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淋 胡碧蓮
(1.六盤水師范學院,貴州六盤水 553004;2.盤州市第二中學,貴州六盤水 553000)
*基金支持:六盤水師范學院一流本科專業項目《英語》(項目編號:LPSSYylbkzy-2020-06)。
復利思維曾經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強大的精神力量和實踐標準。“特別在‘互聯網+’時代,數字信息技術的縱深發展極大激活了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新動能”[1]。很多教師和學生被數字化革命格式化,獲得碎片化信息,同時受阻于傳統的教與學,思維固化而無所得。而復利思維能突破大學英語教學的傳統思維,為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能注入新的血液。走出思維定勢的怪圈,構建新型思維的框架,開啟“教與學”的人生成長復利思維。讓課堂爆發正能量,學生掌握學習規律,教師游刃有余,共同構建金課大課堂,讓知識以復利的方式不斷迭代更新。古人云:“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教與學的不斷熵增。最后學生的知識體系擴大,能力圈越來越大。因此,大學英語教學亟須高端思維:以新鮮的思考為王,激發學生的內驅力,構建牢固的知識認知能力。給學生一個站在云端的思維方式,那就是終身學習的復利思維。早期靠知識的識記,后期靠復利,那就是長期學習的能力。在人工智能泛濫的今天,不能只是依靠機器學習,成為被動的機器學習者,要敢于打破舒適圈,擴大視野,在信息時代,學會不斷地熵減,逐漸變成一個優秀的學習者與教育者。以至于在新的環境下能立于不敗之地,這才是大學英語教學的生存與發展之道。
復利思維是一種長期投資的思維方式和方法,強調通過小投資、持續投資和多項投資來實現長遠收益,在投資過程中滾動利息和復合利潤。這種思維方式對于財務領域和投資領域的長期發展非常重要,但在其他領域如教育、職業發展等方面同樣適用。它的理念是,通過堅定的追求、積極的投資、持續的行動和穩定的耐心,可以創造長期利益和穩定的成功。在職業發展領域,復利思維強調通過長期的投資、不斷地學習和積累來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和長期發展能力。在教育領域,復利思維意味著通過小目標的完成、持續的學習和應用,來實現知識和技能的長久積累和不斷提高;總之,復利思維是一種培養長遠思維、投資能力和長期發展的重要方法。
“復利思維,被愛因斯坦稱為人類第八大奇跡。其本質是:做事情 A,會導致結果 B;而結果 B,又會反過來加強 A,不斷循環”。[2]復利思維是由美國著名價值投資人、知名股東和慈善家溫伯格(Warren Buffett)提出來的。他在股市投資中的成就得益于他的復利思維,即通過持續投資并不斷再投資能夠使收益在長期內持續增長,從而實現投資風險和收益的平衡。溫伯格認為,這種思維模式不僅適用于金融領域,也可以用于其他各個領域,如學習、工作、生活等方面。復利思維是一個非常實用而有力的概念,已成了很多領域里的流行術語,并被應用于領域里的很多方面。在中國,復利思維一詞的提出者為前中國平安保險集團高級副總裁、知名企業家、作家、金融評論家馬化騰。馬化騰認為復利思維不僅適用于金融領域,而且可以應用于各種領域,如職業發展、生活習慣和健康等。他提倡大眾從年輕時就開始注重積累經驗和知識,不斷投資于自己,為未來的成功做好準備。馬化騰的這種思想對于中國年輕人和國內企業家來說具有啟示意義,因為它強調了長期持久的努力對于實現成功的重要性。
在教育界,有很多學者和教育專家提出了復利思維的概念,但其最早的提出者并沒有一個確切的來源。其中最早的相關概念是由教育心理學家雅各布?博伊德(Jacob Bloyd)在20世紀60年代提出的“學習勢能”的思想,他認為學習是一個逐漸增強的過程,可以通過不斷的積累和投資來實現長期進步。類似的思路也出現在大學教師和教練的教育實踐中,他們認為一次次的小步驟可以相互補充,并在長期的時間范圍內形成富余的收益。
更具代表性的是,美國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魯克曼(Carol Dweck)提出的“成長型心態”(Growth Mindset)理論,在其中深入闡述了復利思維的概念,并深入擴展其應用領域。她認為學習是一個威力強大的迭代過程,以成長型心態為基礎,我們可以積極面對挑戰和學習過程中的挫折,獲取和應用新知識,這一切都是有個人知識和技能的復合過程。
第一,建立堅實的英語基礎。復利思維的核心是要不斷積累,而堅實的英語基礎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老師應該確保學生掌握基礎的英語知識和技能,建立起正確的語感和語言結構的能力。教師應該促進學生在聽、說、讀、寫方面的全面提高,并在課堂上提供練習和檢查機會。這種方法通過反復練習和檢驗,使得學生在不斷地鞏固和提高其英語水平。針對不同能力的個性化反饋:教師應該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并根據其學習能力和進度來提供不同的指導和反饋。這樣可以確保學生聽到對其發展最有益的建議和鼓勵,幫助學生更加精準地鍛煉其技能。
