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探討電針聯合艾灸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LDH)的效果及對疼痛程度的影響。方法 選取2022年3月~2024年1月醫院收治的82例LDH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1例。對照組采用常規綜合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電針聯合艾灸治療,比較兩組治療效果、腰椎功能評分[日本骨科學會下腰痛評分(JOA)、疼痛視覺模擬評分(VAS)、功能障礙指數評分(ODI)]、腰椎活動度。結果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治療后JOA評分高于對照組,VAS評分低于對照組,ODI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治療后伸展,屈曲腰椎活動度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電針聯合艾灸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效果顯著,可減輕患者腰椎疼痛程度,促進腰椎功能恢復,改善腰椎活動度。
關鍵詞:腰椎間盤突出癥;電針;艾灸;疼痛程度;腰椎活動度
腰椎間盤突出癥(LDH)是以腰痛、下肢放射痛、下肢麻木為主要癥狀的臨床常見病。隨著當前生活節奏加快,生活習慣改變,LDH發病率正逐年上升,且呈年輕化趨勢[1~2]。當前臨床對LDH主要采用手術治療和保守治療。手術治療雖可快速緩解癥狀,但創傷較大、恢復時間較長、并存在復發可能,且費用較高,患者接受度不高。保守治療包括中醫外治法、物理療法、藥物治療、康復鍛煉等,可規避手術風險,保留腰椎結構完整性,且大部分患者經保守治療后,可有效改善病情[3~4]。中醫認為LDH屬于“腰痛、痹癥”范疇,主要由經絡閉阻,氣血運行不暢所導致。電針灸和艾灸是中醫治療LDH的常用外治法,二者結合使用可疏通經絡、促進血液循環,增加機體疼痛閾值,抑制炎癥反應,促進神經功能恢復[5]。本研究旨在探討電針聯合艾灸治療LDH的效果及對疼痛程度的影響。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2年3月~2024年1月醫院收治的82例LDH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1例。觀察組男23例,女18例;年齡22~56歲,平均年齡(39.17±2.86)歲;病程3~27個月,平均病程(15.14±2.56)個月。對照組男24例,女17例;年齡23~57歲,平均年齡(39.28±2.93)歲;病程4~29個月,平均病程(15.27±2.61)個月。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
納入標準:符合《實用骨科學》[6]中LDH診斷標準;自愿參與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存在先天性腰部畸形;局部皮膚潰破、感染;存在精神疾病或認知障礙;存在嚴重骨質疏松、脊柱結核、椎管狹窄或椎管內腫瘤;存在干擾本研究的用藥史;中途退出研究。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綜合治療:藥物治療給予雙氯芬酸鈉緩釋片口服,100 mg/次,1次/d。物理治療采用BA-CI-Ⅱ型超短波電療機,將電極置于患處,20 min/次,1次/d。針灸治療取夾脊、委中、環跳、承山穴,環跳穴直刺2~2.5寸,其他穴位針刺1.5寸,平補平瀉,得氣后留針20~30 min,1次/d,持續治療14 d。
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電針聯合艾灸治療。電針取穴同對照組,得氣后連接G6805-Ⅱ型電針儀,設置頻率為2 Hz,以連續波及適量電流對患者進行刺激,留針20~30 min,1次/d。電針完畢后,對腰部疼痛處施以艾灸,以單支艾條燃盡為宜,1次/d。持續治療14 d。
1.3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療效:臨床癥狀基本消失,直腿抬高>70°,恢復日常工作,為顯效;癥狀明顯改善,直腿抬高<70°,可勝任較輕工作,為有效;癥狀無變化甚至加重,無法正常活動,為無效[7]。
(2)比較兩組腰椎功能評分:于治療前、治療2周后采用日本骨科學會下腰痛評分(JOA)、疼痛視覺模擬評分(VAS)以及Oswestry功能障礙指數評分(ODI)進行評估。JOA總分為0~30分,評分越高表明患者腰椎功能越好,VAS總分為0~10分,評分越低表明患者疼痛越輕,ODI總分為0~50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功能障礙越嚴重[8]。
(3)比較兩組腰椎活動度:采用關節活動度測旋尺測量兩組腰椎伸展、屈曲角度。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處理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療效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7.56%,高于對照組的總有效率82.93%(P<0.05)。見表1。
2.2 兩組腰椎功能評分比較
兩組治療前腰椎JOA、VAS、ODI評分比較均無明顯差異(P>0.05);兩組治療后JOA、VAS、ODI評分均升高,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兩組腰椎活動度比較
兩組治療前腰椎伸展、屈曲度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兩組治療后伸展、屈曲度均高于治療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討論
