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慶松 蘇敏
摘? 要:新時代背景下,職業教育的戰略功能就是其服務國家戰略的能力,不同層次的職業教育在服務國家重大戰略上各自具有獨特的價值意義。服務國家戰略是新時代職業教育發展的內在要求,服務國家現代化發展、實現職業教育內涵式發展、深化職業教育實踐性發展是職業教育服務國家重大戰略的三個基本價值向度。要著重把握新時代職業教育服務國家戰略的功能表現形態,并在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產業對接與技術創新、職教文化傳承等關鍵領域主動融入國家戰略并準確把握自身定位,有效提升服務國家重大戰略的能力和質量。
關鍵詞:職業教育;國家重大戰略;價值向度;戰略功能;發展方向
中圖分類號:G710?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4)04-0097-04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era, the strategic func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its ability to serve the national strategy, and different level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have unique value significance in serving the national major strategy. Serving the national strategy is the inherent requirement of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Serving the modernization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 realizing the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deepening the practical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re the three basic value directions of the major strategy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serving the country. We should focus on grasping the functional expression form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serving the national strategy in the new era, and actively integrate into the national strategy and accurately grasp its own positioning in key areas such as technical skill personnel training, industrial docking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culture inheritance, so as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ability and quality of serving the national major strategy.
Key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major national strategies; value dimension; strategic function; development direction
新時代背景下,職業教育的戰略功能就是其服務國家戰略的能力,國家戰略的覆蓋領域非常廣泛,滲透到經濟建設、社會治理、文化教育、對外交流及國家安全等各個領域。不同層次的職業教育在服務國家重大戰略上,各自具有不同的價值取向與功能定位。那么,職業教育在服務國家戰略功能上具有怎樣的價值取向?又具有哪些具體的功能表現形態?高等職業教育作為服務國家戰略的主體力量,基礎優勢表現在哪些方面?這些問題都需進一步思考與探討。
一? 國家戰略的概念理解
國家戰略是一個內涵深刻、層次豐富的概念?,F代意義上的國家戰略概念最早起源于西方國家,相關研究二戰以后尤為活躍。
“戰略”一詞早期主要應用于軍事領域,意同“戰術”,被視為純軍事問題,“戰略”一詞的使用也基本專指軍事戰略。隨時代發展變遷,戰爭問題逐漸趨向復雜,軍事因素與非軍事因素的交織影響亦愈來愈緊密,英國學者利德爾·哈特于1929年首次以政治視域的高度提出“大戰略”概念,指出戰略任務就是國家政策所確定的目標,意在協調和指導國家全部力量以達到戰爭的政治目的。此后,美國研究者引入了這一概念并進一步發展出“國家戰略”(National strategy)的新概念,《美國軍事用語綜合辭典》對“國家戰略”作了界定,即國家戰略是指一國發展和運用其政治、經濟、心理及武裝力量,以保證實現國家目標的藝術與科學。后續的相關研究大多引用此概念要義。當然,也有研究者持批判立場,認為這一概念并不全面,受軍事戰略觀念影響較深。20世紀80年代以后,我國學術界也開始對“國家戰略”展開理論探討,如國內可溯源的最早論述“國家戰略”的文章發表于1981年《情報學刊》,篇名為《關于建立國家戰略情報中心的建議》,作者基于國外戰略問題研究機構的實踐經驗,分析我國建立國家戰略情報中心的必要性和有益建議。也有研究者提出:“國家戰略是指使用國家綜合力量,以實現國際目標,決定國家命運的藝術和科學,有時也稱總體戰略。一般包括政治、經濟、軍事、科技、社會和意識等戰略?!睂W者鈕先鐘還進一步指出:“國家戰略的內容就是發展和使用國家資源以達到國家目標。”可以看出,我國研究者主要是從區別于大戰略的意義上來認識國家戰略概念的,我國的國家戰略主要體現在國家的總路線、總方針、總政策上,指向“國家政權對較長一個時期內國家的生存與發展所作的總體規劃與謀略”,也稱國家發展戰略。