第二,多角度呈現英語知識。老師可以使用多種不同的教學方式,例如英語課堂教學、英語聽力訓練、口語對話和討論等,以幫助學生全面掌握和理解英語知識,并加深學生對英語知識的記憶和理解。
第三,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老師應該創造積極向上、彼此支持的學習環境。在課堂上,老師可以通過小組討論、角色扮演等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動力,促進學生積極探索并真正理解英語應用。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形成英語學習的環境和氛圍,比如說使用真實的語言材料、提供學習資源、鼓勵學生自主用英語交流等。這樣可以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同時鼓勵其在實踐中積累經驗。
第四,確立可操作的目標和計劃。學生個人目標的建立,老師可以給出一定的建議,并協助他們量身定做適合自己的個人學習目標和計劃,鼓勵學生逐步實現學習目標,培養學生長期積累、持續投入的良好習慣和心態。并通過激勵機制來鼓勵他們。這可以包括提供獎勵、通過反饋來激勵學習,從而進一步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并幫助他們實現目標。
第五,提供有意義和持續的反饋。師生應該有良好的反饋機制,在教學中,學生的學習效果應該得到老師有效的評價,然后及時反饋給學生,同時提出有建設性的建議,并給予一定的幫助,以便幫助學生持續改進和提高。
第六,促進團隊合作。教師可以通過組織組隊活動等方式,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合作,從而在日常互動中實現英語學習和提高的目標。這種方式可以幫助學生找到學習英語的樂趣,并不斷促進學習遞歸的需求。
通過復利思維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學生能以積極心態及時獲得知識,并運用知識逐步實現自己的英語學習目標和近期進步。同時,老師也應該將復利思維的理念滲透到教學當中,幫助學生發掘自身長處和不足,樹立學習長期持久、不斷積累的信念,為未來的職業生涯和人生規劃打下堅實的基礎
復利思維將對大學生學習向另一端飛躍,會對學生的心理認知,愛好習慣發生裂變,從一個拋物線到另一端。個人能力會得到超乎想象的提高,學習效果會翻倍。經過一段時間的行為重置,量變引起質變,實現個人飛躍,這就是復利思維的力量所在。具體來說有如下影響:(1)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復利思維鼓勵學生在學習中持續投資,并通過充分地發揮自己的優勢和創造力來實現長期積累和提高。這種思維方式可以幫助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增強自主性和投資意識,并促進他們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掌握新的知識和技能。學生會在學習這件事上突然覺醒并想做到極致,專注在當下的學習中,磨煉自己的心性。用心理學上的“心流”來描述最適合不過了,學生會把大腦的思考與精神狀態、行為合二為一,這就是王陽明所說的“知行合一”的狀態。然后盡情享受當下心流所帶來的高度興奮狀態,因為他們能夠駕馭自己的頭腦與行為,心性具足。用最簡單的方式成就每件小事,勇敢接納自我,成就大我,成就大事。(2)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復利思維突出了積極的投資和持續的行動,在英語學習中也應該做到這一點。學生通過不斷的學習和應用英語知識和技能,可以實現更加優秀的學習效果,使英語學習成果不斷累加。因而,也積累了自己學習的厚度,具有了核心競爭力。他們會主動地接納和學習老師布置的任務,甚至會自主學習。培養了良好的學習路徑習慣,隨著時間的推移,習慣成自然,優秀也成為一種習慣,學習效果倍增。(3)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利用復利思維,拆毀思維的墻,破除原有的傳統模式,重新設計大腦操作系統。設計開放性,全局性大腦系統,靈活處理各種問題。應對各種高難度學習問題,接觸一些新事物,建立新認知坐標,鍛煉大腦的更迭速度和能力。實現新舊轉換的效果和良性循環。
復利思維強調持續不斷地掌握新的知識和技能,并通過創新的思維方式將其應用到實際生活和實際問題中。在英語學習中,復利思維可以幫助學生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注重創新,對英語學習產生積極影響。
