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虹燕
(佛山職業技術學院 馬克思主義學院,廣東佛山 528000)
當前,在“大思政”格局下,高職思政教育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將紅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時代高校落實立德樹人任務的創新舉措和有力抓手,其可以進一步解決思政課理論性不強、體制機制僵化死板、思想政治教育實效不佳的問題[1]。為此,本文將對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紅色文化的價值與策略展開論述,以供參考。
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紅色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高職院校旨在培養具有社會主義責任感的能適應現代化發展的職業人才,要對學生進行深入的思想政治教育,將紅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能引導學生向著正確政治方向前行,讓學生更加直觀的看到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在社會進步方面的重要領導作用,懂得在革命時期誕生的紅色文化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也讓學生更加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明白中國共產黨對于國家民族的解放事業以及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發展所做出的卓越貢獻,進而增強自我的責任感,更積極的投身于對文化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在政治素養上得到應有的進步和提升[2]。
紅色文化的內容極為豐富,而且更加具有實效性,因為紅色文化的誕生和發展與國家民族的解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進步是同步的,在社會主義事業推進的過程當中,涌現出了大量的為國家、民族革命犧牲和做出巨大貢獻的人物,他們的事跡和奉獻是切實的,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當中極其具有價值的實例[3]。挖掘紅色文化的內容,將其用于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課堂教學,可以讓學生對黨的歷史以及國家的建設歷程有著更加深入的理解,也會增強其自信心,讓學生強化自我的社會主義理想信念。
紅色文化自誕生起就有具有鮮明的愛國主義特色,它是強化學生愛國信念的重要內容[4]。在當前社會,信息的發達讓高職院校的學生每天面臨著巨量的信息,紛繁蕪雜的局面很容易使得學生的思想造成偏差。把紅色文化融入到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當中,有助于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讓其通過對紅色故事的學習,樹立起更強烈的愛國意識,也更加清晰和深刻的意識到堅持愛國主義的重要性,讓學生成長成為愛國、愛家、愛社會主義的現代化人才[5]。
國家文明的進步與公民道德修養的提升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作為國家未來建設的主力軍,學生的思想道德培養成為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在思想政治教育當中加入紅色文化的內容,可以促使學生樹立更高的道德標準[6]。在國家和民族的解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程當中,涌現出了一系列的紅色人物,他們無一例外都具有極高的道德修養,在個人品德、風格上都樹立起了道德豐碑,例如舍生忘死為國家的烈士黃繼光、邱少云,切實把為人民服務轉化為實際行動的好公仆孔繁森、為黨的教育事業奉獻終身的模范張桂梅等,他們的事跡是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的鮮活案例。通過對這些紅色人物故事的學習,可以激發學生認識到犧牲自我成就國家未來的積極思想,讓學生意識到個人和集體的關系,在人生追求上也生發出更具有大局觀的理念。所以,紅色文化內容的融入,能在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水準上起到重要的作用。
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紅色文化,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在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當中結合紅色文化,要強化相關體系的建立。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打造具備高度認知能力的紅色文化教師隊伍。
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主要是由一線的教師去完成的,所以高職院校要在培養教師隊伍上必須加大力度,要給教師下任務、定指標,要求他們去更加深入的了解、發掘、研究紅色文化的內容[7]。院校還要給思想政治課程教師打造學習和交流的平臺,讓其能更好的學習到更多相關的內容,增加自我的紅色文化知識儲備數量,并且通過和其他教師的交流彌補自我的不足之處,而且也在交流當中探討到更豐富的紅色文化教學形式,促使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工作的進步。同時,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內容并不只是由思政教師單獨完成的,學校專業課的教師也要加入到思政教育當中而來,因此,參加紅色文化培訓的必須也要包括專業課教師、輔導員等,高職院校要從全面的角度去提升教師群體的紅色文化素質,要及時的搜集教師的思想動態,將紅色文化的內容資源進行系統化的梳理,制作成為文化庫,以便于教師從中選取所需的內容,此外,也要多組織教師去紅色文化基地進行學習,讓其多受到紅色革命元素的熏陶,讓其能將紅色文化故事有效的轉化為教學內容[8]。
2.在思想政治課堂上融入紅色文化知識。
