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艷
在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科學合理地開發及使用生成性資源,利用互動的形式,使學生更好地投入教師創設的教學活動中,讓學生自主思考問題,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相對而言,小學生思維不夠精細,體現在語言鑒賞上,尤其是在文本細讀上,往往不夠細致。教師應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圍繞文本重點字詞、關鍵語句、細節描寫等進行品析鑒賞,引導他們穿越時空,跨越文本,與作者進行深度對話,在幫助學生感悟文本表達技巧的同時,提升他們的語文綜合素養。
比如,《海上日出》這篇課文涉及日出的片段,內容豐富,是學生進行語言揣摩、隨文練筆的最好范本。在具體教學中,在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教師設計一些話題,引導他們品析文本,鑒賞語言。比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自由朗讀中圈出自己喜歡的語段,進行小組交流,分享這些段落描寫的妙處。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還要注重方法與技巧,盡可能立足學生的實際進行引導,幫助學生梳理文本,進行個性化的鑒賞活動。
比如,針對文本中的這句話“陽光透過云縫直射到水面上,很難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只看見一片燦爛的亮光”,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圍繞修辭角度進行鑒賞,了解這一句話重點描寫的是日出的景象,寫出了水天一色的特點,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針對“然而太陽在黑云背后放射它的光芒,給黑云鑲了一道光亮的金邊”這一句話,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析句子使用的對比手法,如有可能,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進行動畫演示,讓學生充分感知太陽與烏云之間的強烈對比。最后,教師還可以借助多媒體,呈現祖國的大好河山,引導學生進行隨文練筆活動,幫助他們鞏固理解文本知識,提高表達技巧。
針對一些典型范文,尤其是一些重點語言描寫片段,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設計語言品析鑒賞訓練內容,結合重點語段設計品析話題,幫助學生理解文本內容,理解作者使用的表達方法。此時,教師再引導學生進行隨文練筆活動,做到讀寫結合,讀寫相融,引導學生進行文本鑒賞活動,助力他們形成新的閱讀認知,提高語言鑒賞能力。
續寫是夯實語用教學的重要策略。教師可以把教材文本的結尾作為開頭,引導學生結合文本內容繼續寫下去。續寫這種方式,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在更深層次理解鞏固文本內容、單元要素,還能有效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比如,教學《狐貍分奶酪》一課,教師首先需要引導學生仔細閱讀文本內容,幫助他們了解狐貍分奶酪的具體做法,繼而讓學生理解故事的寓意;接著,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講述故事,彼此分享各自的感悟,鞏固理解文本內容,為續寫奠定基礎。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學校的教育模式,根據文本故事進行續寫,可以寫動物王國開大會批評狐貍,也可以寫熊兄弟第二天又撿到一塊奶酪,他倆你一口我一口把奶酪吃了,等等。學生結合自己的理解,在故事續寫的過程中能夠自圓其說,教師就要給予他們尊重,給他們更多的自主空間,在訓練他們習作技巧的同時,培養他們的想象創新能力,讓他們享受寫作的快樂。
學生續寫故事的前提是要對文本有所了解,尤其是對文本的故事情節、開頭結尾、起因經過等都有充分的了解。學生掌握了這些內容,在續寫過程中才不會偏離主題。比如,教學《總也倒不了的老屋》一課,教師可以先組織學生進行自主閱讀,對故事進行全面了解,尤其是文本中涉及的老屋,還有小貓、老母雞、小蜘蛛等,它們主要依靠老屋來休息、孵蛋、結網,由此可見老屋還有存在的必要。學生掌握了這些要素,在續寫的過程中,就會想象還有哪些小動物需要老屋庇護。學生可以進行思維拓展,想到燕子,需要老屋來搭窩;想到蜜蜂,需要老屋來儲存蜂蜜……學生通過想象,順利地完成了續寫任務,鍛煉了寫作能力。
教師建構小學語文融通課堂,要以大眾的、科學化的教育理念指導學生學習,在知識建構中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1.推進知識有序建構
葉圣陶先生指出教學的成功之處在于不待教師講學生自能讀書,不待教師改學生自能作文。在教學中,教師要指導學生在自主學習中實現知識的有序建構,在自能讀書中推進自能作文能力的發展和提升。比如,在《家鄉的風俗》一文的寫作練習中,教師先引領學生在單元文本閱讀中發掘其中的風俗民情,在解讀不同地域的風俗民情中感受生活的豐富多彩。然后,學生去收集關于家鄉風俗的相關資料,從長輩的講述和網上信息中去梳理和整合相關內容,在知識有序建構中形成寫作思路,寫出優秀的習作。
2.強化知識系統梳理
葉圣陶先生提出語文學習方法是參考、分析、比較、演繹、歸納、涵泳、體味和整飭語言,獲得表達技能。在教學中,教師要強化學生對知識系統的梳理,幫助學生形成系統化、主題化的思維。例如,在“生活萬花筒”的寫作教學中,教師先引領學生選擇生活中給自己印象最深的事情,確定寫作主題和寫作內容;然后梳理寫作思路,從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等方面將事情的來龍去脈寫清楚;最后以畫龍點睛之筆凸顯寫作的主題,讓作品言之有物。
3.學以致用
葉圣陶先生提出要把依賴性的“受教育”轉變為主動性的“自我教育”,讓學生“自覺”得來,實現靈心激悟、即知即行。在教學中,教師要指導學生牢固掌握所有知識,學以致用。例如,在“形形色色的人”的寫作教學中,教師引領學生學習《刷子李》中的側面表達手藝人高超技藝和風度的方法,學習《摔跤》中的動作描寫和語言描寫方法,學習《他像一棵挺脫的樹》的外貌描寫方法,學習《兩莖燈草》中的動作、神態、心理描寫等方法,指導學生在自主學習中學以致用,靈活運用不同的描寫手法,刻畫人物的特點。
綜上所述,品析文本、續寫懸疑、融通機理對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等都有著重要的作用。教師一定要根據教學需求,合理設置探究問題,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