綜合國內外關于國家戰略研究的文獻來看,國家戰略主要涉及的是國家生存與發展的最基本問題,是國家建設的藍圖性規劃,是“維護和增進國家利益、實現國家目標而綜合發展、合理配置和有效運用國家理論的總體方略”,是國家行為的總體目標和途徑總和。其從范圍上涉及國內和國際兩個基本領域;從結構上涵括戰略目標、手段、方法等內在要素;從內容上體現出一個國家政治、經濟、軍事和科技文化等所有社會領域,即其是從不同層面體現出不同結構及結構間相互關系、有機結合的一個極其復雜、完整的國家戰略系統。
二? 職業教育服務國家重大戰略的問題提出與發展歷程
新中國成立以來,職業教育經歷了法制化、科學化發展之路,其中幾個關鍵節點奠定了職業教育作為國家戰略方針服務國家戰略發展的根本方向。
如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將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確定為國家的戰略方針;1996年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首次明確提出了職業教育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以及在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2012年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要“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其后教育部等六部門印發《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年)》明確提出現代職業教育要服務國家戰略,承擔起新時代背景下職業教育的使命擔當,全面提升服務國家發展戰略的能力;2017年黨的十九大報告在原有三大戰略基礎上增加了新的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鄉村振興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和軍民融合發展戰略,并在報告中明確提出“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要求,加快發展職業教育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的堅實保障??梢?,人才對國家重大戰略的實現發揮著核心支撐作用,而產業、科研和技術成為了實施國家戰略的重要支柱。七大國家戰略的實現需要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人才,職業教育作為與經濟、創新和產業發展聯系最緊密、影響最直接的一種教育類型,在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和提升技術技能人才專業化水平上發揮主體作用。新時代國家發展戰略的全面部署,不僅為職業教育發展提供了重大歷史機遇,也對加快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新任務,對職業教育的高質量發展內涵提出了更高要求。
高等教育適應論認為:“高等教育必須與社會發展相適應”高等職業教育也必須滿足這一教育屬性,只有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服務好國家的發展戰略需要,高等職業教育發展才能獲得物質保障和發展基礎??梢哉f,職業教育如何主動作為,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必須從不同層面、不同結構、不同要素進行系統分析、主動對接和深度改革,為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不斷升級,培養更多更好的行業技術技能人才,提供智力支持與社會服務,這已成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化發展和創新性發展的根本取向。
三? 職業教育服務國家重大戰略的價值取向
(一)? 服務國家現代化發展方向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了國家發展七大戰略,每個戰略的實施都需要高等教育的支持。而職業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類型,在國家創新發展教育體系中占據重要戰略地位,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支撐。綜觀職業教育領域,職業院校已在服務國家發展戰略上作出了即時反應:培養重心向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聚力,培養專業向重點產業領域聚焦,培養模式更加靈活開放,現代學徒制、產教融合育人機制、集團化辦學機制等,從點的實踐探索到面上的輻射帶動,從自發自覺的試點改革到體制機制的全面保障,都彰顯著職業教育服務國家創新性發展的內生動力。
(二)? 實現職業教育內涵式發展
職業教育服務區域經濟帶產業發展是國家賦予的根本任務,《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對職業教育的高質量發展提出了明確要求,而實現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是專業建設,也就是說專業建設是職業教育內涵式發展的生命線。如何推動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的對接,如何加強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的對接,如何開展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的對接等,是職業教育可持續發展能力逐步增強的關鍵問題領域。職業教育服務國家戰略的基本前提,首先即是要直面自身人才培養與產業發展是否相適應的現實問題,才能倒逼專業緊密關注行業動態和對接產業發展需求,持續優化專業人才結構,以保障產業發展對技術技能人才的客觀需求。可見,服務需求、就業導向、特色辦學是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與改革的基本準則。
