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秋銀
【摘要】數字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進步,改變了行政事業單位傳統的會計工作模式,為會計數字化轉型提供了技術支撐。行政事業單位應響應政府數字化改革要求,對單位會計工作模式進行創新,引進數字技術,提升會計工作質量。基于此,本文以政府數字化改革背景下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數字化建設為研究對象,對會計數字化建設的必要性進行闡述,基于數字化對會計工作的影響,對如何實現會計數字化建設提出幾點建議,希望為相關人士提供一定參考。
【關鍵詞】政府數字化 行政事業單位 會計數字化 涉稅涉票風險
政府數字化的改革,為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改革指明了方向。數字技術與會計工作的結合,以及會計工作載體與方法的創新,為行政事業單位注入了發展動力。如何實現會計數字化建設,提升行政事業單位工作水平呢?本文就此進行分析。
《關于加強數字政府建設的指導意見》闡述了我國數字政府建設的時代背景、系統架構與戰略部署,為我國政府部門工作創新指明了方向。會計數字化是政府數字化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字技術與會計工作的深度融合,符合政府數字化改革要求,能有效提升財務數據、票據、資產等方面管理效率與質量,為行政事業單位提供發展動力[1]。會計數字化建設的必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第一,會計數字化是促使碳中和時代發展的必然舉措。會計數字化建設完成后,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工作可逐步實現無紙化辦公。日常工作中,會計人員只需要操作會計系統即可完成電子發票、票據管理等工作,可提升會計數據處理效率。會計數字化建設,能降低碳排放量,減少因紙張產生的環境污染,實現綠色發展的目的。
第二,是實現票據電子化的重要舉措。為了實現信息管稅的目標,我國稅務部門在不同地方開設增值稅電子發票試點,提升了各地方政府部門電子發票管理意識。當前,我國大部分單位都已經轉變票據管理模式,利用信息技術進行票據管理,如醫院、海關海報等等,為票據電子化發展提供了寶貴經驗,彌補了傳統票據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會計數字化工作的開展,能優化票據管理流程與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稅務部門工作效率。
第三,是實現會計職能變化的有效措施。數字化會計建設改變了行政事業單位人工、電算化會計工作模式,為更好地發揮會計職能提供技術保障。政府數字化改革下,傳統會計工作模式已經不適應單位其他部門工作模式,無法體現出會計部門的職能作用[2]。數字化會計工作的開展,能實現對傳統會計模式的創新,工作人員可以通過信息系統進行數據信息的處理與分析工作,為管理層了解單位經營管理模式提供可靠數據和決策依據。
(一)增加單位涉稅涉票風險
政府數字化的改革,促使行政事業單位以票控賬、審計、查稅管理模式向數據控稅模式轉型。數據控稅模式下,要求行政事業單位以電子化的方式進行票據管理,為稅務與審計機關掌握行政事業單位稅務工作情況提供發票、財務信息,強化稅務部門對單位的控制效果,防止出現違法亂紀行為。以往紙質票據管理中,會因為票據信息內容不全面、票據格式不清晰等問題,出現無法報銷或者報稅的情況,影響行政事業單位稅務管理工作效果。數據控稅模式中,工作人員可以根據相關的要求或者格式操作,減少票據內容與實際不符的問題。如,發票蓋章中,主要使用經稅務數字證書簽名的電子監制章,能夠預防虛假發票,減少偷稅漏稅問題。此外,國家為更好地監督電子發票,建設了“金稅”,實現對增值稅發票立體管理,減少稅務管理問題。數據控稅的運用,對行政事業單位票據管理工作產生較大影響,若是單位仍采用紙質票據管理方式,會增加單位稅務與票據管理風險,不能保障單位合法納稅[3]。
(二)推動單位業財融合
數字化快速發展,改變了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管理模式,會計人員可以借助數字技術建立會計系統,將業務、財務部門產生的數據信息有機融合,通過會計系統的操作,實現對單位內部所有數據的整合,為相關工作開展提供支持。數字化技術的運用,提升了財務部門數據與業務部門中的財務數據處理效果,優化財務與業務工作流程,為行政事業單位的進一步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三)促使會計檔案數字化發展
行政事業單位運行中,會產生較多的會計數據信息。為推動經營管理工作有序進行,會計人員會將會計數據以檔案的方式保存在一起,為相關工作開展提供參考。會計數字化發展,改變了會計檔案管理模式,促使會計檔案信息化、數字化發展。以往會計檔案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員會采用紙質的方式進行會計數據保存。由于紙質檔案保管難度較大,所以會出現信息丟失、被蟲蛀、發霉等情況,影響會計檔案的完整性與參考價值。數字化檔案的建設,能彌補以往會計檔案管理中存在的大部分問題,提升檔案信息的利用率與保存效果,有效提升行政事業單位的行政管理效率。
(一)基于票據管理,做好稅務風險防范
發票電子化的發展,增加了行政事業單位發票管理風險,具體如下:第一,電子發票的下載和打印次數不受限制,所以會出現多次打印的情況,存在重復報銷入賬的風險。第二,在購買方使用電子發票報銷入賬后,銷售方可能會采取開具紅字發票沖銷的方式處理發票,購貨單位往往無法獲悉,增加稅務部門稅收管理風險。第三,部分發票內容存在與實際業務不匹配的風險。在行政事業單位中有較多籠統的項目名頭,如會議費、培訓費等,部分工作人員忽略與實際業務的結合,使票據內容出現與業務信息不符的情況,不能為報銷提供依據。第四,部分發票與單位真實業務無關,使單位出現涉稅風險。