LDH是由腰椎間盤退變,纖維環斷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壓迫神經根及馬尾神經所引起的一種臨床綜合征。主要表現為腰痛、下肢放射痛、下肢麻木等癥狀,嚴重影響患者正常生活。目前西醫主要以解除神經根壓迫,緩解充血性腫脹及局部肌肉痙攣,消除炎性組織滲出液為治療原則,采用藥物治療、物理治療、康復鍛煉等手段對癥治療。雖然可在一定程度減輕疼痛、緩解癥狀,但部分患者治療后難以取得理想效果。故臨床亟待探尋其他有效方案共同干預。中醫認為,腎氣虧虛為LDH發病的主要內因,加之外感風寒濕邪、勞損、外傷等因素致使經絡氣血運行不暢,或痰瘀阻滯經絡,從而引發腰部疼痛等癥狀,故治療原則應以活血化瘀、祛風散寒、通絡止痛等為主[9]。電針將針灸與電刺激有機結合,將其應用于LDH的治療,可促進受損的神經元軸突恢復,解除神經根壓迫,減輕其充血水腫程度[10]。艾灸以艾絨為主要原料,點燃后產生的熱源刺激作用于人體穴位或特定部位,以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有溫經散寒、行氣通絡、扶陽固脫、防病保健的功效[11]。在穴位選擇方面,針刺夾脊穴可調節督脈和足太陽膀胱經的經氣,補益腎氣,調和氣血,使經絡通暢,氣血運行正常;針刺環跳穴可激發膽經經氣,祛風除濕,刺激坐骨神經,改善神經的傳導功能,促進受損神經的修復,緩解下肢麻木、疼痛等神經癥狀;針刺委中穴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活血化瘀[12]。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治療后JOA評分高于對照組,VAS評分低于對照組,ODI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治療后伸展,屈曲腰椎活動度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電針聯合艾灸治療LDH的效果顯著。電針具有調整痛閾、松解粘連、改善微循環等多種作用,通過對穴位進行刺激可疏通經絡,可促進局部微循環,緩解疼痛,修復病理神經,改善患者腰椎功能[13~14]。艾灸可利用熱力效應擴張血管,增加局部血流量及組織氧供,促進新陳代謝,提高機體免疫力及抗病力,兩者聯合,協同增效,可有效修復病損神經,抑制炎癥反應,減輕疼痛程度及功能障礙,促進患者康復[15]。
綜上所述,電針聯合艾灸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效果顯著,可減輕患者腰椎疼痛程度,促進腰椎功能恢復,改善腰椎活動度。
參考文獻
[1]毛友兵,王青松,史朝紅,等.電針療法聯合中藥外敷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療效觀察[J].中國中醫急癥,2019,28(5):892-895.
[2]楊文雪,竇逾常,胡英華,等.腹針結合電針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疼痛和功能障礙的臨床分析[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24,40(1):50-53.
[3]唐映,陶思攸,劉杰文,等.電針療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療效研究[J].吉林中醫藥,2023,43(4):480-483.
[4]張鑫博,馬雙,方劍,等.杜仲白芍補腎強筋湯聯合電針治療腎虛證腰椎間盤突出癥效果觀察[J].實用醫院臨床雜志,2023,20(1):146-149.
[5]朱榮光,朱小俊,何衛東,等.通絡活血湯熱敷聯合電針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療效觀察[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22,31(9):1263-1266.
[6]陸裕樸.實用骨科學[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1991:78-79.
[7]胡江紅,李培倫.電針治療聯合腰背肌鍛煉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效果[J].河南醫學研究,2021,30(21):3982-3984.
[8]王靜.艾灸結合電針治療寒濕痹阻型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研究[J].中國保健營養,2021,31(11):102-103.
[9]楊進.電針艾灸拔罐結合中頻脈沖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療效研究[J].智慧健康,2019,5(27):84-85.
[10]張立穎,張健,王向向,等.尺脛針加電針合熏蒸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療效及對前列腺素E2、生活質量的影響[J].吉林中醫藥,2022,42(11):1345-1349.
[11]王雷,張曉玲,郭運嶺,等.電針聯合無極樁功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臨床療效觀察[J].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2023,18(7):1457-1461.
[12]黎強.針刺,艾灸聯合身痛逐瘀湯加減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療效及對血清生化指標的影響[J].貴州醫藥,2022,46(1):114-115.
[13]陳秀平.電針、艾灸、拔罐結合中頻脈沖治療氣滯血瘀型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效果[J].中外醫學研究,2022,20(5):145-148.
[14]張沖鋒,李現林,彭衛兵,等.中藥、針刺、灸法和推拿等中醫療法治療血瘀型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網狀Meta分析[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21,25(17):2781-2788.
[15]諸履寧,施思.分析電針聯合艾灸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效果[J].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全文版)醫藥衛生,2021(1):261-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