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新娣
寫字,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基礎,也是低、中年級學生的一項重要學習內容。在寫字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優化指導策略,通過示范講解、微課助學、口訣助寫和展示交流等方法,激發學生的寫字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不僅要讓學生會寫字,寫得正確規范,還要把字寫得漂亮,提高寫字教學的效果。
在寫字教學中,特別是低年級學生剛剛開始學習寫字的階段,教師的示范與講解是學生寫好字的關鍵。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示范講解:一是寫字的坐姿與執筆,這是寫好字的基礎,對學生寫字習慣與身體發展也有一定的影響;二是寫字的示范與講解,教師不僅要一筆一畫地示范,講解筆畫的書寫要領,還要從字的整體進行示范,引導學生了解漢字的書寫規律、結構安排,甚至要手把手地教學,提升學生寫字的效果。
以《金木水火土》一課的寫字教學為例,教師在引導學生完成本課識字教學任務后,開始帶領學生進行寫字練習。首先,教師教學生硬筆書寫的正確執筆姿勢,一邊示范,一邊講解,“拇指食指臉對臉,中指指節抵后面,距離筆尖一寸間”,并且借助多媒體進行展示,教師巡視并糾正學生的執筆姿勢,告訴學生寫字時胸部要距離桌子一個拳的寬度,眼睛距離桌子一尺的距離。在學生掌握了正確的硬筆書寫姿勢之后,教師開始教學生在田字格里寫“一、二、三、上”等字,一邊示范,一邊講解:寫“一”時,要寫在田字格的橫中線上,要居中,從左到右,起筆時稍重一些,中間部分可以稍輕一點,收筆時要向右稍按一下……教師每示范一個字,就讓學生進行書寫練習,一邊練習,一邊復述書寫要領。在學生掌握了“一”字的書寫規律之后,教師以“一”字為基礎,示范指導學生學寫“二、三、上”,讓學生在寫法遷移與拓展中掌握寫字的要領。
在進行寫字教學示范與講解時,教師除了親自書寫示范講解之外,還要綜合運用多種教學策略,比如以多媒體向學生展示寫字的姿勢,讓書寫表現優秀的學生進行示范,讓學生開展合作學習相互檢查書寫的方法是否正確,從而讓學生在“多管齊下”的指導中提升寫字效果。
寫字教學是一個不斷重復的過程,教師一般不可能無限制地對某個寫字姿勢,或對某個筆畫的寫法、某字的書寫規律等進行重復講解。基于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將教學內容制作成寫字微課發布到網絡班級空間,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需要進行有選擇性的專門學習。這樣,不僅可以讓教師從煩瑣的重復性教學中解脫出來,也避免了因為部分學生的需要而影響大部分學生的學習時間,還能夠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要,提升寫字教學的效果。
以《春夏秋冬》一課的寫字教學為例,教學開始前,教師將“春、冬、風、雪、花、飛、入”等字的書寫要領與示范制作成微課,讓學生在課外時間自主學習寫字。教學開始,教師先借助圖片和字理知識帶領學生認識本課的生字,了解字形、字義,為寫字練習作鋪墊。然后,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寫字練習,要求學生一邊寫字,一邊口述寫字要領,并且請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到講臺上示范,師生進行點評,糾正失誤之處,肯定書寫的亮點。之后,教師借助寫字微課進行強化教學,展示幾個字的書寫過程與規律,特別是生字各部分的組合與變化,如“春”“冬”是上下結構,要做到上包下;“雪”字要寫得扁一些,并且第二筆為點,第三筆為橫鉤。
在運用微課指導學生學習寫字時,教師既要根據教學需要將課堂與課外、教師指導與學生自學相結合,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又要考慮學生的學情,將課堂內外的微課結合起來,在靈活多樣的學習形式中提升寫字教學的效果。
漢字,是以象形文字為構字基礎的表意文字,每個字都有不同的形體。在寫字教學中,教師如果不加區分地“一字一教”,必將會讓寫字教學成為一個龐大、復雜而又枯燥的學習任務,給學生帶來過重的學習負擔,大大降低寫字教學的效果。因此,在進行寫字教學時,教師可以在每個字的書寫規律上進行歸類、提煉與總結,從筆畫的書寫、字形的結構、各部分的搭配等方面提煉寫字的規律與方法,以口訣形式指點學生寫字的要領,讓學生快速掌握寫字的規律。
以《小蝌蚪找媽媽》一課的寫字教學為例,教師先在黑板上進行書寫示范和講解,指導學生熟悉本課10個生字的書寫要點,讓學生進行寫字練習,教師巡視并進行指導。在學生能夠準確、規范地書寫本課的生字之后,教師組織學生觀察10個生字,根據它們的結構上的不同進行分類:上中下結構的字“寬”,獨體字“兩、皮”,左右結構的字“哪、頂、肚、孩、就、睛、跳”。然后,教師組織學生觀察左右結構的7個字,尋找它們在書寫上的共同之處,讓學生交流,教師適時點撥,引導學生進行總結:在左右結構的字當中,左邊部分窄,就要寫緊湊一些,小一些,位置要偏上一些。為了方便學生記憶,教師將這類字的書寫規律整理成簡單易記的口訣:左窄右寬字,相互要靠緊;左緊且窄小,位置稍偏上。通過口訣的指導,學生不僅領悟了寫字要領,還能將字寫得更加漂亮。
教師運用口訣指導學生寫字,不僅要對大量的漢字書寫規律進行廣泛而深入的研究,從中提煉寫字的規律,讓學生舉一反三,依據口訣進行書寫,還要保障口訣簡明,易學易記。
寫字,本身就是一項重復而又較為枯燥的學習內容,容易讓學生產生倦怠、厭寫的情緒。基于寫字教學的這一弊端,教師可以運用“展示交流”的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寫字興趣。教師要在學生每次完成寫字作業之后,在班級內公開表揚書寫工整、漂亮的學生,對書寫有較大進步的學生進行鼓勵,讓學生有榜樣可學,有范例可仿。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寫字興趣,還能夠提高寫字的效果。
以《秋天的雨》一課的寫字教學為例,教師要求學生嘗試使用鋼筆書寫并交流寫字體會,教師則適時指點學生鋼筆寫字的技巧。在學生完成寫字任務后,教師組織學生交流,相互評價所寫字的成功和不足之處,教師則選擇優秀的作業和典型的問題作業用多媒體進行展示,引導學生回顧鋼筆寫字的要領。之后,教師組織學生進行“我是小小書法家”寫字比賽,要求學生用鋼筆寫一張書法作品,不僅要書寫正確、規范,還要寫得漂亮。在學生完成寫字任務后,各個學習小組選出本組的優秀作業張貼到教室的“書法角”進行展示,其他的學生則利用課外時間重新寫一張自己最滿意的寫字作業參加班級展示活動。展示交流的方法激發了學生的寫字興趣,培養了學生愛寫字、寫好字的學習意識,提升了學生的寫字效果。
教師在進行寫字作業展示時,要運用多種方法,可以是點評式展示、班級張貼、網絡班級空間展示等。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專門的書寫比賽活動,對學生的作品進行集中展示、交流與點評,讓學生在互學互評中提升寫字水平。
總之,在寫字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優化指導策略,根據教學需要、書寫要求和學生的具體學情進行科學指導,引領學生探尋漢字書寫的規律與方法,特別要注意鉛筆書寫與鋼筆書寫之間的銜接與過渡,讓兩者相輔相成,提升學生的寫字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