為降低涉稅風險,行政事業單位應該做好相關政策的學習與應用工作,自覺遵守發票電子化的法律法規,防止出現違法違規行為。首先,加強對信息技術手段的運用,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對發票進行篩選與核驗,防止出現重復報銷的情況。其次,建立相關的制度,提升對工作人員的約束力度。為了提升電子票據管理效果,制定監督管理制度與考核評價制度,對工作人員稅務管理情況進行全過程管理,要求工作人員按照要求填寫票據內容,不得向對方單位申請與業務無關聯的票據[4]。最后,組織政策學習活動。《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在新辦納稅人中實行增值稅專用發票電子化有關事項的公告》提出,自2020年12月21日起,天津、河北、上海、江蘇、浙江、安徽、廣東、重慶、四川、寧波和深圳等11個地區新辦納稅人實行專票電子化,受票方范圍為全國。為有效提升財會專業能力與電子發票管理能力,行政事業單位可以將公告內容作為學習范本,組織單位管理人員與基層會計人員集中學習,使其了解國家最新的政策及相關要求,明確財務人員從中扮演的角色,并對實踐中相關工作人員是否按照相關要求操作進行監督,規范電子票據管理模式,降低單位的稅務風險。
(二)基于會計數字化,構建專業人才隊伍
財務人員是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數字化實施的主力軍,也是落實政府數字化改革要求的關鍵。為了提升會計人員素質,促使單位會計數字化建設工作順利進行,建議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提升準入門檻,提高對參與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崗位應聘人員的要求。為實現優秀會計人員的隊伍建設,應從根本上入手,明確這一崗位對從業人員的基本要求,結合會計數字化建設對會計人員的需求,制定招聘標準,以篩選出專業的會計人員,為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數字化發展提供保障。
第二,組織業務培訓,提升會計人員的專業素質與業務能力,為高質量工作開展提供人才支持。為切實提高財務人員理論水平和業務技能,夯實會計基礎工作,促進財務管理制度化、規范化,行政事業單位應根據會計數字化的要求,定期組織開展財務人員業務培訓活動,對原有會計人員進行多方面的教育,使其掌握更多專業知識與技能,并在崗位工作中靈活運用,為單位發展助力。培訓活動可以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邀請行業內財務專家,就加強財務人員廉政建設、風險防控教育、新政府會計制度、績效評價、會計數字化等業務知識,通過理論講解、案例剖析等方式進行詳細講解,與財務人員進行互動、現場答疑解惑。
(三)發揮財政部門作用,建立會計數字化平臺
財政部門是行政事業單位財務信息的主要使用者與預算資金的統籌者。為了提升財政部門與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數據互動效果,提升各項工作質量與效果,財政部門應發揮帶頭作用,建立會計數字化平臺,將財政部門下屬的單位有機整合,統一各個單位會計信息化系統的接口標準、報表數據模塊,為各個單位數據資源共享提供便利[5]。這樣一來,不僅可以降低各部門數據管理成本,同時可以提升財政部門管理水平,充分展示出會計數字化的優勢。如浙江財政部門與第三方公司共同打造了數智財務綜合管理平臺,該平臺通過貫通政府經濟活動全流程,破解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碎片化、效率低、數據孤島化等痛點,打通財政管理、財務管理、數據管理的全鏈路,重塑財政數字化治理體制機制,加速智治管理進程。
(四)發揮國家調控作用,建立票據電子化平臺
票據電子化平臺的建設,實現了對行政事業單位發票的統一管理,規范了發票的形式、內容與報銷流程,為提升行政事業單位票據管理水平打下堅實基礎。國家可以根據行政事業單位票據管理要求與相關試點經驗,建立全國統一的增值稅發票綜合服務平臺,要求行政事業單位根據平臺要求開展工作,并結合用戶在實際使用中出現的問題對該平臺的功能進行動態完善,推廣電子票據的同時,強化基層單位數字化票據管理意識,提高我國稅務管理水平。
綜上所述,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數字化建設,是實現票據電子化、滿足會計職能變化的有效舉措。政府數字化改革對會計工作產生較大的影響,推動了單位業財融合、會計檔案電子化發展。實際工作中,行政事業單位可以根據自身運營特點,結合政府數字化改革要求,利用會計數字化平臺與票據電子化平臺,對會計工作模式進行創新,打造一支專業的會計隊伍,提升會計工作質量的同時,提升單位風險防范能力,促使行政事業單位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陳少華.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信息化建設問題及對策探究[J].財經界,2022(23):129-131.
[2]王靜.政府數字化改革下加速事業單位會計數字化[J].信息化建設,2022(05):58-61.
[3]林慧珍.基于數字財政建設的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數字化思考[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22(05):82-84.
[4]許娟.關于“十四五”時期我國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人才培養的幾點思考[J].預算管理與會計,2022(01):27-30.
[5]彭婧.數字化背景下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研究[J].中國總會計師,2021(09):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