(三)? 深化職教實踐應用屬性的發展
新時代,職業教育必須與國家戰略緊密結合。這種結合不僅體現在宏觀上將自身與國家戰略的制定、規劃、部署融合在一起,更體現在職業教育密切圍繞國家戰略各個環節的有機對接和現實應用。職業教育具有的實踐應用屬性,體現在其與產業的對接,對行業技術創新的對接和對企業人才需求的對接等。這一屬性對于服務國家戰略可以從應用程度和應用范圍兩個向度加以把握:只有職業教育深度融入國家戰略,才能具有更為顯著的現實效益;只有職業教育做到全領域覆蓋、全方位融入國家發展戰略,才能最大程度提升自身的應用范圍。換句話說,職業教育必須精準明確定位,主動融入國家發展戰略的宏大框架中,將發展規劃與國家戰略的落實、落細結合在一起,進一步清晰職業教育實踐應用屬性的根本發展方向。
四? 職業教育服務國家戰略的功能形態
(一)? 以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培養服務區域經濟發展需要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已經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規模的職業教育體系,根據2021年8月教育部網站發布的《2020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全國中等職業教育共有學校(包括普通中等專業學校、職業高中、技工學校和成人中等專業學校)9 896所,招生644.66萬人,在校生1 663.37萬人,畢業生484.87萬人;高職(??疲┰盒? 468所,招生524.34萬人,在校生1 459.55萬人,畢業生376.69 萬人。然而,當前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規格標準和質量提升,是我們高職教育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2017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工作報告提出,要“增強職業教育服務發展支撐力,培養技術技能人才。主動服務動能轉化和產業升級”“加快培育大批具有專業技能與工匠精神的高素質勞動者”,對職業教育支撐國家戰略提出明確要求;同年,高職質量年報數據也顯示高職院校成為技術技能型人才的主要供給端。隨著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深入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產業轉型升級對人才支撐的需求日益增加,高職教育應擔當起為企業和社會培養高端技術技能人才保障的歷史使命。高職教育要結合自身實際,系統分析國家戰略需要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人才需求狀況,緊密追蹤人才培養規格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契合度、人才培養質量與培養目標的吻合度、人才培養對社會經濟發展的貢獻度,深入推動需求導向的人才培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積極探索專業優化調整機制,建立以國家戰略需要為導向、適應區域經濟發展和熟練掌握高端技術技能的人才培養體系。
(二)? 以技術研發和技術技能積累助推產業企業轉型升級
經濟發展轉型、產業結構調整已成為當前國際經濟變革的大勢所趨。2011年,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中也明確了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產業結構調整的基本方向和具體要求。職業教育以服務為宗旨、以需求為導向,能否順應產業發展指向,緊跟產業政策和產業發展的變化趨勢,是檢驗職業教育服務能力的一個重要指標。職業院校承載著產業發展所需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培訓的重大任務,要始終把服務社會經濟發展、服務產業專業升級、服務區域發展等作為辦學的主要目標,充分發揮培育第一線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的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的優勢;將專業建設與產業結構調整的要求相適應,全面對接現代產業體系建設理念,調整專業結構,建設新的課程教材體系,改革教學內容和方式方法,把綠色經濟、循環經濟、低碳技術等現代產業理念和技術貫穿職業教育各個方面,有針對性地系統培養大批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以支撐國家產業優化與升級戰略的實施。
(三)? 以產學研協同創新支撐國家創新驅動發展
職業教育和經濟及產業發展聯系最為密切,《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中提出,要加強人才培養戰略布局,統籌推進產業、人才、區域、科技一體化發展。面對新型區域經濟帶產業發展布局,新知識、新工藝、新技術不斷產生,新業態、新職業不斷催生,職業教育需加快改革發展步伐,努力具備服務國家戰略的高度自覺和提升服務國家戰略的能力。當然,我國各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有較大差異,職業院校辦學育人各要素也存在發展不平衡的問題,需要建立職業教育協同創新機制,探索區域內職業教育合作發展,以產學研協同創新推動產業發展和職業教育發展的深度融合,強化職業教育的科研創新、技術研發、技術技能積累功能,培養創新型、復合型、發展型人才,充分認識產教融合育人機制對于支撐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創新意義。
五? 職業教育主動服務國家重大發展戰略的關鍵領域