第一,持續性進步。通過不斷地重復練習和檢查,學生可以持續地鞏固和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從而實現持續性的進步。學生的學習意識普遍覺醒,克服了以前敷衍、放棄成長的習慣。他們學會了把思維的關鍵點調整到了未來的愿景上,因而,沒有了負面情緒和思維,全身心集中在“持續改變”這一理念中。他們的思維內循環完全發生了本質的改變,顛覆了以前“死胡同”的思維陷阱。每天一小點進步,獲得持續的成功的喜悅,激勵自己再接再厲,對自己更加有責任感,從而不動聲色地改變了自己,獲得了持續努力的動力。
第二,個性化學習。通過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提供個性化的指導和反饋,可以幫助學生更加精準地鍛煉自己的技能。教師可以了解學生學習的實際狀態,關照每個學生認知和行動,教師不斷刺激學生從而達到效應。此時,教師就是他們的一面鏡子,給每個學生設置反饋機制。學生會根據教師反饋的內容,不斷打碎、重組、吸收,內化信息,改變自己在學習中的實踐能力。因此,一旦認知發生改變,行為也隨之而“有章可循”了。教師不斷改變學生的自我觀,久而久之,他們會轉換視角,對自己的行為和學習的方式進行深度思考,最終徹底改變個體行為和認知,實現個體化學習的成功。因此,復利思維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有利于高等教育優化和創新。助推教學質量的提高,特別是為終身學習型社會構建奠定堅實基礎。
第三,建立學習環境。在教學中,復利思維可以激發學生學習動力,給學生創造優美舒適的英語學習環境,同時鼓勵其在實踐中積累經驗。個人學習環境倡導以學習者為中心,倡導賦予學習者以充分自由,而思辨能力所包含的解析、辨識、實踐、創新等思維能力則需要學習者根據自身學習能力自主學習和提升。因此,培養學生思辨能力是搭建在個性化學習環境的基礎上,需要學習者有效培養邏輯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分析問題和獨立提出問題。[3]
第四,目標達成與激勵機制。通過幫助學生建立目標和激勵機制,可以進一步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并幫助他們實現目標。復利思維激勵學生的內在動力,滿足其精神需求。主觀上,投入比較少,但是個人積極性較高,讓學生有歸屬感和欣喜感,這是激勵學生獲得最公平的感覺的手段。增加他們的學習成就感,并得到了老師的賞識,更加積極主動投入學習中,實現目標的達成。
第五,團隊合作。通過組織組隊活動等方式,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合作,從而在日常互動中實現英語學習和提高的目標。因為,師生互動是外語課堂教學的重要機制,教師話語是師生互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影響師生互動的質量和效果。
復利思維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提高英語水平,還可以樹立自信,并且可以鼓勵互動合作。因為每個學生的能力、學習背景、目標不同,如果盲目讓他們合作,會導致很多學生認為自己的能力不行,從而不愿意合作。所以,教師要幫助他們走出困境,因人而異,替他們量身定制不同的任務,讓他們在每個人體會到“我喜歡你”的成功心理,這就是所謂的“門面效應”。
總之,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和個性化的反饋,可以使學生逐漸體驗到英語進步的喜悅,而長期的投資和積累也會帶來更加顯著的收益。這種思維方式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在英語上取得進步,還可以幫助他們建立一個追求進步和成長的心態,從而幫助他們面對以后的各種挑戰。
如果大學英語教學的復利思維策略使用得當,教學效果獲利就像人生滾雪球一樣倍增。首先要加強學生的英語素養,教育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價值觀和提升修養。如果復利思維能夠使學生科學管理自己的欲望,“修身,自律,克己”將享用一生。以“空明若靜”的心靈來關照自己的學習,完成自己精神修養的方式。在長期英語學習中,要有大徹大悟的體驗,為持續學習提供“真知”。而復利思維正是這樣的思維方式,不斷鼓勵學生持續、堅定地投資,并通過小目標的完成、持續的學習和應用來不斷提升英語能力。其次、要建立多元化的教學和評價方式,評價的手段關乎學生對老師教學的信度和效度,而復利思維注重持續的投資和進步,所以需要通過多元化的教學和評價方式來幫助學生實現自身能力的發展。為了滿足國家和社會地對綜合人才的需求,綜合培養創新型人才,評價體系兼顧社會發展的需求。最后、注重英語學習的應用能力,英語學習需要與實際應用相結合,復利思維強調持續不斷地進行英語學習,并將所學知識和技能應用到實際生活中,以實現長期積累和進步。
復利思維是一種長期投資的思維方式和方法,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具有重要意義。英語教師可通過多元化的教學和評價方式、注重實際應用能力等策略,幫助學生實現長期發展和進步。此外,英語教師也需要面對一些困難,在實踐中探索最適合的復利思維應用方式,提高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