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辰杰,丁 婷
(浙江商業職業技術學院,浙江 杭州 310053)
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 黨的十九大作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也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1)。真正做好“三農”工作,必須優化鄉村的人才供給,打造一支懂農業、愛農村、助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2)。 在共同富裕的背景下,國家各部門高度重視高校大學生的創業創新培育,強調“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就業創業”。 有鑒于此,本研究旨在構建返鄉大學生創業素質評估指標體系,為高校開展創業教育的培訓、考核、能力評價提供客觀、科學、合理的依據和標準。
1.文獻檢索。 采用文獻資料分析法,全面檢索中國知網、萬方資源、維普、中國生物醫學文獻系統、ScienceDirect、Web of Science、Web of knowledge、Embase 數據庫,檢索時間從建庫至2022 年6 月。中文檢索詞包括“共同富裕/返鄉大學生/創業教育/創業培訓/創業素質/勝任能力/德爾菲法/評價指標”;英文檢索詞包括 “Common prosperity/returning college students/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entrepreneurship training/entrepreneurship quality/competence/Delphi method/evaluation index”。 檢索文獻3062 篇,在此基礎上結合實際創業案例情況,展開分析。 初步擬定了返鄉大學生創業素質評估指標體系的框架和條目池,包括基本素質、心理素質、知識素質和能力素質共四個層面一級指標。
2.半結構化訪談。根據前期文獻回顧,邀請2 名高校就業創業指導專家與1 名大學生就業創業服務站站長對初步擬訂的訪談提綱進行修改,形成正式訪談提綱。 訪談對象包括訪談對象,也包括3 名高校就業創業指導教師、2 名社會知名成功企業家、1 名政府相關部門領導、2 名職業經理人、2 名專職團干、2 名就業創業服務站工作專員和5 名返鄉創業大學生。 訪談主題包括“對返鄉大學生創業勝任力的理解、返鄉大學生應具備哪些創業素質、現階段主要工作內容、 接受過哪些創業能力的培訓、自己擅長/不擅長哪方面勝任能力、希望提升哪些勝任能力、對大學生創業能力的理解、現階段對哪些創業能力培訓較滿意/不滿意、 希望得到哪些創業服務”等。 根據訪談結果修改和完善初步制定的指標。
遵循權威性與代表性結合的原則, 確定遴選專家標準(4):本科及以上學歷;副高級以上職稱;相關領域工作10 年及以上; 對該研究有一定的積極性;能堅持完成2 輪函詢。 包括從事高校就業創業指導的教師、政府相關部門領導、職業經理人、就業創業服務站工作專員和創業成功校友等18 名專家。
問卷包括:(1)調查問卷說明,對問卷的背景、目的、意義、填寫要求、注意事項等進行簡要介紹。(2)調查內容評價,等級取值依次為非常不重要、不重要、一般、重要、非常重要,對應數值化編碼為1—5 分。 (3)被調查者基本情況,調研專家的基本情況及對所調查內容的熟悉程度。 第1 輪專家函詢結束后,綜合問卷統計結果及專家意見優化迭代第2 輪專家函詢問卷, 并以相同的方式再次進行專家函詢。 回收第2 輪專家函詢問卷后,對評價體系進行補充修改,最終形成返鄉大學生創業素質評估指標體系。
對專家函詢結果描述性分析部分,采用標準差(x±s)和(百分數)形式展示。專家函詢結果的可靠性部分,使用專家的積極性系數、專家權威系數(Cr)、肯德爾W 系數以及變異系數(CV)表示。 這里選取α=0.05 作為檢驗水準,P 值均為雙側概率。 同時運用層次分析法(AHP),獲得專家對重要性的打分矩陣,匯總計算確定各指標權重。
本研究兩輪問卷函詢專家人員相同,均18 名。專家的年齡為35—56 歲,為43.26±6.79;副高級職稱11 名,占61.11%;正高級職稱7 名,占38.89%。高校就業創業指導的教師7 名,占38.89%;政府相關部門領導2 名, 占11.11%; 職業經理人3 名,占16.67%;就業創業服務站工作專員4 名,占22.22%;創業成功校友2 名,占11.11%。
采用公式:Cj=(Mj/M)×100%,其中Cj為應答率,Mj為參與函詢專家數,M 為專家總數。 兩輪專家函詢均發放18 份問卷,回收問卷18 份,專家問卷應答率均為100%,大于70%(5),說明專家關心程度和積極性高,嚴謹性好。
專家對某個指標的權威程度衡量, 是專家對該領域的了解程度以及專家函詢結果的可信和可利用程度,通常由權威系數(Cr)表示,計算公式為Cr=(Ca+Cs)/2。 其中Ca 為對該指標的熟悉程度,Cs 為專家對該指標的判斷依據。結果顯示,本研究兩輪專家的權威系數分別為0.874 和0.887;專家個人權威系數處于0.78-0.99 之間。 按照群體系數=個體權威系數之和/18,計算18 位專家的群體權威系數為0.881(高于0.7 的標準),明專家權威程度整體水平較高,意見可信(表1)。

表1 專家權威程度
專家意見協調程度用肯德爾W 系數(Kendall’s W)反映。 其中變異系數表示專家對某條目的離散程度,CV 值越小,專家協調程度越高。Kendall’s W 系數也稱和諧系數,數值范圍為0—1,分值越大,表示專家協調程度越高(6)。結果見表2,差異均為P<0.001,表示兩輪專家的協調性、一致性較高。

