建立效能監督檔案,記錄監督過程和結果,以及問題整改情況等,確保監督工作的可追溯性和可評估性。通過以上措施,國有企業可以擴展效能監督工作流程,提高監督工作的規范性和透明度,確保監督效果的發揮,推動企業持續發展和經營效益的提升。
3.3? ?提升效能監督工作質效
國有企業經濟發展離不開企業工作質量和工作效果的提升,國有企業應將工作重點放在明確效能監督的目標上,聚焦于提高企業的效率和效益,注重監督的實際效果;全面監督:國有企業應全面了解和掌握影響企業效能的業務事項和活動過程,做到全面、系統、深入的監督;制定明確的監督標準,國有企業應制定具體、明確的效能監督標準,確保監督人員準確掌握標準,提高監督的準確性和公正性;采用科學的監督方法,國有企業應采用科學的效能監督方法,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監督手段和技術,確保監督結果準確反映企業真實的效能情況;加強信息化管理,企業應該加強信息化管理,建立效能監督信息系統,實現效能監督數據的采集、分析和處理,提高效能監督工作的效率和質量。通過以上措施,國有企業可以精準開展效能監督工作,了解企業的真實狀況,提高監督的準確性和公正性,促進效能監督工作效率的提升。
3.4? ?加強效能監督隊伍建設
企業應建立專業的效能監督工作隊伍,加強相關工作的培訓和學習,提高監督人員的專業素質和工作能力。同時,企業應加強與其他企業和監管機構的交流與合作,共享經驗和資源,提高效能監督的質量和水平。加強企業效能監督隊伍建設,是提高企業效能監督工作水平的關鍵。以下是加強企業效能監督隊伍建設的建議:提高思想認識,企業領導和效能監督人員應該充分認識到效能監督工作對企業的重要性,明確自身的責任和使命,積極投入到效能監督工作中;加強培訓和學習,效能監督人員需要不斷學習和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和能力,掌握最新的監督理論和實踐方法,提高監督工作的水平;建立專業的效能監督機構,企業應該建立專門的效能監督機構,配備專業的監督人員,明確職責和權利,確保效能監督工作的順利開展;建立考核和激勵機制,企業應該建立考核和激勵機制,對效能監督人員進行定期考核和評價,根據考核結果進行獎勵和懲罰,激發效能監督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加強團隊建設,企業應該加強效能監督團隊的建設,促進團隊成員之間的溝通和協作,增強團隊凝聚力和執行力。通過以上措施,可以加強企業效能監督隊伍建設,提高效能監督工作的水平和質量,推動企業持續發展和經營效益的提升。
4? ? ?結束語
國有企業效能監督工作能夠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加強企業的風險防控能力以及優化企業的管理流程。文章分析了當前國有企業在效能監督工作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提出要不斷提高對效能監督工作的認識、建立健全效能監督機制、提升效能監督工作質效以及加強效能監督工作的隊伍建設等具體對策建議。
主要參考文獻
[1]孫軍,白瑩瑩.運用效能監督推動水務企業高質量發展成效[J].現代企業,2022(11):124-126.
[2]張婧.如何做好國有企業黨建與紀檢監察工作融合[J].現代企業,2023(8):79-81.
[3]吳春光.國有企業基層紀委工作開展的有效方法和措施[J].現代企業,2023(4):135-137.
[4]劉本燕,江麗.加強行政效能監督機制的思考[J].江西教育學院學報(綜合),2005(6):76-78.
[5]任衛東.構建思想政治保障工作體系的認識及措施[J].中國城市經濟,2011(2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