自2012年開始,職業教育在實現國家重大戰略方面進行了多樣化的實踐探索,如部分職業院校開展定向士官培養、鄉村電商學院、產業研究院等改革試點項目,服務國家和區域重大戰略,在政策和實踐領域進行了有益探索和嘗試。相關院校也先后開始著手相關研究工作,并初步進行了人才培養體系與模式的改革,不過截至目前仍然處于初步探索階段,還未形成相關理論研究成果??梢哉f,職業教育服務國家和區域發展戰略的前期研究更多是聚焦于經驗總結,實踐性強,但理論深度不夠、不系統;培養模式豐富多元,但名目龐雜,指導思想不明確;少數理論研究者也僅是就職業教育服務國家和區域重大戰略的意義、內容、特點和模式等進行了一定的探討,或基于某種理論視角進行純粹理論闡釋的研究,雖具有一定的啟示意義,但缺乏現實基礎,可借鑒性不強。根據國家戰略綱領性文件對職業教育提出的要求和當前職業教育服務國家重大戰略的現狀,職業教育服務國家戰略的重點內容主要涉及人才培養、技術創新、技術服務與培訓及職教文化傳承等內容領域。
(一)? 國家戰略對技術技能人才提出了不同的需求
人才在實現國家戰略中發揮支撐作用,七大戰略的實現需要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人才,其分別對大規模培養各行各業的高級技師、技術工人等高技能人才提出了具體的要求。鄉村振興戰略需要培育新一代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鄉村工匠和非遺傳承人在內的實用人才;農業職業經理人、經濟人在內的管理人才;鄉村教師、醫護人員等在內的專業人才;從事農技服務和推廣的科技人才。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以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和民心相通為主要內容,需要大批新教育、新能源、新商業領域的職業技能人才。還有軍民融合發展戰略對軍地合力培養士官人才需求迫切。七大戰略對人才提出更加具體的需求,這也為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規格、培養質量提出了更加具體的要求,為職業教育的專業建設和發展指明方向。
(二)? 產業對接與技術創新是職業教育服務國家戰略的關鍵能力
產業和技術創新是國家發展戰略的重大規劃。2015年,《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8年)》明確提出,高職院校要加強技術技能積累,提升服務能力;2019年,國務院印發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規定,高等職業學校重點服務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技術研發和產品升級。職業院校在技術技能積累方面,通過建立應用技術協同創新中心、技能大師工作室等形式,將高職打造成為技術技能積累聚集高地。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中,提出要在十個領域推動產業技術體系創新,這十個產業領域是:信息網絡、綠色制造、生態綠色高效安全的現代農業、安全清潔高效的現代能源、資源高效利用和生態環保、海洋和空間經濟、智慧城市和數字社會、應對重大疾病和人口老齡化的健康領域、支持商業模式創新的現代服務領域和新產業及創造性就業。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中,區域產業對職業院校專業建設提出要求;鄉村振興戰略提出,產業興旺是核心,職業教育要推動鄉村產業振興;在軍民融合發展戰略中,提出加強產業領域統籌,武器裝備研究與軍工技術產業化也是職業院校專業調整必須考慮的內容。
(三)? 職教文化傳承是服務國家戰略和區域經濟發展的核心職能
高校是具有深厚歷史傳統和學術底蘊的文化組織,體現著社會精神文明的內核。職教文化體現的是職教工匠文化、現代企業文化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機融合,文化傳承是職業教育院校的核心職能之一,需要以文化傳承服務國家戰略需要和區域經濟深化發展。新時期,職業教育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整合利用自身資源優勢,提升職教文化傳承與創新的能力,尤其是提高我們本土民族文化的國際影響力,使文化自信充分融入社會主義現代化育人體系的各個方面,充分彰顯我國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戰略定力。此外,職業教育還要通過融入區域文化建設來突出自身辦學特色,激活豐富的區域文化資源,推動區域文化產業和文化事業的發展,發揮職業教育在區域文化傳承與創新中的資源優勢,發揮職教文化在集聚整合辦學資源上的凝聚功能,使職業教育辦學特色逐步得到強化。
總之,在國家新時代發展戰略部署的背景下,職業教育須主動作為,全力、自覺、高質地為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培養大批中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和促進就業,提供人才支撐、技術支持、社會服務,不斷實現自身在服務國家重大戰略上的重要價值和發展優勢。
參考文獻:
[1] 吳春秋.淺談“大戰略”和“國家戰略”[J].世界知識,1984(12):2-4.
[2] 利德爾·哈特.歷史上的決定性戰爭[M]//吳春秋.論大戰略和世界戰爭史.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2:30.
[3] Department of Defense.The department of defense dictionary of military and associated terms[M].Washington D.C.:Department of Defense,2004:358.
[4] 黃碩風.確立我國國家戰略的思考[J].未來與發展,1993(4):1-7.
[5] 馬振國.關于建立國家戰略情報中心的建議[J].情報學刊,1981(1):32-36.
[6]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00年中國的國防[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0.
基金項目:部省共建國家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理論實踐研究課題“職業教育服務國家和區域重大戰略發展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GD25)
第一作者簡介:趙慶松(1977-),男,漢族,山東曹縣人,碩士,教授,黨委委員、副院長。研究方向為職業技術教育。