高職院校要鼓勵教師在思想政治課堂上把紅色文化的知識制作成為教學課件,讓學生更直觀的去進行學習。在這個過程當中,教師一定要注重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根據學生的年齡、學習特點等去制定相關的內容,尤其要注意避免重復和老套。在具體的教學方法上,教師要靈活的運用多種多樣的形式,避免使用單一的、傳統的、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因為紅色文化內容本身具有很強的故事性,所以在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分組討論的形式,讓學生通過對紅色故事進行學習和探討,分析其中蘊含著的革命道理,分享自我在學習了紅色故事之后的感受,進而提升學生對于紅色精神的感悟。教師要將紅色文化的內容納入到對學生的整體評價和考核當中,以此來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鼓勵學生主動的去對紅色故事進行挖掘和搜集[9]。
3.在校園中塑造紅色氛圍,對學生形成正向引導。
高職院校可以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為學生打造一個充滿了紅色元素的校園。具體可以開辦紅色文化周,舉行朗誦比賽、歌詠比賽等,讓學生自主的去對紅色文化內容進行學習。還可以在校園當中開辦文化長廊,通過展覽的形式讓學生認識更多的紅色英雄人物。高職院校還可以定期邀請相關的專家到校園為學生開展講座,讓學生能系統的學習到紅色文化知識。
4.在社會實踐方面充分發揮高職院校的價值和作用。
紅色文化的傳播需要全社會共同的參與,高職院校在其中擔任著重要的職位和角色,要強化自我的社會實踐意識,和本地的政府部門、各級組織溝通合作,打造紅色文化宣傳的陣地。比如,高職院校可以依托本地的革命遺址、紅色文化基地等,通過讓院校學生到其中做志愿者、參與志愿活動的方式,強化當地相關部門的職能作用,也讓本校學生得到實踐性的紅色文化熏陶[10]。
當前新媒體在社會上所發揮的價值越來越明顯,對于高職院校的學生而言,他們的日常生活更是已經離不開新媒體,所以要高職院校要充分的利用好這一平臺,要讓新媒體成為宣傳紅色文化、開展紅色教育、提高學生思想政治深度的重要陣地。高職院校要依托新媒體建立相關的賬號,如微博平臺、短視頻平臺等,將紅色文化的人物事跡、斗爭故事等運用文字、圖片、視頻等方式,讓學生能及時的通過手機、電腦等客戶端看到,并自主進行學習。高職院校還可以在網絡上舉辦各種紅色文化宣傳活動,鼓勵學生在線上參加,比如可以發起“我身邊的紅色故事”等活動,讓學生自主的去發掘身邊的英雄事跡,并寫成文章、編成視頻,上傳到網絡平臺上,在這個過程當中,讓學生學習到知識的同時,也活化紅色文化教學氛圍。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當中,校園文化是重要的載體,高職院校要把校園文化和紅色文化融為一體,在潛移默化當中引導學生提高紅色精神意識。高職院校要從硬件和軟件兩方面對學校進行紅色文化的滲透。
一方面,可以挖掘本地、本校的著名紅色人物,為其塑造雕像,并以其為中心打造校園的紅色文化角,讓學生通過瞻仰雕像的方式感受到紅色文化的深刻內涵。高職院校還可以開辟基本的宣傳平臺,用長廊的方式定期展示紅色畫作、文章等,讓學生時刻接受紅色文化的熏陶。
另一方面,高職院校要多舉行紅色文化活動,比如開辦校園紅色文化節,在特定的革命節日里舉行各類相關活動,用書法比賽、繪畫比賽的形式讓學生抒發對革命人物、黨的斗爭歷史等的情感,同時,也可以用知識競答的形式讓學生在比賽中學習到更多的紅色知識,此外,還可以鼓勵學生開展舞臺劇展演等文藝活動,營造紅色文化教育的校園氛圍。
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融入紅色文化,高職院校要利用校園優勢,打造實踐基地,充分的發揮育人作用。具體來說,可以從將校園建設成為紅色教育基地、依托本地資源打造紅色文化研學基地、結合校外紅色文化資源,強化實踐能力的培養這三點入手。
1.將校園建設成為紅色教育基地。
要把校園本身構建成為核心的紅色教育基地,要在基礎建設上為紅色教育內容開辟出相關的場所,讓校園文化當中充滿了濃郁的紅色氛圍,比如可以打造紅色文化廣場,讓學生在其中體驗紅色文化的魅力。
此外,要在高職院校的校園精神文化層面注重對紅色文化的引入,讓其成為校園教學內容當中不可或缺的內容,并且通過多種多樣的校園文化活動,在讓學生不但在課堂上能接受紅色文化教育,而且在校園生活當中也能夠受到紅色文化的熏陶,從而讓紅色文化融入學習、生活的各個角落,進而強化其對學生的教育作用。
2.依托本地資源打造紅色文化研學基地。
高職院校可以依托本地的紅色文化資源,把學校打造成為富有紅色文化內涵的研學基地,讓院校的教師能夠在其中獲得紅色的文化洗禮,提升自我的革命文化素養。具體可以在原有的研學基地的基礎上加入更多的紅色故事內容,如果資金等條件充裕,也可以以紅色文化為主題建造相關的博物館、體驗館等,更加直觀的幫助教師和學生更好的體驗紅色文化。
3.結合校外紅色文化資源,強化實踐能力的培養。
高職院校要積極和紅色文化基地以及文旅部門溝通、合作,打造相關的紅色文化旅行項目,讓學生能通過實地考察、參觀、調研、體驗等方式,更深刻的理解英雄人物的事跡、精神風格等。在這個過程當中,院校要切實的將這些紅色文化實踐活動和學生的思想政治課程融合在一起,在考試、評價等方面強化紅色文化實踐的內容,激發學生參與項目實踐的積極性,并在意識上認識到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社會實踐價值[11]。
總之,在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當中融入紅色文化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其在構建現代化的教育體系、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提升學生的政治素養、道德修養等各方面都有著不可替代的意義。黨的二十大報告曾明確指出,“用好紅色資源,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深化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著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因此,高職院校要加大力度,深入挖掘紅色文化內容,利用好各類紅色文化資源,與各級部門、單位做好協調合作工作,并借助新媒體、網絡化的優勢,將紅色文化教育內容融入到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當中,堅定學生的理想信念,培養學生的社會主義責任感,讓學生成長成為符合社會主義現代化要求的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