表2 專家意見協調程度 (n=18)
本研究采用AHP 層次法確定指標的權重。 評分采用1—5 分標度法(最低為1 分,最高為5 分),運用Yaahp10.0 分別錄入18 位專家的判斷矩陣,計算各指標權重并進行一致性檢驗。 結果顯示,一級、二級與三級指標一致性比率CR 均<0.1, 一致性檢驗通過。 各級指標權重見表3。

表3 返鄉大學生創業素質評估指標體系
第1 輪專家函詢后,將一級指標中的“基本素質”修改為“個人素質”,將“心理素質”從二級指標修改為一級指標,并分解為“自我認知認同”“意志力”“冒險精神”和“自我控制力”等三項二級指標。刪除1 項二級指標 “家庭背景”, 合并2 項二級指標,將“領導能力”與“資源整合能力”合并為“組織領導能力”。 新增4 項三級指標,包括“具有較強的抗壓能力”“了解‘三農’相關行業認知知識”“具備數據決策與分析能力”與“資源發掘及整合能力”。修改1 項三級指標,將“目標定位能力”增加“具有目標定位、分析、拆解能力”。 第2 輪專家函詢后,一級、二級指標無改動,增加“創業類型與‘三農’關聯性”和“了解農業前沿動態”2 項三級指標。修改2 項三級指標,將“具有一定創新能力”修改為“具備創意元素挖掘能力”;將“了解基礎法律法規”修改為“了解創業、企業管理相關法律知識”。 刪除“具有應變適應能力”“具有機會識別應用能力”重復表述的2 項三級指標。 2 輪專家函詢后,最終形成指標表。
本研究采用文獻回顧、半結構式訪談法結合兩輪德爾菲專家函詢,初步構建了返鄉大學生創業素質與能力評估指標體系,并采用AHP 法確定各級指標權重,將指標體系量化處理,使研究方法及過程具有較好的科學性。 同時,本研究通過專家遴選標準,結合共同富裕背景下返鄉大學生創業素質與能力培養現狀,制定了專家納入標準。 研究納入的創業領域專家涉及廣,創業年限均在10 年及以上,在“三農”相關的創業領域具有豐富經驗,為創業素質評估體系的構建奠定良好基礎。 兩輪專家函詢變異系數分別為0.096 和0.095; 專家權威系數分別為0.874 和0.887。 表明專家參與積極性和對本研究的關注程度高,指標變異程度小,所選專家權威程度較高,專家意見較集中,對評價體系認同度高,結果可靠。
本研究從多維度出發初步構建了返鄉大學生創業素質與能力評估指標體系, 較完善的涵蓋了當代大學生返鄉創業需要具備的能力素養, 共包括4 個一級指標、18 個二級指標和45 個三級指標。 (1)個人素質:權重為0.2137,排在一級指標中第三位。 個人素質是大學生返鄉創業過程中需要具有的個體基本素質,涵蓋創業意愿、個人品質、人際交往等要素,側重反映了返鄉創業大學生是否具備創新創業的人格特質, 是返鄉創業活動能夠得以順利開展的重要基石。(2)心理素質:權重為0.1846,排在一級指標中第四位。 創業心理素質是大學生在創業環境與教育的影響下,形成的持續性精進的能力,心態的控制和責任的承擔。 良好的心理素質不僅是對自身的認知認同,更是創業過程中正面面對挫折、壓力和誘惑的一件利器。(3)知識素質:權重為0.2701,排在一級指標中第二位,重要性加權平均分4.78。知識素質是大學生創業過程中需要的最基礎的能力, 包括專業知識、商業管理知識、法律政策知識、前沿知識四大類,全面的知識涉獵是創業過程中源源不斷的底層動力。(4)能力素質:權重為0.3316,排在一級指標中第一位,重要性加權平均分4.94。說明能力素養是大學生返鄉就業中最基礎與最核心的能力, 其中二級指標的重要性評分在4.38—4.99 分之間, 專家意見一致性較高。 說明創業者學習能力、創新能力、組織領導能力、機會識別能力、目標管理能力和應變能力同樣在大學生返鄉創業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
本研究構建了返鄉大學生創業素質與能力評估指標體系,較全面地提出了創業素質與創業能力的要求,為返鄉大學生的素質能力評估、考核與培養提供了科學依據。 目前中國創業領域對返鄉大學生的主要培訓方式為大學過程中或畢業后繼續教育項目的參與,但培訓無統一要求,培訓的內容、框架及培訓結束后的效果反饋缺乏統一標準,導致返鄉大學生創業素質與能力培訓體系的缺失(7)。因此,返鄉大學生參與創業教育項目的學習能力以及創業勝任力的研究工作亟待進一步探討。 返鄉大學生創業勝任力是培訓體系的前提與基礎,創業素質與能力評估指標體系的構建不僅在個人層面上幫助大學生發現自身不足、明確后期目標,從而調動創業積極性,而且從管理層面上該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既能為大學生創業課程培訓及個性化培養方案制定提供科學依據,又能進一步培養與挖掘大學生深層次特征與個人潛能,進而提供更高效與更優質的創業教育服務,為大學生創業教育的發展創造行業價值。
要實現共同富裕,鄉村振興是必經之路,需要大學生返鄉創業, 在故鄉的沃土上扛起時代賦予的重任。 本研究通過德爾菲法構建的返鄉大學生創業素質與能力評估指標體系科學、合理,通過2 輪專家函詢,最終形成一、二、三級共87 個指標,可為返鄉大學生的創業素質與創業能力培訓、 勝任能力評估等提供參考依據。由于時間和樣本量的限制,返鄉大學生創業素質與能力評估指標體系缺乏實證驗證,有待在實踐中進行信效度檢測以求進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